GIGABYTE P57W V5 燒機與遊戲溫度測試,非常理想的顯晶溫度

ChangChingYao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8/31/15
訊息
92
互動分數
16
點數
8
年齡
42
繼前篇介紹完P57W V5的外觀與大致規格後
這篇要來為大家介紹P57W V5燒機與遊戲的溫度表現
按照慣例,一樣會採用相同的燒機軟體與遊戲做測試
讓大家也可以與其他系列的機型做比較

測試燒機的軟體如下:
LinX0.6.5版本,AIDA64內建的系統穩定測試軟體
測試的時間都以10分鐘為基準

使用的遊戲測試如下:
俠盜獵車手5(GTA5)、NBA2K16、流亡黯道(POE)、英雄聯盟(LOL)
暗黑破壞神(Diablo III)、暴雪英霸(Heroes of theStorm)

室溫的部分,因這幾天氣溫降低,所以室內溫度較前幾台測試時低一些
來到了大約19度的室溫
DSC_0121.JPG


風扇模式一樣使用Customize模式,調整到100%
風扇轉速會隨著溫度升高而加速,CPU溫度大約到了80度後會明顯聽到風切聲
80度以下我個人認為是還蠻安靜的,也拜天氣較冷,所以待機時幾乎聽不到風切聲
FAN%252520Customize.JPG


在做燒機測試時,我一樣使用INTEL XTU來做mV的調整
提供給有興趣的朋友做參考
這類的調整我比較建議是使用在玩遊戲時,因為目前還不太確定降低mV後會不會影響CPU效能
所以如果需要較高CPU效能的朋友,建議不要去降低mV
以技嘉目前導管的設計,如果單獨跑CPU滿載,即便不降mV溫度的控制也是非常的理想

如同底下要測試的狀況,單獨使用LinX0.6.5來針對CPU做燒機測試
先來看看不降低mV時的溫度表現
CPU溫度最高來到73度
CPU POWER最高來到52.15W,幾乎將功耗榨到最高
0mV%252520LinX%25252010%2525E5%252588%252586%2525E9%252590%252598.JPG


接著降低50mV
此時測試後的CPU溫度最高來到70度
CPU POWER最高來到45.28W
50mV%252520LinX%25252010%2525E5%252588%252586%2525E9%252590%252598.JPG


再來降低到100mV
此時測試後的CPU溫度最高也是來到70度
CPU POWER最高來到41.50W
100mV%252520LinX%25252010%2525E5%252588%252586%2525E9%252590%252598.JPG


最後降低到150mV
這時測試後的CPU溫度最高來到66度
CPU POWER最高來到37.42W
150mV%252520LinX%25252010%2525E5%252588%252586%2525E9%252590%252598.JPG


以P57W V5的導管設計來說,當不啟用顯晶時,雙導管與雙風扇只需要處理CPU的發熱
所以在溫度的控制會比雙導管單風扇來得理想很多
且因為雙風扇的關係,所以只要溫度能夠控制在80度以內,整體使用的噪音感是非常低的

===========================================================

接著來看看嚴苛的雙燒模式,採用的軟體為AIDA64內建的穩定性測試軟體
這套軟體我個人認為是在做雙燒時,可將溫度提升到一定的臨界點
尤其在CPU的部分,所以會一直採用這套來做雙燒的測試
一樣將Stress CPU與GPU都打勾
先來看看不降mV時的溫度表現
在測試10分鐘後
CPU最高溫來到87度
GPU最高溫來到66度
CPU POWER最高來到49.36W
0mV%252520AIDA64%25252010%2525E5%252588%252586%2525E9%252590%252598.JPG


接著一樣降低50mV來做測試
10分鐘後
CPU最高溫來到85度
GPU最高溫來到67度
CPU POWER最高來到45.79W
50mV%252520AIDA64%25252010%2525E5%252588%252586%2525E9%252590%252598.JPG


再來降低到100mV
10分鐘後
CPU最高溫來到84度
GPU最高溫來到68度
CPU POWER最高來到42.58W
100mV%252520AIDA64%25252010%2525E5%252588%252586%2525E9%252590%252598.JPG


最後降低到150mV
10分鐘後
CPU最高溫來到81度
GPU最高溫來到69度
CPU POWER最高來到39.58W
150mV%252520AIDA64%25252010%2525E5%252588%252586%2525E9%252590%252598.JPG


一樣使用表格整理給大家做參考
%2525E7%252587%252592%2525E6%2525A9%25259F%2525E8%2525A1%2525A8%2525E6%2525A0%2525BC.JPG


以雙燒的狀態來看,因氣溫較低,所以即便不降mV,CPU也可維持在90度以內
而GPU的溫度則可維持在70度以內,以GPU的溫度表現來說,相信在較暖和的天氣裡
也能得到不錯的溫度控制,這點我想絕對會是P57系列最大的優點
所以底下的GPU燒機測試,就讓我們來看看能不能將GTX970M的溫度燒至70度以上

===========================================================

GPU的燒機軟體,會使用Furmark1.16與Heaven Benchmark4.0來做測試
不過Furmark在技嘉的筆電上測試,都會有時脈降低的狀況出現
但此時脈降低並不是因為溫度過高而降低
而是一種保護措施,避免使用者使用Furmark燒機過度,而燒壞晶片
所以Furmark的燒機軟體僅供參考用,當然也不建議使用者長時間做這樣的燒機測試
以P57W V5來看,在使用Furmark燒機時,GPU時脈會維持在860.6MHz
測試10分鐘後,GPU溫度最高來到67度
Furmark.JPG


接著使用Heaven Benchmark4.0來做遊戲模擬的測試
這套軟體是針對DirectX 11的遊戲環境來做測試
所以對於顯卡也是會有一定程度的負荷
在測試10分鐘後,GPU溫度最高一樣來到67度
Heaven.JPG


最後我多測試了Valley Benchmark,是Unigine全新的Benchmark工具
在一個高達640,000,000m2無縫地形的森林山谷中
周圍的茫茫樹海中的每片葉子和花瓣均表現得十分細緻
充份利用了Unigine引擎對大型互動場境的應用
測試採用鳥瞰方式穿越這個天堂般的山谷,同時亦考驗著3D繪圖卡的性能
一樣測試10分鐘,Valley對於CPU與GPU的負荷有較Heaven高
所以整體溫度都有上升,但GPU的溫度仍在68度,未超過70度
Valley.JPG


===========================================================

接著就來針對實際遊戲做測試,這類的測試也比較符合大眾的需求
因為畢竟電競筆電大多時間還是會使用在遊戲上
但我手邊的遊戲並不多,所以僅能提供有限的遊戲做測試
不過大致上測試出來的結果應不會差異太大
這一代的機器我在做遊戲測試時並未記錄張數的表現
主要是因為這代顯示卡目前還未有太大提升(以GTX970M來講)
所以張數的部分大家可參考以往的測試

單機遊戲的部分先以GTA5來做測試
一樣採用開啟垂直同步與不開來做比較
以GTX970M的效能來說,會建議遊戲時要開啟垂直同步
以避免遊戲時的畫面撕裂問題,如果是使用GTX970M以下的顯卡
則建議將垂直同步設定在一半,至少可固定在30張的畫面
也可降低畫面撕裂的問題
先來看看開啟垂直同步後
遊戲時的CPU溫度最高來到76度
GPU溫度最高來到66度
GTA5%2525E9%252596%25258B%2525E5%25259E%252582%2525E7%25259B%2525B4%2525E5%252590%25258C%2525E6%2525AD%2525A5.JPG


接著將垂直同步關閉
遊戲時的CPU溫度最高來到81度
GPU溫度最高來到68度
GTA5%2525E9%252597%25259C%2525E5%25259E%252582%2525E7%25259B%2525B4%2525E5%252590%25258C%2525E6%2525AD%2525A5.JPG


再來使用NBA2K16這套單機遊戲,這套遊戲對於CPU與GPU的負荷都有一定的程度
且也蠻吃重VRAM的效能,所以整體遊戲下來的溫度普遍也會比較高
以運動類的遊戲來說,當顯示卡效能足夠時,一定要開啟垂直同步
才能保持整體的流暢感,所以NBA2K16的測試我都只測試垂直同步的狀態
在打完一場48分鐘後的溫度記錄
CPU溫度最高來到76度
GPU溫度最高來到67度
NBA2K16%2525E9%252596%25258B%2525E5%25259E%252582%2525E7%25259B%2525B4%2525E5%252590%25258C%2525E6%2525AD%2525A5.JPG


接著開始使用線上遊戲來做測試
底下先使用對硬體效能較不吃重的LOL,以P57W V5的效能來說
也是會建議USER玩LOL時,能將幀數固定在60張
以利於畫面的流暢度,不過底下測試為了要讓溫度較高
所以並沒有刻意去限制幀數,在沒有限制的情況下
CPU溫度最高來到70度
GPU溫度最高來到62度
LOL%2525E9%252597%25259C%2525E5%25259E%252582%2525E7%25259B%2525B4%2525E5%252590%25258C%2525E6%2525AD%2525A5.JPG


再來使用POE這套遊戲,POE對於顯示卡的要求會比一般的線上遊戲高些
所以在不開啟垂直同步時,CPU與GPU的溫度都會飆升上來
另外就是畫面的撕裂狀況也會變得比較明顯
一樣會建議在效能足夠的情況下,就將垂直同步打開吧!
在開啟垂直同步時
CPU溫度最高來到74度
GPU溫度最高來到61度
POE%2525E9%252596%25258B%2525E5%25259E%252582%2525E7%25259B%2525B4%2525E5%252590%25258C%2525E6%2525AD%2525A5.JPG


在不開啟垂直同步時
CPU溫度最高來到78度
GPU溫度最高來到64度
POE%2525E9%252597%25259C%2525E5%25259E%252582%2525E7%25259B%2525B4%2525E5%252590%25258C%2525E6%2525AD%2525A5.JPG


再來為暗黑3,這套遊戲與POE有點雷同,除了遊戲畫面外
對於硬體的吃重狀況也蠻相似的,只要關閉垂直同步
都會使CPU與GPU的溫度升高,且畫面的撕裂感也會很明顯
所以針對這類的遊戲,一樣都建議將垂直同步開啟
在開啟垂直同步時
CPU溫度最高來到69度
GPU溫度最高來到62度
%2525E6%25259A%252597%2525E9%2525BB%2525913%2525E9%252596%25258B%2525E5%25259E%252582%2525E7%25259B%2525B4%2525E5%252590%25258C%2525E6%2525AD%2525A5.JPG


在不開啟垂直同步時
CPU溫度最高來到75度
GPU溫度最高來到68度
%2525E6%25259A%252597%2525E9%2525BB%2525913%2525E9%252597%25259C%2525E5%25259E%252582%2525E7%25259B%2525B4%2525E5%252590%25258C%2525E6%2525AD%2525A5.JPG


最後則是使用暴雪英霸來做測試
與LOL有著類似的遊戲模式,但硬體的要求則較LOL高些
不過在有無開啟垂直同步對於硬體溫度差異並不大
所以底下我就只測試了開啟垂直同步時的溫度表現
CPU溫度最高來到75度
GPU溫度最高來到62度
%2525E6%25259A%2525B4%2525E9%25259B%2525AA%2525E9%252597%25259C%2525E5%25259E%252582%2525E7%25259B%2525B4%2525E5%252590%25258C%2525E6%2525AD%2525A5.JPG


我一樣將上面測試的數據做成表格供大家參考比較
%2525E9%252581%25258A%2525E6%252588%2525B2%2525E6%2525BA%2525AB%2525E5%2525BA%2525A6%2525E8%2525A1%2525A8.JPG


===========================================================

再來就是呈現遊戲時的表面溫度,因P57W V5的導管設計與P3系列雷同
所以在表面的溫度表現也相當不錯
尤其在左手置手處的位置,幾乎感受不到熱源
以ASWD熱鍵區的溫度來看,P57W V5在室溫19度的狀態下
僅來到21.8度左右的溫度
DSC_0123.JPG


再來左手置手處的位置,因氣溫較低,所以手部離開沒多久
表面溫度就整個降低下來,僅有20.9度左右的溫度
DSC_0124.JPG


較熱的部分大致上就是在鍵盤的右上方位置
因屬於顯示卡的部分,所以溫度大約來到34.6度
DSC_0125.JPG


再來電源開關處的中心點,因結合了CPU與GPU的發熱
所以溫度大約來到37.1度
DSC_0126.JPG


靠近顯示卡熱導管的位置,溫度大約來到36.9度
DSC_0127.JPG



以上為P57W V5一整個燒機與遊戲測試的溫度表現
雖說室溫有幫助到機器整體的溫度控制
但可發現這次新款的6代機在顯示卡的溫度控制有較前幾代理想許多
這個對於遊戲機來說是件好事
且P57W V5如果以17吋有光碟機的機型來說,他的厚度僅24.9mm
相較於競爭對手GE72的32mm有較薄的機身
所以能有這樣的顯晶溫度表現,確實不容易
這點也可套用在P37的機型上,因為在散熱器的部分兩台差異並不大

接著腳墊的設計,這部分在上一次的基本介紹中遺漏了,所以這次補上
因背蓋設計與AORUS雷同,所以在後方的腳墊都設計得較厚
從下方圖片可看出底部與桌面的間距,這樣的空間對於進氣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
也大大提升了P57的散熱能力,但因為進氣變大,相對灰塵量可能也會增加
所以長時間玩遊戲的朋友,要特別注意灰塵的狀況
DSC_0125%252520%2525282%252529.JPG


再來因P57並不是使用鋁合金外殼,所以整體表面溫度也會較P3系列來的低
雖然在質感上可能會因為未使用鋁合金外殼有降低的感覺
但就實用性來講,並不會因為未使用鋁合金而有所差異
所以這部分就是見仁見智了

以上為我對於P57W V5這幾天測試下來的小心得
分享給大家做參考,感謝大家的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