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為夏日作準備吧! 大飛DRX70+DN240

hix020421680

初級會員
已加入
8/13/14
訊息
30
互動分數
1
點數
8


打給厚

大飛近期上市了滿多入門硬體

今天來開箱的是大飛的DRX70 MESH版以及NEBULA DN-240水冷

主要針對入門級別的裝機需求

DRX70看外箱其實好像有一般前透側版本

但官網目前看不到



老樣子先上一下SPEC供參考

DRX70

主板支援:ITX、mATX、ATX

塔散支援:180mm高

顯卡支援:350mm長

風扇支援:前120*3/140*3、頂120*2/140*2、下120*2、後120/140

冷排支援:前方官方沒有特別寫可支援冷排,但實測可以放得下360冷排沒問題,頂部

240/280水冷

機殼尺寸:462mm(高)*230mm(寬)*396mm(深)


NEBULA DN-240

腳位支援:INTEL 115X/1200/1700、AMD AM4/AM5/AM3+/AM3/AM2+/FM2/FM1

冷排尺寸:275*120*27mm

水泵轉速:2400正負10%轉速

風扇轉速:800-1800正負10%轉速(PWM調速)

燈光支援:5V ARGB(3pin)

保固時長:本體含水泵3年、風扇1年




首先針對機殼下手





本體外箱有一個前透側版本,但目前官網沒看到

也不曉得未來會不會上市




大飛的LOGO直接作在電源倉上面




正面採大面積網孔進風,面板本身是磁吸式很好拆裝




背面無任何開口,漆面還算平整




標準7槽ATX設計,最上一槽的PCIE擋板是直接開著的

採用傳統塔式下置電供的型式

後方已附一個120mm風扇最高支援到140mm




頂端為覆蓋磁吸網狀防塵,I/O算是完整

只可惜3.0跟2.0只各給一個口而已




底部的腳為梯型設計,號稱可增加穩固程度

電供位有一片磁吸防塵網,這邊也能看到硬碟籠有兩個位置可作調整




前方透側面板要用這個小耳朵作施力點才能打開




本身透側的上方是採卡榫嵌入作固定




除了ATX理線口外,也有為了mATX作理線口




前方附的3個120風扇並無特別提到型號

皆為120mm,帶ARGB燈效,PWM可調速風扇




側邊理線口有特別開兩處,帳面上是寫只容得下ATX主板

但看銅柱開口似乎可以裝得下E-ATX,只是就得捨棄顯卡支架了

顯卡支架可作高度調整




後方風扇原本已經拉好線了,但跟前方風扇一樣看不出型號

就簡單叫他大飛號好了




底部一樣可以鎖上2個120風扇

但因為風一樣得從前進風帶進來,這邊的風扇大概跟左手一樣輔助用而已




上方移除防塵網後可看到底下也是開滿圓孔加強通風






前方面板的上方是兩顆磁鐵吸附,下方則是嵌入式作固定




背板打開需要轉開手擰螺絲




背板打開,線材是黑色的沒有作白化

配件是直接吊掛在線材上




配件及說明書

配件上綁了一個白色的擋板




說明書內都是寫組裝注意事項

第一頁這邊有寫相關SPEC及內附配件的清單




拉姆丟你,丟你拉姆




全部配件打開,有給防塵塞及擦拭用的細纖維布




立馬就把防塵塞給用上




然後把後面線材給整理了一下,把ARGB跟風扇線材分清楚








風扇相關的線材是DC搭配上5V ARGB接頭

資料傳輸線材則是從USB2.0、USB3.0到USB3.1的TYPE-C都有

主板的面板I/O針腳採用傳統式分開插的

HD_AUDIO連接到I/O上的耳機及麥克風






電源倉可容納含線材22cm的電供(未拆硬碟籠)(也就是18cm的電供)

底部一樣有作防滑膠條在電供位

硬碟籠本身可裝2顆3.5吋硬碟,上方若是不裝3.5吋也可改成裝上2.5吋硬碟



再來看一下NEBULA DN-240的開箱





外盒把所有能寫上的資訊都寫上了

此次開箱的是DN-240白色版本




打開外盒後內部就本體以及說明書搭配上配件盒

風扇已被事先安裝上去










說明書上寫著安裝注意事項,根據自己用的CPU腳位可以稍微看一下




配件盒打開,AMD及INTEL用的冷頭套環都要自己裝上




其實我還滿喜歡事先安裝好風扇的冷排,在安裝上可以省事不少




風扇側邊的紋路很像藍寶堅尼的尾燈




此次採用的是12水道的”銅排”

沒看錯,在一般一體式水冷極少出現的銅排

個人認為的好處相較於鋁排有散熱較好及不容易有電池效應




冷排本身有27mm,入門級別的冷排厚度





除了像藍寶堅尼尾燈的側邊圖樣外,所有冷排上的風扇四個角都有防震膠墊






此次訊號線非一般風扇拉PWM線及ARGB線出來

而是作一個整合式的接頭

讓整齊度可以有效提高




一樣沒有型號的大飛風扇




水管本身都有編織網

官方宣稱水管本身採抗壓IIR+EPDM複合材質製成

抗化學性及抗溫抗老化的效能都不錯




風扇拉出的線是菊花鍊設計








冷頭本身關機狀態下是鏡面無圖案

水管出水口最高可以轉90度(但這邊要轉到90度需要出點力,並不是很好轉)






拋光銅底一樣有貼保護膜,記得使用前撕下




水泵是採3pin的DC調速,冷頭RGB一樣是菊花鍊可作串接




外觀開箱完接下來則是組裝環節



此次採用1700腳位的主機板,扣具墊高柱要用藍色版本的




最高頂部可安裝到280冷排,但不太建議因為有機會跟主機板卡到






水冷只裝240的話前後都有空間可作微調,靠前靠後均可






安裝顯卡時這邊的保護蓋記得要打開

擋板部份都是一次性的,拆下會留下一個口在那




顯卡支架對太短的卡沒有用

建議下次大飛可以為了短卡設計可共用的機構




顯卡支架如果要更改高度就從這兩顆螺絲作調整




組裝完背面大概長這個樣子,基本硬體安裝完後背部整線空間應該都是夠的




組裝完後可以看到顯卡電供線一樣是斜斜的走出

因為今天是以DUAL系列短卡做裝機,前方的空間還算足夠

如此一來風流的走向也會比較不會被影響




實際開機來發光一下





白機最喜歡的就是白光,我想組白機的人應該大多都會選擇開白光






粉紅色系的彩虹光其實也是很合適的






水冷頭本身的中央在開機後才會亮出幾何圖騰






這邊用其他顏色的光線來看一下整體的發光區域

水冷頭除了中間鏡片區外,旁邊也有一圈發光環形區




硬碟及電源燈的顏色

至於旁邊電援開關跟重啟鍵的燈光應該是內部硬體RGB燈的漏光



最後來測試一下水冷的實力



水冷風扇數值為800-1800至正負10%的轉速

從華碩AC軟體判讀最高只有1643,是還在1800的正負10%內




在待機狀態下,14900K 溫度一樣在40度左右




設定PL值在250W的時候,最高大約是95度

此時風扇轉速是吃滿的




在吃滿時的噪音,因為裝在機殼內,離機殼10分鐘的距離約為46-47分貝

簡單總結水冷的能力是250W之內是壓得住的

250W大約是i7 13700K或14700K的預設值左右

I9等級的大概還是沒辦法



最後總結

比較特別的是大飛這次NEBULA系列冷排是採銅排的設計

算是近期我入手一體式冷排中一個比較特別的設計

機殼本身附了前3後1的風扇,水冷本身風扇事先安裝好了

對於組機新手較不會有安裝上的壓力

機殼加水冷約在4000元的價位也不算太高價


以上開箱希望大家喜歡

報告完畢謝謝收看
 
最後編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