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敗家一族的黃金會員
能搶先入手最新潮的商品,當然要不落人後
6系列上市當天半夜就衝到光華去搭帳篷排隊
果然順利搶到第一的位置(也是最後一位XD)
老闆深表感動,還因此免費加贈小弟一個i7-980x的CPU
………….
……………….
以上是小弟在夢的第一層發生的事XD
最後還是被鬧鐘狠狠的吵醒,人說「人生有夢,築夢踏實」
在當下小弟只覺得這根本就是放X,渴望「美夢成真」才最貼近人性!!
但是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早就想要跟著衝一發6系列的顯卡
於是夢醒後還是騎著小機車去敗了一張6870
可惜沒有De Javu(既視現象),不然就賺翻啦哈哈哈
來開箱吧
xxxxxxxxxxx請叫我分隔線xxxxxxxxxxxxx
入手的是技嘉貼標的外購卡HD6870 1G GDDR5
是說盒上的那顆眼睛也用真久= =
盒上清楚說明了這張卡的各種特點
最重要的即是可以完整支援DX11,DP1.2的輸以及AMD支援的HD3D技術
不過與NV不同的是,AMD支援的3D必須要有3D螢幕或電視以及搭配的3D眼鏡
而NV的3D支援只需要有一顆更新率120Hz的螢幕,以及一副快門式眼鏡即可
果然換成AMD了,ATI正式走入歷史
來看看盒背長甚麼樣
一樣強調Eyefinity三螢幕支援的技術
據說藉由MST HUB可達成單卡六螢幕的輸出
完整支援DX11的細項,分別是
Tessellation(曲面細分)
HDR Texture Compression 高動態範圍材質壓縮
Multi-Threading 多執行緒
Direct Compute 直接運算
最主要就是Tessellation的能力更加強大了
條碼照
位寬從 128bit 增一倍為 256bit
單次能傳輸的資料量整整多了一倍
開箱囉
附有兩個大四pin轉6pin、Cross Fire、DVI轉D-Sub
光碟以及說明書
看到顯卡本體囉
雖然晶片體積減小了,這張卡依然是相當的大張
AMD的標誌,外購公版卡認證
傳說中的五輸出現身囉
雙DVI、Mini HDMI、雙Mini Display Port 1.2
五輸出怎麼看都很威的感覺
需要雙六pin,據說功耗量是150W
相當於5850的功耗,不過效能更佳
官方發布資料顯示待機時僅有19W,看來電腦可以不用關機了XD
公版的離心扇
第一次買離心扇的顯示卡呢
來看看PCB
可支援2way Cross Fire
拆卡囉,記憶體用的是Hynix的顆粒
左上的Mini HDMI貌似鍍金,細看才發覺原來只是變色貼,眼殘了XD
想再繼續拆
可是好像是用卡榫式上板
用力感覺會扳壞,最後只好作罷
導熱銅片很大一片,用料滿實在的
可見有三根純銅熱導管
應該是一支0.8公分與兩支0.6公分
其實公板用料並不比自製卡差
可惜的是散熱能力較差反而讓使用者忽略了其他部分
使用CHIL的Digital PWM
能夠自動數位化電相的控制
也就是使用哪幾組電相皆由這顆晶片來處理
也算是這張卡的特色
明顯看出晶片體積有縮小(大約25%)
只能說台灣的科技工藝真的越來越厲害了
(有看到Made In Taiwan嗎 (Y)
開完了本體部分
可以發現AMD在6系列實體顯卡上做的諸多改進
雖傳言說6系列將是過渡產品,壽命不會太長
但無論如何,6系列看來CP值表現仍是稍稍優於5系列
可惜NV的460實在太過強大,所以小弟認為這張6870價格如果再降些就會更有殺傷力
xxxxxxxxx請叫我測試分隔線xxxxxxxxxxxx
再來要上機實測囉
先來個測試平台的規格
這張6870核心時脈900、記憶體時脈1050
可見GPU是Barts核心,6870是為Barts XT 、6850是Barts Pro
xxxxxxxxxxx數據圖來囉xxxxxxxxxxxx
3D Mark Vantage Score:P16308
由於是公板卡的關係
所以就不做超頻測試了
畢竟離心扇調整風扇轉速時會相當的吵
相較飛機起飛有過之而無不及呢
惡靈古堡5 解析度1920x1080 特效全開
快打旋風4 解析度1920x1080 特效全開
Final Fantasy XIV
xxxxxxxxxxxxxx接下來來看看DX11全面支援後的表現xxxxxxxxxxxxx
Unigene Heaven 解析度1920x1080 , Anistropy 16x, 特效全開
Lost Planet 2解析度1920x1080 , 測試二 , 特效全開
上網找了許多5850的測試
6870在DX11的表現上的確是優於5850
看來DX11的全面支援果然是6系列的主打優勢
接下來就進入極度正經的總結部分囉XD
總結:
在漫長等待的過程中,AMD 6系列的顯示卡終於在眾所矚目下問世了。打從一開始的Rename謠傳,到八月底出現某篇用5970偽造的神卡測試,都使得6系列還未問世就已引起相當程度的熱烈討論,不過在即將推出之際偷跑的測試陸續出現,大抵結論都是5870>6870>5850>6850,也因此打破了新系列將有效能大躍進的傳言。
據說當初在命名上是要將6870命為6770,但礙於如此命名下6900系列將會產生空缺,所以只得將定位都向上爬升一級,才有了新系列效能較舊系列同級卡稍稍低落的情況。不過明顯的6系列主打的即是完整支援DX11以及功耗量更小,並且在價格上相較5系列也較為便宜,也因此當初耐心等待6系列推出的使用者,無論是購買跳水的5系列,或是直上6系列,都是個相當划算的選擇呢!
開箱就開到這裡,謝謝收看囉!
能搶先入手最新潮的商品,當然要不落人後
6系列上市當天半夜就衝到光華去搭帳篷排隊
果然順利搶到第一的位置(也是最後一位XD)
老闆深表感動,還因此免費加贈小弟一個i7-980x的CPU
………….
……………….
以上是小弟在夢的第一層發生的事XD
最後還是被鬧鐘狠狠的吵醒,人說「人生有夢,築夢踏實」
在當下小弟只覺得這根本就是放X,渴望「美夢成真」才最貼近人性!!
但是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早就想要跟著衝一發6系列的顯卡
於是夢醒後還是騎著小機車去敗了一張6870
可惜沒有De Javu(既視現象),不然就賺翻啦哈哈哈
來開箱吧
xxxxxxxxxxx請叫我分隔線xxxxxxxxxxxxx
入手的是技嘉貼標的外購卡HD6870 1G GDDR5
是說盒上的那顆眼睛也用真久= =
盒上清楚說明了這張卡的各種特點
最重要的即是可以完整支援DX11,DP1.2的輸以及AMD支援的HD3D技術
不過與NV不同的是,AMD支援的3D必須要有3D螢幕或電視以及搭配的3D眼鏡
而NV的3D支援只需要有一顆更新率120Hz的螢幕,以及一副快門式眼鏡即可
果然換成AMD了,ATI正式走入歷史
來看看盒背長甚麼樣
一樣強調Eyefinity三螢幕支援的技術
據說藉由MST HUB可達成單卡六螢幕的輸出
完整支援DX11的細項,分別是
Tessellation(曲面細分)
HDR Texture Compression 高動態範圍材質壓縮
Multi-Threading 多執行緒
Direct Compute 直接運算
最主要就是Tessellation的能力更加強大了
條碼照
位寬從 128bit 增一倍為 256bit
單次能傳輸的資料量整整多了一倍
開箱囉
附有兩個大四pin轉6pin、Cross Fire、DVI轉D-Sub
光碟以及說明書
看到顯卡本體囉
雖然晶片體積減小了,這張卡依然是相當的大張
AMD的標誌,外購公版卡認證
傳說中的五輸出現身囉
雙DVI、Mini HDMI、雙Mini Display Port 1.2
五輸出怎麼看都很威的感覺
需要雙六pin,據說功耗量是150W
相當於5850的功耗,不過效能更佳
官方發布資料顯示待機時僅有19W,看來電腦可以不用關機了XD
公版的離心扇
第一次買離心扇的顯示卡呢
來看看PCB
可支援2way Cross Fire
拆卡囉,記憶體用的是Hynix的顆粒
左上的Mini HDMI貌似鍍金,細看才發覺原來只是變色貼,眼殘了XD
想再繼續拆
可是好像是用卡榫式上板
用力感覺會扳壞,最後只好作罷
導熱銅片很大一片,用料滿實在的
可見有三根純銅熱導管
應該是一支0.8公分與兩支0.6公分
其實公板用料並不比自製卡差
可惜的是散熱能力較差反而讓使用者忽略了其他部分
使用CHIL的Digital PWM
能夠自動數位化電相的控制
也就是使用哪幾組電相皆由這顆晶片來處理
也算是這張卡的特色
明顯看出晶片體積有縮小(大約25%)
只能說台灣的科技工藝真的越來越厲害了
(有看到Made In Taiwan嗎 (Y)
開完了本體部分
可以發現AMD在6系列實體顯卡上做的諸多改進
雖傳言說6系列將是過渡產品,壽命不會太長
但無論如何,6系列看來CP值表現仍是稍稍優於5系列
可惜NV的460實在太過強大,所以小弟認為這張6870價格如果再降些就會更有殺傷力
xxxxxxxxx請叫我測試分隔線xxxxxxxxxxxx
再來要上機實測囉
先來個測試平台的規格
這張6870核心時脈900、記憶體時脈1050
可見GPU是Barts核心,6870是為Barts XT 、6850是Barts Pro
xxxxxxxxxxx數據圖來囉xxxxxxxxxxxx
3D Mark Vantage Score:P16308
由於是公板卡的關係
所以就不做超頻測試了
畢竟離心扇調整風扇轉速時會相當的吵
相較飛機起飛有過之而無不及呢
惡靈古堡5 解析度1920x1080 特效全開
快打旋風4 解析度1920x1080 特效全開
Final Fantasy XIV
xxxxxxxxxxxxxx接下來來看看DX11全面支援後的表現xxxxxxxxxxxxx
Unigene Heaven 解析度1920x1080 , Anistropy 16x, 特效全開
Lost Planet 2解析度1920x1080 , 測試二 , 特效全開
上網找了許多5850的測試
6870在DX11的表現上的確是優於5850
看來DX11的全面支援果然是6系列的主打優勢
接下來就進入極度正經的總結部分囉XD
總結:
在漫長等待的過程中,AMD 6系列的顯示卡終於在眾所矚目下問世了。打從一開始的Rename謠傳,到八月底出現某篇用5970偽造的神卡測試,都使得6系列還未問世就已引起相當程度的熱烈討論,不過在即將推出之際偷跑的測試陸續出現,大抵結論都是5870>6870>5850>6850,也因此打破了新系列將有效能大躍進的傳言。
據說當初在命名上是要將6870命為6770,但礙於如此命名下6900系列將會產生空缺,所以只得將定位都向上爬升一級,才有了新系列效能較舊系列同級卡稍稍低落的情況。不過明顯的6系列主打的即是完整支援DX11以及功耗量更小,並且在價格上相較5系列也較為便宜,也因此當初耐心等待6系列推出的使用者,無論是購買跳水的5系列,或是直上6系列,都是個相當划算的選擇呢!
開箱就開到這裡,謝謝收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