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GTX480 / GTX470在數週前就已經發表,不過發表歸發表,實際上也看得到吃不到(最近應該就有少量上市),NVIDIA迷苦等許久GTX480 / GTX470這此是真的來了。GTX480算是目前NVIDIA最強的單核心顯卡,支援DirectX 11,擁有480個CUDA Core,時脈為 700 / 1401 / 1848MHz(核心 / shader / 記憶體)。
率先入手的是Gigabyte所推出的NVIDIA GTX480。
GTX480搭載1536MB GDDR5的記憶體,足以應付高解析度及高規格特效!
除了支援DX11,GTX480 / GTX470 還有一項技術「Tessellation」。NVIDIA強調,開啟Tessellation不僅可以使畫面更逼真,處理效能也會隨之提昇。
開開開開...箱
Gigabyte GTX480所附的配件有HDMI線、DVI轉D-SUB接頭、兩個電源轉接頭、說明書、驅動光碟、測試軟體。
終於看到Gigabyte GTX480的樣貌了。基本上第一批的GTX480都還是採用公板散熱器,大家都長得一樣,只是穿的衣服不同(貼紙)。
背部是完全裸露,並不像ATI HD5870有背板。
金手指的部份。
萬年的渦流扇。
前半段這部份是採用金屬材質,有凹凸及溝槽的設計,基本上這是直接將GPU的廢熱帶上來以便散熱,比起以往整個塑膠外殼封住好多了。
尾端的通風孔。
輸出埠的部份,Mini HDMI、雙DVI。
從上俯視,可以見到四根熱導管,金手指旁邊則有散熱孔,可以見到外殼的部份都沒有做的很密,可能是為了比較多的進風量。
兩個SLI的金手指,支援3SLI。
公板少見的霸氣!四根直接裸露在外的粗勇熱導管。
電源的部份,需要外接8PIN+6PIN。
卡的背面在風扇的相對位置也開了兩孔幫助進風量。
接下來看看GTX480到底有多長。
其實並沒有很長...整體PCB板的長度大概27公分左右。
27公分,不含輸出介面的部份。
與自家的GTX275比較一下。Lantic 這款是因為換了AC風扇,所以整體長度長了一點。
PCB板比較下是差不多,GTX480有多出一些些,約2mm。
先拆來看看
原本以為後面幾根螺絲旋開就可以拿下散熱器了,原來是還有機關,上下有七個卡榫...
GTX480公板的散熱器外型雖然跟以往差不多,但是有點不大一樣,拿開上蓋之後,大家應該就可以發現差異。
底座加上散熱片最後才是上蓋,跟以往一體成形的散熱器不一樣,這樣的散熱效能預期應該會比前作要好。
GF100晶片,2010年10週A3版本。
想拆底座,但拔不下來,原來還有幾顆隱藏螺絲,在軟墊下方,怕撕下來全毀,手邊也沒吹風機,所以先就此作罷....
那看看散熱器好了...
原本以為只有四根熱導管,其實是有五根!
而且是採用HDT那種直接接觸DIE鐵蓋。
顯卡正面凹凸及溝槽的下方就是散熱鰭片,雖然是黏合的,但多少也有點散熱效果,總比塑膠外殼來得強了。怎不直接裸露鰭片,這樣效果應該會更好。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7 975 Extreme ( @ 4GHz)
CPU Cooler: Tuniq tower 120 extreme
RAM: Winchip DDR3 2000MHz 2GBx3 CL9
MB: EVGA classified X58
VGA: Gigabyte NVIDIA GTX480 (Driver:197.41)
HDD: Seagate Barracuda 7200.12 1TB
PSU: ENERMAX Revolution 85+ 1050W
OS: Windows 7 64bit
從底下GPU-Z的圖中可以看出GTX480的規格。
GTX480採用40nm製程GF100的核心晶片,CUDA處理器核心為480個,GPU時脈為700MHz,Shader為1401MHz,記憶體的部份採用1536MB GDDR5的規格,時脈為1848MHz,介面頻寬384bit。
3Dmark基本測試
3Dmark06 noAA:25724
3Dmark06 4xAA:24835
3Dmark06 8xAA:23132
3Dmark Vantage:P21144
基本上3Dmark的分數都比先前所測過的HD5870要高出一些,待日後過幾天HD5870入手在補上PK測試。
遊戲的部份
遊戲的部份1680x1050解析度似乎對GTX480來說太輕鬆容易了,除了Crysis這種怪物幾乎都能對付,相信要滿足2560x1600解析度的大螢幕應該也不會有太大問題。
若需完整測試圖可以進討論連結。
耗電量及溫度的部份
整體主機待機時的功耗為221W,待機時的GPU溫度為56度左右。
使用Furmark燒機測試溫度及耗電量。體主機在GPU滿載時的功耗為532W,提昇了311W,當然這部份還包括CPU等loading時的功耗。官網所公布GTX480的耗電量為250W。
溫度的部份,一開始飆至95度,接著風扇轉速自動提昇(很明顯的噪音提昇),降到約90度左右並維持,可以看到下圖的風扇轉速到92%,轉速4373,聲音其實還蠻大聲的。
NVIDIA GTX480在效能上無話可說,絕對可以贏過ATI HD5870,不過在耗電上也明顯略高了一些。溫度的部分是兩者都很高,並沒有覺得何者佔了優勢。另外在售價的部份,GTX480定價為499美金,國外的大型購物網站都以此價為準(雖然已經缺貨了),因為台灣貨並不多,以至於有些賣到將近2萬台幣,真是物以稀為貴XD。
率先入手的是Gigabyte所推出的NVIDIA GTX480。

GTX480搭載1536MB GDDR5的記憶體,足以應付高解析度及高規格特效!


除了支援DX11,GTX480 / GTX470 還有一項技術「Tessellation」。NVIDIA強調,開啟Tessellation不僅可以使畫面更逼真,處理效能也會隨之提昇。

開開開開...箱

Gigabyte GTX480所附的配件有HDMI線、DVI轉D-SUB接頭、兩個電源轉接頭、說明書、驅動光碟、測試軟體。

終於看到Gigabyte GTX480的樣貌了。基本上第一批的GTX480都還是採用公板散熱器,大家都長得一樣,只是穿的衣服不同(貼紙)。

背部是完全裸露,並不像ATI HD5870有背板。

金手指的部份。

萬年的渦流扇。

前半段這部份是採用金屬材質,有凹凸及溝槽的設計,基本上這是直接將GPU的廢熱帶上來以便散熱,比起以往整個塑膠外殼封住好多了。

尾端的通風孔。

輸出埠的部份,Mini HDMI、雙DVI。

從上俯視,可以見到四根熱導管,金手指旁邊則有散熱孔,可以見到外殼的部份都沒有做的很密,可能是為了比較多的進風量。

兩個SLI的金手指,支援3SLI。

公板少見的霸氣!四根直接裸露在外的粗勇熱導管。

電源的部份,需要外接8PIN+6PIN。

卡的背面在風扇的相對位置也開了兩孔幫助進風量。

接下來看看GTX480到底有多長。
其實並沒有很長...整體PCB板的長度大概27公分左右。

27公分,不含輸出介面的部份。

與自家的GTX275比較一下。Lantic 這款是因為換了AC風扇,所以整體長度長了一點。

PCB板比較下是差不多,GTX480有多出一些些,約2mm。

先拆來看看
原本以為後面幾根螺絲旋開就可以拿下散熱器了,原來是還有機關,上下有七個卡榫...

GTX480公板的散熱器外型雖然跟以往差不多,但是有點不大一樣,拿開上蓋之後,大家應該就可以發現差異。

底座加上散熱片最後才是上蓋,跟以往一體成形的散熱器不一樣,這樣的散熱效能預期應該會比前作要好。

GF100晶片,2010年10週A3版本。

想拆底座,但拔不下來,原來還有幾顆隱藏螺絲,在軟墊下方,怕撕下來全毀,手邊也沒吹風機,所以先就此作罷....

那看看散熱器好了...
原本以為只有四根熱導管,其實是有五根!

而且是採用HDT那種直接接觸DIE鐵蓋。

顯卡正面凹凸及溝槽的下方就是散熱鰭片,雖然是黏合的,但多少也有點散熱效果,總比塑膠外殼來得強了。怎不直接裸露鰭片,這樣效果應該會更好。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7 975 Extreme ( @ 4GHz)
CPU Cooler: Tuniq tower 120 extreme
RAM: Winchip DDR3 2000MHz 2GBx3 CL9
MB: EVGA classified X58
VGA: Gigabyte NVIDIA GTX480 (Driver:197.41)
HDD: Seagate Barracuda 7200.12 1TB
PSU: ENERMAX Revolution 85+ 1050W
OS: Windows 7 64bit
從底下GPU-Z的圖中可以看出GTX480的規格。
GTX480採用40nm製程GF100的核心晶片,CUDA處理器核心為480個,GPU時脈為700MHz,Shader為1401MHz,記憶體的部份採用1536MB GDDR5的規格,時脈為1848MHz,介面頻寬384bit。
3Dmark基本測試
3Dmark06 noAA:25724

3Dmark06 4xAA:24835

3Dmark06 8xAA:23132

3Dmark Vantage:P21144

基本上3Dmark的分數都比先前所測過的HD5870要高出一些,待日後過幾天HD5870入手在補上PK測試。
遊戲的部份

遊戲的部份1680x1050解析度似乎對GTX480來說太輕鬆容易了,除了Crysis這種怪物幾乎都能對付,相信要滿足2560x1600解析度的大螢幕應該也不會有太大問題。
若需完整測試圖可以進討論連結。
耗電量及溫度的部份
整體主機待機時的功耗為221W,待機時的GPU溫度為56度左右。

使用Furmark燒機測試溫度及耗電量。體主機在GPU滿載時的功耗為532W,提昇了311W,當然這部份還包括CPU等loading時的功耗。官網所公布GTX480的耗電量為250W。

溫度的部份,一開始飆至95度,接著風扇轉速自動提昇(很明顯的噪音提昇),降到約90度左右並維持,可以看到下圖的風扇轉速到92%,轉速4373,聲音其實還蠻大聲的。

NVIDIA GTX480在效能上無話可說,絕對可以贏過ATI HD5870,不過在耗電上也明顯略高了一些。溫度的部分是兩者都很高,並沒有覺得何者佔了優勢。另外在售價的部份,GTX480定價為499美金,國外的大型購物網站都以此價為準(雖然已經缺貨了),因為台灣貨並不多,以至於有些賣到將近2萬台幣,真是物以稀為貴XD。
附件
最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