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榜大瓦數之平價靜音PSU-SEED 80+ Series ATX 1000W實測

windwithme

風的速度由我決定
已加入
9/18/03
訊息
8,101
互動分數
118
點數
63
網站
www.facebook.com
記得許多年以前的電腦產品市場,好像與目前的市場狀況相差甚多
光是一個電源供應器Power Supply的產品,以往可以選擇的品牌幾乎屈指可數。
近幾年來這個產品市場卻有著很大的改變,變成可以選擇的品牌越來越多
很多品牌的Power Supply,不管是原本的代工廠或是新興的品牌都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
如今實際走一趟商場,不難發現Power Supply幾乎是最多品牌可以選擇的PC產品。

當然在Power Supply產品中,有好口碑的老品牌或是讓較大的代工廠製造掛自有品牌的產品。
在價格上依然是屬於偏高的狀況,時常會讓消費者購買前會因為價格而考慮再三
對於後起的新興Power Supply品牌來說,雖然市場價格會比較低一點
但往往因為消費者對新品牌的認知不深或怕用料不夠好,選購前還是會有些卻步。

此回入手的是SEED種子電源的Power Supply產品
印象中個人在這兩三年都有在賣場或是網路上看到此品牌的產品訊息
不過對於某些消費者族群來說,可能覺得SEED這個品牌比較陌生
個人對於SEED初步的印象是以較大瓦數、較平價的價位來切入市場。

首先看到產品的外包裝,風格應該是走簡約設計
SEED設計的圖案與排版,整體搭配感都還算不錯
SEED1000W01.jpg


打開後內容物
Power Supply本體除了一般塑膠袋包覆外,還有一層寫著SEED的不織布包裝。
SEED1000W02.jpg


內附的簡易說明書、模組化線材收納包、束線帶、螺絲、電源線材等等
SEED1000W03.jpg


模組化接頭種類
3 X PCI-E 6PIN
3 X PCI-E 6+2PIN
6 X SATA
6 X 4 PIN
2 X Floppy
SEED1000W04.jpg


SEED 80+ Series ATX 1000W本體
SEED1000W05.jpg


外殼使用防靜電電鍍烤漆,質感不錯、色澤也較為特殊
SEED1000W06.jpg


散熱風扇採用雙滾珠設計的高爾夫球狀風扇
尺寸為13.5cm,屬於靜音等級版本
SEED1000W07.jpg


PSU後方,Active PFC設計搭配蜂巢式散熱孔
白色貼紙有標明允許的電壓範圍
SEED1000W08.jpg


SEED 80+ Series ATX 1000W產品規格
型號為HP-1000-G14C,+12V有四路,最高有20+20+30+30A,最高可達900W
SEED1000W09.jpg


模組化線材接孔,有明確的規格貼紙,讓使用者更清楚如何安裝與其功用
SEED1000W10.jpg
 
本體延伸出的接頭
1 X ATX 24 PIN
2 X ATX 4 PIN
1 X ATX 8 PIN
SEED1000W11.jpg


雖然重量不是Power Supply的主要重點,但小弟最近買了電子秤,就順便來秤看看囉
SEED1000W12.jpg


GOLBA FAN
型號RL4Z B1352512HHG
DC12V 0.45A
SEED1000W13.jpg


內部構造一覽
鋁擠F型多凹槽式散熱片, 外觀感覺很像之前小弟使用過的CWT代工的散熱片用料
SEED1000W14.jpg


SEED1000W15.jpg


標榜使用日系電容,增加產品的耐用度
SEED1000W16.jpg


SEED1000W17.jpg


SEED1000W18.jpg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7-870
MB: GIGABYTE P55A-UD6
DRAM: CORSAIR DOMINATOR-GT CMG4GX3M2A2000C8
VGA: GIGABYTE GTX260 OC SLI
HD: CORSAIR CMFSSD-128GBG2D RAID0
POWER: SEED 80+ Series ATX 1000W
Cooler: Tuniq Tower 120 Extreme
OS: Windows7 Ultimate 64bit
SEED1000W19.jpg


OS系統設定值
CPU 200 X 20 => 4000Mhz
DARM DDR3 2000 CL8 8-8-24 1T
SEED1000WOS1.png


OCCT V3.1.0
POWER SUPPLY模式,Shader Complexity 8
SEED1000WOS2.png


以上為此次測試的規格平台,為了顯示測試過程中耗電狀況
這個部份個人採用Power Angle測量為數據參考
 
呵呵...這顆PSU 前幾天才出現在我家而已.....
以價錢來說真的很平價.....
 
進入OS系統桌面下 - 238~240W
SEED1000WIDLE.jpg


執行OCCT中Power Supply測試項目
i7-870 OC 4GHz,四核實體加四核HT模擬滿載加上GTX260 SLI 2WAY與一款GTX260物理加速 - 676~710W。
SEED1000WFULL.jpg


Power Angle測的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只是能測出大約耗電量值,而非十分精準的數據
測試中雖然無法使用3WAY SLI達到最高的3D效能,使系統全速滿載測試
只能以耗電量700W左右的系統來測試這款1000W的產品,窺探其電壓波動的狀況。


OCCT測試結果
CPU溫度變化
SEED1000WCPU.png


系統溫度變化
SEED1000WCustom.png


CPU電壓變化
待機時約1.36V,全速運作時幾乎都停在1.41V
CPU電壓跳動範圍部份與主機板的電壓特性關係較大
SEED1000WVCore.png


3.3V
最高時3.34V,測試中大多在3.3~3.39V跳動,電壓跳動範圍在2.65%左右
SEED1000WVolt3.png


5V
大約落在5.09~5.14V,電壓跳動範圍在0.97%左右
SEED1000WVolt5.png


12V
大約落在12.42~12.54V,電壓落差在0.97%左右
SEED1000WVolt12.png


SEED 1000W在5V、12V的電壓跳動落差約只有1%以下,這兩個電壓數據的表現十分不錯
3.3V在OCCT運作25分鐘後開始波動變大,大約落差在2.65%,是測試中波動比較大的項目
在規格上,這樣的表現落差在可容許的5%電壓內,另外這個測出來的3.3V電壓值也不代表實際電壓值


最後是使用比較精準的電表測量
待機時
5V測出來為5.19~5.20V,比起主機板測出來的5.13V還要高一些
SEED1000W5VIDLE.jpg


OCCT全速運作時
電壓範圍5.20V,電壓數據在全速時幾乎與待機差不多
SEED1000W5VFULL.jpg
 
待機時
12V測出來為12.28~12.29V,比起主機板測出來的12.54V還要低一些
SEED1000W12VIDLE.jpg


OCCT全速運作時
電壓範圍12.24~12.25V,電壓在全速時降到比待機時低0.04V
SEED1000W12VFULL.jpg


使用電表來測量電壓,在全速的測試中看到5V只有波動0.01V,在12V則是0.04V
SEED 1000W這兩個電壓值的表現都比使用OCCT搭配MB測量出來的結果還要好
5V電壓在待機與全速下波動相當地小,這方面算是表現最好的項目


SEED 80+ Series ATX 1000W使用心得總結
優點
1.SEED產品價位在目前市場與其他品牌相比便宜一兩階
2.內外包裝簡約設計,產品內部配置佳,整體外觀漂亮
3.通過80Plus高效率節能銅牌認證,另外具備Active PFC規格
4.標榜使用全日系電容,支援3 WAY SLI/CF供電
5.負載測試過程中PSU本體溫度不算高,13.5cm的高爾夫球風扇也相當地靜音


缺點
1.保固若可以延長到五年會更佳
2.固定模組線材的鐵絲,黑色塑膠外膜容易剝落
3.全速時3.3V的波動有點偏高

SEED1000W20.jpg


效能比 ★★★★★★★★☆☆
用料比 ★★★★★★★☆☆☆
規格比 ★★★★★★★★☆☆
外觀比 ★★★★★★★★☆☆
性價比 ★★★★★★★★☆☆

SEED原廠標示的保固為新品享有180天換新、三年免費免等待換修
對於售後服務方面較為用心,消費者對於產品有問題送修也比較不用花費太多時間
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來看,如果SEED保固能提升到五年應該會更吸引消費者購買意願。

外部用料上強調使用100%日系電容與13.5cm的靜音高爾夫球風扇都相當不錯
80 Plus銅牌認證、Active PFC、1000W的產品只要台幣6000元左右,走的是平價路線
外殼電鍍髮絲質感與簡約外包裝,SEED在外觀方面,也讓人對此品牌印象深刻。

比較起市場上其他Power Supply產品,SEED 1000W等同於其他老牌750W的價位。
平價應該是SEED目前最大的優勢,不過因為是近幾年才出現在市場的新品牌
消費者在市場上選購前,難免對於此品牌的印象或是信心度還是不太足夠
如果未來SEED能以加長保固、強調用料與優質的售後服務,搭配上平實的價格
應該會是消費者要選擇有高C/P的Power Supply品牌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