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些時候,AMD發佈了新一代核心代號為Brazos 2.0的E系列APU,以取代目前Brazos E系列APU的位置,並且對抗Intel 剛剛發佈的32nm工藝Atom系列處理器。
首批發佈的Brazos 2.0 E系列APU共有兩款——E2-1800和E1-1200,兩者均採用雙核心設計,TDP為18W,具備1MB二級緩存。不同在於E2-1800的主頻會高一點,達到了1.7GHz,E1-1200僅有1.4GHz;同時E2-1800內建GPU HD7340的頻率也要高於E1-1200的HD7310,但兩者的流處理器數量都是80個。至於記憶體方面,E2-1800可以支持到DDR3-1333規格,E1-1200僅能支持到DDR3-1066。
綜合來看兩者規格差距並不大,因此性能相比也會比較接近。
通過上表可以看出,Brazos 2.0 E系列APU的規格相比Brazos提升並不顯著,只是頻率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其實對於這種低功耗產品而言,性能的強弱只是一部分,由於它們的主要應用領域在於低端筆記本,因此更低的功耗和更多的功能支持也很重要。比如Brazos 2.0提供了Steady Video Technology視頻穩定技術和Quick Stream Technology視頻快播技術,前者可以減緩在觀看掌上型錄影時的畫面晃動,後者可讓PC以視頻流為優先任務,實現平滑、無中斷的線上視頻觀賞體驗。而在晶片組方面,Brazos 2.0的晶片組Hudson-M3L、A68M原生提供了兩個USB 3.0介面,以及SD讀卡器。同時750mW的待機功耗也要比Brazos晶片A50M的950mW低一些。這些都是新產品相比前一代進步的地方。
下面我們通過官方幻燈片來看一下Brazos 2.0 E系列APU所具備的功能和特性:
採用Brazos 2.0 E系列APU的筆記本具備三個特點:1、性能足以滿足日常應用所需;2、具備前沿的規格、功能;3、續航能力更佳。
Brazos 2.0相比Brazos的升級在於:1、晶片組原生提供了2個USB 3.0介面和SD讀卡器;2、功耗更低,續航時間更長(號稱能提供長達11小時的待機電池續航時間,超出競爭對手36%);3、CPU和GPU的性能更加出色;4、減少頻寬瓶頸;5、支持HTML 5與Win8的Metro UI;6、支援Steady Video(視頻防抖)與Quick Stream(快播)技術。
在AMD的定位規劃中,Brazos 2.0對位的是Intel Pentium與Celeron系列,至於Atom則交給了更低端的C系列。也就是說在AMD看來Brazos 2.0 E系列APU的實力要強於Atom。不過按照此前的測試,新Atom在CPU方面的性能以及功耗都要強於Brazos的E-350,所以在小編看來,Brazos 2.0首先要闖過新Atom這關才行。
除了筆記本外,我們也有很大希望在整合主機板中見到Brazos 2.0的身影,這就類似於目前的E-350主機板一樣。因此想組裝HTPC的玩家也不妨多關注下該系列產品。
http://www.inpai.com.cn/doc/hard/174820_2.htm
首批發佈的Brazos 2.0 E系列APU共有兩款——E2-1800和E1-1200,兩者均採用雙核心設計,TDP為18W,具備1MB二級緩存。不同在於E2-1800的主頻會高一點,達到了1.7GHz,E1-1200僅有1.4GHz;同時E2-1800內建GPU HD7340的頻率也要高於E1-1200的HD7310,但兩者的流處理器數量都是80個。至於記憶體方面,E2-1800可以支持到DDR3-1333規格,E1-1200僅能支持到DDR3-1066。
綜合來看兩者規格差距並不大,因此性能相比也會比較接近。

通過上表可以看出,Brazos 2.0 E系列APU的規格相比Brazos提升並不顯著,只是頻率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其實對於這種低功耗產品而言,性能的強弱只是一部分,由於它們的主要應用領域在於低端筆記本,因此更低的功耗和更多的功能支持也很重要。比如Brazos 2.0提供了Steady Video Technology視頻穩定技術和Quick Stream Technology視頻快播技術,前者可以減緩在觀看掌上型錄影時的畫面晃動,後者可讓PC以視頻流為優先任務,實現平滑、無中斷的線上視頻觀賞體驗。而在晶片組方面,Brazos 2.0的晶片組Hudson-M3L、A68M原生提供了兩個USB 3.0介面,以及SD讀卡器。同時750mW的待機功耗也要比Brazos晶片A50M的950mW低一些。這些都是新產品相比前一代進步的地方。
下面我們通過官方幻燈片來看一下Brazos 2.0 E系列APU所具備的功能和特性:

採用Brazos 2.0 E系列APU的筆記本具備三個特點:1、性能足以滿足日常應用所需;2、具備前沿的規格、功能;3、續航能力更佳。



Brazos 2.0相比Brazos的升級在於:1、晶片組原生提供了2個USB 3.0介面和SD讀卡器;2、功耗更低,續航時間更長(號稱能提供長達11小時的待機電池續航時間,超出競爭對手36%);3、CPU和GPU的性能更加出色;4、減少頻寬瓶頸;5、支持HTML 5與Win8的Metro UI;6、支援Steady Video(視頻防抖)與Quick Stream(快播)技術。

在AMD的定位規劃中,Brazos 2.0對位的是Intel Pentium與Celeron系列,至於Atom則交給了更低端的C系列。也就是說在AMD看來Brazos 2.0 E系列APU的實力要強於Atom。不過按照此前的測試,新Atom在CPU方面的性能以及功耗都要強於Brazos的E-350,所以在小編看來,Brazos 2.0首先要闖過新Atom這關才行。
除了筆記本外,我們也有很大希望在整合主機板中見到Brazos 2.0的身影,這就類似於目前的E-350主機板一樣。因此想組裝HTPC的玩家也不妨多關注下該系列產品。
http://www.inpai.com.cn/doc/hard/174820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