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ec 的 Neo ECO 電源供應器屬於入門至中階的系列,瓦數的部份提供了400W、450W、520W以及620W四款,Antec Neo ECO 系列新舊版是有所差異,早前為 80Plus 白牌認證,包裝陽春(無彩)且並沒有附上電源線,降低成本以價格為主,而新版的 Neo ECO 系列皆通過80Plus銅牌認證,在包裝外盒上也升級為彩色版,這回也沒有少了基本的電源線,價格的部份與同線相比也還算頗有競爭力。
入手的這款為450W,型號為NeoECO 450C,採單路12V設計,通過80Plus銅牌認證,保固三年。
側邊有規格表。
另一側有表示完整的線材長度以及接頭種類。
NeoECO 450W 外觀採用霧面鐵灰的烤漆,不容易沾上指紋,應該是說沾上了也不太明顯。線材的部份採用一條可以重複使用及調整的整線束帶固定。
散熱風扇為ADDA的12公分雙滾珠軸承。
側邊有浮凸的Antec logo字樣。
後方有大面積的格子狀散熱孔。電源接孔旁有附帶一個電源開關。
電源側邊有詳細的規格標籤,12V為單路設計,最大為34A。
線材的部份皆以編織網包覆,線材出線孔雖然沒有塑膠套,但周圍有經過修邊處理。
主電源線為20+4PIN,CPU供電為4+4PIN,另外有一個PCI-E 6PIN電源。
其他週邊的部份有三條,其中一條為3個SATA。
另一條有3個大4PIN以及1個小4PIN。
另一則為2個SATA及1個大4PIN。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7-2600K (4.3GHz@1.35V)
CPU Cooler: CoolerMaster V6GT
RAM: GSKILL DDR3 2133 4GBx2
MB: GIGABYTE GA-Z77X-UD5H
VGA: MSI GTX 660 Ti PE
HDD: Seagate Barracuda XT 2TB
PSU: Antec Neo ECO 450W 80+銅牌
OS: Windows 7 64bit
CPU使用Core i7-2600K超頻4.3GHz,電壓1.35V,顯示卡使用MSI GTX 660 Ti Power Edition。
測試以OCCT作為燒機測試使用,不過並不使用OCCT內建所測得的數值,而是直接使用三用電錶監測5V及12V的數據變化,並透過USB傳輸記錄數值輸出圖表。
整機平台待機的功耗及電壓如下,待機時的最低功耗約95W左右。
5V的部份待機時大概在5.095~5.101V之間。
12V的部份待機大概在12.385~12.397V之間。
CPU負載測試20分鐘
以OCCT為功耗的測試,直接使用三用電錶將測得的數據輸出,設定每2秒記錄一次,全程20分鐘,前一分鐘與最後五分鐘為待機狀態。
CPU測試時整機的最高功耗約在190W左右。
5V的部份在CPU負載波動只有變大一些些,範圍大概在5.095~5.105V之間。
5V的測試結果,最低為5.095V,最高為5.105V,最大波動為0.01V,以負載區間來看,波動只有0.007V。
12V的部份在CPU負載時的範圍大概是12.373~12.397V。
12V的測試結果,最低為12.373V,最高為12.397V,最大波動為0.024V,以負載區間來看,波動大約是0.012V。
CPU+GPU負載測試20分鐘
CPU+GPU測試時整機的最高功耗約落在366W左右。
5V負載時比單CPU負載測試時波動還要高一些,在5.096~5.140V之間。
5V測試的部份,最低為5.096V,最高為5.14V,最大波動為0.044V,負載區段約在5.109~5.14V之間,約0.031V。
12V的部份在全負載時比單CPU負載時的波動幅度明顯許多,在12.284~12.397V之間。
12V的部份,最低為12.284V,最高為12.397V,最大波動0.113V,負載區段比待機區段有相當明顯差異,約在12.284~12.366V之間,波動0.082V。
從以上測試看來,NeoECO 450W的波動在中度負載的時候表現穩定,波動並不明顯,單CPU負載時約190W,最大的波動幅度大約只有0.2%,而CPU加上GPU 366W高度負載的時候雖然波動比較明顯一些,但以最大波動幅度來看也只有約0.9%而已,絕對是在安全範圍之內。
目前Antec NeoECO 450W 銅牌售價大約是在1800元左右,相較於同階級產品算是有便宜一些些。
入手的這款為450W,型號為NeoECO 450C,採單路12V設計,通過80Plus銅牌認證,保固三年。


側邊有規格表。

另一側有表示完整的線材長度以及接頭種類。

NeoECO 450W 外觀採用霧面鐵灰的烤漆,不容易沾上指紋,應該是說沾上了也不太明顯。線材的部份採用一條可以重複使用及調整的整線束帶固定。

散熱風扇為ADDA的12公分雙滾珠軸承。

側邊有浮凸的Antec logo字樣。

後方有大面積的格子狀散熱孔。電源接孔旁有附帶一個電源開關。

電源側邊有詳細的規格標籤,12V為單路設計,最大為34A。

線材的部份皆以編織網包覆,線材出線孔雖然沒有塑膠套,但周圍有經過修邊處理。

主電源線為20+4PIN,CPU供電為4+4PIN,另外有一個PCI-E 6PIN電源。

其他週邊的部份有三條,其中一條為3個SATA。

另一條有3個大4PIN以及1個小4PIN。

另一則為2個SATA及1個大4PIN。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7-2600K (4.3GHz@1.35V)
CPU Cooler: CoolerMaster V6GT
RAM: GSKILL DDR3 2133 4GBx2
MB: GIGABYTE GA-Z77X-UD5H
VGA: MSI GTX 660 Ti PE
HDD: Seagate Barracuda XT 2TB
PSU: Antec Neo ECO 450W 80+銅牌
OS: Windows 7 64bit
CPU使用Core i7-2600K超頻4.3GHz,電壓1.35V,顯示卡使用MSI GTX 660 Ti Power Edition。
測試以OCCT作為燒機測試使用,不過並不使用OCCT內建所測得的數值,而是直接使用三用電錶監測5V及12V的數據變化,並透過USB傳輸記錄數值輸出圖表。
整機平台待機的功耗及電壓如下,待機時的最低功耗約95W左右。
5V的部份待機時大概在5.095~5.101V之間。

12V的部份待機大概在12.385~12.397V之間。

CPU負載測試20分鐘
以OCCT為功耗的測試,直接使用三用電錶將測得的數據輸出,設定每2秒記錄一次,全程20分鐘,前一分鐘與最後五分鐘為待機狀態。
CPU測試時整機的最高功耗約在190W左右。
5V的部份在CPU負載波動只有變大一些些,範圍大概在5.095~5.105V之間。

5V的測試結果,最低為5.095V,最高為5.105V,最大波動為0.01V,以負載區間來看,波動只有0.007V。

12V的部份在CPU負載時的範圍大概是12.373~12.397V。

12V的測試結果,最低為12.373V,最高為12.397V,最大波動為0.024V,以負載區間來看,波動大約是0.012V。

CPU+GPU負載測試20分鐘
CPU+GPU測試時整機的最高功耗約落在366W左右。
5V負載時比單CPU負載測試時波動還要高一些,在5.096~5.140V之間。

5V測試的部份,最低為5.096V,最高為5.14V,最大波動為0.044V,負載區段約在5.109~5.14V之間,約0.031V。

12V的部份在全負載時比單CPU負載時的波動幅度明顯許多,在12.284~12.397V之間。

12V的部份,最低為12.284V,最高為12.397V,最大波動0.113V,負載區段比待機區段有相當明顯差異,約在12.284~12.366V之間,波動0.082V。

從以上測試看來,NeoECO 450W的波動在中度負載的時候表現穩定,波動並不明顯,單CPU負載時約190W,最大的波動幅度大約只有0.2%,而CPU加上GPU 366W高度負載的時候雖然波動比較明顯一些,但以最大波動幅度來看也只有約0.9%而已,絕對是在安全範圍之內。
目前Antec NeoECO 450W 銅牌售價大約是在1800元左右,相較於同階級產品算是有便宜一些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