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舒ACBEL R8進階版700與800系列電壓簡測
康舒的R8系列最近再推出兩款高階規格R8 700及R8 800電源供應器,眼尖的玩家們可能在七月底就注意到此兩款電源供應器的新聞稿,不過遲遲未見蹤影,最近也才有機會入手做一下介紹及一些簡單的測試,相信離上市時程應該是不遠了才是。R8 700及800算是康舒目前較為高階的產品,符合RoHS及80 PLUS的嚴格標準,最近還有R8 670及750兩款會陸續上市。
康舒R8系列導入了自家的"雙晶順向式電壓轉換最佳化技術",可以提升電源穩定及轉換效率,在電源20、50、100%的負載下依舊可以發揮到80%以上的效率。
R8 700與800電源供應器兩者外觀大略相同。
兩者最主要的外觀差異是在材質烤漆,R8 700是採用霧面烤漆,R8 800則是使用鏡面烤漆,哪種好?應該是看個人喜好而定,鏡面看起來比較有質感,不過卻容易留下指紋,左為R8 700右為R8 800,看照片似乎看不大出來材質差異。
兩者的後方皆有蜂槽式散熱孔加強內部元件的散熱,總電源開關下方還有個開關,是用來關閉散熱風扇的銷魂藍光,有些人電腦可能放在房間裡面晚上掛著抓東西不關機,如果是透明機殼的話,一盞藍光在那邊應該會影響到睡眠,而且關閉也可以省下一些電,蠻貼心的小設計。
R8 800的長度要比700多出一些些。
在散熱方面,R700及800除了後面的蜂槽式散熱孔之外,還搭配了12公分的藍燈散熱風扇,電源開關旁邊的開關可以用來控制藍燈開啟關閉。
ACBEL R8 700電源的規格標籤。
ACBEL R8 800電源的規格標籤。
R8 700及800在型號標示及規格上並沒有直接寫是幾W,應該重點是要強調R8的效率表現。
R8 800輸出的線明顯要比R8 700多,而且全部使用隔離網包覆,R8 700在4pin的輸出SATA電源線上並沒有使用隔離網包覆。
主電源接線,左邊的R8 700是使用20+4PIN的組合方式,舊式的主機板也可使用,右邊為R8 800直接使用24PIN,看來是直接設定為高階族群的使用者。
R8 700 左為4+4PIN給CPU使用的接頭,右邊則是兩組給顯示卡使用的接頭。
R8 800 最左為給CPU使用的接頭8PIN及4PIN,而不是採用組合式的,右邊兩組則是給顯示卡使用的接頭,分為8PIN及6PIN兩組。
R8 700 週邊裝置電源,一共有三組迴路,有兩組迴路提供7個4PIN易插拔的接頭及1組小4PIN的接頭,一組迴路是4個SATA的接頭。
R8 800 週邊裝置電源,一共有四組迴路,兩組迴路提供7個4PIN易插拔的接頭及1個小4PIN的接頭,另外兩組提供6個SATA的接頭。
接著是實際測試一下R8 700及800的電壓準位。
測試平台的耗電週邊如下
CPU:INTEL E6300(沒超頻)
RAM:GSKILL DDRII 667
MB:DFI Infinity 975X/G
VGA:8600GTS
DVD-RWx1
CD-RWx1
WD 300G SATA x1
WD 40G IDE x1
系統風扇x2
USB滑鼠x1
USB讀卡機x1
POWER: DELTA 350W、ACBEL R8 700、ACBEL R8 800
運轉時如果覺得藍光太刺眼也可以關掉。
因為相同的電源供應器在每張主機板上所測得的電壓多少都會有些差異,在這之前先來看看DELTA 350W的準位,也剛好有個基準的比較。
DELTA 350W在BIOS下的電壓值
Vcc5:5.15V
+12V:11.83V
進入作業系統待機時
Vcc5:5.13V
+12V:11.71V
跑兩個ORTHOS十分鐘CPU全負載
Vcc5:最低時為5.1V,在5.1~5.13V之間游移。
+12V:最低時為11.64V,在11.64~11.71V之間游移。
3Dmark06
Vcc5:最低時為5.1V,在5.1~5.13V之間游移。
+12V:最低時為11.58V,在11.58~11.64V之間游移。
DELTA 350W,Vcc5從待機到全速約掉了0.03V,+12V掉了0.13V。
ACBEL R8 700在BIOS下的電壓值
Vcc5:4.91V
+12V:12.02V
進入作業系統待機時
Vcc5:4.89V
+12V:11.83V
跑兩個ORTHOS十分鐘CPU全負載
Vcc5:最低時為4.86V,在4.86~4.89V之間游移,不過維持在4.89V時間居多。
+12V:11.83V,幾乎是一動也不動。
3Dmark06
Vcc5:最低時為4.89V,有時不降反升在4.91V間游移,維持在4.89V時間居多。
+12V:11.83V,幾乎是一動也不動。
ACBEL R8 700,Vcc5從待機到全速約掉了0.03V,+12V幾乎沒什麼變動,有時候還上升了0.02V。
ACBEL R8 800在BIOS下的電壓值
Vcc5:4.94V
+12V:11.96V
進入作業系統待機時
Vcc5:4.91V
+12V:11.77V
跑兩個ORTHOS十分鐘CPU全負載
Vcc5:4.91V,幾乎是一動也不動。
+12V:11.77V,也不動。
3Dmark06
Vcc5:4.91V,幾乎是一動也不動。
+12V:11.77V,說不動就不動....。
ACBEL R8 800,Vcc5與+12V在測試時幾乎都沒什麼變動。
康舒的R8系列最近再推出兩款高階規格R8 700及R8 800電源供應器,眼尖的玩家們可能在七月底就注意到此兩款電源供應器的新聞稿,不過遲遲未見蹤影,最近也才有機會入手做一下介紹及一些簡單的測試,相信離上市時程應該是不遠了才是。R8 700及800算是康舒目前較為高階的產品,符合RoHS及80 PLUS的嚴格標準,最近還有R8 670及750兩款會陸續上市。
康舒R8系列導入了自家的"雙晶順向式電壓轉換最佳化技術",可以提升電源穩定及轉換效率,在電源20、50、100%的負載下依舊可以發揮到80%以上的效率。
R8 700與800電源供應器兩者外觀大略相同。

兩者最主要的外觀差異是在材質烤漆,R8 700是採用霧面烤漆,R8 800則是使用鏡面烤漆,哪種好?應該是看個人喜好而定,鏡面看起來比較有質感,不過卻容易留下指紋,左為R8 700右為R8 800,看照片似乎看不大出來材質差異。

兩者的後方皆有蜂槽式散熱孔加強內部元件的散熱,總電源開關下方還有個開關,是用來關閉散熱風扇的銷魂藍光,有些人電腦可能放在房間裡面晚上掛著抓東西不關機,如果是透明機殼的話,一盞藍光在那邊應該會影響到睡眠,而且關閉也可以省下一些電,蠻貼心的小設計。

R8 800的長度要比700多出一些些。

在散熱方面,R700及800除了後面的蜂槽式散熱孔之外,還搭配了12公分的藍燈散熱風扇,電源開關旁邊的開關可以用來控制藍燈開啟關閉。

ACBEL R8 700電源的規格標籤。

ACBEL R8 800電源的規格標籤。

R8 700及800在型號標示及規格上並沒有直接寫是幾W,應該重點是要強調R8的效率表現。
R8 800輸出的線明顯要比R8 700多,而且全部使用隔離網包覆,R8 700在4pin的輸出SATA電源線上並沒有使用隔離網包覆。

主電源接線,左邊的R8 700是使用20+4PIN的組合方式,舊式的主機板也可使用,右邊為R8 800直接使用24PIN,看來是直接設定為高階族群的使用者。

R8 700 左為4+4PIN給CPU使用的接頭,右邊則是兩組給顯示卡使用的接頭。

R8 800 最左為給CPU使用的接頭8PIN及4PIN,而不是採用組合式的,右邊兩組則是給顯示卡使用的接頭,分為8PIN及6PIN兩組。

R8 700 週邊裝置電源,一共有三組迴路,有兩組迴路提供7個4PIN易插拔的接頭及1組小4PIN的接頭,一組迴路是4個SATA的接頭。

R8 800 週邊裝置電源,一共有四組迴路,兩組迴路提供7個4PIN易插拔的接頭及1個小4PIN的接頭,另外兩組提供6個SATA的接頭。

接著是實際測試一下R8 700及800的電壓準位。
測試平台的耗電週邊如下
CPU:INTEL E6300(沒超頻)
RAM:GSKILL DDRII 667
MB:DFI Infinity 975X/G
VGA:8600GTS
DVD-RWx1
CD-RWx1
WD 300G SATA x1
WD 40G IDE x1
系統風扇x2
USB滑鼠x1
USB讀卡機x1
POWER: DELTA 350W、ACBEL R8 700、ACBEL R8 800
運轉時如果覺得藍光太刺眼也可以關掉。


因為相同的電源供應器在每張主機板上所測得的電壓多少都會有些差異,在這之前先來看看DELTA 350W的準位,也剛好有個基準的比較。
DELTA 350W在BIOS下的電壓值
Vcc5:5.15V
+12V:11.83V

進入作業系統待機時
Vcc5:5.13V
+12V:11.71V

跑兩個ORTHOS十分鐘CPU全負載
Vcc5:最低時為5.1V,在5.1~5.13V之間游移。
+12V:最低時為11.64V,在11.64~11.71V之間游移。

3Dmark06
Vcc5:最低時為5.1V,在5.1~5.13V之間游移。
+12V:最低時為11.58V,在11.58~11.64V之間游移。

DELTA 350W,Vcc5從待機到全速約掉了0.03V,+12V掉了0.13V。
ACBEL R8 700在BIOS下的電壓值
Vcc5:4.91V
+12V:12.02V

進入作業系統待機時
Vcc5:4.89V
+12V:11.83V

跑兩個ORTHOS十分鐘CPU全負載
Vcc5:最低時為4.86V,在4.86~4.89V之間游移,不過維持在4.89V時間居多。
+12V:11.83V,幾乎是一動也不動。

3Dmark06
Vcc5:最低時為4.89V,有時不降反升在4.91V間游移,維持在4.89V時間居多。
+12V:11.83V,幾乎是一動也不動。

ACBEL R8 700,Vcc5從待機到全速約掉了0.03V,+12V幾乎沒什麼變動,有時候還上升了0.02V。
ACBEL R8 800在BIOS下的電壓值
Vcc5:4.94V
+12V:11.96V

進入作業系統待機時
Vcc5:4.91V
+12V:11.77V

跑兩個ORTHOS十分鐘CPU全負載
Vcc5:4.91V,幾乎是一動也不動。
+12V:11.77V,也不動。

3Dmark06
Vcc5:4.91V,幾乎是一動也不動。
+12V:11.77V,說不動就不動....。

ACBEL R8 800,Vcc5與+12V在測試時幾乎都沒什麼變動。
最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