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入手的二手ULTRA X3 1000W Power開箱

  • 主題發起人 主題發起人 hkg1230
  • 開始日期 開始日期

hkg1230

進階會員
已加入
3/13/08
訊息
365
互動分數
0
點數
16
這顆Power是歐美品牌 UltraProduct 的Power,在國內能見度幾乎是0,目前的代理商是海韻的代理商-杰強 (我不曉得什麼時候開始代理的,不過以前在各賣場從沒看過這個品牌的Power),至於入手方式則是自P拍二手購入,據說是因為線不夠長所以才售出,我不曉得賣家當初購入時的費用,不過美國查得到最便宜的價格是198.99USD,我是以4000入手;目前1000W的Power再爛都要6000起跳,因此4000的價位應該算是蠻划算的。

在正式寫開箱文之前,還是小小的說一下我對UltraProduct的瞭解,當初第一顆模組化的Power就是它出的,並且還申請了專利;之後的模組化Power如雨後春筍般的一顆顆冒出,也就導致後來UltraProduct對20餘家Power製造商提出侵犯專利權的控訴,不過我不曉得目前官司打完了沒;後來這間公司也陸續製作高瓦數的1600W、2000W的Power,聽起來好像是大有來頭的公司。

那麼,就開始寫開箱文吧~由於是二手的東西,實際上新品的包裝可能會比較好,不過就請大家將就一下囉

電腦配備:
CPU: E8400 OC 3.6G
RAM: 2G*2 = 4GB
VGA: GTX280 * 2
MB: Striker Extreme

首先是外盒,黑色的紙盒上印著大大的"X3"字樣
1.jpg


開啟外盒後,裡面有一本薄薄的說明書,以及一盒線材,裡面Power本體則用兩塊泡棉保護
2.jpg


風扇是一顆13.5公分的風扇,整顆Power有做鏡面處理,感覺爽度還蠻高的
3.jpg


目前高瓦數的Power都是做多路12V,但這顆Power則是做成單路12V,共有70A,據說這樣的優點是電力的配置比較靈活的樣子
4.jpg


真是模組化的有夠徹底,一般的Power即使號稱模組化,至少主機板24Pin接頭的部分通常仍留在Power上(不曉得是不是為了避免侵犯專利?),但在這顆Power裡面,所有的線材全部都是模組化,而且表面上鎖了一塊鋁板,雖然不曉得對接頭的固定有沒有幫助,但感覺還蠻有質感的;另外在重要的顯示卡PCI-E電源部分,雖然提供的線材有8P*2、6P*4,但實際上只有四個接頭可以接而已,只是SLI的時候,能讓你選擇要接兩張8P+6P的顯示卡還是6P+6P的顯示卡,無法直接支援3Way SLI
6.jpg


散熱孔的部分仍是不能免俗的採用蜂巢式散熱孔
7.jpg


感覺這顆Power拿在手上的重量還蠻重的,比我原本一顆TT 850W的電源還重,下圖是這兩顆電源大小比較(左邊的電源供應器是一般電源供應器的尺寸)
8.jpg


線材的部分,基本上這些線材可以接很多設備,即使你有很多顆硬碟硬碟與風扇要接我想應該也不會不夠,只要你的機殼裝的下...在原廠網址http://www.ultraproducts.com/product_details.php?cPath=97&pPath=632&productID=632中有列出這個產品所有的線材。
9.jpg


不同於時下流行的蛇皮網包覆,這顆Power所有的線材有點像是早期IDE的排線一樣,將線都黏在一起
10.jpg



這顆Power雖然說比一般的Power大上一號,但若你的機殼不是那種比較小的機殼,還是裝的下的。下圖是上機後的樣子,感覺這種線材佔的空間似乎比一般的線材少。圖中的機殼大小跟保瑞的鳳凰機殼一樣,看圖中GTX280與硬碟的距離就知道大概的大小了
11.jpg


接著是我不太會用的OCCT測試,看不太懂無法評論好壞,希望大家多多包涵...共跑了30分鐘...

CPU核心1溫度
2009-02-13-00h49-CPU1.png


CPU核心2溫度
2009-02-13-00h49-CPU2.png


VCore (BIOS設定為1.35V)
2009-02-13-00h49-VCore.png


12V電壓
2009-02-13-00h49-Volt12.png


3.3V 在 3.28~3.3 之間跳動
2009-02-13-00h49-Volt3.png


5V電壓在 4.9~4.95間跳動
2009-02-13-00h49-Volt5.png



以上為開箱與測試,至於使用心得,在噪音的部分,室溫28度,測試的電腦設備在待機時耗電約為230~250W之間,此時這顆Power已經開始聽得見風扇的聲音,當滿載時耗電量約在550~600W之間,不用說這時Power算是相當吵,所幸在遊戲中因為背景音樂的關係,感覺不太出來,算是可以忍受的範圍內。但如果你電腦晚上拿來掛網的話,那可能你的忍受力可能就要高一點囉~也就是說、這顆Power...算是蠻吵的;另外在高負載的3D遊戲(如3DMark、Crysis)下,顯卡會發出電流的茲茲聲,以前的Tt850W也是會,但只限於遊戲一開始的時候,而這顆Power不曉得何故,即使在遊戲中仍不時發出茲茲的電流聲;另外大4P的接頭沒有快拆設計,想拔線仍得老老實實的一手抓得硬碟、一手用力抓著大4P接頭往後拉。

另外,還有一個怪現象,當玩Crysis時,有時玩久了顯示卡會突然熄火,也就是螢幕變成黑屏,兩張顯示卡其中一張的電源指示燈亮紅燈(正常是綠燈),之前用850W沒發生過這個問題,在懷疑是不是沒有足瓦,希望比較懂這方面的玩家能代為解答。

結論
優點
1. 價格便宜,1000W的PSU只賣大約600W的價錢
2. 接頭很多,即使要接很多硬碟或風扇也不太需要擔心接頭不夠的問題
3. 線材的設計較不佔空間,對機殼內部散熱應該也有不錯的幫助
4. 感覺還蠻有質感的,以價格上來說,這種質感與規格,剛拿到Power時會有一種物超所值的感覺

缺點
1. 很吵。要求靜音的玩家最好別買。
2. 高負載下似乎有不足瓦的嫌疑,目前玩Crysis時玩久了顯示卡很容易"熄火",其他程式執行上到還蠻正常的,即使3DMark06 1920X1200 8XAA 16XAF與3DMark Vantage Exterme模式皆順利通過,希望是個案。

另外,單路12V不曉得這算不算優點...因為這個部分我比較沒研究的說...對於Power的部分已盡我所知盡量描述,若有錯誤或不足之處歡迎指正,謝謝收看~
 
最後編輯:
更新一下,關於Crysis玩久會熄火的問題,應該是顯示卡溫度過高引起,原本顯示卡的轉速是由NV的控制台調整為自動轉速控制,後來安裝Asus的SmartDoctor以後,透過溫控風扇轉速,已經不再有熄火的問題。
 
風散很吵~~~
那買來第一件事就是改風扇了
 
風散很吵~~~
那買來第一件事就是改風扇了

要用這招的話可能就要有失去保固的覺悟...不過換風扇也有風險,原風扇若最高轉速是2500轉,為了靜音而換1500轉的風扇,可能會導致Power散熱不良而燒掉...雖然這顆Power不是很安靜不過應該還不至於要玩那麼大...
 
感謝測試分享

單路12V有好有壞
小弟也是用單路12V的PSU
如此一來就不用考慮負載分配的問題怎麼接都可以
但通常大瓦數的PSU單路12V電流都不小
所以當裝置出問題的時候保護就可能不是這麼即時了
 
我自己也有一顆~我想問一下~妳的214PIN的主機板線材是不是兩邊的24孔都有電線
因為我的一邊24孔每一孔都各接一條電線~但是另一邊卻有一個孔接2個電線~所以會另一邊少一條線變成23孔
這樣會影響效能嗎~還是沒差給他插下去
 
我自己也有一顆~我想問一下~妳的214PIN的主機板線材是不是兩邊的24孔都有電線
因為我的一邊24孔每一孔都各接一條電線~但是另一邊卻有一個孔接2個電線~所以會另一邊少一條線變成23孔
這樣會影響效能嗎~還是沒差給他插下去

沒注意耶,我的24pin線應該跟你一樣,不過這個我想是不能接反的,24pin的電源線,兩邊線頭上面有印白字指示要接哪邊,一邊是"To Power Supply",這一端要接在電源供應器上,另一邊"To Mother Board"要接在主機板上。
 
小弟淺見... 之所以 ATX V2.2 以後會規定多路 12V 18A ... 當然有其原因!! 詳情小弟也沒記太多... 請懂的板友補充一下...

雖然單路 12V 的好處就是不用特別跳開哪一路是給誰用的好處!!
但是.... 單路 12V 70A .... 想想滿載的情況下.... 該擔心的應該是是否足已負荷得了這麼大的電路電流... 容易過熱啊...
 
小弟淺見... 之所以 ATX V2.2 以後會規定多路 12V 18A ... 當然有其原因!! 詳情小弟也沒記太多... 請懂的板友補充一下...

雖然單路 12V 的好處就是不用特別跳開哪一路是給誰用的好處!!
但是.... 單路 12V 70A .... 想想滿載的情況下.... 該擔心的應該是是否足已負荷得了這麼大的電路電流... 容易過熱啊...

嗯...難怪之前的Power,顯示卡的電流聲比較沒那麼明顯,換上這顆Power,顯卡的電流聲就比較明顯了~
 
請問 你 這個電源的版本 是1個12v 跟1.3版 是相同的 因該是屬於1.3或2.0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