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 I

    電玩/軟體 SEGA 將要回歸遊戲主機市場

    樂觀其成吧,大多SEGA的玩家期待的是他們的遊戲開發精神,獨一無二的創意,跨平台開發的作品當然看不見這種傳承。 有了自家的主機,遊戲開發的文化與方向也會有所不同。
  2. I

    顯示卡 NVIDIA Pascal 更多細節, 16GB、1TB頻寬

    台灣的AMD顯示卡訂價的確有問題,除正常發票稅外,都還另含不知名的隱形盤子稅。某雞排Nano上架時...二萬七千九 :PPP:
  3. I

    行動裝置 Sony、LG 明年將會有自家手機處理器

    聯發科..........沒能搶到單嗎?
  4. I

    機殼與電源 Corsair 發布 Carbide 88R M-ATX 機箱

    就是不肯給足夠的3.5",現在這類M-ATX機殼前方多個可拆式的3.5" Cage實在難求。
  5. I

    顯示卡 AMD有望在年底解決Fury顯卡產能問題

    售價問題似乎一向是台灣通路比較有問題 :PPP:
  6. I

    散熱器 EK推出一體式水冷EK-XLC Predator 240、360

    冷排看起來似乎不錯,厚度有到位,應該也是可以自行填充水液吧。但Predator 240 這價錢.......自組DIY水冷的話有辦法達成嗎?
  7. I

    視博通 得瑪戰士 SA5803(B) 開箱試用

    可惜頂部不支援28cm冷排的水冷系統,硬碟支架也不能拆解。
  8. I

    主機板 ASUS Maximus VIII Impace 發布

    華碩終於也變成燈廠了。
  9. I

    行動裝置 iPhone 6s 之你要三星還是台積電A9?

    重點是:CPU代工製造廠真的可以當成退貨的理由嗎?
  10. I

    處理器 拼性能更拼良心 A10-7870K與新i7最強核顯對決

    其實買i7用內建顯示的人也不乏是為了轉檔QSV加持!
  11. I

    顯示卡 Corsair發布與MSI合作的 Hydro GFX GTX 980 Ti 水冷顯卡

    鬼島請記得加隱形稅5000
  12. I

    顯示卡 AMD表示未來兩年DX12的遊戲多數與他們合作

    NVIDIA 也說過,自家 Maxwell 架構顯卡在 DirectX 12 上的劣勢也只是暫時的==>準備新產品,Maxwell 架構放生中...... 是這個意思嗎?
  13. I

    顯示卡 AMD R9 370X發布, 僅限中國市場

    還中國獨賣?那麼中階以下市場就等著拱手讓人了。AMD加點油吧~
  14. I

    顯示卡 AMD 發布 R9 Nano, 售價與 Fury X 一樣?!

    因為產能不大,市場需求可以把產能全部吃掉,價格當然可以這樣訂,供需可以平衡,所以利潤最大化!
  15. I

    行動裝置 HTC 宣布裁員15%定案

    HTC流於內部人事內鬥,才會淪落至此。可惜了當初這一家充滿創新的公司。
  16. I

    儲存設備 JMicron推出入門級JMF60F主控晶片, 不需DRAM快取

    (1)不需要 DRAM 做快取 ==>現在DDR3顆粒成交價格便宜到不行,省卻這個不可謂對效能沒有影響吧。連傳統HDD都很難不把DRAM Buffer給做上去,更何況是影響效能較明顯的Cache ? SSD若真的省掉DRAM Cache這個東西,除非是只看售價的消費者,否則比較會挑的消費者大概就直接跳過這種主控晶片的廠牌產品。 (2)讀取速度510MB/s,寫入300MB/s==>覺得看看就好,真的拿掉Cache且有實作產品時,再來比較看看廠商宣傳數字。
  17. I

    顯示卡 MSI R9 Fury X 上架

    台灣盤商這種嘴臉定價,不意外。看到某屋突然來個NT$19900的980Ti,還限量VIP,明明這才是正常售價,何時卻變成是種大特價,真的有種莫名的感嘆,台灣消費者真好欺侮。
  18. I

    Tt Commander FT 觸碰式面板風扇控制器 開箱

    NZXT有類似產品,但小問題似乎很多。不知道Tt的成熟度如何。
  19. I

    顯示卡 AMD 發佈 Catalyst 15.7 WHQL 驅動程式

    不管哪一家都一樣。驅動程式沒把舊產品放生,讓使用者可以繼續在新作業系統上使用就已經是萬幸了。新驅動通常只是針對新架構上的東西在做改進,也不可能橫跨好幾個硬體架構同時優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