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 該不會

    Watch Dogs 看門狗畫質與設定測試

    看門狗其實也算是這幾年劇情比較長的遊戲之一,到前陣子才全破 XD (某種程度上也是因為遊戲並沒有強制你執行主線任務 有時候是不小心跑到支線,有時候是為了先收集一些組合元素跟武器 反正大概就那樣,你知道的 XD) 全破之後就在整個虛擬的芝加哥裡面亂晃打發時間 雖然 Nvidia 提供了 GeForce Experience 方便玩家依照硬體能力選擇兼具流暢度及畫面的設定 不過對於使用 A 卡或是想要自己動手來的 hard core 玩家 選項部分還是要稍微了解,在之後的 Tom Clancy's The Division 應該也用得上...
  2. 該不會

    輕鬆打造私有雲 WD My Cloud Mirror

    近幾年隨著智慧型裝置以及雲端服務的興起 除了傳統如 Synology 與 QNAP 專攻 NAS 的設備廠商之外,一些儲存裝置製造商也開始涉入這個領域 WD 的 My Cloud 系列主要分為兩款 分別是針對一般消費級市場的 My Cloud 以及小型辦公室與專業用途的 My Cloud EX 一方面考量到個人使用時的備份、備援以及擴充需求 WD 近日也針對 My Cloud 系列推出了 2 bay 的雙碟版本 My Cloud Mirror 包裝正面一覽 背面則是簡單的使用情境與特色介紹...
  3. 該不會

    低調升級版 Asus RT-N18U 無線路由器簡單小測

    聽說 tomato 快出了 XD 我是考慮到 usb 3.0 啦...不過以這個價位來說的確選擇蠻多的
  4. 該不會

    低調升級版 Asus RT-N18U 無線路由器簡單小測

    華碩的 n16 算是一台相當長青的機器 刷機簡便加上豐富的第三方支援 以 3 天線的 11n gigabit 產品來說算是一個蠻熱門的選擇 不過真要說他的缺點不外乎是裝了一些應用之後的 cpu 以及 io 瓶頸 雖然說目前各大廠都已經推出不少新的 ac 系列產品,手機部分也開始支援 華碩倒是很罕見的出了 n16 的後繼款,RT-N18U 包裝正面部分,宣稱的傳輸速度從 300M 增加到 600M 雖然是新推出的產品 不過在無線規格方面依舊是 11n 2.4g single band 的配置 背面不免俗地放了些特色介紹 側面部分則有比較詳細的規格列表...
  5. 該不會

    輕鬆暢遊看門狗 EVGA GeForce GTX 750 Ti 簡單小測

    不會,其實蠻多顯卡用的風扇替代品不難找 一度有想買幾顆放著備用 不過後來就看開了,反正我換卡的速度可能比她壞掉的速度來的快很多 XDDD
  6. 該不會

    輕鬆暢遊看門狗 EVGA GeForce GTX 750 Ti 簡單小測

    說到最近的遊戲大作,不難想到 Ubisoft 的 Watch Dogs 看門狗 有趣的駭客入侵元素以及高自由度的操作方式,從發布以來就備受關注 雖然說中文版一延再延,先前 Nvidia 的顯卡促銷活動倒是讓原先沒有預購的玩家提供另外一種取得管道 不過就以可兌換的顯卡清單來看,就讓人蠻好奇說在顯卡需求方面會有多高 今天要拿來測試的是 EVGA 的 GTX 750 Ti 2GB ref. 相較於另外一款後綴為 SC 的版本,主要差異在於出廠是否預設超頻以及散熱器接觸面材質 基本的五年保固也是有的,同時支援 Nvidia 新的 G-Sync...
  7. 該不會

    典雅便當盒 EVGA GeForce GTX 660 SC 2GB 簡單開箱

    打從 Nvidia 在 2012 年 9 月推出 GTX 660 之後,也過了一段蠻長的時間 雖然說長江後浪推前浪 相較於先前的 GTX 500 系列,新的 Kepler 架構在功耗上有著讓人匪夷所思的進步 面對 FPS 大作也有著還算不錯的性能表現 不過當時的售價其實也比較接近上一代所推出的 560Ti,約落在 8~9k 大關 由於沒有新的接班人來處理中階與高階的灰色地帶 隨著 Nvidia 推出新的 GTX 700 系列後,這張卡也漸漸降到約 5k 的範圍 趁著 EVGA 的 rebate 結束前入手了一張來玩玩看...
  8. 該不會

    三倍風之力 Gigabyte GeForce GTX 760 2G 簡單小測

    距離 Nvidia 推出 GeForce GTX 760 也有段時間,售價也落到了大約 7~8k 就可以入手 前些陣子買了一張五筒扮四筒的 R9 280X (7970) 打著新 R9 系列可以免 DP 三螢幕的如意算盤,只能說人算不如天算 雖然說用 DVI + DVI + HDMI 的作法可以三個螢幕都抓到,但沒辦法設定延伸桌面 骨子裡終究還是 7970 跟朋友借了張 R9 270X 來測之後確定是卡的問題 ('_>') 脫手後用了一陣子 intel 掰咖內顯 直到最近 Titanfall 正式上市,人生苦短,下班打個 game 嘛,很合理的...
  9. 該不會

    中階羽量新鮮選 Gigabyte GTX 750 Ti 2GB

    我不小心貼錯了 XD 感謝提醒 (y)
  10. 該不會

    中階羽量新鮮選 Gigabyte GTX 750 Ti 2GB

    Nvidia 在前陣子正式發布了 GeForce GTX 750 Ti 這個全新的型號 挾著 Maxwell 新架構,Nvidia 對於他的功耗控制似乎也很有信心 公版的免 6pin 設計對於一些想要打造 HTPC 的人來說算是一個不錯的方向 不過可惜的是,目前市面上大多數的型號還是補上了 PCIe 6pin 技嘉的 GTX 750 Ti 2GB 算是比較特別的一張 同時也是市面上少數幾款提供 4 組數位輸出的 GTX 750 Ti 衝著他有兩組 HDMI,今天就來一探究竟 包裝正面部分 採用 WindForce 散熱方案...
  11. 該不會

    Enermax EAXN 戰斧 500w 簡單開箱

    樓上專業喔 (y) 難得玩雙路的想說看看這樣 o 不 ok (誤) 不過長時間的話不太建議用到這等級的卡啦
  12. 該不會

    Enermax EAXN 戰斧 500w 簡單開箱

    結果剛剛才發現我標題打錯 Orz
  13. 該不會

    Enermax EAXN 戰斧 500w 簡單開箱

    Enermax 安耐美在台灣推出過不少款電源及散熱產品 或許大家對於這個名稱比較陌生,講保銳的話應該就比較熟悉一些 舉凡像是O蝠系列,或是先前玩過的入門級散熱器 ETS-T40 也是出自於它們家 在解熱能力以及噪音控制上有著還不錯的表現 這次入手的 EAXN 戰斧 500w 其實算不上什麼新品 沒記錯的話似乎是 2011 年推出的,由 CWT 所代工,架構同海盜的 CX 系列 不過最近似乎有促銷活動就來把玩一下 包裝正面部分 通過 80 Plus 認證 盒子側面有各型號的各路輸出列表,均為雙路 12V 設計...
  14. 該不會

    全日系用料加持 Cooler Master GX II PRO 450w 開箱

    『PRO 2? 蝦咪 PRO 2』 「恩洗 PRO 2 啦,洗 GX 2 PRO」 Cooler Master 在最近推出了一款新的入門等級電源供應器 GX II PRO 或許是因為 CM 也感受到玩家對於 GX II 端子數量上的種種意見 距離前一款 GX II 發布並沒有相隔很久的時間就推出了新的後繼版本 不僅提升用料等級,同時維持一個不錯的價位來滿足玩家的需求 包裝正面跟先前的風格有點不同,PRO 字樣蠻大的應該不至於買錯 考量到線材數量,這次入手的是 450w 的版本 標榜採用全日系電容 通過...
  15. 該不會

    [已售出] 近全新 Cooler Master COSMOS SE 高階機殼

    [桃園售] 近全新 Cooler Master COSMOS SE 高階機殼 1.品名 :Cooler Master COSMOS SE 2.數量 : 一組 3.品相及保固 :九成新,僅拆裝兩次,因為新入手的零件有相容性問題故拋售,由於體積較大僅採寄送方式 4.售價 :4000 (宅配含運) 5.地點 :全省(宅配) 6.交易方式:宅配
  16. 該不會

    跟著節奏恣意脈動 CM Storm Pulse R 遊戲耳機開箱小測

    Cooler Master 在今年的遊戲周邊更新速度算是挺快的 除了 CM Storm 既有的產品線之外,最近也正式推出了 AL 的鋁系列高階產品 包含鍵盤的 Mech、滑鼠的 Reaper 以及今天的主角 ---- 耳機的 Pulse R 在外盒方面,採用了新的銀、黑、紫,三色配置 至於這是只有鋁系列特有或是 CM Storm 之後的配色方向會更換就要再觀察看看了 標榜採用特製 42mm 驅動單體,而麥克風部分為可拆式設計 算是一個還不錯的做法 畢竟麥克風其實不是一直都會用到,沒用的時候掛著其實也挺礙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