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 LSI狼

    推甄完了...

    不過還是要恭喜有學校可以念~;cheer2;
  2. LSI狼

    推甄完了...

    應該改成"推甄結束了"~ "完了"會有一些奇怪且不好的聯想:PPP:
  3. LSI狼

    新巨首度採用12公分風扇的高效率機種,四款HU2系列電源供應器簡介及測試

    新巨以往的電源機種,散熱風扇均採用八公分風扇,前段時間為了外銷日本市場,推出採用12公分風扇的HU2高效率機種,並搭配模組化接線頭。 考量到國內大風扇電源市場,新巨將原本外銷的HU2進行小幅修改後,於國內正式上市,主打500W至800W的高階客層,以下是新款HU2各款機種的簡介。 外盒包裝,HU2系列原本為外銷日本機種,這次在國內上市,強調全系列採全日系用料及通過80PLUS標準認證,其中660/760兩款更達銅牌認證。...
  4. LSI狼

    WD 硬碟 集體升天

    自己幫朋友設計公司裝的WD,從JB系列80G、JD系列200G、KS系列250G、AAKS系列320G一路走來,除了一次因為RAID錯亂掉資料外,電腦到升級前硬碟均正常,最近擴充裝了幾顆640AAKS,正在觀察中。 POWER都是新巨或益衡,並維持單一線路上不連接過多硬碟的接線方法。
  5. LSI狼

    為何不使用隨殼電源的原因

    這很明顯OCCT並未正確抓到12V,所以這張圖表是無用的。
  6. LSI狼

    Corsair HX520 520W模組化電源供應器簡介及測試

    PCIE若使用耗電量較大的顯卡,需注意是否會有線材發熱情形。
  7. LSI狼

    Corsair HX520 520W模組化電源供應器簡介及測試

    Corsair主要是找Seasonic(HX520/620、VX450/550)及CWT(TX750、HX1000)代工。
  8. LSI狼

    爆漿撒尿電容特輯

    先查DATASHEET,找出Gate(閘極)、Drain(汲極)、Source(源極)三腳,利用指針三用電錶X1歐姆檔,檢查有無擊穿(G、D、S任兩腳呈現近似短路或低阻抗,將紅黑棒調換測量亦相同者),以及D、S間寄生二極體是否良好(P與N型寄生二極體方向相反),還可以對G極進行觸發測試。
  9. LSI狼

    蛇吞象Nature 82 400W(DSA400S-C)電源供應器簡介及測試

    外盒正面,Nature 82及輸出瓦數字樣相當明顯。 外盒背面,以中文說明產品規格、特色,下方還有簡易的電費試算比較。 外盒側面標示各型號機種輸出規格表及轉換效率圖。 另一外盒側面,標示各型號機種於20%/50%/100%各輸出階段下的轉換效率及平均效率。 打開包裝後,電源本體包裝在氣泡袋中避免損傷,其它配件還有安規電源線、固定螺絲及簡易使用說明書。 後方為六角形網狀散熱出風口,交流輸入插座及電源總開關亦設置於此。 使用與外殼同色系的消光黑散熱風扇護網。...
  10. LSI狼

    爆漿撒尿電容特輯

    固態也是會有壞掉的機會囉~用對電容才是長久使用的關鍵。
  11. LSI狼

    Corsair HX520 520W模組化電源供應器簡介及測試

    內部溫控電路隨電源溫度控制風扇輸出電壓,達成轉速控制。
  12. LSI狼

    Corsair HX520 520W模組化電源供應器簡介及測試

    可拆卸式2P接頭,請看下圖最右下側。
  13. LSI狼

    In Win迎廣科技Commander 650W電源供應器簡介及測試

    迷彩配色外盒,正面以鮮明黃色來印刷瓦數、輸入電壓規格、產品系列名稱,軍品風格濃厚。 外盒背面,以英文說明產品特色以及輸出規格說明。 側面設計並無太多著墨,僅在下方以小圖示標示各項特點。 打開包裝後,軍綠色霧面烤漆處理的電源供應器相當搶眼,也附上完整的模組化線材。 其它配件還有安規電源線、固定螺絲、整線束帶、說明書、印有商標的白色電源收納袋及黑色模組化線路收納包。 後方為六角形網狀散熱出風口,交流輸入插座及電源總開關亦設置於此。 消光黑散熱風扇護網,與外殼顏色搭配並不會十分突兀。...
  14. LSI狼

    拆解曝光 PC Power & Cooling Turbo-Cool 1KW SR

    相當紮實的三組獨立功率級系統。
  15. LSI狼

    Corsair入門級400W電源供應器簡介及測試

    其實可以把這顆想像成摘掉日系與固態電容的S12 II:PPP:
  16. LSI狼

    HEC Win+ Power電源大師80plus 500W電源供應器簡介及測試

    外盒正面,明確標明電源瓦數,並符合ATX12V V2.3、ATI及Nvidia認證,以及代表高轉換效率的80PLUS標誌。 外盒背面,使用實際照片說明具備的接頭種類,另外標示該系列中從300W到550W各機種的各路輸出規格表。 側面之一,以中文說明此電源各項特色,代表重視國內買家市場。 側面之二,為英文與法文的特色介紹。 包裝內容一覽,電源本體包在白色不織布袋中,避免烤漆受損,其他配件僅有電源線一條,並無說明文件及其他配件。...
  17. LSI狼

    Corsair入門級400W電源供應器簡介及測試

    外盒正面,不同於之前的機種,此款並無VX/HX/TX等系列名稱,僅以明顯的字體標示瓦數。 外盒背面,使用五國語言對電源特點進行說明,可惜並沒有中文。 側面之一,以照片說明提供的接頭種類及數目。 側面之二,標示各路輸出規格,下方圖示表示此產品為三年保固。 側面之三,除了產品名稱及型號外,還有安規標誌及產品條碼。 包裝內容一覽,除電源本體外,還有說明書、安規電源線、固定螺絲、黑色束線帶及Corsair商標貼紙。 後方電源輸入插座及電源總開關,並有排出內部熱風的六角形網狀出風口,電源輸出插座上方也有Corsair Power...
  18. LSI狼

    be quiet! Dark Power Pro模組化 550W電源供應器簡介及測試

    交換式電源不若線性電源,電容不一定是越多越好,過大容量電容可能在輸出負載由重轉輕時,可能會造成電壓的Overshoot,也會在啟動時因為電容的充電電流,導致功率元件過載現象。
  19. LSI狼

    入門裝機大對決!!BQT 350W 80 plus VS 全漢藍晶鑽

    其實兩者相比,也沒有誰比較空洞,誰比較滿,只是結構不同,元件佈局也不同。 全漢那顆是已經用一段時間的FSPXXX-60GLY系列,而BQT那顆則採用較新的設計,不過也可以看到此顆350W 80PLUS與之前在下所測的450W 80PLUS結構上又有明顯不同,型號也不一樣。 用OST基本上是全漢的傳統,不只自家的,BQT也是會有OST蹤影,只是比例多寡而已,畢竟有多少成本就上多少料。 在下淺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