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 windwithme

    GIGABYTE 5070 GAMING OC 12G開箱2K、4K效能與超頻實測

    NVIDIA控制面板預設值沒變動,5070 OC如果是同時脈,與本篇使用的CPU與記憶體時脈若有不同也會影響到遊戲幀數。
  2. windwithme

    GIGABYTE 5070 GAMING OC 12G開箱2K、4K效能與超頻實測

    Hi wawawa12, 文中顯示卡除了最後5070手動超頻部分有變動並分享設定畫面之外,其他皆為預設值。 你的5070 OC型號是否與本篇GIGABYTE 5070 GAMING OC相同呢? 另外CPU與記憶體時脈也都相同嗎? 這些都有影響到遊戲效能表現
  3. windwithme

    Thunderbolt 5效能實測OWC外接SSD與Thunderbolt Share分享

    支援Apple與Windows裝置,充電功能也可用於MacBook、iPad、iPhone、Vision Pro,依Apple每款裝置不同,最高可達45~90W,除了傳輸之外,也可作為充電站。 將手邊部分裝置安裝上去,可達到傳輸、統一線材管理、提升桌面美觀並兼顧充電等多重用途,並提高使用者工作效率。 遊戲掌機兼mini AI PC、iPhone、平板、手錶、藍芽耳機皆為充電狀態。 花了不少時間將Element 5 Hub接孔裝滿,右方MSI Claw 8...
  4. windwithme

    Thunderbolt 5效能實測OWC外接SSD與Thunderbolt Share分享

    開頭先回顧一下Thunderbolt發展史,在2011年由Intel所推出,印象中那幾年在評測高階主機板或筆記型電腦時,偶爾會看到搭載Thunderbolt 1或2的Mini DisplayPort接孔的設計。 直到2015年Thunderbolt 3導入Type-C接孔後,後續能見度逐年緩步提升,不過當年Type-C也不過早一年推出,所以能見度也不高就是了。 接著是2020年Thunderbolt 4與去年推出的最新Thunderbolt 5,主要特色都是運用當下的最高頻寬傳輸規格,應用到影像、菊鏈、資料等使用情境,以下TB為Thunderbolt簡稱。...
  5. windwithme

    GIGABYTE 5070 GAMING OC 12G開箱2K、4K效能與超頻實測

    裸機時運行FurMark燒機模式,距離約15公分的噪音表現約48.5 dB,算是相當低噪音的水準。 最後是超頻的部分,使用專屬軟體GIGABYTE CONTROL CENTER,Performance頁面設定加速時脈+375MHz、電源上限+20%、記憶體速度最高+5998MHz。 可以看到右方狀態,GPU時脈最高達3255MHz、記憶體時脈最高達34000MHz,以下是超頻後對照上方預設值的效能表現。 Cyberpunk 2077 電馭叛客2077,畫質與光線追蹤皆設定Ultra、DLSS Ultra Performance、Multi Frame Generation 4X...
  6. windwithme

    GIGABYTE 5070 GAMING OC 12G開箱2K、4K效能與超頻實測

    開啟DLSS超高效能、畫格生成4X與品質設定光線追蹤超高 => 303 (390)FPS; Diablo IV原本DLSS 3幀數大約接近畫格生成2X,S9賽季支援DLSS 4開啟畫格生成4X提升約50%以上。 2K系統可設定最高上限幀數為400,其實已逼近上限值。 想起2023/6/1此遊戲上市,當時很多裝機文都推薦搭4070在高解析度能順暢遊玩,朋友追求高幀數當時還用3090在玩…沒想到2年後5070藉由DLSS 4技術在2K已封頂與4K有300以上的幀數提升XD...
  7. windwithme

    GIGABYTE 5070 GAMING OC 12G開箱2K、4K效能與超頻實測

    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 古墓奇兵:暗影,4K影像設定為最高 – DLSS 極高效能=> 幀格渲染:36392 (41422)、平均幀率:232 (265) Cyberpunk 2077 電馭叛客2077,目前少數支援DLSS 4技術的遊戲,畫質與光線追蹤皆設定Ultra、DLSS Ultra Performance – Multi Frame Generation 4X => Average FPS 227.34 (343.37)、Number of Frames 14604 (22058) HITMAN 3 刺客任務3,畫質設定最高: 開啟DLSS...
  8. windwithme

    GIGABYTE 5070 GAMING OC 12G開箱2K、4K效能與超頻實測

    主機板Z890 AORUS MASTER,特色在於數位並聯式18+1+2相電源、5個M.2插槽(包含2個5.0×4)、EZ安裝PCIe、Wi-Fi 7天線、M.2插槽與散熱器、VRM Thermal Armor Advanced與M.2 Thermal Guard XL散熱模組、PCIe UD Slot X黑色插槽裝甲10倍承重強度、2個THUNDERBOLT 4 Type-C、DTS:X Ultra音效等等。 Z890 AORUS MASTER將尺寸從E-ATX改為 ATX,相容於更多機殼,主機體積也相對更小,價位也比上一代Z790略低。 Intel Core Ultra...
  9. windwithme

    GIGABYTE 5070 GAMING OC 12G開箱2K、4K效能與超頻實測

    影片內動態外觀與條狀圖數據對比可更快了解本篇內容: 年初NVIDIA發表新一代的RTX 50系列GPU,從最高階5090、次高階5080往下推出,近期推出上一代所沒有的5050系列,產品線涵蓋範圍更廣。 不過這次AMD 9070以VRAM提供12GB與16GB,對上5070中階價位帶有更多選擇;另外中高階5070Ti搭機潮與高階5080、5090常缺貨漲價,使得這幾個月想入手高階NVIDIA顯示卡更為不易。 RTX 50系列最主要特色是推出新DLSS 4技術、第5代Tensor核心、第4代光線追蹤核心、導入GDDR7記憶體,其中DLSS...
  10. windwithme

    MSI Prestige 16 AI+ Evo商務筆電開箱與AI應用實測

    Youtube影片動態呈現機身外型、AI應用、架構效能,能更快速了解本文全貌: AI PC這個名詞出現於2023年底,推出時定位在筆記型電腦市場,而2024開始算是AI PC元年,開始有品牌陸續推出相關的產品,經過這段時間的演進,第二代AI+定位的筆電內建更高算力的NPU。 一年多來有不少筆電型號標示AI或主打AI功能,先前分享AI PC筆電實測效能時,還記得下方有網友詢問AI可用於那些地方,最近花了不少時間做功課便誕生本篇文章。 本篇主角使用MSI所推出Prestige 16 AI+ Evo,定位為商務機種,搭載在輕薄筆電市場中標榜兼顧低耗電、高續航也擁有高效能的Intel...
  11. windwithme

    實測AMD 9600X對比Intel 235中階新平台搭載技嘉5080效能解析

    採用更大面積的銅底水冷頭,內部採用三相六極馬達,外觀採用無限鏡面設計,標榜搭配ARGB燈效與各角度的光影反射,是一款效能、外型、價位都表現都不錯的水冷。 燒機溫度與耗電量表現: 室溫29度,9600X運行AIDA64 Stress CPU、FPU全速時: HWMonitor中Package在Temperatures顯示最高90.1度與Powers 108.13W,CCD #0最高93.5度,Core 0~5約71.4~77.1度、瞬間最高78.5度;時脈4.8~4.885GHz,猜測CoreTemp溫度顯示是CCD #0。 室溫29度,235運行AIDA64 Stress...
  12. windwithme

    實測AMD 9600X對比Intel 235中階新平台搭載技嘉5080效能解析

    235 => 18813(-2.2%) Cyberpunk 2077 電馭叛客2077,目前少數支援DLSS 4技術的遊戲,畫質與光線追蹤皆設定Ultra 、DLSS Ultra Performance、Multi Frame Generation 4X: 9600X =>Average FPS 318.54、Number of Frames 20464 235=> Average FPS 321.82(+1%)、Number of Frames 20674 Black Myth: Wukong黑神話:悟空,4K設定為影視級與光線追蹤超高、開啟TSR與幀數產生器:...
  13. windwithme

    實測AMD 9600X對比Intel 235中階新平台搭載技嘉5080效能解析

    DDR5頻寬測試: 9600X運行DDR5 6000 CL28 36-36-76 CR1 1.40V=> AIDA64 Memory Read-63125 MB/s、Write-88130 MB/s、Latency-68.3ns; 235運行DDR5 8000 CL36 46-46-84 CR2 1.40V=> AIDA64 Memory Read-109.91 GB/s(+78.2%)、Write-99724 MB/s(+13.1%)、Latency-80.2ns(-17.4%);...
  14. windwithme

    實測AMD 9600X對比Intel 235中階新平台搭載技嘉5080效能解析

    Geekbench 6: 9600X Single-Core Score => 3389; Multi-Core Score => 15792 235 Single-Core Score => 2991 (-11.7%); Multi-Core Score => 18772 (+18.9%) 9600X x264 FHD Benchmark => 82.4; FRYRENDER:Running Time => 1m 26s; Fritz 9 Chess Benchmarks => 84.31 235 x264 FHD Benchmark => 113.5(+37.7%);...
  15. windwithme

    實測AMD 9600X對比Intel 235中階新平台搭載技嘉5080效能解析

    影片內動態外觀與條狀圖數據對比可更快了解本篇內容: 年初AMD與Intel都推出新架構的中階晶片組,Intel上一代晶片組高階Z790、中階B760改腳位後為Z890、B860;AMD從原先X670、B650跳號為X870,看來是想跟上對手的數字,選購時容易造成混亂… 主機板用手邊有限資源搭載同品牌B850與B860主機板,目前這兩款台灣通路尚未出現,可依當地市場來挑選自行喜歡的主機板品牌型號。 AMD使用Ryzen 9000系列入門級9600X,當然近期剛推出9600,不過礙於價差微小,吸引力較低。 Intel用Core Ultra...
  16. windwithme

    活動/展場 windwithme COMPUTEX 2025 AI NEXT新品分享(文長圖多影片多)

    APNX推出LC1-D 360與240一體式水冷,搭載螢幕可顯示更多硬體資訊與動畫,據傳價格約130美金還算蠻平價的..? HAVN BF 360機殼在正面與頂端可安裝最大2個180mm風扇,內部應會有更佳的散熱能力。 COMPUTEX 2025參展廠商相較以往數量大幅增加,連南港2館4樓都攤位滿載,由於僅參加兩天展期,許多展區只能走馬看花,加上篇幅有限,部分已上市產品未納入本文。...
  17. windwithme

    活動/展場 windwithme COMPUTEX 2025 AI NEXT新品分享(文長圖多影片多)

    INTEL系列以ARC及剛推出的ARC RPO為主,左上Intel Arc B580 Steel Legend 12GB OC白色三風扇設計相當有特色,下方兩張為B50與B60,體積都較小許多。 INTEL ARC PRO B60 CREATOR 24GB,期待上市時有更具吸引力的價位。 ASRock對於搭載AMD與INTEL新GPU的顯示卡推出相當積極。 InWin發表ChronoMancy四十週年紀念機殼,針對AI數據中心設計的L11液冷機架系統組裝能力,機殼外觀以象徵時光憶廊的獎盃為設計靈感。...
  18. windwithme

    活動/展場 windwithme COMPUTEX 2025 AI NEXT新品分享(文長圖多影片多)

    MEG VISION X AI電競桌機搭載NVIDIA 5090顯示卡、Intel 285K、Silent Storm Cooling AI散熱技術,內建13吋直立式AI HMI觸控螢幕搭配全新EZ Mode擁有更直覺的操作體驗。 ASUS ROG展區內ROG OMNI CASEMOD設計成機器人型。 ROG Falcata 75%分離式電競鍵盤,依照遊戲需求調整,可單獨使用左側鍵盤,搭載V2 Magnetic Switches磁軸與全新霍爾感測器,支援8000Hz輪詢率與SpeedNova 8K無線技術。 ROG Harpe II Ace滑鼠僅48克,內建42000-dpi...
  19. windwithme

    活動/展場 windwithme COMPUTEX 2025 AI NEXT新品分享(文長圖多影片多)

    AI TOP ATOM採用NVIDIA GB10 Grace Blackwell架構晶片打造的個人AI超級電腦,支援參數70B與200B的AI模型微調與推論,也可透過叢集運算擴充執行多達405B參數的模型,極小體積具有1000 AI TOPS並同時確保資料隱私與安全。 第二天觀展開始陸續看到有些新品上面有NVIDIA CEO簽名。 筆記型電腦發表較為平價的GIGABYTE GAMING A16 PRO與18,內建AI助理 GiMATE,以Press and Speak一鍵語音驅動多項AI功能。 以及未來將推出的GiMATE...
  20. windwithme

    活動/展場 windwithme COMPUTEX 2025 AI NEXT新品分享(文長圖多影片多)

    分享Youtube頻道內多個品牌快速帶看Shorts,可點入頻道播放清單,一次了解更豐富的新品動態: windwitme風第一次進到COMPUTEX會場觀展時為2004年,轉眼間也經過22年頭,先前經歷幾年科技市場較冷的時期,後來電競時代再進入AI時代又開始提升熱度,而台北國際電腦展見證著多年來科技新品的演化歷程。 由2023年NVIDIA在COMPUTEX期間帶起AI風潮,近兩年來AI話題性還是相當火熱,大多數品牌還是努力讓自家新品在軟硬體方面可與AI做連結。 今年COMPUTEX 2025主題為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