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 A

    散熱膏的各種係數代表什麼?單看數據準嗎?提出我的見解

    查了你過去的發言,根本是來亂的。 2008/5/8日註冊,平均一天14次發文,內容千篇一率且沒幾個字。 發言次數多不代表厲害,文章多不如文章好,文章好不如文章淺顯易懂且有深度。
  2. A

    同樣的散熱膏為什麼每個人測出來的效果都不一樣? 效果不好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誰是林董? 我還蠻好奇的說。 樓主我並不姓林。
  3. A

    同樣的散熱膏為什麼每個人測出來的效果都不一樣? 效果不好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常常在看網兄們及國內外各大測試網站做散熱膏之間的效果測試,但是同樣的散熱膏每個人測出來的效果都不一樣, 覺得很納悶,好在敝人學過熱力學、材料學、奈米學程,還有點本事探討原因。 用學術理論分析的結果, 發現主要和散熱膏塗的厚度、散熱片與cpu的接觸面積、接觸面混入空氣量有關。 (相同型號 每批貨的差異不討論) [散熱膏塗的厚度] 依照Thermal conductivity公式: k = (Q/t) *L/(A*T) k:熱導率、Q:熱量、 t:時間、L:長度、A:面積、T:溫度差 在SI單位,熱導率的單位是 W/(m*K)...
  4. A

    散熱膏的各種係數代表什麼?單看數據準嗎?提出我的見解

    散熱膏通常會列出下列係數: 熱傳導率( thermal conductivity):在單位溫差下,[單位時間]通過[單位面積x單位距離]的熱量, 稱為該物質之熱傳導係數。 例:以厚度L之物質量測,則量測值要乘以L,所得之值是為熱傳導係數,通常記成k。 單位:W/m ° C 熱阻抗 ( thermal resistance):代表一物體阻止熱流通過的能力,其計算為物體之兩面間溫差除以通過的熱流功率。(其實可以忽略,因為不可能塗很厚,了不起0.1cm。) 例:一散熱模組,其設計目標是協助 30W 之IC散熱,則其熱阻為『2端溫差/30W』;...
  5. A

    [PSU]海韻沒有OCP,AcBel_R8 徹底取代 海韻S12II

    我說的都是客觀的事實,非常公正, 事實不公開,有些人用遠不知道真相。 真是我的知己,想必有同感啊。
  6. A

    [PSU]海韻沒有OCP,AcBel_R8 徹底取代 海韻S12II

    OCP:過電流保護 OPP:過功率保護 OVP:過電壓保護 OTP:過熱保護 SCP:短路保護 [電源保護] 海韻的官網中,S12II系列、M12II系列都註明有OPP、SCP、OPP, 卻沒有註明有OCP、OTP。 http://www.acbel.com/PDF/P_PC/R8_PS2_430W.pdf http://www.seasonic.com/pdf/datasheet/01PC/S12II.pdf [整流方面] 從狼大、風大,以及其他網兄、其它國內外的測試網站的數據, 2者的表現在伯仲之間。 [ efficiency]...
  7. A

    兩款南實ZAWARD散熱膏測試

    我有疑問!! 測試室溫為25度, 待機時的溫度竟然可以低到20度! 這是程式抓錯數據嗎? 還是有加裝特殊的冷卻裝置? =============================== 看到這篇之後,心動了,衝著可以用10年不乾掉,買了一條, 平生第一次塗散熱膏,原來這麼難塗,技藝不好的應該要選黏度低的吧。 用75%酒精洗掉原廠的散熱膏之後, 小心翼翼的擠了4小滴在4個角落,花了1個小時,刮的很薄很薄,薄到可以看見CPU, (超難刮,像是在刮乾掉的黏土) 扣上散熱片之後,效果不彰,待機時才降1~2度,塗太薄了嗎? 還是正常現象?
  8. A

    前天看到新聞,才知道電腦零件也有假貨存在!

    前天(4/23)看到新聞:網拍撿便宜 小心撿一肚子氣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23/78/xt0d.html 以前只知道身上穿的才有仿冒品, 電玩卡匣有仿冒品, 直到前天才發覺原來電腦零件也有假貨存在! (我怎麼這麼遜!?) 看一下新聞中真假貨的外觀,還真的很難分辨。 這2天查了一下資料,發現多種零件都有災情傳出, cpu、顯示卡有remark事件, 主機板、記憶體也有假貨。 昨天向在大陸唸書和做貿易商的朋友詢問, 才知道在大陸 A貨、假貨、仿冒品是非常氾濫的, 而且還有流入台灣的。...
  9. A

    [顯示卡] ATI、NVIDIA從來不主動公佈晶片耗電,這不太對吧!!

    電腦中最耗電的零件,幾乎可見CPU、顯示卡、PSU這3個上榜。 過去,電腦中最耗電的零件多半是CPU, 現在,不管是待機或是跑遊戲,顯示卡的耗電已遠遠超越CPU了, 可是ATI、NVIDIA從來不主動公佈晶片耗電,這不太對吧!! 雖然說ATI、NVIDIA只是出售晶片交由廠商設計、製造, 但是不會因為廠商設計功力好而降低該晶片所需的功耗。 目前CPU、HDD、光碟機、PSU、記憶體等各廠都能公佈數據, 為何唯獨顯示卡廠不公佈待機、滿載的耗電數據!??! 非得要在購買後上機測試才能得知,這不太對吧!! 我覺得我們消費者有權事先知道。
  10. A

    海韻S-12(1代)500W從24H耐力測試中被淘汰。德國阿TOM硬體指南測試。

    無意間看到這篇報導,發現了一個很少有的測試報告-------『耐力測試』, http://www.tomshardware.tw/1315,review-1315-5.html 文中提到有5顆PSU在24 小時的測試結束之前即當機,海韻S-12(1代)500W就在其中。 http://www.tomshardware.com/de/stresstest-netzteile-2007,testberichte-237758.html 該網站是德文,第一張圖中的測試儀器還頗有看頭, 內容指出在2007/02測試時,有哪些PSU參加測試,列出FAN的噪音及測試不過的原因。...
  11. A

    『AMD + HT/HTX』VS『INTEL + PCI-E』,電腦未來將偏向規格戰?!

    這裡有中文的簡介文章讓不甚了解的版友參考一下 PCIe與HT間勝負未定 http://www.hope.com.tw/news/PrintCo...710181453065161 超跨PCI Express HyperTransport提前邁入第二章! 倚天對屠龍?玉皇對宙斯? http://www.digitimes.com.tw/n/artic...825700E0046F86F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HyperTransport
  12. A

    『AMD + HT/HTX』VS『INTEL + PCI-E』,電腦未來將偏向規格戰?!

    在資訊硬體產業,一切的致勝關鍵都在於標準化認同響應度與用量規模,PCI、USB、ATA都是此中最佳示範。 1992年,Intel提出的PCI架構, 並將後續改進發展是交付給PCI-SIG(Special Interest Group)的中立機構來掌握; 後來研發出來的PCIe也是交付給PCI-SIG。 http://www.acm.org/sigs/ 2001年(應該),AMD推展HyperTransport,將HyperTransport標準化釋出, 與另外7家業者一同共組HyperTransport的後續中立發展機構:HyperTransport...
  13. A

    [CPU+企業經營]AMD董事選舉,期限將至,網兄們有沒有什麼要建議的?

    日前AMD寄一封信函給我,問我要不要出席股東會議? 若不出席,可以上網投票或是打電話法表意見。 內容大意是AMD董事(Directors)選舉, 問我哪些要留任或是踢除, 榜上的那些老頭我一個也不認識,但是AMD決策錯誤讓2007年慘敗, 所以我決定選擇"一個不留"。(估計那些老賊還是會續留) 期限將至,網兄們有沒有什麼"關於AMD、ATI的發展"要建議的? 並且要說明這項建議可能造成的結果。 建議內容請自行翻譯成"正確的"英文,我會一起幫各位呈上去的。 (中英文都一起貼) 我的建議: 推出AMD套餐,AMD CPU + MB WITH AMD...
  14. A

    [CPU+企業競爭]真正能讓Intel降價的, 不是AMD,而是Intel 自己。

    以前,我認為因為有AMD存在,所以Intel的產品售價才會降低, 在蒐集到一些美國的商業評論之後,現在卻有不同的想法。 AMD能夠死撐的理由,其實不是他韌性夠強,是 Intel 放他一馬! 而真正能讓Intel降價的, 不是AMD,而是Intel 自己。 先從單顆cpu的獲利討論, 不論cpu效能高低,成本只和製造程序的長短成正比, (廠房、設備、人力薪資、行銷、研發....當然都要考慮入成本中) 然而真正的成本相信不是我們一般消費者能夠得知的,起碼要2家公司的中階主管以上才能有點概念。 但是Int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