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 shadowsfall.tw

    韌體調校更進一步,OCZ Trion 150 480GB SSD 開箱測試

    其實在正常的使用跟良好的控制器演算下,大容量的 TLC 壽命我認為是和同價格的MLC沒有甚麼差異
  2. shadowsfall.tw

    多彩自訂效果,Sharkoon 旋剛 SHARK ZONE MK80 RGB 鍵盤開箱測試

    RGB 發光方案的普及,加上凱華軸等平價軸體都讓過去高貴的 RGB 機械式鍵盤得以在價格上更加平易近人,讓更多廠商得以大展身手推出各具特色的鍵鼠週邊。 一直有投入電競鍵鼠週邊的旋剛 Sharkoon 當然也沒有錯過這波潮流,推出新產品 SHARK ZONE MK80 鍵盤,自然也是使用了凱華 RGB 軸體。和先前入手的 Poseidon Z RGB 雖然採用了同樣的軸體,但在外觀風格上有著截然不同的設計,在手感、軟體介面上也有些許不同,接下來透過一系列的開箱、測試與心得來一起看看。...
  3. shadowsfall.tw

    韌體調校更進一步,OCZ Trion 150 480GB SSD 開箱測試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主要就集中於"pSLC Buffering" 結果如下 Trion 100 1GB、32GB Trion 150 1GB、32GB 差異是相當的大
  4. shadowsfall.tw

    韌體調校更進一步,OCZ Trion 150 480GB SSD 開箱測試

    在合適的控制器以及廠商的推波助瀾之下,TLC 取代早先的 Entry-Level MLC SSD 的態勢已經是越來越明顯。作為早早將 TLC 投入消費級市場的大型廠牌,OCZ 在自然也是加緊腳步繼續推出新品,在母集團 Toshiba 將 NAND Flash 製程微縮推進到 15nm 的同時,採用新快閃記憶體來推出新產品 Trion 150 作為瞄準平價市場的接班人。 Trion 100 推出初期雖然價格算是合理,但韌體調校上的問題還是較為人詬病,雖然後面推出了一次重大更新解決了不少BUG,但在內部的演算法表現出來的性能上就較為吃虧一點。而在 Trion 150...
  5. shadowsfall.tw

    D2D 轉換再次導入,全漢 Hydro G 黑爵士 650W 金牌電源供應器開箱測試

    比起目前絕大部分電源供應器製造商使用了 LLC 諧振來製作,在高效率電源方案的選擇上,全漢從金鈦極系列作開始相當獨特的使用的自製 IC,以 Active-Clamp Forward 方式成為了市場上相當獨特的存在。 但即使主動鉗位順向在晶體開關壽命上有著優勢,金鈦極、皇鈦極在 3.3、5V 的穩壓表現比起目前 DC-DC 生成方式還是有著穩壓性能的劣勢,也許是因為目前市場潮流的緣故,全漢終於也決定在較為中高階的產品帶推出了使用 DC-DC 生成 3.3V、5V 的電源供應器產品,也就是這次開箱測試的 Hydro G 黑爵士。不過這其實也不是 FSP 推出 LLC+D2D...
  6. shadowsfall.tw

    雙風道、低矮型設計,Anidees AI7 機殼開箱測試

    周邊製造商 Anidees 在台灣是以一系列的 USB 充電器相關周邊而為人所知,但其實 Anidees 最早是以機殼商品做為開始,包含 PC 機殼以及 Raspberry Pi 機殼且在國外銷售為主,前一段時間也正式將機殼產品線引進台灣販售。 這次要開箱是其中一款引進台灣的型號 AI7,是市場上比較少見的 Dual Chamber 雙風道設計機殼,以冷卻性能為主要設計目標。Dual Chamber 主要是將CPU、顯示卡和硬碟周邊等不同熱度的裝置分離,讓氣流可以更直接的通過不被有一定體積的硬碟阻擋氣流,來達到強化散熱的效果。而dual chamber...
  7. shadowsfall.tw

    簡約與水冷擴充兼具,旋剛 BW-9000W 擎天者機殼開箱測試

    雖然現在 cpu 透過了精密的調控技術,在一般狀況下的功耗都算上很低,不過各式各樣的水冷散熱器可以說是有增無減,除了高階CPU滿載功耗依然僵持不下以外,另外一方面大概就是PCMOD風潮的復興,所以能夠看到除了封閉式的 AIO 水冷以外,KIT式的開放式水冷、甚至是高階水冷組件能見度也相當高了,所以眾家機殼廠也開始強調水冷安裝的彈性,就連平價機殼也不例外。 旋剛 Sharkoon的 BW-9000W 擎天者也是差不多出發點的產品,雖屬平價產品,但在空間上預留了不少水冷安裝區:另外在外觀上走平滑簡潔的外型,沒有太多稜稜角角,也許也很適合一部分需要簡潔素材的玩家當作改造的發揮平台。...
  8. shadowsfall.tw

    穩壓性能再提升,Antec Neo ECO II 550W 電源供應器測試

    大體而言,要在保持一定輸出品質的狀況下提升效率,通常需要提升主被動元件的品質,或是用上額外的電路設計對所有可能浪費能源的部分去斤斤計較,這樣帶來的就是製作成本的提升,因此在一些價格導向入門市場,提升電源的高轉換率有時候反而不是最重要的,可能轉而會使用一些效率可能落在銅牌、銀牌區域,但成本相對低廉或成熟的產品。 Antec 的 Neo ECO 系列正是這類型主打入門裝機市場的產品,主要從最早的 80PLUS 白牌認證,提升到較高的銅牌轉換效率,電源方案部分也是以雙晶順向+單磁性放大這樣簡單耐用,技術成熟但性能一般的設計。但是隨著電源方案的推進,在過去只會出現在高價、高效率的 DC-DC...
  9. shadowsfall.tw

    Xtreme 極致設計搭載,技嘉 XTREME GAMING GTX 970 顯示卡開箱測試

    Maxwell GPU 家族產品推出後幾乎是橫掃了中高階顯示卡市場,因此眾廠商展現了更多積極性去創造更與眾不同的自製卡產品。而對於使用者來說,購買自製卡的誘因主要還是圍繞在性能與獨特的 feature 部分。 近期 Gigabyte 推出了最新系列的自製卡系列產品,針對了電競、遊戲玩家以 XTREME GAMING 為名的系列作,除了較低階的 GTX950 以外,主要還是圍繞在 GTX 970 以上,面向高階市場的作品,也少見地看到針對旗艦GPU TITAN X 推出了非公板樣式產品,讓不滿足於公版散熱性能的玩家多了很多選擇。 XTREME GAMING...
  10. shadowsfall.tw

    突破官方限制,ASUS Maximus VIII Hero 搭配 i3 處理器超頻試驗

    Skylake 處理器重新帶回較傳統的外頻設計,將更多 Clock Domain 分離帶來更多超頻空間,也因此上市之初給大家很多想像。預想一些非 K 的CPU 型號,或是讓更平價的 B、H 系列主機板也能輕鬆超外頻。但實際上 Intel 還是在這部分作出限制,在 BIOS 以及 MEI 的部分據了解都進行了檢查以及限制的設定,一些超外頻比較需要的 qclk ratio 等調校,只要偵測到是 non-K 都會被隱藏掉,另外也會檢查外頻範圍;一些平價 B、H 的主版,由於還是使用了 PCH 內建的 Clock Gen,常規的BIOS 也不會讓 B、H Series PCH 調控內建 Clk...
  11. shadowsfall.tw

    詳盡自定機能與認證鍵軸,Tt eSPORTS Poseidon Z RGB青軸機械鍵盤開箱

    目前市場上機械式鍵盤所採用的鍵軸主流,應還是以 Cherry MX 為大宗,在手感跟耐用度上也是大家比較接受的;不過現在機械式鍵盤的普及,Cherry 鍵軸的供應上也時有不穩定的消息出現,另外廠商在產品線的規劃上也會需要更多不同手感、功能的產品來做差異化,在 Cherry MX 專利到期以後出現很多廠商推出與 Cherry 類似設計的軸體就是一個大好機會。 這次入手的Tt eSPORTS Poseidon Z RGB 就是例子之一,使用了由凱華製造的 “Tt 專業認證” 機械軸,在不高的價格下卻能使用了 ARM Cortex-M0 MCU 來提供 RGB LED...
  12. shadowsfall.tw

    配置、表現全面,Asrock Fatal1ty Z170 Gaming K4 主機板開箱測試

    接下來簡單測試整體性能,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5-6600K 主機板: Asrock Fatal1ty Z170 Gaming K4 記憶體: G.Skill DDR-2400 4GB*2@ 2133MHz 電源供應器: THORTECH Thunderbolt 1200W 儲存裝置: AMD Radeon R7 SSD 顯示卡: Intel HD 530 CPU-Z: 3DMARK: 3DMARK11: PCMARK 7: PCMARK 8 Wprime:...
  13. shadowsfall.tw

    配置、表現全面,Asrock Fatal1ty Z170 Gaming K4 主機板開箱測試

    Intel 發表的 Skylake 平台做出了不少改變,將比較傳統的超頻、非CPU整合的供電設計帶回來以外,在平台的可用通道上也擴增了數量與彈性;雖然目前看起來因為大幅改動設計的緣故,各家在相容性部分多少都還有改進空間,不過隨著時間的推進問題應該是會逐漸解決,而且對於老派硬體玩家來說這樣的改進應該也是樂見的。 Asrock 在 Skylake 平台開始對於產品的規劃也有些改變,針對電競玩家的產品線 Fatal1ty 擴充了產品變化,旗下原先以 Killer Lan 主打的 KILLER 型號濃縮改名成 Gaming K 系列,相對使用intel Lan 的則是 Gaming...
  14. shadowsfall.tw

    售價更加近人,全漢 AURUM V 金鈦極 V 550W 電源供應器開箱測試

    全漢的 AURUM 系列架構推出至今也可以說是市場上的長青產品,金鈦極系列作使用不同於常見一般金牌電源的主動鉗位拓樸,搭配自製電源管理IC來達成價格、元件壽命、品質的均衡,因此也易見於其他品牌電源的代工內部架構,以上老生常談在網路上也多有討論。 前一段時間全漢推出了金鈦極系列作的最新產品”金鈦極 V”,是接替了前代金鈦極 II 的最新款,V 取自英文 Value,因此在價格上更加的低廉;但進一步降低價錢的本錢從何而來,這次在金鈦極 II 停產之前同時入手前後代產品,來檢證兩者的差別。 包裝外觀:近期全漢推出郵輪行抽獎活動,因此近期購入的產品皆在膠膜外貼上活動宣傳貼紙。...
  15. shadowsfall.tw

    全漢 FSP 金鈦極 AURUM V 550W 開箱測試

    金鈦極很少重開機吧?
  16. shadowsfall.tw

    性能、穩定性小幅提升,OCZ Trion 100 480GB 11.2 韌體升級對照測試

    OCZ 首款使用 TLC 與 Toshiba 控制器的 SSD 產品 Trion 100 推出至今也將近半年,在這半年的使用期間之中作為 Game Lib 以及其他次要性質的加速工作至今並沒有出現任何故障情形出現;網路上雖然有傳出部分會失去回應或硬碟下線的情形發生,但在手上到也沒出現這類問題,但前一段時間幾次意外停電讓 SSD 速度上有些異常,因此決定進行 Secure Eease 來徹底重置。 由於控制器的緣故,無法直接透過 SSD Guru 直接進行抹除,因此需要透過 Parted Magic 工具來進行通用的 Secure Erase 程序,但 Trion 100...
  17. shadowsfall.tw

    高彈性安裝配置,平價路線的 SAMA 終極者機殼開箱測試

    來自中國的機殼、周邊廠 SAMA 先馬,過去在台灣常以品牌貼牌、或是品牌背後的代工廠的角色出現在台灣,像是台灣代理商視博通有不少機殼其實就是來自於先馬,自有品牌的曝光量相對較少。而在今年傳出 SAMA 似乎有意強化在台灣的布局,會透過合作已久的代理商視博通來引進更多產品。擁有大量產品線的先馬雖然目前在台灣的選擇較少,但站穩腳步以後會對台灣平價裝機市場會不會出現洗牌的效果倒是令人相當好奇日後發展。 這次入手的終極者機殼也是在今年所發表的新產品,主打空間配置的彈性,能夠支援 240 水冷以及 E-ATX 主機板等多種機能,接下來就透過簡單的開箱介紹與安裝心得一起看看。...
  18. shadowsfall.tw

    50mm單元搭載,質感小提升的EASARS SPARKLE 耳麥開箱測試

    目前由鈦宇數位引進的 EASARS伊賽斯品牌,雖然是主打入門、C/P值,但在不同價位帶產品的規劃當然也已經做好準備。除了早先曾經介紹過的 Vortex 這款入門佳作以外,也有引進較為高價的產品來搶佔市場,但在價格提高的同時,能不能維持其高 C/P 值的特色,在聲音水準上有不錯的演出? 這次開箱分享的是 Sparkle耳麥,是鈦宇引進的 Easars 耳麥系列中的次高價產品,主要的特色在於發聲單元直徑提升至 50mm,將可以比 Vortex 的 40mm 單體帶來更多的低頻,也因此拿掉了震動單元的設計,麥克風也改為指向式以強化語音收音效果;另外I/O 方式也有所不同,Sparkle...
  19. shadowsfall.tw

    靜音派下吹散熱器,be quiet! SHADOW ROCK LP 對決 AXP-100R 測試

    周邊製造商 be quiet! 瞄準了最近 ITX、小型化電腦的風潮,在前一段時間推出了旗下最新下吹式的散熱器 SHADOW ROCK LP。 雖然過去 BQT 能見度較高的還是一系列的塔式散熱器,但這也不是他們第一次推出下吹式產品,先前曾經推出過 SHADOW ROCK TOPFLOW,主攻高階的下吹式散熱器,在造型上有幾分神似 Noctua NH-C14,同樣也都是在下吹散熱器中體型較高大的。這次推出的 SHADOW ROCK LP 則是方向稍有不同,偏向了中低價位帶以及 Low Profile 的空間設計,這也是這款散熱器型號中的 “LP”...
  20. shadowsfall.tw

    低頻震動單元搭載,鎖定入門的EASARS 伊賽斯 VORTEX 7.1聲道耳麥開箱測試

    來自中國的 SOMiC 碩美科主要針對遊戲用耳麥進行開發、代工, 近來也轉開始走向品牌的經營,推出了 EASARS伊賽斯品牌。在台灣 EASARS 由也是很資深的周邊代理商鈦宇數位引進,在它們目前引進的產品中算是較為平價,以 C/P 值 為主要賣點的。在台灣 EASARS 由也是很資深的周邊代理商鈦宇數位引進,在它們目前引進的產品中算是較為平價,以 C/P 值為主要賣點的。 這次入手測試的是 Vortex 耳麥,具有虛擬 7.1 聲道、USB 線控等必備的設計;另外搭載了震動單元的機能,會隨著低頻的量而有著不同程度的震動。建議售價方面據聞為 1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