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 G

    筆電/桌機 DirectX 12將拋棄Windows 7 這一天最終還是來了

    嘿嘿嘿! 不負責任言論 不是打假的
  2. G

    處理器 AMD宣布Carrizo APU,挖掘機架構+GCN 1.2, 支持完整HSA

    APU還內藏著ARM的神秘力量 AMD此前已經給出了HSA軟件棧,另外還會有幾款支持HSA的編程語言和工具等等,不過他們還需要多花些時間讓開發者熟悉一下 發布的兩款暫時來說都只是移動平台版本 繼Jetson TK1 嵌入式開發套件| NVIDIA 之後...... 看來APU ARM 做了一下功課 jedroid_v1.31.tar.bz2 不就是安卓系統 linux ubuntu 14.04 不約而同的..... 這...這....這....
  3. G

    筆電/桌機 DirectX 12將拋棄Windows 7 這一天最終還是來了

    有興趣可以自行搜尋 windows 8.1 with bing Windows 8.1的電視棒 處理器是Intel Atom Z3735F,這顆CPU時脈是1.33GHz~1.8GHz四核心,記憶體是1×64-bit單通道 內建2GB記憶體以及32GB的儲存空間 可不可以越獄!?跑....
  4. G

    筆電/桌機 DirectX 12將拋棄Windows 7 這一天最終還是來了

    你知道我為什麼敢說Windows 8 是移動平台系統嗎? Windows Phone 與 Xbox 一個是手機 一個是遊戲機 除非X86可以跑XBOX遊戲(但是不可能下放) Windows Phone系統 不曉得是怕駭客還是怎樣 跟安卓比起來 有夠難用的(因為親身使用過 尤其是低價位Windows Phone手機 安卓低價位也沒那麼難用) X86唯一可以應戰的 也就只是行動筆電 安卓本身就是LINUX核心的一環 ARM更不用說了 一個產品 可以跑2種以上不同分歧的系統 兼具1.LINUX電腦 2.電玩娛樂 3. 影音主機 4.bt機 5.教育開發 6.訊號增強機 ...
  5. G

    筆電/桌機 DirectX 12將拋棄Windows 7 這一天最終還是來了

    ARM雖然造價便宜 從入手到熟練難度 有一定的門檻 但這種東西 為啥有人要去學習? 1.便宜 2.省電 3.開發商機 4.落後國家 尤其是看過他們用嵌入式架設的電腦教室影片之後..... 嵌入式基本不適合一般人用 普通人只要把別人作好的拿來用 再簡單不過了(在開發中國家 叫研發 在落後國家叫電腦) 這種東西 在X86上其實也是龐大的商機(只是說拼 拼不過ARM 定價很有問題 再來就是臃腫肥大的作業系統) 安卓會如此受歡迎 絕不是它的硬體很強 而是軟體 而 WIN8圖形操作界面 就是本持著"電腦一定要很懂電腦 才能去用嗎?"...
  6. G

    筆電/桌機 DirectX 12將拋棄Windows 7 這一天最終還是來了

    哈哈! 在個人看來 製程所帶來的衝擊 仍然是有的 畢竟 製程一直進步 巴掌大小 擺脫笨重 輕便 省錢 快速 是時候應該重新定義規格了 時脈1G~2G 8核(大4小4) RAM 1G~2G sata 2.0 3.0 USB 2.0 3.0 能跑win8 xp(嘿嘿嘿~直到arm64位元 量產 我才驚覺 原來amd說的是.......) ARM相較於X86比較沒包袱吧! 有人說soc會帶來個人式電腦的末落! 導致主機板週邊 無法隨意的升級(簡單的意思是有人要用三年~5年 之後再做簡單升級) 難道不能分支進行 就如同你所說的意思 死都要綁在一條船上 下場變成父子騎驢...
  7. G

    用到一半螢幕變單一純色

    哈哈哈! 關於螢幕與解析度 要不是科技一直進步 以前電視解析度只有640*480 搭vcd 畫質一般 但看dvd畫質嚇嚇叫 電腦螢幕說難聽一點 要不是遊戲畫質一直提昇 根本螢幕解析度不一定要很高 (不過就如同我以前所說的 你有那個硬體卻沒有那個「軟體」視頻 有視頻卻沒那個硬體搭配 一樣無用) 顯示卡 要因材施教(搭配顯示卡效能 配合調整螢幕解析度) 但人很奇怪的 50吋電視螢幕 1920*1080 32吋液晶螢幕 1920*1080 3840 x 2160 你覺得一般人會選哪樣啊! 當然選50吋啊!因為一般視頻解析度3840 x 2160 又有多少!?
  8. G

    筆電/桌機 DirectX 12將拋棄Windows 7 這一天最終還是來了

    應該是這麼說 以前你可能不屑內顯這種東西 這種效能通常都不怎樣 桌機動不動就喜歡外插介面卡 也很合乎常理 結果 笨重成為了桌機印象 想輕便省錢快速-在x86 想都不用想 但你想想看 依稀記得intel曾發表過 只依靠太陽能就能運作的處理器(我不經想像 問世能帶來多大的衝擊?) 結果x86都是靠一些極小型-昂貴的容量 售價沒法壓低就算了 比玩創意都輸人(你說ssd問世多久了 壓低價格4G 8G usb隨身碟容量 cf卡容量 運用 很難嗎?) 比視窗系統 我還是自學了Linux(還用說嗎?應該目前輕便型只支援免費系統) 不想學的話 同樣安卓已經有圖形無腦使用方法(夠方便了吧...
  9. G

    筆電/桌機 DirectX 12將拋棄Windows 7 這一天最終還是來了

    你知道SOC所帶來的影響有多大? 從開發內顯開始 融合北橋晶片->進而連南橋晶片都整合進去了 AMD AM1就是SOC的代表 差別的是 不是整顆焊在一起 可以選擇 之前 安卓手機 也有模塊化的設計(可以自己選擇硬體升級) 不過 這樣是沒辦法降低成本的 x86勢必要走這一步 這一步 也許是被逼出來的(本來產品定位分明 但移動市場衝擊太大了) 也許是太樂觀了點 SOC難聽點就是為移動試水溫 接下來 可能x86 一直無法進入的手機市場 會因為SOC而打開 連代帶動DIY市場(那巴掌型大小的桌上型x86電腦 你說能不吸引人嗎?安卓已經有了)...
  10. G

    筆電/桌機 DirectX 12將拋棄Windows 7 這一天最終還是來了

    其實win8是移動平台作業系統 朝向精簡容量精簡核心 猜測明年度將是intel soc大放光彩的一年 (soc因為之前有文章報導要引進SOC包裝精簡x86核心 減少售價 增加產品競爭力) 是由於安卓 使用opengl (es)加速 連帶arm處理器 便宜(一整個SOC 包含cpu 顯示 ram 降低生產成本) 手機能見度高 使安卓系統壓過windows系統 迫使思考下一代作業系統思維 不過 arm處理系統 偏向冷門 唯一可以與之抗衡(m$) 也不過是安卓而已 但 光看x86售價 與 arm售價 再加一個作業系統平台 win8 有傳言會免費(一來抗衡安卓...
  11. G

    電玩/軟體 《決勝時刻:先進戰爭》需求公佈, 55GB空間、6GB記憶體

    未來遊戲大作都傾向64位元 看來單核心效能式微 倒是記憶體 早在DDR3記憶體崩盤之前 沒買到8G 實在是虧大了 跟硬碟荒一樣.... 2T跟很多年前的價格一樣(第一次聽說買3C會漲價的)
  12. G

    新手G3258超不上去

    我是覺得 要是大部份G3258 都能上4.5G 就不會出現 為什麼我上不了4.5G? 彷彿4.5G 才是基本盤! 不然INTEL 頂級特挑體值 高階K版 也不會定義4G~4.4G了
  13. G

    新手G3258超不上去

    奇怪的是 你是聽誰說h81m-p33可以穩上4.5的啊! 湯姆大叔 也只能穩上4.4G 而我只能穩上4.3G 最後 1.25V 4.2G穩用(就算克服了溫度 相信我很多人 還是會停留在4.2G穩用) 甚至求穩多加電壓到1.275V(冬天就是超頻天) 再說 這塊板子頂多就支援到I7-4790K 88W 4G~4.4G 大概也能知道端倪 這價位是最CP的板子了 散熱器+G3258 =I3的價錢 倒是可以關一核心 當然加電壓就是這板子的極限1.4V 超到4.6G(我試過....即使關掉了一核心 功耗還是突破這塊板子的上限 4.7G.......) 不過 單核心跟雙核心 還是有一點差別...
  14. G

    電玩/軟體 為何跳過 Windows 9?原來只因 Microsoft 程式員懶惰!

    Windows 7 = I7 i7 i5 i3 Windows 8 -> I8 = I7 Windows 9 -> I9 =I7 Windows 9 ->Windows 10 = I7->I10 I10 I7 I5
  15. G

    處理器 完爆Intel G3258 ,AMD X4 860K評測

    連我買G3258 當然知道它的能耐 看來只有請出X64系統only 和類似"看門狗"這種 多核心優化才能對付這種單核心效能極致 至少在x86系統 多工效能並不是很明顯 AMD 次世代主機遊戲晶片 處理器 低價能帶來普及多核心運用嗎?(PC GAME 大部分從次世代主機轉換平台而來)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16. G

    處理器 完爆Intel G3258 ,AMD X4 860K評測

    我是覺得 不高興 懷疑 大可以全都買回來 自己再開一篇測試文 4.5G 個人認為對於G3258已經是極限了 因為我真的是有買過 才敢說! 不信 你去買買看 試著超到4.5G 再說(那溫度....) 並不是每顆G3258都有那麼好的體質 更何況體質會影響功耗 所以 有人說買I3會比較好的原因 就是由此而來的 跑分!?我越來越不相信了 那只是一種參考 實際上 還是看你使用哪種軟體! 從這個案例來看 多核 V.S 單核 在不鎖倍頻之下的對決 所謂的測試文 就是表現自己的優點 掩蓋隱藏自己的缺點
  17. G

    處理器 完爆Intel G3258 ,AMD X4 860K評測

    難聽一點 intel 唯一值得買就只剩下g3258而已 其他毫無性價比 可言 若是喜歡跑分 隨便一棵AMD4核 在多核上都能幹掉INTEL雙核 但實際上 軟體應用卻不如跑分呈現的如此完美 一分面要讚揚INTEL 4C8T跑分如此強 來告訴使用者 不管是單核或是多核應用 請指名INTEL 4C8T 結果只是讓對手 CP值與性價比 完美跑分呈現一面倒的情況 是誰造成如此囧境
  18. G

    目前超頻後單核效能capability/price最高是intel G3258嗎?

    這顆評價兩極啊! 如果你有仔細去看的話 有人說這顆基本上K版是多餘的 因為INTEL已經幫你超頻好了 隨著1 2 3 4 代 雖然單核心效能有逐步增強一點點 但伴隨而來的就是無法壓制的熱能 ............ g3258它就是這顆的本質 也就是因為這樣 我才會買它 即使頻率不用上很高 就有高單核心效能 但伴隨而來的就是高溫 最好體質 雙核心 4.4G超上去大概也是88w 一過4.5G 或是加大壓 便破此功耗 最好體質4c8t 4.0G~4.4G 88w 就猶如 AMD特挑的220W 跟自己超上去的 還是有所差別的 證明官方特挑 依然是最好體質的
  19. G

    AM3+之新省電版, AMD FX-8370E 超頻4.8GHz測試

    期待AMD推出新的晶片組 再創多核心神話 全民平價8核心即將來到了
  20. G

    目前超頻後單核效能capability/price最高是intel G3258嗎?

    1.0v 3.6G 夠我用的了 1.0v 3.8G 上不去 3.6G 原廠風扇 我已經感覺壓制不住它了 閒置38 滿載60~65度 要是標題換成多核效能capability/price最高的是? 我還蠻想知道的 畢竟有單核心需求越來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