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機殼

微星 MSI MPG VELOX 100R 機殼開箱

MSI 最近推出了新機箱 MPG VELOX 系列,目前該系列有兩款型號,MPG VELOX 100R 以及 VELOX 100P AIRFLOW,這兩款架構相同,外觀上有點差異,VELOX 100R 是採用玻璃面板,講求面板內側風扇燈效視覺,VELOX 100P AIRFLOW 則是面板採大面積通風孔,以散熱效能為訴求,而 MSI 的 MPG GAMING MAVERIK 套裝主機的機殼就是用上 100P AIRFLOW。

MSI MPG VELOX 100R
01.jpg


MPG VELOX 100R 最大可以支援 E-ATX 主機板,有2個 USB 3.2 Gen1 Type-A、1個 USB 3.2 Gen2 Type-C,可安裝2顆3.5吋、2顆2.5吋硬碟,支援顯卡長度38公分,CPU 散熱器高度17.5公分,電源供應器長度22公分(移除3.5吋安裝架),風扇的部分前面支援3顆12或14公分(預裝3顆12公分),頂部3顆12或2顆14公分,側邊2顆12公分,後方1顆12公分(預裝)。水冷排支援前面與頂部36公分,側邊24公分,後方12公分。
02.jpg


配件有顯卡轉向支架、說明書、螺絲包、風扇 4pin 3串1接接線、束帶。
03.jpg


MPG VELOX 100R 外型整體黑色,左側為鋼化玻璃透側,面板也是大面積鋼化玻璃。整體外觀與 100P AIRFLOW 差在面板不同。
04.jpg


面板兩側邊有斜格狀通風孔。
05.jpg


頂部為大面積通風孔,採用磁吸式快拆濾網,IO 埠在右側邊。
06.jpg


頂部 100P AIRFLOW 是比較高級的框架濾網,不知道為何 100R 變成比較廉價的濾網片。
07.jpg


IO 在右側邊位置,有電源鍵、重置鍵、耳麥孔、2個 USB 3.2 Gen 1、1個 USB 3.2 Gen 2 ( Type-C )、LED 燈效鍵。
08.jpg


側板採用門片式設計,磁吸式固定,在前緣有個把手可以用來把側板打開。
09.jpg


面板中間是大面積鋼化玻璃,上下有斜切造型設計。
10.jpg


右上角有盾形龍紋標誌。
11.jpg


左下角則是 MPG 字樣。
12.jpg


右側板前側有通風孔。
13.jpg


開孔內部可以安裝2顆12公分風扇。
14.jpg


後方。
15.jpg


玻璃側板採用絞鍊式門片設計。
16.jpg


往上提就可以拆下。
17.jpg


右側板通風的部分內側舖有磁吸式濾網。
18.jpg


內部架構與 100P AIRFLOW 相同,在走線孔的部分都有鋪上橡膠塞。
19.jpg


頂部可以安裝3顆12公分風扇或2顆14公分風扇,也可以相容於同尺寸水冷排。
20.jpg


從銅柱鎖點可以判斷上方空間是相當夠。
21.jpg


後方預裝1顆12公分風扇,有 RGB 燈效。卡槽有七個,檔板可重複使用。
22.jpg


下方電源艙遮罩上有大面積開孔,靠近主板側有3個走線孔。
23.jpg


支援顯卡轉向直立,先拆掉所有檔板。
24.jpg


換上支架,不過只有附支架,並沒有延長排線,這部分要自行購買。
25.jpg


遮罩前方有預留水冷排安裝位。
26.jpg


主板右側可以安裝2顆12公分風扇,也可以支援24公分水冷排。
27.jpg


安裝板背面,線材部分使用了魔鬼氈整線束帶,上面還有MSI 字樣。
28.jpg


燈效控制器,連接燈效接頭的部分用上了膠帶黏貼,主要是避免脫落,畢竟這個實在很容易脫落XD。
29.jpg


控制器右邊有2個2.5吋安裝盤。
30.jpg


採用橡膠卡住而已,往上推就可以拆下。
31.jpg


電源安裝位以及3.5吋硬碟架。
32.jpg


3.5吋硬碟托盤,兩側按壓就可以抽出。
33.jpg


也可以相容於2.5吋硬碟。
34.jpg


硬碟架可拆,機殼底部有兩個螺絲固定。硬碟架頂部可以安裝1顆3.5吋或2.5吋硬碟。
35.jpg


硬碟架可以選擇靠左安裝,讓出比較多的電源空間。
36.jpg


面板可拆,方式與一般機殼相同,從底部往外拉。
37.jpg


內側預裝3顆12公分 RGB 風扇,也可以相容於3×14。支援36公分以下水冷排。
38.jpg


底部,腳墊採用兩片金屬彎折造型,有不錯的質感,另外電源對應位置也有抽取式濾網。
39.jpg


可以從後方抽出。
40.jpg


最後來看看燈效的部分。燈效可以透過 IO 上的 LED 鍵來切換,也可以與主機板同步。
41.jpg


42.jpg


43.jpg


電源艙上方有嵌燈條。
44.jpg


45.jpg


46.jpg


小結
MSI MPG VELOX 100R 外觀上還不錯,尤其是對於喜歡比較絢麗燈效的玩家而言,面板採用有點黑化的玻璃更能顯出燈效質感。擴充性的部分對應多數玩家應該都很夠用,只有2個3.5吋可能就得看使用習慣了,個人是覺得不夠,尤其是老玩家,可能有不少3.5吋還在服役。散熱的部分還不錯,預裝了4顆12公分風扇,面板內側以及頂部都能上36公分水冷,側邊也可以安裝24公分水冷,可彈性運用,依需求偏好配置。
漂亮的機殼,隧道的通風設計我喜歡。
 
這個機殼感覺還不錯,現在三個大廠好像都推出了自己的華麗機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