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訊評測

AMD Ryzen 9 3950X開箱測試

AMD Ryzen 9-3950X開箱測試

15.jpg

前言:
早在今年初的 CES展場 AMD就已經預告全球第一個 7nm製程桌上型處理器及 X570將於第 3季上市;接著滄者也在 6月取得了 Ryzen-5-3600X、Ryzen 7-3700X、Ryzen 9-3900X及 X570主板的樣本,但之後一直遲遲不見 3950X芳蹤
直到今天才看到 Ryzen 9-3950X的姍姍來遲,但因為只能有將近一天的測試時間 AMD就要收回,所以比較倉促,測試如有疏漏還望多多包涵

2.png

前一波盒裝 Ryzen 3000系列處理器全面附帶風扇散熱器,但這一次的 R9-3950X是沒有附帶的,官方建議使用 14*2@280 AIO水冷散熱器風扇,但滄者仍然使用自有的 12*3@360水冷散熱器

8.png

在售價方面 R9-3950X售價為 $749美元,比起 R9-3900X多了 $250美元

3.png

Ryzen 3000系列處理器 VS Ryzen 2000系列處理器售價比較表

T5.png

Ryzen 3000系列處理器台灣零售價比較表

91.png

3950X官方評測
跟 R7-2700X相比,R9-3950X在 Cinebench R20之 Single Thread單核效能上升 22%

4.png

3950X VS 2700X在其他遊戲 Benchmark上的表現

5.png

跟 R7-2700X相比,R9-3950X在創作軟體上的進步從 36%~120%

6.png

在 Cinebench R20的 All Core test上,R9-3950X的每瓦省電效率達 2.43倍,功耗更降低了 21瓦

7.png

與 R7-2700X相比,R9-3950X在 Gaming Performance增加了 17%,在 Creator Performance增加了 71%,在 Energy Efficiency Performance增加了 2.43X,為最佳 PCIE 4.0平台

9.png

R9-3950X VS Core i9-9920X
Compile Time
Phoronix Timed Code Computing Suite
該測試套件包括一些測試,這些測試測量構建通用開源軟件包所需的時間。這些測試
將使用您的默認編譯器,並將根據您計算機中檢測到的 CPU內核數來調整編譯作業的數量
系統。該套件非常適合測試系統的處理器,內存和整體系統性能。
如您所見,AMD R9-3950X VS i9-9920X,對於希望加快編譯速度的開發人員而言,R9-3950X無疑是該領域中最快的解決方案

20X.png

SPEC wpc Subcores
SPECwpc是一個全面的工作站基準測試,它基於各種專業知識來測試工作站性能的所有方面應用程序,正如 SPEC組織指出的那樣,重要的測試矩陣包括 30多種不同的應用程序,涵蓋了所有工作站,在審查結果時,我們相信可以說 AM4主流中的 AMD R9-3950X
與 HEDT Core i9-9920X相比,該插槽更適合工作站工作負載-成本大大降低
即將推出的第 10代 i9-10920X的預測可能會以降低的 CPU價格使其中一些得分達到同等水平,但總體而言平台成本仍然會更高

21.png

Black Magic DaVinci Resolve
DaVinci Resolve是世界上第一個結合專業的離線和在線編輯、色彩校正、音頻的解決方案
後期製作和視覺效果全部集中在一個軟件工具中。只需單擊一下,您就可以立即在編輯,顏色,效果和音頻
另外,您無需在單獨的軟件工具之間導出或翻譯文件,因為使用 DaVinci Resolve 15,一切都在同一個軟件應用程序中
DaVinci Resolve是高端后期製作的標準,用於精加工好萊塢的故事片,情節電視節目和電視廣告比其他任何軟件都要多
我們的測試方法評估了將四個短的 RED 8K攝像機文件渲染成四個杜比視覺 UHD文件所需的時間

22.png

Cinebench R20
Cinebench R20是一個真實世界的跨平台測試套件,可評估您計算機的硬件功能
Cinebench的改進版本 R20則反映了近年來 CPU和渲染技術的整體進步,提供了更準確的度量,Cinema 4D能夠利用普通用戶可用的多個 CPU內核和現代處理器功能

23.png

SPECviewperf 13
SPECviewperf 13是基於專業應用程序測量圖形性能的全球標準最新版本
SPECviewperf基準測試的一部分是 SPECviewperf 13,於 2018年 5月 23日發布。V13發行時的 SPECgpc成員包括
AMD, Dell, Fujitsu, HP, Intel, Lenovo, and NVIDIA,SPECviewperf 13基準是對以前版本的 SPECviewperf 13的全面升級,基於醫療和能源視圖集結合了新的模型和光線投射技術,以實現體積可視化; Maya視圖集具有基於SPECapc for Maya 2017基準的新模型;並且 Creo視圖集已使用新的應用程序進行了更新
痕跡。所有其他視圖集均已重新編譯,並進行了較小的更改
3rd Ryzen您可以輕鬆選擇它們以應對嚴重的創作負載,例如 SPECviewperf中反映的工作負載

26.png

V-Ray
V-Ray是屢獲殊榮的商業光線跟踪軟件包,可用於多個頂級建模和渲染軟件包,包括:
3ds Max,Maya,Cinema 4D,Nuke Houdini等,它已用於包括捷豹汽車,瑪莎拉蒂在內的重大項目,V-Ray則是專業渲染工作流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27.png

Blender Benchmark
Blender是一個免費的開源 3D創作套件。它支持整個 3D管道-建模,裝配,動畫,
模擬,渲染,合成和運動跟踪,甚至視頻編輯和遊戲創建。而各種 3D表現
渲染器的變化很大,這些 Blender結果與 POV-Ray數據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以展示強大的 3D建模平台

28.png

Platform Tests
PCMark 10
PCMark 10是 Futuremark系列行業標準 PC基準測試中的最新產品。針對 Windows10進行了更新,具有新增功能和改進功能
工作負載方面,PCMark 10也更快,更易於使用。 PCMark 10具有一套全面的測試,涵蓋了各種各樣的在現代工作場所執行的任務 PCMark 10具有快速,擴展和自定義運行選項,可滿足您的需求,適用於現代化辦公室和大量購買 PC的組織的全面 PC基準

30.png

Mozilla Kraken
Kraken是 Mozilla創建的 JavaScript性能基準,用於測量提取的多個不同測試用例的速度
來自實際應用程序和庫。它是日常任務的有效代理:網頁渲染。組合較高線程性能和與Windows10調度程序的新協同作用使 AMD在重要的突發性工作負載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R9-3950X渲染網頁內容的速度幾乎是渲染速度的兩倍

32.png

3DMark Time Spy
Time Spy是針對運行 Windows10的遊戲 PC的 DirectX12基準測試,其純 DirectX12引擎由為支持新的 API功能(例如異步計算,顯式多適配器和多線程),Time Spy是理想選擇
測試現代圖形卡的 DirectX12性能和底層處理器的調用性能的基準

31.png

3950X VS 9920X VS 9900K
POV-Ray 3.7 Raytracing
Vision Raytracer(POV-Ray)的持久性是一種高質量的免費軟件工具,旨在通過以下方式實現逼真的 3D渲染:光線追踪。它是一個 nT應用程序,旨在跨多個 CPU內核(最多256個線程)擴展,可以很好地近似於用戶可能希望在3D渲染情況下使用

24.png

HandBrake 1.1.1 Encoding
HandBrake是開放源代碼,GPL許可的多平台,多線程視頻轉碼器,可用於 MacOS X,Linux和 Windows,HandBrake是一種視頻轉碼器,可以將您的電影拍攝並將其傳輸為計算機上有用的格式,媒體中心和便攜式電子設備。它將大多數視頻格式轉換為幾種現代格式

90.png

POV-Ray
用於提供對處理器視頻編碼功能的準確印象。 YouTube內容創作者,Twitch和/或Mixer
廣播公司,Kickstarter電影製作人和其他專業視頻創作者將受益於強大的視頻編碼性能

24.png

Adobe Premiere Pro CC Encoding
Adobe Premiere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視頻編輯器創意軟件包之一。儘管基於 GPU的編碼器興起,但許多
專業用戶知道,CPU加速軟件編碼器的靈活參數仍然是性能的黃金標準
可擴展性和比特率效率。

25.png

High Performance PC Gaming
1080p Gaming Performance
Full HD推出數十年後,1920×1080分辨率仍然是眾多遊戲市場的主導。但是由於以下原因,分辨率也有所發展:更高的 IPS和 VA型面板,更快的 G2G響應時間,自適應同步技術以及高達 240Hz的巨大更新率(並且還在不斷增長)。高響應速度,可承受的價格和單位數量增長的結合,在新興市場中,1080p已成為全球遊戲玩家難以置信的堅定選擇

29.png

Winning Performance per Watt
AMD曾提過 7nm Zen 2架構的許多效能,尤其是 R9-3950X在 16核和 32線程的完整配置下運行,第三代 AMD Ryzen處理器的性能仍然較低,強大的性能和比競爭對手的處理器更高的性能/功率,在能源效率方面,它再次提高了兩倍。而且,能源效率不僅來自更高的性能,例如系統功率也低於市場上的 8核或 12核產品。具有更高的性能和 50-100%
R9-3950X擁有更多內核,因此功耗更低效率更高

33.png

AMD Ryzen Master Eco Mode VS Stock Mode
AMD用於其移動處理器的可配 TDP(cTDP)技術,這項技術可讓 CPU只需輕按一下開關,即可按比例放大或縮小以適應特定的熱或電性能,AGESA 1004首次亮相後,所有第三代 AMD Ryzen處理器的用戶都可以使用台式機上的 cTDP技術
在桌面,我們稱其為 Eco Mode。我們設計了 Eco Mode功能以縮小功耗和散熱範圍,以用於 HTPC,NAS,Plex,路由和其他小型設備應用程序,此功能是用戶要求高核數的直接結果 TDP較低的處理器
Eco Mode可透過 AMD Ryzen Master執行
1.Processors are configurable as follows:
a. 105W/95W -> 65W Eco Mode
b. 65W -> 45W Eco Mode
2.當處理器進入省電模式時,熱/電限制將根據以下所述的 PPT,TDC和 EDC限製而變化
3.封裝電源跟踪(“ PPT”):PPT閾值是跨電壓軌允許的允許插座功耗 供應插座,具有高線程數和/或“重載”線程的應用程序可能會遇到 PPT限制,而提高 PPT限制可以緩解該限制
a. Default for Socket AM4 is at least 142W on motherboards rated for 105W TDP processors.
b. Default for Socket AM4 is at least 88W on motherboards rated for 65W TDP processors.
c. Default for Socket AM4 is at least 60W on motherboards rated for 45W TDP processors.
4.散熱設計電流(“ TDC”):特定主板電壓可提供的最大電流(安培)熱約束場景中的調節器配置
a. Default for Socket AM4 is at least 95A on motherboards rated for 105W TDP processors.
b. Default for Socket AM4 is at least 60A on motherboards rated for 65W TDP processors.
c. Default for Socket AM4 is at least 45A on motherboards rated for 45W TDP processors
5.電氣設計電流(“ EDC”):特定主板電壓可提供的最大電流(安培)
調節器配置在短時間內處於峰值(“尖峰”)狀態。
a. Default for Socket AM4 is 140A on motherboards rated for 105W TDP processors.
b. Default for Socket AM4 is 90A on motherboards rated for 65W TDP processors.
c. Default for Socket AM4 is 65A on motherboards rated for 45W TDP processors
Ryzen Master Eco Mode

35.png

Eco Mode
從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到,在滿負荷運行 Cinebench R20 nT時,溫度和功率節省對於希望在受限的機箱中使用更多內核數量的用戶。對於只想在 65W功率下使用 12-16核的用戶來說,答案就足夠了,而且 Cinebench完全免費

11.png

註:系統配置

34.png

Ryzen 9-3950X開箱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ASUS ROG CROSSHAIR VIII FORMULA & R9-3950X

15.jpg

AMD Ryzen 9-3950X測試平台
CPU:AMD Ryzen 9-3950X
CPU Cooler:DeepCool 360 AIO Water cooler
MB:ASUS ROG CROSSHAIR VIII FORMULA
RAM:GSKILL TridentZ Royal DDR4 3600 C16 8GB x2
VGA:AMD Radeon VII
SSD:CORSAIR Force MP600 Gen4 PCIe x4 NVMe M.2 SSD 2TB
HDD:WD Black 1TB SATA
PSU:ZIPPY 850W
OS:Windows 10 64bit 1903
3950X@Boost CPU Idle Temp Info

48.png

3950X@Boost之 Idle Temp Info 37度

51.png

與之前使用原廠散熱器 Ryzen 9-3900X之 Idle Temp Info 47度比較

coretemp3.PNG

「@Boost」測試諸元
Ryzen 9-3950X@Boost 4.7GHz,DDR4 4000

52.png

與 Ryzen 9-3900X@Boost 4.6GHz,DDR4 4000相比

39_1.png

ASUS ROG CROSSHAIR VIII FORMULA BIOS Info

49.png

3950X@Boost多工測試
1.Cinebench R15 & R20 CPU Test
2.wPrime 2.10 1024m
3.7-zip Benchmark
4.X264 FHD Benchmark
5.功耗測試

1.Cinebench R15 & R20 CPU Test
Cinebench是一個真實的跨平台測試套件,用於評估計算機的硬件功能,現有最新版本已至 R20版本,由於它是 以 Cinema 4D動畫製作軟體為基礎進行測試,所以能夠反應出多線程處理器與顯示卡面對實際應用軟體所能發揮的效能,且能在短時間內得知測試結果,是一個能快速得知是否能 All Core 5GHz的測試軟體
Cinebench Release 20的改進反映了近年來 CPU和渲染技術的整體進步,為 Cinema 4D利用多個 CPU核心和普通用戶可用的現代處理器功能提供了更準確的測量,最重要的是它是免費的

amd17.png

Ryzen 9-3950X@Boost 4.7GHz之 Cinebench R15 CPU Test為 4107cb

56.png

與 Ryzen 9-3900X@Boost 4.6GHz之 Cinebench R15 CPU Test為 3182cb相比,3950X高出 925cb

39_2.png

Ryzen 9-3950X@Boost 4.7GHz之 Cinebench R20 CPU Test為 9395pts Single Core為 530pts

54.png

與 Ryzen 9-3900X@Boost 4.6GHz之 Cinebench R20 CPU Test為 7232pts Single Core為 509pts相比,CPU Test 3950X高出 2163pts
Single Core3950X高出 21pts

39_R20_1.png

2.wPrime 2.10 1024M
wPrime 2.10 1024M
wPrime是一款多線程浮點運算測試軟體,有 32M及 1024M兩種,設定在 1024M之測試對穩定度的要求更高,在多線程處理器上比開啟多個 Super Pi測試更方便精確

WPRIME1.png

Ryzen 9-3950X@Boost 4.7GHz之 wPrime 2.10 1024m為 42.3s

57.png

與 Ryzen 9 3900X@Boost 4.6GHz之 wPrime 2.10 1024m為 57.629s相比,3950X快了 15.3s

39_3.png

3.7-zip Benchmark
7-zip Benchmark是一個開放原始碼的資料壓縮程式並自帶測試項目的軟體,主要用在 Windows作業系統,在 7-Zip的測試中可看出擁有高頻率及多線程的處理器較具優勢

7ZIP1.png

Ryzen 9-3950X@Boost 4.6GHz之 7-zip Benchmark為 129539MIPS

58.png

與 Ryzen 9-3900X@Boost 4.6GHz之 7-zip Benchmark為 101306MIPS相比,3950X高出 28233MIPS

39_4.png

4.X264 FHD Benchmark
X264 FHD Benchmark是一套可以同時測試浮點運算及多媒體的轉檔效能的測試軟體,勉強設定下的處理器頻率與電壓將很難完成測試

X264FHD.png

Ryzen 9-3950X@Boost 4.7GHz之 X264 FHD Benchmark為 71.01fps

59.png

跟 Ryzen 9-3900X@Boost 4.6GHz之 X264 FHD Benchmark為 68.07fps相比,3950X高出 2.94fps

39_5.png

3950X@Boost遊戲測試
1.Final Fantasy XV Benchmark
2.UNIGINE Superposition Benchmark
3.3DMark Time Spy
4.3DMark Time Spy Extreme
5.3DMark Ice Sto Extreme
6.VRMark Benchmark Orange Room
7.VRMark Benchmark Cayn Room
8.VRMark Benchmark Blue Room
9.Far Cry 5 Benchmark《極地戰嚎5》
10.Middle-earth: Shadow of War Benchmark《中土世界:戰爭之影》
11.Rise of the Tomb Raider Benchmark《古墓奇兵:崛起》
12.Assassin's Creed Origins Benchmark《刺客教條:起源》
13.Tom Clancy’s The Division 2《湯姆克蘭西:全境封鎖2》
1.Final Fantasy XV Benchmark
Final Fantasy XV《太空戰士 15》的Benchmark,是一款由史克威爾艾尼克斯在 2016年 11月推出的動作角色扮演遊戲《Final Fantasy系列》的第 15部,依照傳統,太空戰士都有 Benchmark的項目

clip_5.png

Ryzen 9-3950X@Boost 4.7GHz之 Final Fantasy XV Benchmark為 3054分

60.png

與 Ryzen 9-3900X@Boost 4.6GHz之 Final Fantasy XV Benchmark為 3184分相比,3900X高出 130分

39_6.png

2.UNIGINE Superposition Benchmark
UNIGINE是一款專有的跨平台遊戲引擎,由俄羅斯軟件公司 UNIGINE Corp開發。除了用作遊戲引擎外,它還用於虛擬現實系統,嚴肅遊戲和可視化
UNIGINE最強大的功能是它的高級渲染器,支持 OpenGL 4.0和 DirectX 11,Superpositiojn則為 2017版本,包含極端性能和穩定性測試:視頻卡,電源,冷卻系統,檢查預設和超頻模式與真實負載及在環境中的互動體驗

Clip_18.png

Ryzen 9-3950X@Boost 4.7GHz之 UNIGINE Superposition Benchmark為 7587分

61.png

與 Ryzen 9-3900X@Boost 4.6GHz之 UNIGINE Superposition Benchmark為 7618分相比,3900X高出 31分

39_7.png

3.3DMark Time Spy
3DMark Time Spy用來測試處理器及顯示卡之 3D圖形表現和工作負載,現由 UL擁有,主要是針對 DirectX 12的效能,測試有三個部分,第一個為顆粒陰影、曲面細分等效果,第二個則是光線追蹤的體積光照明技術,最後則是 CPU效能測試,在前兩個測試中,包含了數千萬個頂點跟多邊形,上百萬個曲面細分,這些都是 FireStrike的幾十倍

clip_7.png

Ryzen 9-3950X@Boost 4.7GHz之 3DMark Time Spy為 9151分

62.png

與 Ryzen 9-3900X@Boost 4.6GHz之 3DMark Time Spy為 9031分相比,3950X高出 120分

39_8.png

4.3DMark Time Spy Extreme
3DMark Time Spy Extreme是 3DMark Time Spy的 4K版本,所有圖形都是 4K規格

Ryzen 9-3950X@Boost 4.7GHz之 3DMark Time Spy Extreme為 4589分

63.png

與 Ryzen 9-3900X@Boost 4.6GHz之 3DMark Time Spy Extreme為 4493分相比,3950X高出 96分

39_9.png

5.3DMark Ice Storm Extreme
3DMark Ice Storm是針對平板電腦和入門級電腦的測試軟體,以 DirectX 11功能級別 9 / OpenGL ES 2.0測試為主,而 Ice Storm Extreme則是以比 Ice Storm更嚴苛刻的設置做測試

clip_10.png

Ryzen 9-3950X@Boost 4.7GHz之 3DMark Ice Storm Extreme為 203083分

64.png

與 Ryzen 9-3900X@Boost 4.6GHz之 3DMark Ice Storm Extreme為 209514分相比,3900X高出 6431分

39_11.png

6.VRMark Benchmark Orange Room
VRMark是新興的 VR虛擬遊戲之測試軟體,測試時無需使用 VR 裝置即可進行,依規格之不同分為 Orange Room、Cayn Room、Blue Room三種不同的測試,而 Orange Room為 VR虛擬實境遊戲之基準測試,可顯示 PC的細節水平,滿足 HTC Vive和 Oculus Rift的推薦硬件要求

clip_11.png

Ryzen 9-3950X@Boost 4.7GHz之 VRMark Benchmark Orange Room為 12596分

65.png

與 Ryzen 9-3900X@Boost 4.6GHz之 VRMark Benchmark Orange Room為 11864分相比,3950X高出 732分

39_12.png

7.VRMark Benchmark Cayn Room
Cyan Room是 VRMark中最後更新的測試軟體,不過 Orange Room是免費的,而 Cyan Room與 Blue Room是要付費的
Ryzen 9-3950X@Boost 4.7GHz之 VRMark Benchmark Cyan Room為 10009分

66.png

與 Ryzen 9-3900X@Boost 4.6GHz之 VRMark Benchmark Cyan Room為 9984分相比,3950X高出 25分

39_13.png

8.VRMark Benchmark Blue Room
VRMark Benchmark Blue Room測試對於硬體的要求較高,場景畫面內之物件較複雜,細節層次較高需付費購買
Ryzen 9-3950X@Boost 4.7GHz之 VRMark Benchmark Blue Room為 2659分

67.png

與 Ryzen 9-3900X@Boost 4.6GHz之 VRMark Benchmark Blue Room為 2652分相比,3950X高出 7分

39_14.png

9.Far Cry 5 Benchmark《極地戰嚎5》
Far Cry 5《極地戰嚎5》是一個自帶 Benchmark的新遊戲,是由育碧蒙特婁、育碧多倫多開發和育碧軟體發行的開放世界第一人稱動作冒險遊戲

clip_2.png

Far Cry 5 Setting (所有處理器均為同樣設定)

2700X_FARCRY2.png
2700X_FARCRY3.png

Ryzen 9-3950X@Boost 4.7GHz之 Far Cry 5 Benchmark Ave為 123fps

68.png

與 Ryzen 9-3900X@Boost 4.6GHz之 Far Cry 5 Benchmark Ave為 120fps相比,3950X高出 3fps

39_15.png

10.Middle-earth: Shadow of War Benchmark《中土世界:戰爭之影》
Middle-earth: Shadow of War《中土世界:戰爭之影》亦為一自帶 Benchmark的角色扮演遊戲,是由 Monolith Productions開發並由華納兄弟互動娛樂發行並於 2017年 10月 10日在全球發布

clip_17.PNG

Middle-earth: Shadow of War Benchmark Setting

VII_19.png

Ryzen 9-3950X@Boost 4.7GHz之 Middle-earth: Shadow of War Benchmark為 120fps

73.png

與 Ryzen 9-3900X@Boost 4.6GHz之 Middle-earth: Shadow of War Benchmark為 123fps相比,3900X高出 3fps

39_17.png

11.Rise of the Tomb Raider Benchmark《古墓奇兵:崛起》
Rise of the Tomb Raider《古墓奇兵:崛起》,是一款由晶體動力開發,微軟工作室和史克威爾艾尼克斯合作發行的動作冒險遊戲,同樣自帶測試軟體,本作是 2013年《古墓奇兵》的續作

clip_3.png

Rise of the Tomb Raider Benchmark Setting

VII_10.png

Ryzen 9-3950X@Boost 4.7GHz之 Rise of the Tomb Raider Benchmark Overall Score為 181.38fps

72.png

與 Ryzen 9-3900X@Boost 4.6GHz之 Rise of the Tomb Raider Benchmark Overall Score為 180.47fps相比,3950X高出 0.91fps

39_18.png

12.Assassin's Creed Origins Benchmark《刺客教條:起源》
Assassin's Creed Origins《刺客教條:起源》中國大陸譯作「刺客信條:起源」)是一部由育碧蒙特婁開發由育碧公司發行的動作冒險遊戲
本作是刺客教條主系列的第十部作品,也是系列首次把時間線推前到刺客教條初代以前,同樣也自帶有測試軟體,遊戲的舞台是在托勒密王朝埃及豔后統治下的埃及,玩家所操控的角色是一位隸屬於法老的護衛,稱為守護者(Medjai),來自錫瓦(Siwa)名為巴耶克(Bayek)的埃及刺客

clip_14.PNG

Assassin's Creed Origins Benchmark Setting

2700X_assass1.png

Ryzen 9-3950X@Boost 4.7GHz之 Assassin's Creed Origins Benchmark為:9212分

69.png

與 Ryzen 9-3900X@Boost 4.6GHz之 Assassin's Creed Origins Benchmark為:9211分相比,3950X高出 1分

39_20.png

13.Tom Clancy’s The Division 2《湯姆克蘭西:全境封鎖2》
湯姆克蘭西:全境封鎖》(英語:Tom Clancy's The Division)是一款第三人稱戰術射擊作角色扮演遊戲,由 Ubisoft 、支援Microsoft Windows、PlayStation 4和Xbox One平台
遊戲最初是在 2013年 E3的 Ubisoft記者會上公布並同時播放一段 7分鐘長的遊戲影片。最終於 2016年 3月 8日發售,並在此後的一年中先後推出了三個大型 DLC擴展包「地下世界」、「生存模式」及「最後一戰」
本遊戲使用Driver 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Edition 19.3.2

1.png

Tom Clancy’s The Division 2 Benchmark Setting
Graphics Ultra

4.png

Video測試爲 4K設定

5.png

選擇 Benchmark

6.png

4K Benchmark 特效全開 V Sync關
Ryzen 9-3950X@Boost 4.7GHz之 Tom Clancy’s The Division 2為 3397分

71.png

與 Ryzen 9-3900X@Boost 4.6GHz之 Tom Clancy’s The Division 2為 3280分相比,3950X高出 117分

39_21.png

(從以上各項遊戲測試的分數可以看出哪些遊戲是偏重核心數,哪些又是偏重頻率,以供玩家在選擇處理器的參考)

3950X@Boost單工測試
1.Superpi 32M
2.CPUMARK99
3.CPU-Z Bench
4.AIDA64 Memory Bandwidth

1.Superpi 32M
SuperPi 32m是一個計算圓周率的浮點運算程式,最大精確到小數點以後的 3200萬位數,該程式採用高斯-勒讓德演算法,並且於 1995年被日本電腦科學家金田康正使用 Windows環境下計算出精確到 232次方的圓周率,是一款在檢測單工效能時常用的程式,但在需要多工測試時亦可同時開啟多個程式同時運算

SUPERPI1M.png

Ryzen 9-3950X@Boost 4.7GHz之 Superpi 32M為 8m 52s

74.png

與 Ryzen 9-3900X@Boost 4.6GHz之 Superpi 32M為 9m 33s相比,3950X快了 41s

39_25.png

3.CPUMARK99
CPUMark99是專門用于 Windows的一款運算測試軟體,測試過程簡短且只支援單工

CPUMARK99.png

與 Ryzen 9-3950X@Boost 4.7GHz之 CPUMARK99為 771分

75.png

與 Ryzen 9-3900X@Boost 4.6GHz之 CPUMARK99為 741分相比,3950X高出 30分

39_24.png

3.CPU-Z Bench
CPU-Z為一個中央處理器、記憶體及主機板資訊的 Windows軟體,在近年新增了 Bench item,提供處理器的簡單測試但精確度不足

CPUZBENCH.png

Ryzen 9-3950X@Boost 4.7GHz之 CPU-Z Bench CPU Multi Thread 11190.9分、CPU Single Thread 535.2分

76.png

與 Ryzen 9-3900X@Boost 4.6GHz之 CPU-Z Bench CPU Multi Thread 7633.9分、CPU Single Thread 513.7分相比
CPU Multi Thread 3950X高出 3557分、CPU Single Thread 21分

39_22.png

4.AIDA64 Memory Bandwidth
Ryzen 9-3950X@Boost 4.7GHz之AIDA64 Memory Bandwidth
Read: 56115MB/s
Write: 55610MB/s
Copy:58613MB/s
Latancy:79.2ns

77.png

Ryzen 9-3900X@Boost 4.6GHz之AIDA64 Memory Bandwidth
Read: 53761MB/s

人中呂布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9/6/14
訊息
108
互動分數
5
點數
18
年齡
48
AMD這一路走來,多少壓力,多少曲折~不容易啊
 

龍門忠武

沉醉在愛情之中
已加入
4/13/11
訊息
935
互動分數
44
點數
28
這時候反而可以撿intel 便宜
 

魔999

進階會員
已加入
5/22/04
訊息
337
互動分數
6
點數
18
強的一蹋糊塗
而且售價上真的比較好入手


不知道intel要怎麼出招
 

coolaler

FANGBING LO (Robinson Lo)
已加入
9/17/03
訊息
53,086
互動分數
625
點數
113
位置
Taichung
網站
www.coolaler.com
感謝詳細介紹,仔細看了一下,整篇下來似乎就這張圖表看起來怪怪的,怎麼3900X到3600的Frequency會比Boost Clock還要高...是否有誤?
感謝指正
91.png
 
  • Like
Reactions: Mack

xxxEVA

進階會員
已加入
9/24/06
訊息
389
互動分數
1
點數
18
PCIE4要求更低的SOC電壓的話
會不會反過來壓縮到記憶體超頻表現啊?
 

wcTPEbuilder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7/16/19
訊息
80
互動分數
51
點數
18
位置
台北
感謝詳盡的測試,3950X就是今年最亮眼的新星,看來口袋裡要抖出幾萬元來組裝新機,只不過想不出可以匹配PCIe 4.0的GPU!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