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加入
- 12/19/04
- 訊息
- 11,405
- 互動分數
- 235
- 點數
- 63
SCYTHE KABUTO新色調包裝!支援所有平台使用,還包括P4-478腳位
右下角的ANDY LOGO ;face0;
原廠強調重點....挖看某啦 ><
四大平臺 扣具!
基本上 可以說是全包了.也支援P4-478腳位!
風扇轉速約1300轉 哇 連風扇的重量才750公克 ;nq;
這顆風扇啥時要零售阿!! 鐮刀九葉扇..我等你好久嚕 ;em46;
散熱器本體 鐮刀九葉扇!!!!!
側邊照.六根熱導管!
散熱鰭片採三大組 分離..有效解決 下吹式風扇 風流透不過去鰭片
導致CPU溫度雖然下降.但無法輔助幫忙散熱主機板上的原件(喜歡下吹式風扇的主因
應該這點是最重要的! )
六根熱導管排排站.在CPU上方也加大銅底鍍鎳的散熱片面積!
底部拋光...質感看起來真棒!
三組共支持四大平臺的扣具!
新的1366扣具特寫...這日本人還真聰明... :PPP:
上機照!
來看看主機板端的散熱.能否讓我滿意 ;face0;
先來看看 不加壓預設時的溫度壓制狀況!
大家可以比對一下 當初大混戰那篇的成績
不過比對之前 我要先強調兩者之間的差異..
畢竟平臺不是100%一樣.看成績的角度也必須調整.
主要差別有.主機板不同.但溫度顯示看起來是差不多.
再來是室溫的改變.當初測那篇時的天氣溫度比目前還高.
另外就是顯卡.原本的測試是以NV 7900GT為主要測試.
這篇的顯卡是以更熱情的ATI 4890..所以..多少會有點影響
http://forum.coolaler.com/showthread.php?t=201175
測試平臺:
AMD最高瓦數版本也是最熱情的 X4 9950
MSI DKA790GX白金版
MSI R4890
POEWR...暫保密
散熱器 日本鐮刀ANDY 2
預設電壓時!
最高溫點座落在47度
平均待機溫度約27~28度間
CPU核心1
最高溫點座落在46度
平均待機溫度約25~26度間
CPU核心2
最高溫點座落在46度
平均待機溫度約25~26度間
CPU核心3
最高溫點座落在46度
平均待機溫度約25~26度間
CPU核心4
最高溫點座落在46度
平均待機溫度約25~26度間
主機板偵測點溫度!
平均溫度僅在28~29度之間跳動
由於沒有小數點..所以取線看起來頗大.實際應該就是28~29這邊而以!
隨便抓一張 之前測的 用AMD 四根熱導管版本的原廠扇.
好方便大家比對一下 看到底這顆CPU有多熱情!
測試平臺:
AMD最高瓦數版本也是最熱情的 X4 9950
MSI DKA790GX白金版
MSI R4890
POEWR...暫保密
散熱器 日本鐮刀ANDY 2
開始加壓..... !?來看看像友通一樣灌到1.5V會不會燒板子供電!
蝦米.......這次微星學聰明了.....嗚~~ 45NM可以加.
沒想到竟然對我這顆測風扇專用的噴火龍給閹掉了.只開放到1.45V給我加 ~"~
看來這種大耗電的CPU 應該對他們威脅感很重!!
最高溫點座落在61度
平均待機溫度約32~33度間
CPU核心1
最高溫點座落在61度
平均待機溫度約30度附近
CPU核心2
最高溫點座落在61度
平均待機溫度約30度附近
CPU核心3
最高溫點座落在61度
平均待機溫度約30度附近
CPU核心4
最高溫點座落在61度
平均待機溫度約30度附近
CPU電壓 提供對照溫度用!
主機板偵測點溫度!
平均溫度僅在27~28度之間跳動
比不加壓 溫度還低一些些!?
看丟鬼~還是因為我是加壓先測試.所以不加壓的板子因為已經跑了一些時間
溫度有上來!
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供電端跟記憶體端 真的吹得到風
早知道連顯卡溫度都一起跑看看 說不定 這風流的影響可以看得更明顯 ^^
整個測起來的感覺!
雖然不若塔型散熱器那模強悍.不過就實際上在摸供電端溫度.北橋溫度時
可以明顯感覺得風流真的有穿過散熱器!
對於目前市售的45NM的處理器來說.除非要衝大電壓極限值來燒SP2004之類的軟體
不然...這顆在超頻後的整體溫度跟靜音來說..
整體平均分數 個人倒是給得蠻高的!
另外.......那個包裝上的26分貝是啥鬼阿 :PPP:
這風扇聲音跟一般1200轉差不多而以.一堆2000轉的風扇都還標榜18或20分貝勒!
這顆有26分貝!? 某口能啦~:lkl:
右下角的ANDY LOGO ;face0;
原廠強調重點....挖看某啦 ><
四大平臺 扣具!
基本上 可以說是全包了.也支援P4-478腳位!
風扇轉速約1300轉 哇 連風扇的重量才750公克 ;nq;
這顆風扇啥時要零售阿!! 鐮刀九葉扇..我等你好久嚕 ;em46;
散熱器本體 鐮刀九葉扇!!!!!
側邊照.六根熱導管!
散熱鰭片採三大組 分離..有效解決 下吹式風扇 風流透不過去鰭片
導致CPU溫度雖然下降.但無法輔助幫忙散熱主機板上的原件(喜歡下吹式風扇的主因
應該這點是最重要的! )
六根熱導管排排站.在CPU上方也加大銅底鍍鎳的散熱片面積!
底部拋光...質感看起來真棒!
三組共支持四大平臺的扣具!
新的1366扣具特寫...這日本人還真聰明... :PPP:
上機照!
來看看主機板端的散熱.能否讓我滿意 ;face0;
先來看看 不加壓預設時的溫度壓制狀況!
大家可以比對一下 當初大混戰那篇的成績
不過比對之前 我要先強調兩者之間的差異..
畢竟平臺不是100%一樣.看成績的角度也必須調整.
主要差別有.主機板不同.但溫度顯示看起來是差不多.
再來是室溫的改變.當初測那篇時的天氣溫度比目前還高.
另外就是顯卡.原本的測試是以NV 7900GT為主要測試.
這篇的顯卡是以更熱情的ATI 4890..所以..多少會有點影響
http://forum.coolaler.com/showthread.php?t=201175
測試平臺:
AMD最高瓦數版本也是最熱情的 X4 9950
MSI DKA790GX白金版
MSI R4890
POEWR...暫保密
散熱器 日本鐮刀ANDY 2
預設電壓時!
最高溫點座落在47度
平均待機溫度約27~28度間
CPU核心1
最高溫點座落在46度
平均待機溫度約25~26度間
CPU核心2
最高溫點座落在46度
平均待機溫度約25~26度間
CPU核心3
最高溫點座落在46度
平均待機溫度約25~26度間
CPU核心4
最高溫點座落在46度
平均待機溫度約25~26度間
主機板偵測點溫度!
平均溫度僅在28~29度之間跳動
由於沒有小數點..所以取線看起來頗大.實際應該就是28~29這邊而以!
隨便抓一張 之前測的 用AMD 四根熱導管版本的原廠扇.
好方便大家比對一下 看到底這顆CPU有多熱情!
測試平臺:
AMD最高瓦數版本也是最熱情的 X4 9950
MSI DKA790GX白金版
MSI R4890
POEWR...暫保密
散熱器 日本鐮刀ANDY 2
開始加壓..... !?來看看像友通一樣灌到1.5V會不會燒板子供電!
蝦米.......這次微星學聰明了.....嗚~~ 45NM可以加.
沒想到竟然對我這顆測風扇專用的噴火龍給閹掉了.只開放到1.45V給我加 ~"~
看來這種大耗電的CPU 應該對他們威脅感很重!!
最高溫點座落在61度
平均待機溫度約32~33度間
CPU核心1
最高溫點座落在61度
平均待機溫度約30度附近
CPU核心2
最高溫點座落在61度
平均待機溫度約30度附近
CPU核心3
最高溫點座落在61度
平均待機溫度約30度附近
CPU核心4
最高溫點座落在61度
平均待機溫度約30度附近
CPU電壓 提供對照溫度用!
主機板偵測點溫度!
平均溫度僅在27~28度之間跳動
比不加壓 溫度還低一些些!?
看丟鬼~還是因為我是加壓先測試.所以不加壓的板子因為已經跑了一些時間
溫度有上來!
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供電端跟記憶體端 真的吹得到風
早知道連顯卡溫度都一起跑看看 說不定 這風流的影響可以看得更明顯 ^^
整個測起來的感覺!
雖然不若塔型散熱器那模強悍.不過就實際上在摸供電端溫度.北橋溫度時
可以明顯感覺得風流真的有穿過散熱器!
對於目前市售的45NM的處理器來說.除非要衝大電壓極限值來燒SP2004之類的軟體
不然...這顆在超頻後的整體溫度跟靜音來說..
整體平均分數 個人倒是給得蠻高的!
另外.......那個包裝上的26分貝是啥鬼阿 :PPP:
這風扇聲音跟一般1200轉差不多而以.一堆2000轉的風扇都還標榜18或20分貝勒!
這顆有26分貝!? 某口能啦~:lkl:
附件
由板主最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