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巧精緻 DIY!EZDIY-FAB 盾系列轉接頭 尬 GEEEK Rhino S ITX 機殼

Gen Y Gamer

初級會員
已加入
6/28/23
訊息
40
互動分數
0
點數
6
網站
genygamer1990.wordpress.com
p1195462-1.jpg

在上一次的八重神子主題裝機中,為了讓整體視覺更乾淨,我搭配了 EZDIY-FAB 的編織線材與 8-Pin 轉接頭,成功優化了裝機雜亂的線材。最近,他們推出了全新的盾系列轉接頭,其中 24-Pin 帶無限鏡燈飾,能巧妙遮掩主機板側邊雜亂的線材,還能帶來炫目的光影效果。而針對顯卡供電的 8-Pin 與 12V-2×6 轉接頭,則採用金屬外殼設計,兼具美觀與散熱功能,正好趁這次機會為主機全面升級。

同時我也入手了 GEEEK 最新的 Rhino S ITX 壓克力機殼。這款機殼延續了 GEEEK 在壓克力顯卡展示架上的設計思路,再次展現新穎的設計方向。Rhino S ITX 作為一款開放式平台,不僅能容納 ATX 規格的電源供應器,還支援水冷安裝。雖然體積小巧,但擴充性與展示效果都相當不錯,讓人更加期待 GEEEK 之後的新品。


p1195389.jpg

這次分享的內容包含 EZDIY-FAB 的盾系列 24-Pin 轉接頭 90 度與 180 度及盾系列 8-Pin 轉接頭 4 款,另外還有 GEEEK Rhino S ITX 壓克力機殼。


p1195390.jpg

p1195392.jpg
p1195397.jpg
p1195404.jpg

先來看看盾系列 24-Pin 轉接頭,共有黑、白兩色可選,而這次入手的兩款都是白色,分別是 180 度(圖左)與 90 度(圖右)。

90 度版本適用於大部分機殼,安裝彈性相對更高;而 180 度版本則因為線材直接往後走,需要機殼的穿線孔位置靠近主機板側邊,才能順利安裝並達到最佳的走線效果。

配件中還附有一條 RGB 轉接線,需連接於轉接頭頂部。安裝時要特別注意走線,稍加固定後才能避免 RGB 線材過於顯眼。


p1195479.jpg

p1195425.jpg
p1195453.jpg

90 度的盾系列 24-Pin 轉接頭正面搭配金屬飾板,並在 45 度切角位置加入無限鏡燈效,從側面觀看時光影層次相當明顯。

不過在搭配 ITX 主機板時會遇到干涉問題,因為轉接頭本體略寬,很容易與一槽記憶體衝突。像這次使用的 ROG Strix B760-I 主機板,24-Pin 插座下方還有額外針腳,雖然剛好閃過,但依舊相當緊密。

因此,如果使用 ITX 主機板,並不太建議安裝 24-Pin 轉接頭,畢竟小板零件分布緊湊,空間限制較大。


p1195495.jpg

p1195493.jpg
p1195485.jpg
p1195426.jpg

接著換上 180 度轉接頭,為之前的八重神子主機升級。由於 Montech King 95 系列機殼的穿線孔採斜面設計,讓 180 度轉接頭能夠輕鬆安裝。

不過也能發現一些限制,例如 ROG Z790 APEX 主機板的 24-Pin 插槽與 Type-E 插槽位置過近,安裝這個 24-Pin 轉接頭後,前置 Type-C 功能就會受影響。當然,解法也很簡單,只要搭配一個 90 度或 180 度的 Type-E 轉接頭,就能順利解決這個問題。


p1195406.jpg

p1195407.jpg
shield8pin_02_1.jpg
shield8pin_01_1.jpg

既然要升級,就順便替顯卡也換上盾系列新款轉接頭。盾系列顯卡轉接頭有 8-Pin 與 12V-2×6 兩種規格,顏色則提供黑、白、紫、紅四種選擇,這次上手的是白色 8-Pin 轉接頭。

此外,8-Pin 轉接頭還分為單入裝與雙入裝,購買時必須依據顯卡的供電需求選擇,並參考官方的正反向示意圖,避免安裝方向錯誤。


p1195588.jpg
p1195590.jpg

或許會有人疑惑,為什麼同一個顏色會有四盒?原因是顯卡接頭方向不同,正反向再加上 90 度與 180 度,就衍生出四種組合。圖片中左邊為 STD 版本,右邊則是 RVS 版本,主要依據顯卡公頭方向來判斷是哪個版本,不過挑選時還是建議按圖索驥比較不容易搞錯版本。


p1195410.jpg
p1195492.jpg

盾系列 8-Pin 轉接頭採用了金屬上蓋設計,不僅提升質感,還具備被動散熱效果。散熱片中間更特別設計了一個開孔,讓機殼中的風流可以通過,加速散熱效率。

在 8-Pin 轉接頭設計上,若顯卡接頭卡扣位於內側,則取消了卡扣,如次設計方便安裝與拆卸。不過因為 8-Pin 接頭本身就相當牢固,再加上轉接頭能減輕線材彎折壓力,因此長時間使用下依舊不會鬆動,可靠性相當高。


p1195428.jpg

p1195440.jpg
p1195446.jpg
p1195449.jpg

先來看 180 度轉接頭的實際應用。如果顯卡以橫向安裝,電源線會從顯卡背面往後穿過機殼穿線孔至後方,組裝完成依舊能看到裸露線材,但若採用直立安裝方式,電源線則剛好被隱藏在顯卡後方,達到完美的藏線效果。


p1195488.jpg

p1195489.jpg
p1195491.jpg

至於 90 度轉接頭,則能將線材向下引導,如果剛好下方電源倉有預留顯卡電源線的走線開孔,就可以直接穿過便於理線。這樣安裝的好處是機殼側板不會因線材突起而無法蓋上。玩家也能依需求選擇不同方向的 90 度版本,讓線材配置更靈活。

不過像部分 ZOTAC 顯卡的接頭位置較內縮,並非與散熱器齊平,在挑選轉接頭時就需要特別注意尺寸是否能安裝。最快的確認方式,就是依照官方提供的尺寸規格,直接對照顯卡測量,確保轉接頭可以順利安裝。


p1195414.jpg

p1195415.jpg
p1195417.jpg

最後來看 GEEEK 的 Rhino S ITX 壓克力機殼,這次依然採用簡單的無印刷紙盒裝,打開中間為 6 片半成品的機殼骨架,下方則有電源開關、螺絲等配件。


p1195421.jpg

p1195422.jpg
p1195423.jpg
p1195424.jpg

每片板件以 2 至 3 顆螺絲固定,組裝相當容易。主機板安裝位採用斜面設計,上方則預留風扇安裝空間,可支援 120mm 與 140mm 風扇,或是安裝水冷排。

電源開關配置在右側,而所有 I/O 則集中於左側,實際使用時線材不會顯得凌亂。


p1195438.jpg
p1195452.jpg

組裝完成後,可以明顯感受到這款小機殼的緊湊感。電源安裝於後方,斜 45 度的外觀設計也讓整體更具特色。若搭配小塔散熱器,視覺效果更佳。


p1195462-1.jpg

這次體驗 EZDIY-FAB 的進階盾系列轉接頭,無論是造型還是實用性都令人滿意。尤其顯卡電源轉接頭換上金屬上蓋後,不僅具備散熱效果,質感也更上一層樓。搭配使用能讓整體裝機更整潔美觀,同時避免因線材過度彎折而造成插頭鬆脫的風險。

而 GEEEK 推出的 Rhino S ITX 壓克力機殼,小巧精緻卻具備不錯的擴充性。若不介意開放式設計,它無論在尺寸還是外觀上,都是 ITX 類別中非常值得考慮的一款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