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lfdoll]曜越 Thermaltake 邀滄者會員一起玩水冷! Thermaltake WATER 2.0 PRO 開箱囉!!

已加入
11/11/07
訊息
2,436
互動分數
1
點數
38
[Wolfdoll]曜越 Thermaltake 邀滄者會員一起玩水冷! Thermaltake WATER 2.0 PRO 開箱囉!!

i129753_DSC01359.JPG


首先. 要感謝 Thermaltake 舉辦了這個活動

"曜越 Thermaltake 邀滄者會員一起玩水冷!快來抽兩款最新水冷散熱器!"

不才小弟不小心中槍....是中籤抽到 Thermaltake WATER 2.0 PRO
現在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體驗過程吧!!
首先請大家觀賞一下外盒上方
i129759_DSC01315.JPG


正面 - 已經支援 LGA2011 腳座了
i129760_DSC01310.JPG


背面 - 標示出 WATER 2.0 PRO 的產品特色及上機實圖
i129761_DSC01311.JPG


上官網可以看到產品特色的中文敘述
i129762_TTW20.jpg


外盒側面
產品各部規格及運轉效能比較
i129768_DSC01313.JPG

這符合官網上的介紹
i129838_TTW20.jpg


多國語言的介紹
i129767_DSC01314.JPG



來....開箱囉!!
由左到右-說明書.保卡.散熱器本體+水冷頭.12cm風扇x2.扣具包
i129778_DSC01316.JPG


打開扣具包可以發現分成I陣營跟A陣營兩種.要注意兩個陣營的固定螺絲不一樣喔!!
一分二的風扇接頭跟兩組風扇螺絲. 中間圓形的是水冷頭扣具!
左上角的配件包. 是兩陣營都用得到的!
i129779_DSC01322.JPG


先是A社的扣具-長方形的是底板. 兩個圓形組成水冷頭固定座
i129808_DSC01329.JPG


換個角度(這時候圓形已經上機. 沒辦法出現了!)
i129845_DSC01369.JPG


再來是I社. 有點複雜的構成方式
基本上跟A社的方法差不多. 那個圓圈只有一個. 因為兩家腳座都用得到所以一起入鏡
i129809_DSC01328.JPG


775-1366-1156 的扣具螺絲固定位置. LGA2011直接鎖在 MB 的背板座上所以不需要再加上背板
(由於小弟的主系統是 LGA1155. 故其他系統就沒辦法一一測試啦!!請見諒!)
i129810_DSC01326.JPG


WATER 2.0 PRO 所附上的兩個 12cm 風扇. 都是 4PIN 的接頭!!
i129839_DSC01343.JPG


散熱器本體. 軟管及水冷頭. 水冷頭有塑膠片保護!(軟管還是有一點彈性. 有點韌喔!)
i129840_DSC01345.JPG


散熱器及水冷頭正面來一張. 水冷頭已經有塗佈散熱膏了
i129841_DSC01346.JPG


拆下塑膠片仔細看看水冷頭. 其實塗佈只有薄薄一層. 也可以清楚看到上面螺絲滿佈!!
i129843_DSC01347.JPG



再來就請大家看看測試的過程與結果吧!!


測試條件:
當天室內氣溫約20.5度
i129846_DSC01348.JPG


這次測試都使用這隻散熱膏
i129995_DSC01370.JPG



測試平台:
CPU: INTEL I5-3570K E1 @3.6G(AUTO)/4.5G(1.46V)
M B: MSI P67A-GD55 B3
VGA: ELSA 8800GT PW
RAM: KINGSTON DDR3-1333 4GB *4 (預設)
PSU: CM M500W
機箱:CM HAF-X NVIDIA版(兩側板全開)

i129847_DSC01334.JPG



使用測試軟體:
CPU-Z Version 1.61.5 x64
CORE TEMP 1.0 RC4
Occt 4.3.2



我想應該粉多網友都不太清楚為什麼在滄者上的散熱器都越換越大顆.越霸氣
所以小弟這次也加入了 INTEL 原廠散熱器和 Thermalright U120EX 黑化版來做比較


首先是 INTEL 原廠散熱器
i129848_DSC01367.JPG


上機照
i129849_DSC01340.JPG

既然是原廠. 那就用全預設值 3.6g 來跑吧!!

OCCT 3.6G 燒機15分鐘後截圖
i129861_INTEL3600.jpg

CORE TEMP min29-31度 max70-72度看起來還不錯

OCCT 3.6G 燒機30分鐘完成
i129865_2012121122h44TemperatureCore0.png

i129864_2012121122h44TemperatureCore1.png

i129863_2012121122h44TemperatureCore2.png

i129862_2012121122h44TemperatureCore3.png

呼呼...看起來沒甚麼難度吧!!


那來挑戰一下 4.5G
i129871_2012121122h52TemperatureCore0.png

i129870_2012121122h52TemperatureCore1.png

i129869_2012121122h52TemperatureCore2.png

i129868_2012121122h52TemperatureCore3.png

如果沒改OCCT設定一下子就超過85度跳出了!!(平台不一樣結果會不一樣)



再來是 Thermalright U120EX 黑化版
i129867_DSC01342.JPG

為什麼是 TT 的風扇?? 不是故意的. 聽說這顆風切聲比較小就拿來用了!!

上機圖
i129872_DSC01332.JPG


那....我也來個全預設值 3.6g 吧!!
OCCT 3.6G 燒機15分鐘後截圖
i129877_u120EXb3600.jpg

CORE TEMP min24-29度 max52-53度有比原廠好粉多吧!!

OCCT 3.6G 燒機30分鐘完成
i129876_2012121121h25TemperatureCore0.png

i129875_2012121121h25TemperatureCore1.png

i129874_2012121121h25TemperatureCore2.png

i129873_2012121121h25TemperatureCore3.png

看來 3.6G 對 U120EX 來說真是小蛋糕一片啊!!(拿這個跑預設太浪費了吧!!)


挑戰一下 4.5G
OCCT 4.5G 燒機15分鐘左右截圖
i129878_u120EXb4500.jpg

CORE TEMP min30-33度 max78-83度是有比較熱一點!!

OCCT 4.5G 燒機30分鐘完成
i129882_2012121120h24TemperatureCore0.png

i129881_2012121120h24TemperatureCore1.png

i129880_2012121120h24TemperatureCore2.png

i129879_2012121120h24TemperatureCore3.png

看來 4.5G 對 U120EX 來說還算是涼勢涼勢啦! 不算是太熱!!


接下來我們今天的主角來上場了


Thermaltake WATER 2.0 PRO

先來個上機圖
這張是雙風扇的正面
i129883_DSC01354.JPG


雙風扇的上機殼背面
i129886_DSC01362.JPG


CPU背板座. 看起來有點歪歪的!!(稍微會卡住. 要點小技巧)
i129885_DSC01364.JPG


拆除正面風扇. 露出不算小的鋁鰭散熱器外表!!
i129884_DSC01366.JPG



這個玩意再測預設值真的就汙辱它了
我們就直接看4.5G 單風扇看看跟 U120EX 有何差異吧!!
OCCT 4.5G 燒機15分鐘左右截圖
i129898_TTwater4500.jpg

CORE TEMP min27-29度 max69-77度!!

OCCT 4.5G 燒機30分鐘完成
i129906_2012121200h05TemperatureCore0.png

i129905_2012121200h05TemperatureCore1.png

i129904_2012121200h05TemperatureCore2.png

i129903_2012121200h05TemperatureCore3.png

從OCCT來看 U120EX 又不太是對手了. 大約少了4-5度左右!!


來..4.5G 雙風扇!!
OCCT 4.5G 燒機15分鐘左右截圖
i129907_TTwater2FANS4500.jpg

CORE TEMP min29-31度 max69-74度!起始MIN要看一下待機多久
剛剛開始在忙調整照相. 運轉時間久MIN會比較高一點.
所以看起來反而雙風扇的MIN比較高

OCCT 4.5G 燒機30分鐘完成
i129911_2012121200h44TemperatureCore0.png

i129910_2012121200h44TemperatureCore1.png

i129909_2012121200h44TemperatureCore2.png

i129908_2012121200h44TemperatureCore3.png

從OCCT來看雙風扇的溫度明顯比單風扇再低個1-2度(CORE TEMP看不太出來)



後記與心得:
十五天不算短但還是粉趕. 小弟讓您初淺地看這不算初階的水冷產品對上空冷的擂台.
在這次文章中比較著重在不對等的對照組對決. 讓新新手一眼就能看出實質上的差異.
(在原廠散熱器跟 U120EX 中間其實還有好幾階等級啦. 只是小弟手上玩具不多. 只能抓重點玩!)
當然啦! 冬天室溫低跟夏天動輒三十度以上的高溫又是另一個不同次元的戰爭了!(時間到再來測過!)

至於安裝的便利性就在這邊提一下. 一開始開箱動手安裝的時候沒看說明書是有點小困擾.
因為水冷頭扣具上固定螺絲的扣具是兩個塑膠片上下咬合的構造. 稍微看說明書比對之後才恍然大悟.
其實曜越有下足功夫. 讓兩大家扣具零件的共用性達到頂點. 基本上除了螺絲之外所附的零件都會用上.

在跑完測試之後. 除了感謝還是感謝. 感謝 CBB 滄者. 感謝 Thermaltake 曜越及這個活動.
以小弟的心態來說. 玩了這麼久的超頻卻都沒有碰水冷這一塊. 一方面是硬體風險要承擔(漏水等等..)
一方面則是軟韌體調教要格外費心. 近來興趣重心移往人像攝影後對電腦硬體所著重的是穩定與高性能並重.
就不能像以往一樣每天動輒看十幾次藍底白字. 或陷入無限循環的 OS 重灌地獄中.
但安裝完 WATER 2.0 PRO 之後卻讓小弟有莫名的安全感. 因為 4.5GHZ 的熱度被壓制得很好.
而害怕漏水的恐懼也不會出現在心底. WELL DONE!!!

感謝各位的收看!!
 
感謝wolfdoll大大的詳細測試
辛苦了
 
恭喜您呀!風扇進階囉!更安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