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trabook是近兩年才出現的名詞,主要是將Notebook設計改為輕薄化
由Intel主推Ultrabook主要是比以往Notebook更加輕巧與厚度更薄
大多數Notebook品牌都盡量會以這三種原則來設計Ultrabook
市面上已可以看到許多Ultrabook機種,常見尺寸為13.3或14吋螢幕設計
目前Tablet平板電腦通常都是搭載由Apple或Android設計的作業系統
而Microsoft陣營也因近期推出Windows 8,加強觸控應用與新式動態磚
再搭配更加省電與低溫的Intel 22nm CPU,軟硬體結合後試圖在平板市場闖出好成績
在去年底SONY推出搭載最新Windows 8與Ivy Bridge架構的新概念可變形Ultrabook
可以讓使用者同時擁有輕薄筆電與平板電腦的雙重用途,也就是本文主角VAIO Duo 11
SONY VAIO Duo 11平板模式下的外觀
長 x 寬 x 高分別為319.9 x 199 x 17.85 mm
前側相機為2百萬像素,解析度1920 X 1080與支援Exmor R for PC技術
筆電模式下的外觀
強調使用輕提順滑的Surf Slider設計
使用者可用手指頭在螢幕後上方或是螢幕左右兩側上緣往上輕拉即可
配件有VAIO S-Master降噪耳機,型號為MDR-NC033L2/BM(SET),並附上其他兩款不同的耳塞
另一個配件為Digitizer Stylus極智觸控筆,能讓使用者運用在書寫或是繪圖等工具軟體
對於這個熟悉的功能,會聯想到Samsung手機Note系列的S PEN與筆較厲害的台詞
VAIO Duo 11變壓器,體積與重量算是相當地輕巧且方便攜帶
11.6吋LED背光螢幕,電容式10點觸控功能並支援VAIO Display Plus技術
採用IPS面板,解析度高達1920 x 1080 Full HD等級
較小尺寸的鍵盤,拿掉觸控版的設計,改用光學黑色觸控圓點以節省空間
剛開始使用可能會不太習慣,不過熟悉一段時間後也有相當程度的便利性
左下角印著VAIO標誌,按鍵周圍為鋁合金髮絲紋材質,色澤比較接近深古銅色
可以直接跳回到Windows 8開首頁面的實體按鍵
機身背面一覽
左上貼紙印著intel、Ultrabook與Windows 8的標誌
右上貼紙則是VAIO Duo 11相關資訊,產地為Made In Japan
VAIO銘版在某些角度下會有立體感,讓後方機身看起來更添質感
由Intel主推Ultrabook主要是比以往Notebook更加輕巧與厚度更薄
大多數Notebook品牌都盡量會以這三種原則來設計Ultrabook
市面上已可以看到許多Ultrabook機種,常見尺寸為13.3或14吋螢幕設計

目前Tablet平板電腦通常都是搭載由Apple或Android設計的作業系統
而Microsoft陣營也因近期推出Windows 8,加強觸控應用與新式動態磚
再搭配更加省電與低溫的Intel 22nm CPU,軟硬體結合後試圖在平板市場闖出好成績
在去年底SONY推出搭載最新Windows 8與Ivy Bridge架構的新概念可變形Ultrabook
可以讓使用者同時擁有輕薄筆電與平板電腦的雙重用途,也就是本文主角VAIO Duo 11
SONY VAIO Duo 11平板模式下的外觀
長 x 寬 x 高分別為319.9 x 199 x 17.85 mm
前側相機為2百萬像素,解析度1920 X 1080與支援Exmor R for PC技術

筆電模式下的外觀
強調使用輕提順滑的Surf Slider設計
使用者可用手指頭在螢幕後上方或是螢幕左右兩側上緣往上輕拉即可

配件有VAIO S-Master降噪耳機,型號為MDR-NC033L2/BM(SET),並附上其他兩款不同的耳塞
另一個配件為Digitizer Stylus極智觸控筆,能讓使用者運用在書寫或是繪圖等工具軟體
對於這個熟悉的功能,會聯想到Samsung手機Note系列的S PEN與筆較厲害的台詞

VAIO Duo 11變壓器,體積與重量算是相當地輕巧且方便攜帶

11.6吋LED背光螢幕,電容式10點觸控功能並支援VAIO Display Plus技術
採用IPS面板,解析度高達1920 x 1080 Full HD等級

較小尺寸的鍵盤,拿掉觸控版的設計,改用光學黑色觸控圓點以節省空間
剛開始使用可能會不太習慣,不過熟悉一段時間後也有相當程度的便利性
左下角印著VAIO標誌,按鍵周圍為鋁合金髮絲紋材質,色澤比較接近深古銅色

可以直接跳回到Windows 8開首頁面的實體按鍵

機身背面一覽
左上貼紙印著intel、Ultrabook與Windows 8的標誌
右上貼紙則是VAIO Duo 11相關資訊,產地為Made In Japan

VAIO銘版在某些角度下會有立體感,讓後方機身看起來更添質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