蛻變進化 Razer 4G版帝王蟒 2012

淚眼風

高級會員
已加入
9/2/10
訊息
518
互動分數
12
點數
18
年齡
40
Razer目前最新滑鼠技術為4G版,4G為感應器第四代的的簡稱,4G版的特點為同時擁有雷射以及光學感應器,目前使用此技術的只有曼巴蛇與帝王蟒,是將最高階的兩支滑鼠改版,相信往後應該會有更多滑鼠採用這項技術。
4G版曼巴蛇與帝王蟒的DPI從原本的5600升級到6400,以及對不同的表面進行校準和調整感應器工作高度這兩個新功能。
這次要開箱的是4G版帝王蟒 2012,除了新增功能外在外觀上也與3.5G版不同,就讓我們來看看他有哪些特別之處吧。

外盒包裝跟以往Razer的風格一樣採黑底配上綠色的活頁式設計包裝。
外盒正面右上角Razer logo,中間滑鼠本體圖片,右下標示為4G版本以及三個特點,特點下方為帝王蟒英文名稱Imperator。
三個特色為
6400dpi 4G 雙感測器系統
可調整位置的側鍵
人體功學右手設計的形狀
203977884_x.jpg


外盒背面印有滑鼠外觀介紹圖示以及五國語言特點介紹
特點介紹:
6400dpi 4G 雙感測器系統
符合拇指輪廓的橡膠握柄,操控能力大大加分
符合人體功學的右手設計
可調整的側鍵
Razer Synapse 内建記憶體
每秒高達200英寸*/50g加速度
7個可獨立程式設計 Hyperesponse 按鍵
On-The-Fly Sensitivity 即時靈敏度自動調節
零阻力 Ultraslick 滑鼠腳
約略尺寸 (公釐):123 (長) X 71 (寬) X 42 (高)
203980301_x.jpg


外盒右側是三個特色的介紹
203989076_x.jpg


外盒左側是更多滑鼠功能的介紹
203989070_x.jpg


翻開後使用塑膠殼罩著滑鼠,讓玩家購買前可以先試握看看。
203989473_x.jpg


外盒打開後將塑膠盒取出,塑膠盒綠色的非常符合Razer風格,以前是在黑色塑膠盒上放一張綠色的紙現在則是直接使用綠色塑膠盒。
203989478_x.jpg


打開塑膠透明蓋後就是滑鼠本體啦。
203989475_x.jpg


翻過來背面使用Razer一貫的設計,附有印著Razer logo的紙盒包。
203989481_x.jpg


將背面的固定紙片以及紙盒包拿開後就可以看到線材啦。
203989483_x.jpg


印有Razer logo的紙盒包。
203989488_x.jpg


紙盒包中有說明書.快速使用說明書.保證卡.選手介紹卡.logo貼紙。
203989492_x.jpg


滑鼠登場,相信大家可以看出跟3.5G版的形狀相同但外觀上有些許不同。
203989494_x.jpg


線材一樣採編織線設計。
203989498_x.jpg


USB接頭印有Razerl字樣採鍍金材質。
203989495_x.jpg


滑鼠為人體功學右手設計,上殼採一體成型。
203997884_x.jpg


上殼為銀灰色類膚質與DA黑化版相同,3.5G版為皮革漆。
204004548_x.jpg


滑鼠正面前端為滾輪以及DPI切換鍵。
204005617_x.jpg


滾輪採橡膠材質,內圈有一層白色半透明設計通電後會持續發亮。
204006124_x.jpg


DPI切換鍵可自行定義.設定巨集。
204008013_x.jpg


滑鼠正面後端為Razer logo通電後有呼吸燈效果。
204006373_x.jpg


滑鼠前面可看出左鍵依然為Razer滑鼠特色的蛇頭樣子但右鍵則是直接往右下的弧度。
204007474_x.jpg


兩側採防滑橡膠材質,3.5G版為鏡面漆。
204004762_x.jpg


左側符合大拇指輪廓的凹槽設計,讓握感更加舒適。
可移動式的側鍵預設為上一頁.下一頁可自行定義.設定巨集。
204009032_x.jpg


移動式側鍵可依個人習慣.喜好來調整側鍵的位置更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204009660_x.jpg

204009662_x.jpg


右側可看出前端靠近右鍵有凸出一塊,此為放置無名指的位置。
204011182_x.jpg


滑鼠底部全貌,Razer目前市售的滑鼠底部都是採鏡面設計,但4G版帝王蟒底部與滑鼠前面都改為霧面處理。
204011706_x.jpg


前端左右兩片小鼠貼以及後端一片大鼠貼為黑色鐵弗龍鼠貼。
204011716_x.jpg

204011714_x.jpg


4G版帝王蟒最大特點雷射.光學雙感應器,中間為雷射感應器,黃色透鏡是飛立浦雷射感應器的特色,左邊的小圓為光學感應器,此位置3.5G版為Profile鈕。
204011707_x.jpg

204011708_x.jpg


雷射感應器右邊為側鍵位置調整鈕,利用推動方式分為五段可依個人需求做調整。
204011709_x.jpg


插上USB通電後發光囉@@”
204013105_x.jpg


滾輪為持續發光。
204012749_x.jpg


Razer logo為呼吸燈效果。
204012753_x.jpg


驅動程式:
因為沒有附驅動光諜所以需要到官網下載。
目前最新驅動版本為2.00,韌體版本為1.02
以下為下載網址,如果看不懂英文可到大陸官網下載。
英文http://www.razersupport.com/index.p...ew&parentcategoryid=175&pcid=176&nav=0,76,176
簡體中文
http://www.razersupport.com/cn/index.php?_...76&nav=0,76
因為帝王蟒有內建記憶體所設定的參數都會儲存在記憶體裡,所以換了不同電腦也不需要重新灌驅動來設定。

驅動分為五個頁面。
第一個頁面是按鍵自定義功能,7個按鍵可依個人需要來調整按鍵的功能,可儲存7組Profile。
204025176_x.jpg


第二個頁面是驅動程式中最重要也最多東西可以調整,
DPI調整。
5段DPI切換設定。
X軸與Y軸使用不同DPI。
開關即時顯示DPI。
滑鼠加速度。
HZ調整。
表面校準偵測以及調整感應器工作高度。
可儲存7組Profile。
DPI調整範圍為100~6400,調整以100為單位。
X軸與Y軸可調整成不同的DPI使用。
滑鼠加速度可調整1~10(不建議使用)。
HZ可調整125HZ.500HZ.1000HZ。
204025178_x.jpg


5段DPI切換設定,可自行設定5段DPI使用DPI切換鍵做切換的動作,預設為800.1800.4000.5600.6400。
204077256_x.jpg


表面校準偵測以及調整感應器工作高度。
表面校準偵測,ON為開啟OFF為關閉,預設為開啟如果你沒有灌驅動想從A鼠墊換到B鼠墊請將USB拔除將滑鼠放到B鼠墊上然後在插上USB他就會自動偵測鼠墊做表面校準,如果灌了驅動時先關閉偵測將滑鼠放到鼠墊上在開啟偵測。
調整感應器工作高度,AUTO為自動調整CUSTOM為自行調整,感應高度從0~10,預設為自動調整都會設定在2。
204082799_x.jpg


即時顯示DPI,預設為開啟,當切換DPI時會在桌面即時顯示,沒灌驅動時只能自行判斷。
204083298_x.jpg


第三個頁面是Profile管理頁面。
204083301_x.jpg


第四個頁面是巨集設定。
204083303_x.jpg


第五個頁面是滑鼠發光效果開關,第一個是滾輪燈光,第二個是logo呼吸燈。
204083307_x.jpg


應該很多人發現帝王蟒與羅技MX500系列非常(MX500.MX510.MX518.G5.G500),我手上只有MX518韓版就以這支來看看外觀是不是很像。
正面照
帝王蟒左右鍵較寬大,中間滾輪會發光,前端logo呼吸燈。
MX518傾斜角度比較大,帝王蟒相對角度比較平緩。
MX518滾輪前面1顆按鈕後面2顆按鈕,前面跟後面第一顆是DPI切換鍵,後面那顆預設為預設DPI。
帝王蟒滾輪後端2顆按鈕預設是DPI切換鍵可自行定義也可以設定巨集。
兩隻滑鼠大小長度差不多。
204089467_x.jpg

204089746_x.jpg

204089747_x.jpg


前面照
MX518左右鍵前端向中間內縮,帝王蟒則是設計食指與中指放置凹槽且比較寬大。
滑鼠左鍵依然為Razer滑鼠特色的蛇頭樣子但右鍵則是直接往右下的弧度。
204088308_x.jpg


左側照
都是採大姆指凹槽設計一樣有側鍵,但帝王蟒側鍵可調位置。
204088784_x.jpg

204089750_x.jpg


右側照
都是採無名指放在右鍵旁邊的設計,往下傾斜的角度也差不多。
204088780_x.jpg

204089749_x.jpg


使用感想:
更改了上殼與側邊材質改善了3.5G版的缺點也更加舒適,上殼使用與SS XAI.ZOWIE EC藍色版都是使用類膚質的漆面不會有像皮革漆有脫皮的情形而且觸感更加細膩但此種漆面如果太薄就會像XAI一樣很容易因為磨擦就掉漆了4G版帝王蟒應該比較厚目前還沒發現有此情形,而側邊改為防滑橡膠改進了鏡面容易因為手汗而造成握不住以及卡垢的問題他使用的橡膠材質並不會像羅技MX518側邊當有手汗時會感覺黏黏的,有網友有說到好像不夠厚容易掉漆的情形,我使用了一個禮拜是還沒發生這就有待時間的驗證嚕希望不要呀>”<

因為外型與原版都相同承襲了原版的握感,因為左側採大姆指凹槽設計,右側則有凸起一塊放置無名指的位置非常的舒適,但如果不習慣使種握法的玩家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如果是愛用羅技MX500系列的玩家肯定很快就上手哩。

由於讀取頭是使用飛立浦雷射讀取頭,飛立浦雷射讀取頭非常精準但因為太精準當使用低DPI快速移動滑鼠時會發現有跳格的情形,這是因為他讀取的太精準在滑動的鼠墊表面上有一點點的灰塵或是凹凸都有掃瞄讀取到而導致這樣的情形發生。
飛立浦雷射讀取頭就讓人所垢病的就是鼠墊相容性不好,這次4G版就是針對這個部分做改進使用了雙讀取技術,以光學感應器來做表面校準偵測以及調整感應器工作高度。
表面校準偵測,因為我都是使用布墊,我測試了所有手上的布墊相容性都是沒有問題的(Zowie TF.Zowie CM4.SS QCK.Razer螳螂細面.Razer重裝甲蟲細面. ARTISAN KAI.g3 飛燕.Tt Dasher細面),塑膠墊我只有Zowie SWIFT也是輕鬆過關,其實布墊的相容性本來就比較沒有問題但還是建議可以讓他重新偵測一次以達到最好的相容性,重點是在其他的材質像我不管從哪一張布墊移到Zowie SWIFT都是需要重新偵測的,有個部分我希望Razer可以改進,如果沒有灌驅動需要將USB拔除在插上才會偵測而有灌驅動的話要先關閉後在開啟才會偵測,希望可以不用那麼麻煩可以直接就採偵測的狀態。
調整感應工作高度,建議使用自動調整即可,因為自動調整都會是設定在2並不會太高造成抬起滑鼠時飄移的情形。

以改版來說我覺得很成功,觸感更加舒適,對鼠墊的相容性也加強了,如果對帝王蟒有興趣的玩家但對3.5G版的缺點有疑慮的話可以考慮4G版將是不錯的選擇喔。
 
由板主最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