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希捷為了宣傳新的產品SSHD,以及正式進入台灣的SRS服務
特別在去年底舉辦了一場SSHD玩家研討會活動
派出專人講解來介紹其SSHD的產品特色以及相關的數據,並且可以
讓廣大玩家知道SSHD的特性與表現
此次有幸可以參加活動,在此作一些簡單的介紹和測試
活動開始的報到處,可以看到工作人員忙進忙出
此次活動地點,別有深意的圖示,表現了大象的肚量以及獵豹的速度
活動正式開始
是由Seagate資深技術行銷經理朱大哥為我們講解SSHD的特色以及SRS服務
SRS (Seagate Recovery Services)希捷救援服務
目前是以硬碟本體附加保險的方式銷售,之後也會推出位各式媒體救援的服務。
有附救援服務的產品線,價格大概比沒有SRS服務的硬碟貴上1000塊左右。
此外,希捷認為企業自己會對於資料儲存作完好的規劃。
因此,企業級的硬碟並沒有這個保險方案可以選購。
所以目前只有到NAS等級HDD有SRS。
現場的測試主機,是有點老的X58平台,但效能到現在來說也還是不錯呢~
尤其換上6核XEON,可以在戰5年啊~~~~~~
這次的主角登場,內建8GB MLC快取的1TB硬碟,為薄型設計
SSHD產品線,分別為1、2、4TB
會後拿到的硬碟
會後感想
此次參加希捷的活動,在會中聽到了一些有趣的秘辛,讓我對這個產業有更多的認識,朱大哥多次強調
備份以及良好的使用習慣才是保戶資料的最好方法,畢竟誰也不希望資料遺失。
SSHD實際體驗
我的平台
CPU:Intel Core i7-3930K
主機板:ASUS RAMPAGE IV EXTREME
記憶體:Transcend DDR3-1333 4GB*4 + Kingston DDR3-1600 8GB*4
顯示卡:EVGA GeForce GTX 980 ACX 2.0
系統碟:美光 M500 240GB
測試方法是將系統碟整顆clone至SSHD上測開機時間
原本SSD時的開機時間
可以看到約在20多秒左右
SSHD的開機時間
除了第一次開機外,後面經由AMT後,可以看到開機時間跟SSD逐漸拉近許多
自我學習技術(AMT):系統開機資料都在快閃記憶體中,而自我學習技術會將最常存取的資料移到快閃記憶體,另外會根據使用模式自動進行效能改善。
再來是一些HDD benchmark跑分
crystalDiskMark測試
HD tune
第一次的測試
第二次的測試
可以看到某些數據跟SSD很接近,代表這部分的資料已經經由學習放到NAND裡
結論
就實際的體驗來說,越常使用他就會經由學習將常用的資料放到NAND中進行加速的動作
依目前的價格來看,1TB的SSHD約2500元上下。但一顆128GB SSD和1TB HDD合購
的價錢要進4000塊,就精打細算的人來說SSHD是個不錯的選擇
以上是希捷 1TB SSHD的體驗
希捷為了宣傳新的產品SSHD,以及正式進入台灣的SRS服務
特別在去年底舉辦了一場SSHD玩家研討會活動
派出專人講解來介紹其SSHD的產品特色以及相關的數據,並且可以
讓廣大玩家知道SSHD的特性與表現
此次有幸可以參加活動,在此作一些簡單的介紹和測試

活動開始的報到處,可以看到工作人員忙進忙出

此次活動地點,別有深意的圖示,表現了大象的肚量以及獵豹的速度
活動正式開始

是由Seagate資深技術行銷經理朱大哥為我們講解SSHD的特色以及SRS服務


SRS (Seagate Recovery Services)希捷救援服務
目前是以硬碟本體附加保險的方式銷售,之後也會推出位各式媒體救援的服務。
有附救援服務的產品線,價格大概比沒有SRS服務的硬碟貴上1000塊左右。
此外,希捷認為企業自己會對於資料儲存作完好的規劃。
因此,企業級的硬碟並沒有這個保險方案可以選購。
所以目前只有到NAS等級HDD有SRS。


現場的測試主機,是有點老的X58平台,但效能到現在來說也還是不錯呢~
尤其換上6核XEON,可以在戰5年啊~~~~~~
這次的主角登場,內建8GB MLC快取的1TB硬碟,為薄型設計

SSHD產品線,分別為1、2、4TB

會後拿到的硬碟

會後感想
此次參加希捷的活動,在會中聽到了一些有趣的秘辛,讓我對這個產業有更多的認識,朱大哥多次強調
備份以及良好的使用習慣才是保戶資料的最好方法,畢竟誰也不希望資料遺失。
SSHD實際體驗
我的平台
CPU:Intel Core i7-3930K
主機板:ASUS RAMPAGE IV EXTREME
記憶體:Transcend DDR3-1333 4GB*4 + Kingston DDR3-1600 8GB*4
顯示卡:EVGA GeForce GTX 980 ACX 2.0
系統碟:美光 M500 240GB
測試方法是將系統碟整顆clone至SSHD上測開機時間
原本SSD時的開機時間

可以看到約在20多秒左右
SSHD的開機時間

除了第一次開機外,後面經由AMT後,可以看到開機時間跟SSD逐漸拉近許多
自我學習技術(AMT):系統開機資料都在快閃記憶體中,而自我學習技術會將最常存取的資料移到快閃記憶體,另外會根據使用模式自動進行效能改善。
再來是一些HDD benchmark跑分
crystalDiskMark測試

HD tune
第一次的測試

第二次的測試

可以看到某些數據跟SSD很接近,代表這部分的資料已經經由學習放到NAND裡


結論
就實際的體驗來說,越常使用他就會經由學習將常用的資料放到NAND中進行加速的動作
依目前的價格來看,1TB的SSHD約2500元上下。但一顆128GB SSD和1TB HDD合購
的價錢要進4000塊,就精打細算的人來說SSHD是個不錯的選擇
以上是希捷 1TB SSHD的體驗
最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