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熱與美觀的最佳組合!!HIS 4850 入手測試!!

mynewsty23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8/2/07
訊息
83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年齡
37
在上次測試完微星的4850之後大家應該可以知道4850的效能如何。而這次我要來介紹的是HIS的4850 TURBO版本,讓大家看看同樣是4850,兩家的效能有何不同,使用起來有什麼差異性,冰酷4的降溫效果到底有多好。請大家繼續閱讀下去吧!

裝箱照片:

盒子和我的新版子A7DA-7略小一點,拿起來很不輕,感覺內容很有質量。右邊有幾個標籤,大概簡介了一下顯卡的特色:內建512MB GDDR3 繪圖記憶體、具備HDMI支援的數位影像輸出、支援PCI Express 2.0介面規格…等等。

旁邊則是TURBO版才有的貼紙:

晶片核心時脈 685MHz,記憶體時脈2.2GHz。

背面則是顯示卡的各個部位簡介以及功能介紹:

它還有說明風扇散熱風向、支援的硬體以及顯示卡內部的構造。

開封囉!

裡面的箱子正面有一塊透明的板子,可以看到主角的身影。

配件集合:

有HDMI和DVI的轉接頭、電源轉接線、驅動程式光碟和說明書。

HIS還很貼心的送了一隻多功能螺絲起子。

螺絲起子有大小十字和大小一字,上面還附有手電筒和水平氣泡。

主角的正面照:

正面雖然有板子蓋住,卻遮掩不了它排大的散熱片和熱導管,在板子上方則是印著廠商名稱,右方有一顆風扇。

輸出腳座:

雙DVI腳座,是金色的。

來張背肌。

開始來測試吧!
下面是我的測試平台
處理器:AMD Phenom 8450(未超頻)。
主機板 技嘉 GA-MA790GP-DS4H。
顯示卡:HIS HD4850 IceQ4 Turbo 512MB GDDR3 顯示卡 。
記憶體:創勝ddr2 800 2GB。
電源供應器:全漢 藍晶鑽二代350W 80+。
作業系統:微軟 Windows 7 7057評估版。
硬碟機:日立 Deskstar T7K250 160GB。
顯示卡驅動程式:ATI Catalyst 9.3。
顯示器:翰宇 JG171A(17吋)。

首先來一張GPU-Z的資訊截圖:

太小可以點進去放大觀看。
‧55奈米製程的繪圖處理器。
‧晶片的核心時脈:685MHz。
‧記憶體的核心時脈:2.2GHz。

再來看個顯示卡待機溫度:

風扇轉速在預設之下:
‧風扇轉速:大約1348轉左右(大約是全速的41趴)。
‧待機溫度:大約47度左右。

再來我用CCC打開風散轉速手動設定,將風扇轉速全開。
‧風扇轉速:大約3103轉左右(全速)。
‧待機溫度:大約39.5度左右。
整體的溫度下降明顯,大約下降了8度左右。

接著是工具軟體測試:
首先是3D Mark 06測試:

全部預設條件下進行:
測數結果分數:10107分。
SM 2.0 分數:3914分。
HDR / SM 3.0 分數:5460分。
CPU Score:2272分。

接下來是反鋸齒火力全開(8AA)。

測數結果分數:9616分。
SM 2.0 分數:3833分。
HDR / SM 3.0 分數:4927分。
CPU Score:2275分。

再來是3D Mark Vantage的測試:
首先是預設條件下的結果:

第一個測試:平均20.60。
第二個測試:平均21.57。
顯示卡分數:7194分。

再來是自定條件(16AA):

第一個測試:平均18.11。
第二個測試:平均14.27。
顯示卡分數:6538分。

做個表格好比較:


最後來個結論:
在3DM的表現約在一萬上下,不過這分數應該是被我的處理器拖下來,不然應該能夠上到更高的分數。整體跑3DM裡的高畫質遊戲畫面算是很順暢,我想用來跑惡魔獵人4或者更高階的遊戲,都是綽綽有餘的。在風扇聲音方面,從預設值調到全開明顯有比較大聲(但是比我的cpu氣冷還小聲一點),但是對溫度來說也是明顯的下降很多,在硬體散熱設計方面非常好,有個出風口在IO腳座下方,熱量很明顯的從裡面被吹出來,這點我覺得他比微星4850設計的還好。在這次的測試中,可以觀察到4850對於反鋸齒的表現比相當好(開啟和關閉的分數相差不大),我在下一篇會進一步針對遊戲以及其他軟體來測試效能,藉由遊戲的高特效與反鋸齒測試,應該可以測出4850的威力所在。除此之外,之後甚至還有機會寫一篇4850CFX,請大家敬請期待囉!
 
最後編輯:
可以請問一下大大~
山豬跑了之後他的溫度變化....大約幾度呢?
 
看樣子好像滿安靜的......可以考慮了...
 
我現在的顯卡風扇都不能自動調節風扇轉速

也許該考慮這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