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運用Acer AI筆電打造創新工作流程|「AI 新玩家集結!你的 AI DNA 從這開始」體驗活動

arznable0

初級會員
已加入
1/19/11
訊息
17
互動分數
0
點數
1
位置
新北市
自從OPEN AI發表ChatGPT之後,各種AI工具如雨後春筍般不斷的冒出來,AI這幾年的進步大家有目共睹,且由於AI的競爭逐漸激烈,各家廠商紛紛發表自己的AI工具,就是為了搶佔這個新興的市場。AI的發展目前真可以說是一日數變,常常昨天才看到的AI工具,過一天就有了更新的版本,在這個AI焦慮的時代,更虛要好好的學習AI,運用AI,讓AI成為我們最佳小助手,而不是抱怨AI搶了誰的工作。畢竟AI的誕生已經是時代的趨勢,如果不盡快去適應AI的腳步,將來難保不會被AI取代。

T客邦與Acer電腦合辦的「AI 新玩家集結!你的 AI DNA 從這開始」體驗活動,活動中透過講師的說明,讓大家能夠更快的認識到AI是如何走入我們的生活,在工作上要如何利用AI縮短工時,提昇工作效率,是相當實用的一門課程。

collage001.jpg


活動場地布置:​

本次活動由T客邦與Acer電腦合辦,除了講師說明AI的運用之外,也展示了Acer筆電如何運用Copilot+PC更快的運用各種AI工具。

batch_IMG_6243.jpg


batch_IMG_6240.jpg


batch_IMG_6084.jpg


首先,Copilot+PC增加了實體按鍵,一鍵即可快速啟動AI助理。

batch_IMG_6233.jpg


實體按鍵只是方便而已,要順暢使用AI,重要的還是算力,NPU算力達到40TOPS以上,才足以應付AI複雜的運算效能。

batch_IMG_6234.jpg


除了算力之外,AI也需要高速的記憶體及足夠容量的儲存空間,有時候AI的暫存資料是很龐大的,高速記憶體及大容量儲存空間可以確保AI數據能夠順暢處理。

batch_IMG_6235.jpg


對筆電來說,長時間的續航是很重要的,足夠的續航時間才能保障筆電不會用到一半就沒電。

batch_IMG_6236.jpg


參加體驗會的網友們很認真的在各分區體驗。

batch_IMG_6083.jpg


職能強化所區域介紹AI助理及視訊強化功能。

batch_IMG_6082.jpg


這台筆電是Acer Swift Edge14 AI,面板上顯示的是它的基礎規格。

batch_IMG_6085.jpg




batch_IMG_6088.jpg


AI Solution可以強化視訊體驗。

batch_IMG_6089.jpg


現場示範如何快速使用AI切換視訊背景,這樣就不用在視訊之前收拾凌亂的房間了!(誤)

batch_IMG_6087.jpg


創意孵化艙區域則是讓大家利用AI自行創造電腦桌布、網路梗圖、創意發想,都是既有趣也很實用的功能。

batch_IMG_6090.jpg


這次參加活動的人還滿多的,其實並沒有很多時間可以親自體驗。

batch_IMG_6238.jpg


重點還是放在講師講課內容。

batch_IMG_6116.jpg


講師課程內容介紹:​

AI加持,數據分析不求人!​

第一個講師樂咖,介紹如何利用AI讓數據自動化計算。

batch_IMG_6241.jpg


主持人介紹樂咖老師。

batch_IMG_6095.jpg


樂咖老師寫了兩本著作,教大家如何用AI來讓Excel自動工作

batch_IMG_6100.jpg


本書長據電腦類暢銷書第一名一個月,可見得很多人都需要AI的協助。

batch_IMG_6102.jpg


Excel使用許多算式、語法,以前需要花許多時間學習,但有了AI之後,就可以用AI取代那些繁瑣的工作。

batch_IMG_6103.jpg


Excel在工作上運用的很普遍,但大多時間都是重複動作,而這些動作要花費許多時間。

batch_IMG_6096.jpg


好吧!我承認我最常用的只有SUM而已,這麼長一段........根本看不懂。

batch_IMG_6097.jpg


不懂沒關係,直接請問AI,他就會給你一個公式,直接套用就好了。

batch_IMG_6098.jpg
batch_IMG_6099.jpg


自動計算、自動分類、自動整理,原本要花很多時間的工作,利用AI幫忙可以大幅節省時間。

batch_IMG_6110.jpg


AI上場,自媒體開外掛!​

講師酒Ann,教大家如何利用AI讓自媒體工作流程全面升級。

batch_IMG_6242.jpg


第二堂課特別針對自媒體創作者,教大家如何利用AI高效產生圖文內容。

batch_IMG_6113.jpg


老師推薦的6大AI包括文案發想、內容整理、圖片生成、影片後製、語音轉錄,再利用Copilot整合,確實分工完成工作。

batch_IMG_6114.jpg


市面上AI工具很多,這6個是目前老師覺得用起來最順手的。而且筆電也跑得動,適合自媒體人隨時隨地創作的工作型態。

batch_IMG_6118.jpg


ChatGpt用於發想,Copilot用於整合,兩者使用同一套技術,但可以相互功能補足。

batch_IMG_6119.jpg


Copilot因為是WIN內建的,可與WIN無縫整合。

batch_IMG_6120.jpg


自媒體創作者經常遇到的瓶頸就是效率低下。

batch_IMG_6121.jpg


長時間的創作,難免會遇到靈感枯竭、文案重複等困擾。

batch_IMG_6122.jpg


將重複性的工作交給AI,自己就可以更專注於創作。

batch_IMG_6124.jpg


ChatGpt經常會有靈機一動的思考模式,可用於靈感支持。

batch_IMG_6126.jpg


Notion能夠自動整理重點,提昇工作效率。

batch_IMG_6127.jpg


Canva是圖片創作的好幫手。

batch_IMG_6128.jpg


實戰運用範例,一台筆電就可以完成全部的工作。

batch_IMG_6129.jpg


發掘Microsoft 365價值到打造Copilot AI工作流程​

講師徐威是微軟大中華區的產品講師,教導大家如何善用Copilot功能。

batch_IMG_6239.jpg


身為微軟專業講師,對於如何將AI與軟體結合運用有很深入的研究。

batch_IMG_6174.jpg


首先,WIN10已確定終止支援,大家要有預備方案。

batch_IMG_6175.jpg


Copilot系列產品架構及應用定位。

batch_IMG_6176.jpg


我們真的需要AI PC嗎?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認為這只是廠商的宣傳噱頭。

batch_IMG_6177.jpg


真正的AI PC,還是需要GPU的配合,這也是AI世代以來,輝達股價能夠屢創新高的原因。

batch_IMG_6179.jpg


雲端即伺服器,負責AI模型的訓練與應用,地端也就是我們的PC,最多只能應用,幾乎無法訓練。

batch_IMG_6180.jpg


而我們常見的AI,是需要在NPU與GPU之間分工處理的。

batch_IMG_6184.jpg


舉個例子,假如我們現在需要AI來做圖片生成。

batch_IMG_6185.jpg


此功能是混合雲AI運算,因此地端上也會有NPU協同運算。

batch_IMG_6189.jpg


Copilot+PC能夠帶動軟體將AI應用落地,這就是AI PC的目標。

batch_IMG_6204.jpg


大家常用的視訊軟體ZOOM。

batch_IMG_6207.jpg


如果要使用虛擬背景,一樣要進行AI運算。

batch_IMG_6208.jpg


之前是透過雲端運算,現在有了AI PC,就會仰賴NPU進行運算。

batch_IMG_6209.jpg


Copilot+PC的續航力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batch_IMG_6215.jpg


很多人會疑問,微軟365跟Office買斷版有何差異?簡單來說只是一般辦公,使用買斷版即可,如果需要AI支持,就要用365。

batch_IMG_6216.jpg


老師也提出企業導入AI的規劃,雖然我不是企業,也提供給大家參考。

batch_IMG_6227.jpg


在學習AI之前也需要瞭解AI運作原理,才不會抓不到重點。

batch_IMG_6229.jpg


老師的結論:AI只是工具,要先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才能選擇適合的AI工具。

batch_IMG_6230.jpg


結語:​

我們又一次的站在世界變革的十字路口上,AI必然是未來的工作必備技能。之前個人電腦開始普及的時候,傳統工作就經過一次大洗牌,資訊從業人員嶄露頭角,很長一段時間內,從事資訊行業就代表了就業保證,是薪資優渥的代名詞。我相信AI的出現必然會再一次帶動工作型態轉變,未來將是AI的時代,AI必然會逐漸走進大家的工作及生活,不會善用AI的人將慢慢被淘汰,之後AI將會成為工作上的超級助理,善用AI可以提昇工作效率,也可以確保您走在時代的先端。

聽完次的講座,我更清楚AI在雲端及地端的運作方式,也瞭解到AI PC不只是廠商的宣傳手法,而是能夠在AI時代提升您工作效率的工具,透過地端NPU分散雲端的運算,可以更快速的導入AI功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早點進入AI的領域,使用AI筆電可以讓您更方便、快速的運用AI工具,Acer AI筆電的強效功能,幫助您在AI世界的探索中提前佈局,早日進入AI的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