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燒錄模式

  • 主題發起人 主題發起人 ST-15K.3
  • 開始日期 開始日期

ST-15K.3

我是恐龍..
已加入
9/18/03
訊息
21,576
互動分數
26
點數
48
年齡
46
網站
www.coolaler.com
1.CLV
clv.JPG

這是每台燒錄機都會使用的模式..從CD 1X~16X之中都是..
16X CD-R & 6X DVD-R以後才出現了Z-CLV
之所以使用CLV是因為當時的主軸馬達速度不夠,所以採取這樣的燒錄方式
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燒錄速度一定,馬達速度慢慢下降,因為燒錄速度一定
所以,這也是燒錄品質最好的一種燒錄模式..
馬達越快,燒錄速度越快,但是如何讓碟片在高速中保持平衡,這就是一門學問了
所以其他的方式就出籠囉!!

2.Z-CLV
ZCLV.JPG

16X CD-R後因為燒不死技術的普及,所以產生了Zone CLV
因為不能克服讓碟片在高速中保持平衡,所以轉速卡在8000~10000RPM
但是由CLV我們看到轉速一直在往下降,所以代表在越外圈,只需要低轉速就能得到一樣的速度
那如果把轉速定住,那越外圈就能得到更高的燒錄速度囉..
那這變速的過程中就仰賴燒不死技術的聯結
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每一區段的ZCLV轉速跟起速時是一樣的
即使到了最外圈,結尾時,轉速也不過才4000RPM...但是,燒出來的片會一圈一圈的
這是因為變速的關係,每一段的CLV寫入功率都是不同的,所以速度提升了,讀取率反而降低了

3.P-CAV
(因為空間問題所以聯結圖片自CDR-INFO)
以下是TEAC W548E的P-CAV燒錄圖
cdspeed-writing-48X-3.gif

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馬達轉速恆定,一直拉速到48X再以48X CLV的模式燒完
P-CAV的代表作是Yamaha的2200..當時用來超越Sanyo的BP-4(Z-CLV)
YAMAHA的說法是,Z-CLV在每一段變速時,會以BURN-Proof(Buffer Under RuN-Proof)
聯結,造成Gap過大,讀取會發生問題,而P-CAV純粹只是加速,並不會中斷,所以比Z-CLV來的好
(以上是Yamaha的論點,不代表本台立場)話說回來..P-CAV不斷加速的同時,也不斷的在
變換雷射必v,雖然燒出來不會像Z-CLV一圈一圈的..但是若是必v校準出錯... :p||: :fi: :sh:


4.CAV

CAV.JPG

CAV是現在市場上運用最廣的燒錄方式,純角速度加速,其實CAV可以看作CLV的相反
CLV..轉速漸降,燒錄速度恆定 CAV..燒錄速度漸升,轉速恆定.



這樣多種燒錄方式,到了最後最普及的是CAV...但是可靠度最高的還是CLV
到了DVD時代.. 還是CLV(Pioneer A02~06)開始...然後Z-CLV(Pioneer A07/8/9 PLEXTOR 708A....)但是可靠度最高的還是CLV...
小弟的不專業解說止於此...
請各位大大看看笑笑囉!!
若有錯誤請不吝指正...多謝
 
最後編輯:
燒錄儲存區終於也有精典文章了,不推怎麼行 YYY
 
:D: .經典作品...帶回家供起來...
 
好教學:D

推~

之前在google中摸索好久才略知一二

現在有了大大的教學真是太棒了 :D
 
好文不可沉淪
大家共推之
MARK起來
收錄精華區中吧

:P
偷偷灌水
向200邁進
 
這麼好的文章怎麼可以不推....
ST-15K.3兄...辛苦囉.....
 
Z-CLV一圈一圈的....<--終於了解甜甜圈 :??: :PPP: 怎麼做了 YYY
好文章!
推一下 :sun:
 
Originally posted by 261455@May 12 2004, 03:18 PM
給哥吉拉大大問好 :D
您好......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