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PRAVDA】Aerocool DS200 改裝計畫(痛PCx水冷硬管)

佐鳥かなこ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6/30/14
訊息
169
互動分數
1
點數
18
年齡
35
網站
www.goddessfantasy.net
6LfISTD.png

ガールズ&パンツァー,プラウダ高校式樣痛PC製作。​

一、前言

  大約六七月中旬,因緣際會地在活動中得到了一套以往夢寐以求的設備。
  然而,對所有硬體玩家來說都是一樣的,每一件新入手的玩物都會引申出更多煩惱。

  怎麼激發效能、怎麼改進外觀,一旦開始思考起零組件的搭配,就是這麼讓人欲罷不能。

  儘管也有著對效能的追求、和些許的虛榮;
  但對筆者而言,這種煩惱還是可以簡單地全部歸類為一項... ... 「我水冷要怎麼裝?」


系統規格

  
pLgUrgh.jpg


  CPU :Intel Core i7-4770K
  MB  :ASUS MAXIMUS VI FORMULA
  RAM :AVEXIR core series 4GB*4(AVD3U21331104G-4CI)
  VGA :ROG POSEIDON-GTX770-P-2GD5
  SSD :Intel SSD 520 Series
  HDD :WD Black 1TB、Seagate 2TB
  PSU :SeaSonic SS-520FL
  CASE:Aerocool DS 200


二、設計構想


  開始涉足case mod這塊轉眼也過了一年了,回頭想想似乎還不曾做過什麼有主題性的改裝。
  而水冷系統玩著玩著,也開始慢慢有些倦怠。

  考慮到每每付出的成本實在不符比例,本已打算好好地找個安定的系統定下來... ...
  可結果證實我仍不是那種可以無視放在權充裸測架的筆電散熱器上的孩子那嚶嚶哭啼的人。

  正好碰上Aerocool出品的DS200測試活動,也就這麼又走回了老路子上。

  本次的改裝重點在於這是筆者首次打算嘗試硬管水冷安裝,
  製作主題機殼所需要訂製、自製的部分,對筆者來說也是全新的體驗。

  接下來,就是決定要使用何種主題進行改裝了。

  
9plVftR.jpg


  筆者對DS 200這款機殼的第一印相就像是身處雪原,仿皮的表面觸感更增添了這個印象。
  
  這麼一想,改裝的主題很快就決定了。
  是2012年秋季放送的「ガールズ&パンツァー」這部作品中,來自北海道的真理高中。

  
fkPkmnn.jpg


  ガールズ&パンツァー是一部讓女孩子開著二戰時期的戰車開心玩耍的軍事主題動畫,
  其中真理高中則是一所充滿蘇聯風情的北國學校,操使著以T-34為首的著名車輛。

  隊長與副隊長的組合也是筆者繼桑妮雅與艾拉之後最喜歡的CP,諾納各種立役、不安地眼眶含淚的卡秋莎最棒了。

初步設計圖

  一邊沉浸在妄想裡,一邊開始設計水冷系統。
  DS 200屬於半塔型機殼,容納M6F之後內部空間會顯得十分緊湊,這時便是考驗手腕的時候了。

  水冷管路

  
s4RcCqN.jpg


  這孩子最大的特色便是在中塔的體型內,可以容納得下兩組280厚排,因此不需要煩惱冷排的安裝位置(雖然對於DIY水冷用的厚排需要些許修改)。

  配色

  
PHrjjKw.jpg


  內部大概有個底之後,便開始考慮用色的問題。
  配色色卡上以蘇聯標準的紅金配色加上軍事風格的墨綠、以及象徵雪地的白色混合搭配。

  
pK8VWjt.jpg


  按照配色重新調整,試著看看加上擋板和銘牌的效果。
  感覺上還不錯,就按照這個感覺下去。

  側板

  
Nqt2pL5.jpg


  
Ht4zHqk.jpg


  將側板改為全透壓克力,搭配彩圖透明印刷。
  非常喜歡MARSHANさん畫的這張圖,不但非常有透明感、更彷彿訴說著故事。
  (※經原作者同意使用※プラウダ高校 MARSHANさんより Pid=37541424)

  背板

  
aai0DZD.png


  背板當然就是大大的LOGO囉!當然是真理高中風格的。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比較看看這張圖和原本的LOGO的不同=D

  前面板

  
NyN2HHk.jpg


  正面比較沒有什麼想法,預計用銀色的商標貼紙把它貼滿。


  好了,紙上談兵的部分到此為止,下回筆者會先帶來機殼的介紹、了解一些有趣的設計與拆解方式,為接下來的MOD工作做好準備。


目次
  一、前言
  二、設計構想
  三、Case介紹
  四、Case MOD 1
  五、水冷系統安裝
  六、Case MOD 2
  七、測試
  八、結語
 
側版是透明印刷後再用在壓克力上面的嗎

有興趣想了解一下,謝謝你
 
Case介紹

三、Case介紹


  這次的犧牲品... ... 不,是這次的主角(笑)
  Aerocool DS200 DEAD SiLENCE是一款今年甫推出不久的靜音機殼,有簡潔的基本設計、以及活潑多樣的配色選擇。
  機殼的體型52*21*48分類上屬於中塔型機殼,適合M-ATX用戶或者喜歡緊湊型設計的玩家。


外觀簡介

  
YhIonPj.jpg


  筆者將要用以改裝的是黑白配色/無側窗的版本。
  側窗的部分有單獨販售,本來有打算一併買來,不過後來還是決定乾脆一點直接做全景壓克力。

  
ke1LhWA.jpg


  
ML5P4Ig.jpg


  面板與頂部都是採用塑膠仿皮表層,觸感還不錯。
  進風口則設計在兩側的凹槽中,減少風切聲直接往外散布。


內部設計

  
CdD8qGS.jpg


  側面鋼板以及主結構使用厚達0.8mm的鋼材,敷設高密度的吸音棉。
  與前述的設計相結合,達到靜音的訴求。

  對於有使用頂部風扇或者水冷排的玩家,DS200也付了一塊可自行更換的沖孔上蓋。
  網孔下方舖了一層透氣棉墊,除了濾網的機能外,同樣也能略起到吸音的作用。

  機殼本身支援到ATX的主機板、顯卡長29公分,後方預裝一顆12cm風扇。

  
7WK50pB.jpg


  硬碟部分可以裝6個3.5/2.5吋裝置、2個2.5吋裝置,並且附贈一個5.25吋轉3.5吋的轉接架。

  
G04pcFg.jpg


  
B9nyx7L.jpg


  抽取式硬碟架已經是近年機殼的標準配備,以塑膠製成,分成2.5和3.5吋兩種。
  3.5吋的硬碟架是由橡膠防震座和金屬卡榫來固定硬碟,只要像這樣做彎折後再把硬碟對進去就可以了。
  不過側面的固定機制不是很穩固、不嫌麻煩的話建議還是鎖上。

  
E5gBqWv.jpg

 
  
hfrAoiP.jpg


  側板後方的空間約達2cm,剛好容納24pin線通過,在背線整理上還是得費點功夫。

  卸除後方的螺絲之後,中間的硬碟架可以取下,以便安裝較長的顯卡或水冷排,最大支援厚度達到4.5cm。
  Aerocool貼心地在這個位置設計了凹槽,方便玩家將280水冷排安裝進去。

  要注意的是,總高度只支援到32cm,像這樣上下都有突出的水冷排是沒辦法直接放進去的。
  這對市販的一體式冷排不會構成問題,但建議DIY水冷玩家在選用冷排時還是裝到240厚排就好了,否則還得為出水孔位大傷腦筋呢。


風扇控制與溫度監測面板

  
QeZXKhq.jpg


  
k7UQrVu.jpg


  上部I/O,雙USB2/USB3,以及DS200的另一個獨門特色,自帶風扇控制與溫度監控面板。
  面板以大4pin供電,一共提供3組風扇簡易控速(0V/5V/7V/12V),以及一個溫度探針。

  面板上的溫度可以選擇要以攝氏還是華氏呈現,燈色則有七段可以選擇。

  以下是面板實際操作的影片(溫度格式、面板燈色、測溫、風扇控制):

  [YT]x19Rt50KxPM[/YT]

上蓋

  
yLBh8NN.jpg


  
PQzuJYC.jpg


  上蓋部分支援一個20cm、兩個12或14公分風扇,只要壓下後方的塑膠鎖扣就可以掀起更換,
  在安裝風扇與通常厚度的冷排的時候也就不需要特別卸下整個上蓋了。

  頂部空間的深度達到6公分,如果使用薄型水冷排的話,甚至可以直上雙面四風扇。
  因為後方的鎖扣的關係,冷排的支援高度最大達到4.5公分。

  
se08Lz2.jpg


  和前面板一樣的問題,畢竟是設計給一體式水冷用的空間,280厚排還是沒辦法直接上(後面和右上角I/O的PCB卡到)。
  用薄排就不會有這問題了,而前方I/O下的空間足夠,目測要改裝360薄排的難度也不高。

  
A0FCECM.jpg


  從後方可以將整個上蓋掀起,後側的方形開口方便水冷管線直接進入機殼。
  DS200可以說是個外置冷排的架構、再加上頂部護蓋。
  
  
VV7JIvs.jpg


  I/O底下的電路板,其實沒有占用什麼高度,
  除了USB3和開機/重啟之外的線路都可以插拔,必要的時候可以移除用不到的線材。

前面板

  
FxK70bh.jpg


  
5tAMmb9.jpg


  和頂部相比,前面板的拆裝率就會比較高一點,支援兩組5.25吋裝置,兩個14或12公分風扇。
  機殼已經預裝了一顆14公分低轉風扇,鎖孔可以配合冷排做一點上下調整,並帶有一個快拆式的防塵罩。

  
MkcKQh7.jpg


  底部使用格柵狀的底座設計確保電源進風,並搭配四個橡膠腳墊止滑防震。
  電源部同樣附有快拆式的防塵濾網。

  
ECJ0Ud6.jpg


  
17PmN3v.jpg


  只要移除後方兩個螺絲、以及前方隱藏在腳墊下的螺絲就可以將底座卸下。
  這邊可以看到前方的硬碟架是用鉚釘釘死的,就筆者而言還滿希望這部分也可以做拆裝,安裝前置水冷排的時候肯定會方便不少。


  
Fft43yD.jpg


  DS200零組件全圖。


試組裝  
  把手邊的零件先試裝上去了解內部空間感,方便之後作業。

  
lzvu4vK.jpg


  感覺真的是非常的剛剛好,ATX主機板毫無縫隙地貼滿整個主機板區域。
  好在電源和硬碟架之間、以及拆除地硬碟架位置還有足夠的空間。

  
wYD6Oel.jpg


  在UL工廠訂做的電源線,還沒怎麼整理。
  頂部和後方的風扇使用的是Aerocool DS-140mm風扇,正面則裝了兩顆Noctua NF-P14s

  
wnC8zpL.jpg


  先把冷排硬塞進去看看哪裡得修改。

  
QoN2lk2.jpg


  正面安裝完成圖(?)

小結

  作為一款靜音機殼,Aerocool DS200讓人看到了一種截然不同的設計方式。
  並不以賣弄又厚又妨礙通風的吸音棉為賣點,而是以鋼材的厚度與抗噪設計決勝負。
  高度的水冷支援以及方便玩家改裝的拆卸式面板都能讓人感受到設計者的用心。

  另外就是,這孩子完全不會割手,即使像這樣把全部的組件都拆光光,
  途中也沒有碰到過任何沒有做防割處理的部分,相當窩心。

  然而,中塔機殼的空間畢竟還是有其侷限,
  本次選做模擬的Alphacool NexXxoS XT45冷排在安裝的過程中並不順利,也是日後改裝時須優先處理的課題。
  

  
xCitqlm.jpg


同場加映

  Aerocool DS-140mm FDB Fan Vs Noctua NF-P14s redux
  
  由於DS200使用的風扇大都是14cm規格,而目前台灣市面上能找到的14公分風扇實在很少,筆者也因此煩惱了一段時間。
  尤其是為了冷排需要的較大風壓,在普遍設定為1000轉的14公分扇中實在讓人有些為難。

  曾經考慮過訂購海盜的SP140,但最後還是直接上了Noctua NF-P14s這顆風扇,1500轉,噪音也還算可以接受。

  
cHujReN.jpg


  另一方面,在排氣扇的部分,則選擇了和機殼同為Aerocool出產的DS-140mm FDB風扇
  這顆風扇和DS系列機殼有著共通的設計元素,用上了滿特別的雙材質扇葉以及吸音結構。

  
1DkJB78.jpg

  
  既然手邊同時有這兩顆風扇... ... 那麼,就不免要來做個橫向測試了。
  測試工具是流蘇一式、Zenphone 6 上的Noise Detector這款APP,觀察風量並測定運轉噪音。

  測試內容請看VCR。

  [YT]mt4U920KVGM[/YT]

測試結果
     對照組      實驗組       
名稱   NF-P14s  DS-140mm  
測試條件 轉速訂為1000RPM,環境噪音8db
風量   較強       一般
噪音   62dB     55dB      

  其實我不確定這樣測會不會因為風量比較大,然後風聲測出來就疊上去了。
  
  主觀臆定的結果,NF-P14s雖然比較吵,風量也比較大;
  而DS扇確實有表現的比較安靜、而風量也有達到可接受範圍。

  結果不太意外,把NF-P14s設置在前方進氣口,DS扇安裝於上方做系統排風。


謝謝各位的耐心觀看,
下一個部份便是機殼的改裝了,我們周末再見!
 
請問一下您手上的DS扇(是台版?還是美版?)
有倒置朝上方吹時,承軸轉動噪音會變大的情況嗎?
 
最後編輯:
我是在硬派那邊買的,外盒雖然有多國語言,不過說明是全英文。
有喔,剛剛仔細聽了聽,倒置運轉的時候,風扇運作時會有額外的顫動聲(直立或向下吹時都沒有)。
 
四、Case MOD 1

  再次感謝願意欣賞本作品的所有讀者,筆者會盡我所能地將拙作的製作過程一一呈現。

四、Case MOD 1

  機殼改裝的第一階直接就是動刀動槍的作業,
  為了給放不進機殼的水冷排足夠的空間、改善散熱條件,切割作業是無法避免的。

  使用的工具是電動磨刻機一把,護目鏡、口罩、耳罩、紙膠帶、CD筆。

  
pRHlixB.png


  和上次說好玩的不一樣,這次的作業真的會弄出一大堆金屬粉塵和戴奧辛... ...
  想進行類似作業的玩家請務必做好防護並在通風處或室外加工。

前置冷排

  
YW5t5zG.jpg


  首先是前置水冷排,機殼原本只能容納到31.5公分的高度,
  本次使用的Alphacool NexXxoS XT45280厚排長度則約在32.5公分。

  採取的作法是把底部的鋼板開個洞讓它延伸到底座的空間裡。

  
h8FR0o1.jpg


  在底部開出14.5*4.7的長方形孔洞以安裝冷排。

  
22j3fxC.jpg


  以切割輪慢慢地割,光這個四方形就用掉了快10片切割輪。
  雖然如果有電鑽和線鋸的話作業起來會輕鬆不少... ... 但是筆者就只有這麼一把電磨。


  
WBl23P3.jpg


  切下來後改用磨砂輪修邊,把鋒利的部分盡可能磨掉。

  
nSdQz49.jpg


  最後則使用U型膠條封邊,1mm*5mm。
  這裡是暫時弄上去好做試安裝,可能的話底下切過的地方還得塗一層防鏽漆。

  
LzvyKjt.jpg


  就可以將冷排從底部像這樣插進去了。
  這樣裝有個缺點是和風扇的鎖孔對不到,不過我不想把整個底部都挖掉,所以打算之後再想辦法固定冷排。


進、排風改善

  DS200的正面和頂部都能夠分別支援12和14公分的風扇,
  雖然方便,不過實際使用的時候會像下圖這樣擋住不少進風空間。

  
KFVRtCW.jpg


  這邊將用不到的12公分風扇鎖點做切除。

  
IQXI3vT.jpg


  此外,筆者也打算移除機殼上方與後方的蜂巢狀沖孔,稍微改善頂部冷排的風壓並且減少噪音。
  頂部不整個挖掉,多少保留一點結構好支撐冷排。

  
co7B7nt.jpg


  12公分孔位切除。

  
E7Qz6el.jpg


  移除沖孔,後方同樣使用U型膠條封邊。
  看起來稍微清爽了些。


上置冷排

  這孩子在頂部冷排的安裝上也稍微有點問題,
  首先後面的鎖扣會卡到、右前方的音訊I/O突出的一角也是。

  
1vAszOE.jpg


  
Pg7nAlY.jpg


  電磨改上壓克力用的切割輪,把前面的PCB多餘部分,以及鎖扣都割下來。
  之後才發現不只鎖扣、上蓋後方也會頂到,所以只好一並挖個凹槽出來。

  ... ... 拿電磨切塑膠真的超臭的Q_O

  
VJ1z2v5.jpg


  無事完成,上蓋闔上了。


試安裝

  本階段的MOD主要目標是把冷排裝進去,接著要測看看與風扇的搭配狀況。  


  
MRYSGJs.jpg


  背面。

  
jMTwKXc.jpg


  頂部,實際安裝位置比預期的稍微偏後一點,不過出水口勉強能拉得出來,過關。

  
FdUUTuZ.jpg


  正面,看起來是相安無事,
  不過其實有兩個止水頭鎖不上去、忘了把頂部的止水頭需要的高度算進去。

  之後可能得要連5.25吋的位置都挖開好把冷排提高一點,
  或者真的把整個前置水冷排位置下方的底板都割掉了。

小結

  
wDI697S.jpg


  今天的進度到此為止,接下來幾天會繼續進行機殼的改修、並且逐步加入痛PC的元素OvO!
  向廠商訂做的東西差不多都寄來了,和卡秋莎見面的日子也不遠了(轉圈圈
 
我是在硬派那邊買的,外盒雖然有多國語言,不過說明是全英文。
有喔,剛剛仔細聽了聽,倒置運轉的時候,風扇運作時會有額外的顫動聲(直立或向下吹時都沒有)。

那看來這就是這款扇的罩門了...
承軸沒震動倒真的比貓頭鷹還安靜
但一倒置就破功反而吵很多...
為了試試倒底有沒規格寫的那樣好之前美國一上市就特地買幾組1500轉的坐飛機回來...
結果發現這罩門....立馬被我退回去...
完全不像是FDB承軸該有的表現....Orz
 
那看來這就是這款扇的罩門了...
承軸沒震動倒真的比貓頭鷹還安靜
但一倒置就破功反而吵很多...
為了試試倒底有沒規格寫的那樣好之前美國一上市就特地買幾組1500轉的坐飛機回來...
結果發現這罩門....立馬被我退回去...
完全不像是FDB承軸該有的表現....Orz

這顆規格真的寫得很好,風壓、風量和噪音都比貓頭鷹和海盜的14公分出色,
實際上嗯... ... 我覺得風壓過得去OK了啦,雖然價位稍微高點、有些振動問題,不過重點是很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