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裝機殼也來下置一下-Cooler Master RC-371裝機錄

shadowsfall

高級會員
已加入
10/18/07
訊息
512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Cooler Master品牌家族曾經出過很多經典的機殼系列,像是690/692系列、Cosmos系列、
或是在某些玩家中的散熱利器HAF電競系列、先前開箱分享過的Enforcer執法者,甚至是HI-END等級的ATCS家族,都有不少人購入。

不過個人觀察,CM占有更多分量的,應該是算是比較低階裝機用的Elite系列,大約一年多前還是裝機超主流的RC-33X、M-ATX對應的RC-34X、
或是最近搭上全黑化+下置風潮所推出的RC-430,或多或少都曾出現在各位周遭的裝機菜單之中。
而這次介紹的,也是屬於Elite家族的RC-371,接下來便來做一些介紹以及裝機紀錄。

外箱:單色印刷,簡單印出機殼的外貌。
DSC_2091.JPG


一些基本尺寸資料:長度尺寸和RC-430有些相似。
DSC_2093.JPG


機殼本體:
DSC_2095.JPG


正面面板:三大一小、周邊裝置接口集中在上方、正面皆為網孔設計。
DSC_2096.JPG


拆下面板:前面板網孔有點可惜,沒有濾網。另外沒有也無前扇,無前扇似乎是低階殼的普遍現象。
DSC_2098.JPG


前置I/O:USB、音效俱全,不過拿掉了比較少用的IEEE1394插槽。
DSC_2097.JPG



背面來一張:水冷孔封住了,另外可以注意到POWER已經改為下置。
DSC_2105.JPG


內部構造:確認為POWER為下置、無黑化、有散熱器背板孔位
DSC_2106.JPG


機殼後方:提供一個12CM風扇,上出風扇為選配,有較細網目濾網防止較大物體掉落。
DSC_2108.JPG


內部接線一覽:
DSC_2109.JPG

DSC_2111.JPG


零件包:較為基本的組合
DSC_2112.JPG


3.5”、5.25”裝置皆有免工具安裝:
DSC_2113.JPG

DSC_2114.JPG


內部另一側:入門級機殼便較無背板走線的設計,要藏線只能藏在這唯一的空間了。
DSC_2115.JPG


配上CM發售的新版GX450銅牌電源,簡單完成試裝機:
細部零件列表:
CPU: AMD X6 1100T
主板: ASUS ROG CIVF
VGA: AMD HD4770
散熱器: ThermalRight Venomous X
硬碟: WD500AAKS
周邊: Icydock MB974SP-B
POWER: GX450銅牌版


DSC_2293.JPG


上部空間:應該還有空間裝進標準12CM風扇。
DSC_2157.JPG


裝上轉接盒:似乎可以有一致的風道?不過線材還得理一下才會順暢。
DSC_2159.JPG


蓋上側板:不會合不起來,可以順利的對應塔式風扇。
DSC_2161.JPG


最後完成的前面板:跟ICYDOCK抽取盒還蠻搭的。
DSC_2163.JPG


在試裝這咖機殼的時候,由於沒有走背線的空間,因此幾乎都只能從正面下手,CPU電源的部分便是這樣,沿
著內側走在主板之上,再利用顯卡的空洞來壓住走線。電源開關/指示燈以及USB線也是利用了主機板的被動元件或插座來卡線,
其他用不到或過長的線材就用鐵絲束起,用不到的就放在DRIVE BAY背面多出的空間。雖然不及可走背線版本好整理,但也還是能過得去,線不會亂跑。

與世推移。對我來說,RC-371就像是一代裝機名殼RC-330自我進化成了下置電源的版本,
但除此之外,在機殼的長度與深度都有微幅增加,就像是RC-430與330的混血。
或許是必須與預算妥協的使用者可以考慮的選擇。

簡單測試到此,謝謝收看。
 
其實有前扇不會比較好
因為原廠附的風量真的很弱
 
真的是平民好殼

可惜他的所有檔板都是折斷式,不能重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