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I MPOWER 系列主機板首次登陸 AMD 平台,這張 MSI B850MPOWER 也是稍早在 Computex 2025 上面所展示過,最近將要上市了。既然歸屬於 MPOWER 系列也就是針對極限超頻進行優化,與記憶體廠商深度合作,並優化 1DPC 記憶體設計、電路板佈局、BIOS 最佳化等細節深度調校。整體配置規格來看,B850MPOWER 似乎比之前推出的 Z790MPOWER 的定位要高一些,畢竟現在 AMD 平台也越來越多玩家使用。
MSI B850MPOWER 有點雙關型號,既然是 M-ATX 尺寸,就直接連接一起,中間其實也並沒帶有空格。B850MPOWER 採用 12 + 2 + 1 相 60A SPS 供電設計,優化超頻 2 DIMM 記憶體配置,最高可支援 DDR5-10200+ (OC),並且有獨立 OC Engine 外頻晶片,支援全新 Direct OC 功能,並有 EZ DASHBOARD 超頻用子板配件。
B850MPOWER 特色,5G 網路、Wi-Fi 7 / BT 5.4 無線、大型散熱片、EZ DASHBOARD 超頻子板、記憶體極限超頻、OC ENGINE 超頻晶片(超外頻用)、PCIe Gen 5、4個 M.2 擴充槽。
配件有說明書、標籤及個性化貼紙、無線天線、EZ DASHBOARD 面板、面板連接線、一條 SATA、EZ M.2 螺絲、M.2 螺絲等。
EZ DASHBOARD 超頻子板,上面有 DeBug 除錯燈、快速開關、重置、CMOS 鍵。連接線也頗長,即便不是裸測平台,在機殼內應該也足夠延伸到機殼外,至於怎麼穿出可以從後面擋板。
B850MPOWER 採用標準 M-ATX 尺寸 24.4x24.4 公分,整體為黑色,並採用部分黃色線條綴飾,也回歸到了原本 MPOWER 經典用色。實際上也與現在 B850M 所用的板子散熱片都不太一樣,而不是拿個 MORTAR 改個風格,這樣看來 Z790MPOWER 就好像有點隨便了XD。
整體規格來看實際上也與 MORTAR 算相近,記憶體少了2個插槽,SATA 少了2個,但 M.2 多了1個,一樣是 PCIe 5.0 x16 、PCIe 4.0 x4 插槽。
供電上面有大型散熱片,並延伸到後 IO 上。散熱片上面隱約可以看到龍紋圖案。表面有髮絲紋處理,上面有超頻 BIOS 內的相關字樣。
上面部分鏡面搭配 M 字樣設計。
散熱片側邊採用鋁擠鰭片增加散熱面積。
採用 12 + 2 + 1 相 60A SPS 供電設計,散熱片與供電元件接觸的部分鋪有 7W/mK 導熱墊。
2個 CPU 8pin 供電。
AM5 插槽,支援 Ryzen 7000 / 8000 / 9000 系列處理器。
在 CPU 下方有一顆 RENESAS RC26008 時脈產生器,也就是可以支援外頻 BCLK 調整。
記憶體為2個插槽,支援最大128GB,支援時脈最高 DDR5-10200+ (OC)。只用兩個的關係主要是讓記憶體能有更好的超頻幅度。
原本記憶體空下來的位置設置了 M.2 插槽,帶有散熱片,上面有 MPOWER 字樣。散熱片為快拆設計,側邊金屬片按壓即可卸下。
記憶體側邊這個 M.2 規格為 PCIe 5.0 x4。底部也有散熱片以及預裝的導熱墊。
24pin 側邊帶有簡易型除錯燈。
1個 USB Type-C 10Gbps。2個 SATA。左側旁的2個風扇電源接口也採側放。
板子下側有1組 USB 3.0、2組 USB 2.0。
下方則有一個 PCIe 8pin 輔助電源。左側邊則是 EZConn 的連接埠。
下方為大面積的散熱片,從插槽中間延伸到晶片組上方,左側插槽中間也是用於對應 M.2 裝置。在散熱片上方有 MPOWER 字樣,下方有黃色線條,右下側則有一個 M 字樣金屬銘板。
右上側有 OVERCLOCKING 字樣。
擴充卡槽有兩個,PCIe 5.0 x16 、PCIe 4.0 x4 規格。主要顯卡使用的插槽側有金屬護甲強化。
顯卡卡扣雖然並不像一些高階的板子配有延伸的快速釋放鍵,但在按壓的部分也採用了延伸設計,方便按壓拆卸。
散熱片左側邊按壓可以快速拆下。擴充卡插槽中間2個 M.2 底部都有對應散熱片以及導熱墊。另外在晶片組位置上有散熱片,與可拆卸式散熱片中間有導熱墊,雖然面積不大,但應該多少也能導些熱。
M.2 有快速安裝與拆卸設計,上方規格為 PCIe 5.0 x4 ,下方規格為 PCIe 4.0 x4。
另一個 M.2 插槽設計在背面,為 PCIe 4.0 x2 規格。
音效採用獨立區域設計,支援 Audio Boost 5 音效技術,音效晶片為 Realtek ALC4080。
背部 IO 埠,Clr CMOS 鍵、Flash BIOS 鍵、HDMI、RJ-45 網路埠、3個 USB 3.2 Gen2、1個 USB 3.2 Gen2 Type-C、4個 USB 3.2 Gen1、1個USB 3.2 Gen2x2 Type-C、快速拆裝無線天線埠、2個音源輸出入、S/PDIF 光纖輸出。
BIOS 簡介
MSI 在 B850MPOWER 的 BIOS 也是採用了新版 Click BIOS X 介面,更為簡潔易用,功能也變多了,可以更快速的存取自訂常用功能,在配色上面也搭配使用了主板點綴的黃色,右上角還有 MPOWER 的字樣,整體看起來質感還不錯。
下方為 EZ Mode 畫面,左上區塊可以在 CPU 、NPU、Memory 上直接套用優化一鍵超頻,右邊則是主板、CPU、記憶體、儲存設備、風扇等相關資訊。左下 EZ Config 除了預設選項之外,也可以將常用功能自訂於此。右側的 EZ on/off 則是用來快速開關一些功能,如風扇異常警告、溫度顯示、 fTPM 2.0、EZ LED 控制等。
超頻選項,可用來調整 CPU 、記憶體超頻、電壓等細項。
進階 CPU 選項。
AMD 超頻選項。
PBO 的項目內 MSI 主板有多項可供玩家選擇直接套用,除了開啟預設之外,還包括了 Enhanced Mode 1~3檔、Set Thermal Point 65 / 75 / 85 、Enhanced Mode Boost 1~2檔,以及手動進階微調。這部分下方會有直接套用的超頻測試。
AMD CBS 選項。
記憶體的部分除了套用 A-XMP(EXPO)之外,也支援手動調整,另外也可以開啟 Latency Killer 降延遲、High-Efficiency Mode 高效率模式,以及支援 Memory Try It 超頻。
進階記憶體設定,支援記憶體參數時序調整。
DigitALL Power 選項,進階電壓控制。
測試平台
CPU: AMD Ryzen 7 9800X3D
CPU Cooler: MSI MAG CORELIQUID E360 AIO
RAM: ADATA LANCER RGB DDR5-6000 16GBx2
MB: MSI B850MPOWER
VGA: MSI RTX 4060 Ti GAMING X TRIO 8GB
SSD: GIGABYTE AORUS Gen4 SSD 1TB
PSU: MSI A1000G
OS: Windows 11
搭配 Ryzen 7 9800X3D 進行測試,在 PBO 直接套用了 Enhanced Mode 3。記憶體則是採用 Memory Try It 套用 DDR5-8200 42-48-48-122,並開啟 Latency Killer、High-Efficiency Mode 低延遲高效率模式。
CPU-Z
CPU Single:820.3
CPU Multi:8897.6
Memory Benchmark
Read:86352 MB/s
Write:91295 MB/s
Copy:61827 MB/s
Latency:65.8 ns
7-Zip 22.01
壓縮:145.887 GIPS
解壓縮:147.850 GIPS
整體評等:146.868 GIPS
POV-Ray:33.24s
CINEBENCH R23
CPU:23789 pts
CPU 單核心:2139 pts
CINEBENCH 2024
CPU:1424 pts
CPU 單核心:136 pts
V-Ray:29486
V-Ray GPU CUDA:2218
V-Ray GPU RTX:3349
Geekbench 6
Single-Core:3407
Multi-Core:19622
3DMark
Time Spy Extreme:6434
Graphics score:6243
CPU score:7788
Fire Strike Ultra:7637
Graphics score:7290
Physics score:41224
CPU Profile
Max Threads:10513
16 Threads:10524
8 Threads:9115
4 Threads:4857
2 Threads:2453
1 Thread:1242
使用的是 ADATA LANCER RGB DDR5-6000 直接超頻 DDR5-8200 直接過測以上的測試,不過能跑測試是一回事,是否穩定是另外一回事,驗證一下,使用 MemTest64 燒機12圈無錯誤。
小結
MSI B850MPOWER 定位於中階市場,雖然在擴充性與規格上不及 X870E 系列那麼豪華,但相對也降低了超頻玩家的入門門檻。B850 晶片本身的支援度已足以應付大多數需求,提供 PCIe 5.0 x16 以支援新世代顯示卡,並具備兩組 PCIe 5.0 x4 M.2 插槽,能搭配高速 Gen5 SSD。
至於超頻能力則是這張主機板的核心特色。雖然現今 CPU 出廠設定已相當緊湊,可供調整的空間有限,但對於想要進階調校的玩家來說,這張無疑是最好入手的板子。如果你剛從超頻新手村走出來,也不用太擔心,BIOS 內建多種便利的超頻選項,涵蓋 AMD PBO 與記憶體調校,並附帶預設參數,方便使用者嘗試與微調。
以上實測這組 DDR5-6000 記憶體在某平台下大概可以跑到 DDR5-8000,不過這張 B850 MPOWER 似乎能更高一些,BIOS 內使用 Memory Try It 直接套用了 DDR5-8200,且開啟 Latency Killer、High-Efficiency Mode 低延遲高效率模式,其餘並沒有做其他設定,即可穩定運作。
MSI B850MPOWER 有點雙關型號,既然是 M-ATX 尺寸,就直接連接一起,中間其實也並沒帶有空格。B850MPOWER 採用 12 + 2 + 1 相 60A SPS 供電設計,優化超頻 2 DIMM 記憶體配置,最高可支援 DDR5-10200+ (OC),並且有獨立 OC Engine 外頻晶片,支援全新 Direct OC 功能,並有 EZ DASHBOARD 超頻用子板配件。

B850MPOWER 特色,5G 網路、Wi-Fi 7 / BT 5.4 無線、大型散熱片、EZ DASHBOARD 超頻子板、記憶體極限超頻、OC ENGINE 超頻晶片(超外頻用)、PCIe Gen 5、4個 M.2 擴充槽。

配件有說明書、標籤及個性化貼紙、無線天線、EZ DASHBOARD 面板、面板連接線、一條 SATA、EZ M.2 螺絲、M.2 螺絲等。

EZ DASHBOARD 超頻子板,上面有 DeBug 除錯燈、快速開關、重置、CMOS 鍵。連接線也頗長,即便不是裸測平台,在機殼內應該也足夠延伸到機殼外,至於怎麼穿出可以從後面擋板。

B850MPOWER 採用標準 M-ATX 尺寸 24.4x24.4 公分,整體為黑色,並採用部分黃色線條綴飾,也回歸到了原本 MPOWER 經典用色。實際上也與現在 B850M 所用的板子散熱片都不太一樣,而不是拿個 MORTAR 改個風格,這樣看來 Z790MPOWER 就好像有點隨便了XD。


整體規格來看實際上也與 MORTAR 算相近,記憶體少了2個插槽,SATA 少了2個,但 M.2 多了1個,一樣是 PCIe 5.0 x16 、PCIe 4.0 x4 插槽。

供電上面有大型散熱片,並延伸到後 IO 上。散熱片上面隱約可以看到龍紋圖案。表面有髮絲紋處理,上面有超頻 BIOS 內的相關字樣。

上面部分鏡面搭配 M 字樣設計。

散熱片側邊採用鋁擠鰭片增加散熱面積。



採用 12 + 2 + 1 相 60A SPS 供電設計,散熱片與供電元件接觸的部分鋪有 7W/mK 導熱墊。

2個 CPU 8pin 供電。

AM5 插槽,支援 Ryzen 7000 / 8000 / 9000 系列處理器。

在 CPU 下方有一顆 RENESAS RC26008 時脈產生器,也就是可以支援外頻 BCLK 調整。

記憶體為2個插槽,支援最大128GB,支援時脈最高 DDR5-10200+ (OC)。只用兩個的關係主要是讓記憶體能有更好的超頻幅度。

原本記憶體空下來的位置設置了 M.2 插槽,帶有散熱片,上面有 MPOWER 字樣。散熱片為快拆設計,側邊金屬片按壓即可卸下。

記憶體側邊這個 M.2 規格為 PCIe 5.0 x4。底部也有散熱片以及預裝的導熱墊。

24pin 側邊帶有簡易型除錯燈。

1個 USB Type-C 10Gbps。2個 SATA。左側旁的2個風扇電源接口也採側放。

板子下側有1組 USB 3.0、2組 USB 2.0。

下方則有一個 PCIe 8pin 輔助電源。左側邊則是 EZConn 的連接埠。

下方為大面積的散熱片,從插槽中間延伸到晶片組上方,左側插槽中間也是用於對應 M.2 裝置。在散熱片上方有 MPOWER 字樣,下方有黃色線條,右下側則有一個 M 字樣金屬銘板。

右上側有 OVERCLOCKING 字樣。

擴充卡槽有兩個,PCIe 5.0 x16 、PCIe 4.0 x4 規格。主要顯卡使用的插槽側有金屬護甲強化。

顯卡卡扣雖然並不像一些高階的板子配有延伸的快速釋放鍵,但在按壓的部分也採用了延伸設計,方便按壓拆卸。

散熱片左側邊按壓可以快速拆下。擴充卡插槽中間2個 M.2 底部都有對應散熱片以及導熱墊。另外在晶片組位置上有散熱片,與可拆卸式散熱片中間有導熱墊,雖然面積不大,但應該多少也能導些熱。

M.2 有快速安裝與拆卸設計,上方規格為 PCIe 5.0 x4 ,下方規格為 PCIe 4.0 x4。

另一個 M.2 插槽設計在背面,為 PCIe 4.0 x2 規格。

音效採用獨立區域設計,支援 Audio Boost 5 音效技術,音效晶片為 Realtek ALC4080。

背部 IO 埠,Clr CMOS 鍵、Flash BIOS 鍵、HDMI、RJ-45 網路埠、3個 USB 3.2 Gen2、1個 USB 3.2 Gen2 Type-C、4個 USB 3.2 Gen1、1個USB 3.2 Gen2x2 Type-C、快速拆裝無線天線埠、2個音源輸出入、S/PDIF 光纖輸出。

BIOS 簡介
MSI 在 B850MPOWER 的 BIOS 也是採用了新版 Click BIOS X 介面,更為簡潔易用,功能也變多了,可以更快速的存取自訂常用功能,在配色上面也搭配使用了主板點綴的黃色,右上角還有 MPOWER 的字樣,整體看起來質感還不錯。
下方為 EZ Mode 畫面,左上區塊可以在 CPU 、NPU、Memory 上直接套用優化一鍵超頻,右邊則是主板、CPU、記憶體、儲存設備、風扇等相關資訊。左下 EZ Config 除了預設選項之外,也可以將常用功能自訂於此。右側的 EZ on/off 則是用來快速開關一些功能,如風扇異常警告、溫度顯示、 fTPM 2.0、EZ LED 控制等。

超頻選項,可用來調整 CPU 、記憶體超頻、電壓等細項。



進階 CPU 選項。

AMD 超頻選項。

PBO 的項目內 MSI 主板有多項可供玩家選擇直接套用,除了開啟預設之外,還包括了 Enhanced Mode 1~3檔、Set Thermal Point 65 / 75 / 85 、Enhanced Mode Boost 1~2檔,以及手動進階微調。這部分下方會有直接套用的超頻測試。

AMD CBS 選項。

記憶體的部分除了套用 A-XMP(EXPO)之外,也支援手動調整,另外也可以開啟 Latency Killer 降延遲、High-Efficiency Mode 高效率模式,以及支援 Memory Try It 超頻。

進階記憶體設定,支援記憶體參數時序調整。

DigitALL Power 選項,進階電壓控制。

測試平台
CPU: AMD Ryzen 7 9800X3D
CPU Cooler: MSI MAG CORELIQUID E360 AIO
RAM: ADATA LANCER RGB DDR5-6000 16GBx2
MB: MSI B850MPOWER
VGA: MSI RTX 4060 Ti GAMING X TRIO 8GB
SSD: GIGABYTE AORUS Gen4 SSD 1TB
PSU: MSI A1000G
OS: Windows 11
搭配 Ryzen 7 9800X3D 進行測試,在 PBO 直接套用了 Enhanced Mode 3。記憶體則是採用 Memory Try It 套用 DDR5-8200 42-48-48-122,並開啟 Latency Killer、High-Efficiency Mode 低延遲高效率模式。
CPU-Z
CPU Single:820.3
CPU Multi:8897.6

Memory Benchmark
Read:86352 MB/s
Write:91295 MB/s
Copy:61827 MB/s
Latency:65.8 ns

7-Zip 22.01
壓縮:145.887 GIPS
解壓縮:147.850 GIPS
整體評等:146.868 GIPS

POV-Ray:33.24s

CINEBENCH R23
CPU:23789 pts
CPU 單核心:2139 pts

CINEBENCH 2024
CPU:1424 pts
CPU 單核心:136 pts

V-Ray:29486

V-Ray GPU CUDA:2218

V-Ray GPU RTX:3349

Geekbench 6
Single-Core:3407
Multi-Core:19622

3DMark
Time Spy Extreme:6434
Graphics score:6243
CPU score:7788

Fire Strike Ultra:7637
Graphics score:7290
Physics score:41224

CPU Profile
Max Threads:10513
16 Threads:10524
8 Threads:9115
4 Threads:4857
2 Threads:2453
1 Thread:1242

使用的是 ADATA LANCER RGB DDR5-6000 直接超頻 DDR5-8200 直接過測以上的測試,不過能跑測試是一回事,是否穩定是另外一回事,驗證一下,使用 MemTest64 燒機12圈無錯誤。

小結
MSI B850MPOWER 定位於中階市場,雖然在擴充性與規格上不及 X870E 系列那麼豪華,但相對也降低了超頻玩家的入門門檻。B850 晶片本身的支援度已足以應付大多數需求,提供 PCIe 5.0 x16 以支援新世代顯示卡,並具備兩組 PCIe 5.0 x4 M.2 插槽,能搭配高速 Gen5 SSD。
至於超頻能力則是這張主機板的核心特色。雖然現今 CPU 出廠設定已相當緊湊,可供調整的空間有限,但對於想要進階調校的玩家來說,這張無疑是最好入手的板子。如果你剛從超頻新手村走出來,也不用太擔心,BIOS 內建多種便利的超頻選項,涵蓋 AMD PBO 與記憶體調校,並附帶預設參數,方便使用者嘗試與微調。
以上實測這組 DDR5-6000 記憶體在某平台下大概可以跑到 DDR5-8000,不過這張 B850 MPOWER 似乎能更高一些,BIOS 內使用 Memory Try It 直接套用了 DDR5-8200,且開啟 Latency Killer、High-Efficiency Mode 低延遲高效率模式,其餘並沒有做其他設定,即可穩定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