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P7A 來了] XFX 製 Geforce9300 晶片組 mGPU 雙通道 Intel 平台 MicroATX 小板

  • 主題發起人 主題發起人 x3dfx
  • 開始日期 開始日期

x3dfx

榮譽會員
已加入
6/26/05
訊息
4,383
互動分數
1
點數
38
網站
www.xfastest.com
XFX 製 Geforce9300 mGPU 晶片組 MCP7A 雙通道 for Intel 平台 MicroATX 小板

先說聲︰大家情人節快樂!;tongue;

基本上測試數據還蠻多的(所以我會分 2~3 篇 re 上來給想看的人參考) ;ranger;

───────────────────────────────────────

話說 MCP7A 真的發佈+發售也有一段時間了……………可惜你在台灣…看.不.到
在 nVIDIA 晶片組兩邊平台不斷被夾擊下,零售市場購買率萎縮的實在太厲害
要效能有 AMD 在上,要便宜有 Intel 在下,使得 nVIDIA 這第三方晶片組愈來愈難生存
僅存愛好者和 OEM 市場能足以供應仰賴生存…
亦或者 MCP73 還沒清光的單通道平台偏好 Intel processor + 稍微堪用的內顯苟延殘喘


雖然…華碩、技嘉、微星…
幾乎在台灣零售市場上幾乎已經宣佈判 MCP7A 相關主機板死刑 ;ng;
意思就是他們都有出但是就是死也不願意和評估過後不想賣不鋪貨 ;em44;
小弟我偏愛玩不一樣…不是特定死忠品牌支持者,唯一興趣就是碰大眾市場以外冷門的東西
於是千方百計弄到了這張非上面那三個品牌以外為 nVIDIA 頂尖 AIC 之一的 XFX 社的板子
我是不知道台灣代理 XFX 的 AHQ 會不會代理這張板子
反正管他這麼多我就給他先弄來玩就對了 :PPP:


───────────────────────────────────────

這張板子型號︰XFX Geforce 9300 就這麼簡單 (但是容易被誤認為 VGA)

顧名思義它內顯包南北橋這顆 Geforce9300 mGPU 就是前面的 VGA 等級

接下來將讓小弟我來揭開到底 Geforce9300 好不好玩和省不省電以及實際效能應用如何 :eek:

測試平台概要︰

Intel Celeron E1400 一顆 (全程預設值測試 2Ghz ) 配原廠 Cooler
Corsair 海盜船 XMS2 DDR2-800 一對
Corsair 海盜船 VX450 一顆
Seagate Barracuda 7200.11 320GB / SD22
其他的不重要


說了這麼多準備進入制式的開箱流程和一些罐頭測試了,這是一定要的 ;oplc;
準備開始了 ;director;


────────────────────────────────────────

外盒包裝︰
000.jpg


背面︰
001.JPG


Specification︰
002.JPG


內盒呈現 XFX 專用的 Green 色︰
003.JPG


我不客氣就打開了︰
004.JPG


主機板慣用配件 XFX Logo 的 SATA 排線︰
005.JPG


主機板正面空照︰(可惜的就是沒有全固態,大概是 XFX 的 PM 認為沒差)
006.JPG


處理器迴路︰(搭載熱導管和 VRM 散熱)
007.JPG


最重要的 Intel 授權雙通道給 nVIDIA 的 MCP7A︰
(後面將有雙/單通道效能測試差異)
008.JPG


PCI-e x16(Gen2)、PCI-e X1、PCI 擴充槽︰
009.JPG


6 組 90 度垂直 SATA 插槽︰
010.JPG


這個板子比較特別的地方就是 OC 保護︰ (要超頻之前要移除 Jumper) 且有內建 Power ON/Off Button 以及 Reset Button
011.JPG


輸出端子部份︰(VGA/DVI/HDMI/eSATA) 幾乎重要該有的都有了
012.JPG


我準備要開機了哦︰
013.JPG


開機後 DIMM 會亮綠燈︰ (有內建 DeBUG 七段顯示器)
014.JPG


開機畫面 XFX 大大的 Logo 在眼前
015.JPG


很普通的 BIOS 介面
016.JPG


支援 AHCI/RAID/IDE︰ (可惜這張板子沒有 Floppy disk 插槽)
如果你想開 AHCI with NCQ 熱插拔必須要用整合 n-Lite 或者用 Vista
017.JPG


內建的 mGPU 記憶體分享顯示最多可以到 512MB (測試時使用 256MB 預設)
018.JPG


把 OC 超頻 Jumper 移除後就會看見相關超頻選項秀出來︰
019.JPG


還沒移除前︰
020.JPG


移除後︰
021.JPG


然後測量一下 Heatsink (也就是散熱片) 上的待機狀態下環繞溫度
022.JPG


T1︰晶片組上的 Heatsink 所量測溫度 32.5 (其實 Die 本身非常燙) 下面將會有數據
T2︰VRM 附近的 Heatsink 熱導管 所量測溫度 30.3

最令人關切的耗電度來了︰(配備就是上面那些最陽春狀態,沒有插 VGA 靠內顯)
用 Seasonic Power Angel 所量測到,系統 Idle 下 44 瓦
證據︰

023.JPG


OC 部份可以到 400 以上 (可是還是得看 U 的體質) 且 nVIDIA 晶片組的極限加上是內顯

通常超過 333 以後到 400 上下區間就是極限了

︰︰︰第一階段先到這邊︰︰︰ 來去休息

後續繼續 ;ranger;
 
雖然是小板子,
但該有的都有,
且蠻高規的,
比較可惜的就是沒有全固態電容,
期待大大測試內顯的效能?!
 
我記得國外的測試
MCP7A 9300還9400跟AMD 790GX介於伯仲之間
有時候還會超過
可惜就是台灣沒賣
如果價格便宜...一定會大賣Orz
 
在台灣的Intel平台就是缺少這種低價又功能齊全的板...
價格要是落在兩千多應該蠻有競爭力。
 
承上篇

︰︰測試再開︰;director;

基本上 Benchmark 在下就沒有刻意挑最新的去試 /06/Vantage…etc

隨便挑個測到知道大概在哪參考就行了 ;ranger;

全程都使用預設值測試(沒有調整過任何參數和任何選項)

第一張是 CPU-Z 預設狀態和板子資料以及和萬年御用 CPUMark99︰
024.jpg


看一下 mGPU 9300 同樣容量記憶體「雙通道」狀態下 3DMark05 得分︰3,174
025.jpg


看一下 mGPU 9300 同樣容量記憶體「單通道」狀態下 3DMark05 得分︰2,002
026.jpg


看樣子雙通道對內顯的效能集成加分好像還蠻重要,雖然 N 通道之爭吵好久了



再來看一下單/雙通道對於系統整體的影響加持

看一下同樣容量記憶體「雙通道」狀態下 PCMark05 得分︰4,247
027.jpg


看一下同樣容量記憶體「單通道」狀態下 PCMark05 得分︰4,058
028.jpg


︰︰總體效能而言︰︰單通道和雙通道確實差異不大
(但是對於內顯仰賴 3D 程度似乎比較有用)


再來讓你看一下 Everest 讀出來 Die 晶片本身的溫度,承襲以往傳統︰
029.jpg

沒有第二句話…就是高溫…燙手 (把 Heatsink 拆掉摸摸看就知道) 我俗辣怕燙:L..

再來看一下 Full-Loading 時測溫 Heatsink 環繞溫度
030.jpg

T1︰晶片組上的 Heatsink 所量測溫度 35.9
T2︰VRM 附近的 Heatsink 熱導管 所量測溫度 31.9

*Heatsink 不等於 Die 晶片本身所散發的熱度※

再來看一下 Full-Loading 時,系統功耗滿載︰74W
031.JPG


和一開始的 Idle 待機相比,功耗攀升 44W74W

接下來一篇將針對南橋效能(730i) 開 IDE 和 AHCI 的互相比較

以及跑個陽春 3D 小遊戲之類的

待續…
 
台灣什麼時候賣阿..........
就所有規格比較想買技嘉那張,不過技嘉好像說台灣不賣。
 
台灣什麼時候賣阿..........
就所有規格比較想買技嘉那張,不過技嘉好像說台灣不賣。


華碩/技嘉/微星

不想買台灣 MCP7A ;face12;
 
一張將近 4k 的話
必須要有選配方案
不然 User 接受度恐怕不高 ;oq;
真夭壽...
其實我一直對這張板子興趣濃厚, 只是台灣真地一張都沒看到過:lkl:

另外, 主機板號稱的支援DDR800不知道是的確有除頻比或控制器的限制, 還是有開放, 只要記憶體模組的能耐夠高的話就能上得更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