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加入
- 5/10/13
- 訊息
- 36
- 互動分數
- 0
- 點數
- 0
┌┐
█★話說~
└┘
這幾個月搭載GeForce GTX 760晶片組的顯示卡紛紛出籠,
想必準備入手顯卡的各位已經在煩惱要買哪張了。
結果在2013/8/7微星又發表了GTX 760 HAWK,配備2GB GDDR5,
這讓各位又多了一個選擇,煩都煩死啦XD
簡而言之,MSI GTX 760 HAWK主打超頻效能,
所以配備了Twin BIOS、超頻工具,以及進化版Twin Frozr IV。
┌┐
█★開箱~
└┘
▲HAWK這個單字的意思是「猛襲」,所以外盒上以一架隱形戰機來代表。
配色絢麗,但材質是霧面消光,這樣的對比頗獨特。
▲上面可以掀開,裡面寫滿了GTX 760 HAWK的特色
▲超頻重要功能:雙BIOS、6+2相供電、8層PCB板ㄏ
超頻工具:電壓量測點、CPU, Memory, PLL電壓可調
軍規料件4代:超導磁電感、鉭質電容、黑化電容
▲進化版Twin Frozr IV:風流控制技術、自動除塵技術
▲開箱,上層是配件盒
▲配件有:使用說明、6Pin轉8Pin電源線x2、驅動軟體、電壓探針x3、DVI轉VGA轉接頭
▲GTX 760 HAWK本尊,全金屬導風罩,黃黑配色,以及亮光烤漆
▲前端流線造型,似乎有導流的作用
▲尾端造型頗殺。
▲右邊風扇上的貼紙寫著HAWK,還有髮絲紋路
▲左邊的則是隱形戰機的標誌
▲總共5根熱導管,平均廢熱至所有散熱鰭片
▲為了超頻的穩定電源,供電採用雙8Pin
▲在顯卡的尾端有電壓量測點,插上隨附的探針就能方便地量電壓囉!
▲GTX 760 HAWK的背面是整片的金屬,除了散熱外,還可以防止彎板
▲連這片都是烤漆-髮絲紋路
▲相較於早期,現在的挖孔都圓滑多了,看起來有質感,摸起來順手
▲BIOS切換開關在SLI金手指旁邊,預設是GAMING模式喔!
▲I/O包括DisplayPort x1、HDMI x1、DVI x2
┌┐
█★測試~
└┘
測試平台規格:
處理器:Intel Core i5-4670K
記憶體:DDR3-1333 2GB*4 (OC 1866)
主機阪:MSI Z87 MPOWER
顯示卡:MSI N760 HAWK
螢幕解析度:1920x1080
▲Windows體驗指數以7.9分攻頂
▲3DMARK >> Fire Strike:5856|Cloud Gate:17654|Ice Storm:168619
▲3DMARK11 >> Entry:12416|Performance:8904|Extreme:3171
▲Resident Evil 6 >>Scroe 10696|Rank S (顯示特效,皆最高)
▲FF XIV >> Score 7081
▲Heaven Benchmark v3.0 >> FPS:44.8|Scores:1130|Min FPS:21.7|Max FPS:116.8
▲Heaven Benchmark v4.0 >> FPS:34.1|Scores:858|Min FPS:17.6|Max FPS:76.8
(顯示特效,除了3D沒開之外,其餘皆最高)
▲Unigine Valley Benchmark 1.0 >> FPS:41.8|Scores:1750|Min FPS:23.0|Max FPS:77.4
(顯示特效,除了3D沒開之外,其餘皆最高)
▲勇者鬥惡龍>> 11987 (顯示特效為最高品質)
(顯示特效,除了3D沒開之外,其餘皆最高)
▲Assassin's Creed III>>平均FPS:76.628|最低FPS:51|最高FPS:135
(顯示特效皆為最高)
▲Battlefield 3>>平均FPS:76.426|最低FPS:28|最高FPS:213
(顯示特效皆為最高)
▲Crysis 3>>平均FPS:29.820|最低FPS:18|最高FPS:59
(顯示特效皆為最高)
▲以Furmark 1920x1080燒機15分鐘後,最高溫為75度
┌┐
█★結論~
└┘
相較於MSI GTX760 GAMING,MSI N760 HAWK預設時脈更高,
一連串實測下來,Benchmark的分數都勝出,
而遊戲部分看似差不多,但其實這次測試遊戲的關卡比較進階,
所以HAWK效能還是勝出不少的。
還有從官方資料看
這次HAWK的風扇是10cm的,不同以往的8cm,
散熱多了Airflow技術,散熱鰭片可以將風流導向熱導管,降低了熱管的溫度
比公版散熱設計溫度低10度,噪音降減少12.48dB。
不過整體看來,HAWK較注重超頻效能,GAMING較注重遊戲體驗,
但兩者的附加價值都很高,至於哪個CP值較高,就看各位的取捨囉!
█★話說~
└┘
這幾個月搭載GeForce GTX 760晶片組的顯示卡紛紛出籠,
想必準備入手顯卡的各位已經在煩惱要買哪張了。
結果在2013/8/7微星又發表了GTX 760 HAWK,配備2GB GDDR5,
這讓各位又多了一個選擇,煩都煩死啦XD
簡而言之,MSI GTX 760 HAWK主打超頻效能,
所以配備了Twin BIOS、超頻工具,以及進化版Twin Frozr IV。
┌┐
█★開箱~
└┘

▲HAWK這個單字的意思是「猛襲」,所以外盒上以一架隱形戰機來代表。
配色絢麗,但材質是霧面消光,這樣的對比頗獨特。

▲上面可以掀開,裡面寫滿了GTX 760 HAWK的特色

▲超頻重要功能:雙BIOS、6+2相供電、8層PCB板ㄏ
超頻工具:電壓量測點、CPU, Memory, PLL電壓可調
軍規料件4代:超導磁電感、鉭質電容、黑化電容

▲進化版Twin Frozr IV:風流控制技術、自動除塵技術

▲開箱,上層是配件盒

▲配件有:使用說明、6Pin轉8Pin電源線x2、驅動軟體、電壓探針x3、DVI轉VGA轉接頭

▲GTX 760 HAWK本尊,全金屬導風罩,黃黑配色,以及亮光烤漆

▲前端流線造型,似乎有導流的作用

▲尾端造型頗殺。

▲右邊風扇上的貼紙寫著HAWK,還有髮絲紋路

▲左邊的則是隱形戰機的標誌

▲總共5根熱導管,平均廢熱至所有散熱鰭片

▲為了超頻的穩定電源,供電採用雙8Pin

▲在顯卡的尾端有電壓量測點,插上隨附的探針就能方便地量電壓囉!

▲GTX 760 HAWK的背面是整片的金屬,除了散熱外,還可以防止彎板

▲連這片都是烤漆-髮絲紋路

▲相較於早期,現在的挖孔都圓滑多了,看起來有質感,摸起來順手

▲BIOS切換開關在SLI金手指旁邊,預設是GAMING模式喔!

▲I/O包括DisplayPort x1、HDMI x1、DVI x2
┌┐
█★測試~
└┘
測試平台規格:
處理器:Intel Core i5-4670K
記憶體:DDR3-1333 2GB*4 (OC 1866)
主機阪:MSI Z87 MPOWER
顯示卡:MSI N760 HAWK
螢幕解析度:1920x1080

▲Windows體驗指數以7.9分攻頂

▲3DMARK >> Fire Strike:5856|Cloud Gate:17654|Ice Storm:168619



▲3DMARK11 >> Entry:12416|Performance:8904|Extreme:3171


▲Resident Evil 6 >>Scroe 10696|Rank S (顯示特效,皆最高)

▲FF XIV >> Score 7081

▲Heaven Benchmark v3.0 >> FPS:44.8|Scores:1130|Min FPS:21.7|Max FPS:116.8

▲Heaven Benchmark v4.0 >> FPS:34.1|Scores:858|Min FPS:17.6|Max FPS:76.8
(顯示特效,除了3D沒開之外,其餘皆最高)

▲Unigine Valley Benchmark 1.0 >> FPS:41.8|Scores:1750|Min FPS:23.0|Max FPS:77.4
(顯示特效,除了3D沒開之外,其餘皆最高)

▲勇者鬥惡龍>> 11987 (顯示特效為最高品質)
(顯示特效,除了3D沒開之外,其餘皆最高)


▲Assassin's Creed III>>平均FPS:76.628|最低FPS:51|最高FPS:135
(顯示特效皆為最高)


▲Battlefield 3>>平均FPS:76.426|最低FPS:28|最高FPS:213
(顯示特效皆為最高)



▲Crysis 3>>平均FPS:29.820|最低FPS:18|最高FPS:59
(顯示特效皆為最高)

▲以Furmark 1920x1080燒機15分鐘後,最高溫為75度
┌┐
█★結論~
└┘
相較於MSI GTX760 GAMING,MSI N760 HAWK預設時脈更高,
一連串實測下來,Benchmark的分數都勝出,
而遊戲部分看似差不多,但其實這次測試遊戲的關卡比較進階,
所以HAWK效能還是勝出不少的。
還有從官方資料看
這次HAWK的風扇是10cm的,不同以往的8cm,
散熱多了Airflow技術,散熱鰭片可以將風流導向熱導管,降低了熱管的溫度
比公版散熱設計溫度低10度,噪音降減少12.48dB。
不過整體看來,HAWK較注重超頻效能,GAMING較注重遊戲體驗,
但兩者的附加價值都很高,至於哪個CP值較高,就看各位的取捨囉!
由板主最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