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隨身硬碟進化論 Seagate GoFlex Slim Performance Drive

  • 主題發起人 主題發起人 ST-15K.3
  • 開始日期 開始日期

ST-15K.3

我是恐龍..
已加入
9/18/03
訊息
21,576
互動分數
26
點數
48
年齡
46
網站
www.coolaler.com
從有隨身碟這種東西開始,大大的改變了我們存取、攜帶檔案的模式,
記得我買的第一支隨身碟是32MB的…外型跟這隻很像


__USB1.jpg




後來隨身碟一直不斷的增加容量,從最開始取代磁碟片、CD-R光碟片、MO、
到現在甚至可以取代內接的硬碟,看看曾經用過的隨身碟,從有,到希望它更小..


USB2.jpg




後來希望它更有個性化…
__1.jpg




使用前先剝皮…
__2.jpg




人是不會滿足於32G容量...
再來又希望他能裝下一些影片阿…遊戲阿…照片阿….或是備份一些工作上的資料…
32G怎麼夠呢?
所以又出現了下面這堆…
__4.jpg





富士的是因為幫朋友買NB凹下來的…創見的是老婆公司的…WD是外型方正夠厚拿來墊在NB下面當散熱不錯….
__5.jpg


後來..NB的容量不夠…所以黏在NB上面,當第二顆硬碟…
__3.jpg





但是呢..容量越大…卻一直卡在USB 2.0…
相信大家都有經驗..USB 2.0如果要傳個10G的檔案…
SPEED.jpg




真的可以去喝杯咖啡…
好加在…USB 3.0出現了
SE500.jpg




用了一段時間…還是覺得他跟我一樣胖胖肥肥的…而且表面容易刮傷…
如果他是金屬的外皮又是7200轉的話…那就更能發揮USB 3.0的速度..
而且外觀更美觀了…
上天似乎聽到我的心聲…..
Seagate GoFlex Slim出現了…
外盒是半透明包裝,可以直接看到纖細的GoFlexSlim
IMG_3439.jpg



7200rpm / USB 3.0 / Mac & PC通用
IMG_3441.jpg



比一般的隨身硬碟薄約5.5mm
IMG_3442.jpg



抽出包裝,內容物有已經安裝好USB 3.0 / 2.0 Kit 的GoFlexSlim / USB線 / 說明書
IMG_3443.jpg



硬碟上方的 “-” 是讀寫的白光LED!
IMG_3444.jpg



IMG_3445.jpg




鋁合金的前後殼
IMG_3456.jpg



IMG_3446.jpg



USB 3.0 / 2.0 Kit 的GoFlexSlim
IMG_3455.jpg



內容硬碟..旁邊的色是軟軟的橡膠..跟外接盒本體防震用的
IMG_3211.jpg



硬碟資訊
HDT-2.jpg





內建軟體部分


硬碟內部的軟體安裝檔
GoFlexSlim.jpg



開始安裝囉! 繁體中文就是讚!
GoFlexSlim-3.jpg



GoFlexSlim-4.jpg



安裝好了! 可以看到硬碟名稱代號以及所用容量,下面是Seagate軟體的啟動連結
GoFlexSlim-5.jpg



設定中有多項細部設定可選
GoFlexSlim-6.jpg



GoFlexSlim-7.jpg



GoFlexSlim-8.jpg



GoFlexSlim-9.jpg



再來是備份軟體,註冊後會獲得1G的網路空間
GoFlexSlim-10.jpg



自動備份會將您的系統預設個人資料夾全數備份(就是我的圖片 / 我的文件等等)
GoFlexSlim-11.jpg



自訂則可以將備份檔放在Seagate網路空間 / GoFlexSlim / 區網空間 / USB / iPod
GoFlexSlim-12.jpg



選擇要備份的東西
GoFlexSlim-13.jpg



完成後會建立備份計畫…會自動備份喔
GoFlexSlim-14.jpg



再來是自動同步功能,可以將您的兩個資料夾做同步,如果您的常用檔案都放在電腦中一定的位置
他可以幫您自動同步到GoFlexSlim,這樣一來,所帶在身上的檔案跟電腦內部的都一樣是最新版本囉!
GoFlexSlim-17.jpg


選好資料夾,按下”下一步”就這麼簡單!
GoFlexSlim-18.jpg




HD Tune
HDT-1.jpg



HDT-5.jpg



HDT-4.jpg



HDT-3.jpg



CrystalDiskMark
CDM.jpg



ATTO
ATTO.jpg




從此之後…不用在慢慢等待檔案傳輸…
我的隨身硬碟…進階了…你呢?
 
最後編輯:
歐 NO~ 我之前是買 WD 1TB 的 MY passport 2.5吋 USB3
可是好像不是7200轉呀!!!
 
我還是在用創見的P25 250G.....XD

都是用來傳遊戲跟迷片,所以速度上我是覺得還OK
 
我還是在用創見的P25 250G.....XD

都是用來傳遊戲跟迷片,所以速度上我是覺得還OK

檔案大就慢囉

如果是要傳個50g...
 
檔案大就慢囉

如果是要傳個50g...

檔大阿....直接把BT機硬碟拆了,直接另一台的主機板最快~:MMM:


迷之音:其實是口袋空,沒摳摳買U3卡+碟....;em44;
 
檔大阿....直接把BT機硬碟拆了,直接另一台的主機板最快~:MMM:


迷之音:其實是口袋空,沒摳摳買U3卡+碟....;em44;

如果要帶去公司呢?
 
龍大32MB還在:PPP:
弟也常用大檔USB的傳輸
節省至少3分之2的時間很有幫助
不過還是希望它能再快一點
看來可換7200轉讓速度再提升
感謝;em03;
 
龍大32MB還在:PPP:
弟也常用大檔USB的傳輸
節省至少3分之2的時間很有幫助
不過還是希望它能再快一點
看來可換7200轉讓速度再提升
感謝;em03;


來一顆吧!
 
小弟正在看2.5吋的隨身硬碟
這顆倒挺喜歡的(薄啊~)

這兒請教恐龍大一下觀念:
就小弟認知,USB3.0已經超越了傳統硬碟的頻寬,
於是分勝負的關鍵就是,內容物"硬碟"的效能囉
是嗎?(也就是轉速,單碟大小...)

單就不同品牌的USB3.0介面而言
會不會有很大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