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加入
- 8/26/21
- 訊息
- 166
- 互動分數
- 5
- 點數
- 18
近幾年隨著技術的開放與成熟,除了一些老廠牌開始跨足到不同領域之外,也有越來越多新興品牌開始嶄露頭角,而各家品牌所走的路線都不相同,有些走高價位與高階產品定位,有些則是面向評價主流風格;
本次要來開箱的是來自TCOMAS的產品,而TCOMAS本身是2022年創立的新興品牌,他們本身就有在研發與代工生產機殼風扇、機殼、水冷散熱器…等產品,而近年也開始經營專屬於自家品牌的產品,目前他們也推出了多款價格很不錯的一體式水冷散熱器;而今年他們也正式在台灣上市,本次筆者則是收到他們新推出的塔散要來開箱,型號為:TCOMAS SJ-R400 WHITE。
背面上半部有多種語言的色特介紹,下半部則放上TCOMAS與生產的相關資訊,並且也有放上塔散顏色標示;筆者這邊也列出這款塔散的特色給大家參考:
側邊有放上完整詳細的塔散規格數據表,下半部有多種視角的塔散尺寸圖。
TCOMAS在官網上有提供自家所有散熱器產品的電子安裝說明書,因此在另一面側面則有放上TCOMAS官方網站的QR-CODE可以掃描查看。
盒裝內容物則包含了SJ-R400 WHITE塔散本體以及一包配件包。
在主機板用底座的背面有特別刻上1700與1851的字樣來標示這款底座是給新平台使用。
另一個則是有115X與1200的標示來提供給較舊的平台使用。
接著是AMD平台,分別有底座用螺柱4根以及扣具。
最後則是扣具固定用的螺母,同樣有4個。
塔散尺寸(長×寬×高):128.5 x 92 x 155 mm
熱導管:Φ6 mm x 4 PCS
風扇尺寸:120 x 120 x 30 mm
轉速:650 – 2500 RPM ±10%
風流:81.8 CFM
風壓:3.2 mm-H2O
噪音:35.7 dBA
風扇連接方式:4-PIN PWM + 5V ARGB
腳位支援性:Intel LGA 1851/1700/1200/115X、AMD AM5/AM4
保固:3年
本次開箱的是白色款,風扇本身外框也有對應白色化,中間軸承處有貼上TCOMAS字樣的貼紙,另外風扇本身有ARGB燈效,因此扇葉也採用半透明設計。
而這款風扇的特點就是每片扇葉彼此最外環處有聯結起來,目前市面上有些顯卡的風扇也有採用類似的設計,這樣風扇的風流能夠有更集中的效果;並且在厚度上也來到非常規的30 mm,而這樣的厚度也能讓風扇的扇葉厚度加厚,也能讓散熱效果更好。
背面扇框總共有3根,並且其中一根有夾著風扇PWM轉速與ARGB燈效控制線。
這款風扇本身鎖孔處並沒有預先安裝減震墊。
側面外框有因應扇葉的設計而外凸,能夠最大化扇葉的寬度;另外也有簡單放上TCOMAS字樣來點綴。
前面有提到這款風扇有燈效,因此風扇有一條5V 3-PIN ARGB控制線,可與塔散進行串接並透過主機板燈控軟體控制燈效。
在PWM轉速控制線上有附上保固標籤,如果撕掉標籤會造成保固失效,請玩家不要自行撕掉。
比較特殊的是這款風扇與塔散的組裝方式採用滑軌式設計,在風扇背面有預先鎖上兩條滑軌固定用的配件。
在塔散的兩側也有預先安裝滑軌機制讓風扇可以使用。
滑軌機制本身是有段落的設計,玩家可以自由調整風扇的高度;另外由於風扇本身是120 mm的風扇,因此如果玩家手上有別款120 mm的風扇想換上去也沒有問題。
散熱鰭片是由TCOMAS自行研發且有獲得專利,本身採用鋁製高密度翅片設計,能夠提供更好的散熱效率。
除了風扇有ARGB燈效之外,在塔散頂部也有設計ARGB燈效,讓這款塔散的光害程度能夠更有效果;並且也有加裝一塊飾板,上面有TCOMAS品牌字樣與POWER UP TO GAMERTS的標語點綴。
在散熱鰭片的正面處也有因應頂部的ARGB燈效控制線挖了一個槽讓線材能夠從頂部走到下方。
ARGB燈光控制線有2條,其中一條較短的是公頭,可以與風扇的進行短串接。
除了一個公頭之外,另一條較長的則是母頭,風扇與塔散本體的線材串接後,再將此線連接至主機板就可以同步控制燈效了。
在側面的設計上,TCOMAS採用45度角的LOGO拋光來點綴,讓塔散在視覺上能夠更有設計感。
SJ-R400本身是4根Φ6 mm熱管的單塔設計,並且導熱管本身有往後偏移的設計,這樣在安裝前方的風扇時才不會被擋到記憶體的燈效。
塔散的扣具是已經預先安裝在本體上,兩家CPU平台都通用。
而接觸面部分,SJ-R400是採用熱導管削平直觸的設計,能夠最快的速度將熱導到上面散熱;另外TCOMAS也預先塗上了散熱膏,玩家到手後可以直接組裝上去。
接著安裝AMD平台用螺柱,要注意螺柱兩端的螺紋與粗細不同,螺紋較少的那一端要安裝在AMD主機板的底座。
接著就是安裝AMD平台的扣具,這邊同樣要注意兩個扣具的安裝方位,較凸的一端要向外,另外再用螺母固定即可。
最後塔散的螺母對準扣具的鎖孔後一樣鎖緊就完成AMD平台的安裝了。
接下來是Intel平台,同樣先挑選正確的底座,並搭配螺柱進行組裝;並且Intel平台的螺柱兩端螺紋也不相同,玩家要稍微確認一下安裝方向,避免鎖到崩牙。
接著安裝Intel平台扣具,而扣具部分就沒有區分LGA 1851/1700與1200/115X,在鎖孔上已經有預先保留好兩種腳位的位置,只需要對準螺柱放上去之後再用螺母固定即可。
最後同樣將塔散放上去對準鎖孔後固定即可完成安裝。
CPU:Intel Core Ultra 7 265K
MB:ROG STRIX Z890-A GAMING WIFI
RAM:G.SKILL Trident Z5 RGB DDR5 16Gx2 6400MHz WHITE
COOLER:TCOMAS SJ-R400 WHITE
SSD:KINGSTON FURY RENEGADE 1TB
POWER:FSP Hydro PTM X PRO 1200W WHITE + Bear Mod小熊傘兵繩模組線
CASE:Thermaltake 曜越 Core P3 TG Pro WHITE
作業系統:WINDOWS 11 24H2
BIOS VERSION:2006
本次測試同樣開啟華碩自家AI超頻功能,環境則設定在27度的冷氣房內。
開始進行測試前一樣放上更新到最新的BIOS的截圖以及開啟CPU的AI超頻和DDR5的XMP。
接著是CPU-Z的截圖驗明正身。
首先在待機下,Ultra 7 265K的平均功耗為20.4 w,平均溫度52度。
首先是AIDA64單燒FPU,Ultra 7 265K的PACKAGE平均功耗175.4 w,平均溫度到88度。
在OCCT的電源測試中,Ultra 7 265K的PACKAGE平均功耗小幅提升到179 w,平均溫度88度。
在CINEBENCH R23的多核測試中,Ultra 7 265K PACKAGE平均功耗181.8 w,平均溫度88度。
最後則是CINEBENCH 2024中,Ultra 7 265K的PACKAGE平均功耗183.4 w,平均溫度88度。
最後噪音部分,本次測試分別進行1200 RPM、1500 RPM、2000 RPM與最極限的2500 RPM這四種轉速下的噪音;在1000 RPM的轉速下,噪音會提升到54 dB;將轉速調整到1500 RPM下僅小幅提升到58 dB;如果調整到2000 RPM的情況下,風扇就會有比較明顯的風噪聲,在最極限的2500 RPM下則更明顯;因此官方也建議玩家在轉速上盡量限制在1800到2200 RPM會是比較適合的曲線。
最後筆者也放上這款塔散在多種燈效下的顯色表現,頂部的燈板與風扇的顯色本身都相當飽滿,所以視覺上筆者覺得相當不錯。
以上就是TCOMAS SJ-R400 WHITE的開箱與測試拉~~
首先談一下SJ-R400 WHITE塔散本身的設計,這款塔散的主要特色包含了風扇採用滑軌式的設計,讓玩家在風扇的拆裝上能夠比過往的鐵鉤來的更加便利輕鬆;另外在風扇的設計上在扇葉的最外環處連接起來,能夠讓風流更集中,達到更好的散熱效率;而散熱導管本身也有偏移的設計,能夠避免風扇與記憶體有空間上的衝突,如果是有RGB燈效的記憶體也可以完全展示出酷炫的燈效;另外就是SJ-R400 WHITE的高度是155 mm,在有效的高度控制下,讓他能夠兼容更多緊湊或是M-ATX機殼;
在散熱性能上,本次筆者搭配Ultra 7 265K這顆處理器,在沒有額外特別設定PL1、PL2或是相關電壓頻率的情況下,在27度冷氣房內解熱能力在90度這個溫度下大概是180W的解熱能力;如果玩家是使用非K版Ultra 7或是Ultra 5抑或是AMD的F系列處理器,在日常使用與遊戲基本上也都沒問題;
最後講一下TCOMAS這個品牌,筆者這次在觀看他們的官網時有發現他們多款水冷的外觀設計很有他們自家的設計風格,並且在價格上也都是可以接受的定價;而他們今年下半年開始是由台灣的代理進來,因此我想台灣的玩家對這間應該相對不熟,筆者也稍微查看了一下國外一些媒體對於他們家的水冷的一些散熱測試與評價也都相當不錯;最後筆者也樂見這些新興品牌能夠在台灣上市,讓台灣的玩家有更多經濟實惠的產品可以選擇,如果玩家對TCOMAS的產品有興趣後續也可以持續關注TCOMAS的官方訊息。
本次要來開箱的是來自TCOMAS的產品,而TCOMAS本身是2022年創立的新興品牌,他們本身就有在研發與代工生產機殼風扇、機殼、水冷散熱器…等產品,而近年也開始經營專屬於自家品牌的產品,目前他們也推出了多款價格很不錯的一體式水冷散熱器;而今年他們也正式在台灣上市,本次筆者則是收到他們新推出的塔散要來開箱,型號為:TCOMAS SJ-R400 WHITE。

===== 開箱 =====
先從包裝盒開始看起,正面中間放上了SJ-R400塔散的形象圖,並且風扇與塔散頂部也特別放上不同顏色來表示有RGB燈效;左上角有TCOMAS的商標LOGO,右上角放上支援5年保固與1顆風扇的圖示;下方有粗體的型號字樣。
背面上半部有多種語言的色特介紹,下半部則放上TCOMAS與生產的相關資訊,並且也有放上塔散顏色標示;筆者這邊也列出這款塔散的特色給大家參考:
- 滑軌式風扇安裝結構
- 高導逆重力熱管
- 有效散熱面積達到5452.7平方公分
- 全鍍鎳工藝,提升抗氧化能力

側邊有放上完整詳細的塔散規格數據表,下半部有多種視角的塔散尺寸圖。

TCOMAS在官網上有提供自家所有散熱器產品的電子安裝說明書,因此在另一面側面則有放上TCOMAS官方網站的QR-CODE可以掃描查看。

盒裝內容物則包含了SJ-R400 WHITE塔散本體以及一包配件包。

===== 配件 =====
配件部分首先是Intel平台,分別有LGA 1200/115X底座、LGA 1700/1851底座、Intel平台扣具以及底座用螺柱4根。
在主機板用底座的背面有特別刻上1700與1851的字樣來標示這款底座是給新平台使用。

另一個則是有115X與1200的標示來提供給較舊的平台使用。

接著是AMD平台,分別有底座用螺柱4根以及扣具。

最後則是扣具固定用的螺母,同樣有4個。

===== TCOMAS SJ-R400 WHITE =====
一開始同樣先放上這款塔散的相關規格數據給大家參考:塔散尺寸(長×寬×高):128.5 x 92 x 155 mm
熱導管:Φ6 mm x 4 PCS
風扇尺寸:120 x 120 x 30 mm
轉速:650 – 2500 RPM ±10%
風流:81.8 CFM
風壓:3.2 mm-H2O
噪音:35.7 dBA
風扇連接方式:4-PIN PWM + 5V ARGB
腳位支援性:Intel LGA 1851/1700/1200/115X、AMD AM5/AM4
保固:3年

本次開箱的是白色款,風扇本身外框也有對應白色化,中間軸承處有貼上TCOMAS字樣的貼紙,另外風扇本身有ARGB燈效,因此扇葉也採用半透明設計。

而這款風扇的特點就是每片扇葉彼此最外環處有聯結起來,目前市面上有些顯卡的風扇也有採用類似的設計,這樣風扇的風流能夠有更集中的效果;並且在厚度上也來到非常規的30 mm,而這樣的厚度也能讓風扇的扇葉厚度加厚,也能讓散熱效果更好。

背面扇框總共有3根,並且其中一根有夾著風扇PWM轉速與ARGB燈效控制線。

這款風扇本身鎖孔處並沒有預先安裝減震墊。

側面外框有因應扇葉的設計而外凸,能夠最大化扇葉的寬度;另外也有簡單放上TCOMAS字樣來點綴。

前面有提到這款風扇有燈效,因此風扇有一條5V 3-PIN ARGB控制線,可與塔散進行串接並透過主機板燈控軟體控制燈效。

在PWM轉速控制線上有附上保固標籤,如果撕掉標籤會造成保固失效,請玩家不要自行撕掉。

比較特殊的是這款風扇與塔散的組裝方式採用滑軌式設計,在風扇背面有預先鎖上兩條滑軌固定用的配件。

在塔散的兩側也有預先安裝滑軌機制讓風扇可以使用。

滑軌機制本身是有段落的設計,玩家可以自由調整風扇的高度;另外由於風扇本身是120 mm的風扇,因此如果玩家手上有別款120 mm的風扇想換上去也沒有問題。

散熱鰭片是由TCOMAS自行研發且有獲得專利,本身採用鋁製高密度翅片設計,能夠提供更好的散熱效率。

除了風扇有ARGB燈效之外,在塔散頂部也有設計ARGB燈效,讓這款塔散的光害程度能夠更有效果;並且也有加裝一塊飾板,上面有TCOMAS品牌字樣與POWER UP TO GAMERTS的標語點綴。

在散熱鰭片的正面處也有因應頂部的ARGB燈效控制線挖了一個槽讓線材能夠從頂部走到下方。

ARGB燈光控制線有2條,其中一條較短的是公頭,可以與風扇的進行短串接。

除了一個公頭之外,另一條較長的則是母頭,風扇與塔散本體的線材串接後,再將此線連接至主機板就可以同步控制燈效了。

在側面的設計上,TCOMAS採用45度角的LOGO拋光來點綴,讓塔散在視覺上能夠更有設計感。

SJ-R400本身是4根Φ6 mm熱管的單塔設計,並且導熱管本身有往後偏移的設計,這樣在安裝前方的風扇時才不會被擋到記憶體的燈效。

塔散的扣具是已經預先安裝在本體上,兩家CPU平台都通用。

而接觸面部分,SJ-R400是採用熱導管削平直觸的設計,能夠最快的速度將熱導到上面散熱;另外TCOMAS也預先塗上了散熱膏,玩家到手後可以直接組裝上去。

===== 組裝展示 =====
接著進入這顆塔散的組裝展示,首先是AMD平台,同樣先將AMD原廠扣具拆掉,只保留底座。
接著安裝AMD平台用螺柱,要注意螺柱兩端的螺紋與粗細不同,螺紋較少的那一端要安裝在AMD主機板的底座。

接著就是安裝AMD平台的扣具,這邊同樣要注意兩個扣具的安裝方位,較凸的一端要向外,另外再用螺母固定即可。

最後塔散的螺母對準扣具的鎖孔後一樣鎖緊就完成AMD平台的安裝了。

接下來是Intel平台,同樣先挑選正確的底座,並搭配螺柱進行組裝;並且Intel平台的螺柱兩端螺紋也不相同,玩家要稍微確認一下安裝方向,避免鎖到崩牙。

接著安裝Intel平台扣具,而扣具部分就沒有區分LGA 1851/1700與1200/115X,在鎖孔上已經有預先保留好兩種腳位的位置,只需要對準螺柱放上去之後再用螺母固定即可。

最後同樣將塔散放上去對準鎖孔後固定即可完成安裝。

===== 溫度 & 噪音測試 =====
接下來就進行塔散的散熱與噪音測試,同樣先放上本次的測試平台零組件~CPU:Intel Core Ultra 7 265K
MB:ROG STRIX Z890-A GAMING WIFI
RAM:G.SKILL Trident Z5 RGB DDR5 16Gx2 6400MHz WHITE
COOLER:TCOMAS SJ-R400 WHITE
SSD:KINGSTON FURY RENEGADE 1TB
POWER:FSP Hydro PTM X PRO 1200W WHITE + Bear Mod小熊傘兵繩模組線
CASE:Thermaltake 曜越 Core P3 TG Pro WHITE
作業系統:WINDOWS 11 24H2
BIOS VERSION:2006
本次測試同樣開啟華碩自家AI超頻功能,環境則設定在27度的冷氣房內。

開始進行測試前一樣放上更新到最新的BIOS的截圖以及開啟CPU的AI超頻和DDR5的XMP。

接著是CPU-Z的截圖驗明正身。

首先在待機下,Ultra 7 265K的平均功耗為20.4 w,平均溫度52度。

首先是AIDA64單燒FPU,Ultra 7 265K的PACKAGE平均功耗175.4 w,平均溫度到88度。

在OCCT的電源測試中,Ultra 7 265K的PACKAGE平均功耗小幅提升到179 w,平均溫度88度。

在CINEBENCH R23的多核測試中,Ultra 7 265K PACKAGE平均功耗181.8 w,平均溫度88度。

最後則是CINEBENCH 2024中,Ultra 7 265K的PACKAGE平均功耗183.4 w,平均溫度88度。

最後噪音部分,本次測試分別進行1200 RPM、1500 RPM、2000 RPM與最極限的2500 RPM這四種轉速下的噪音;在1000 RPM的轉速下,噪音會提升到54 dB;將轉速調整到1500 RPM下僅小幅提升到58 dB;如果調整到2000 RPM的情況下,風扇就會有比較明顯的風噪聲,在最極限的2500 RPM下則更明顯;因此官方也建議玩家在轉速上盡量限制在1800到2200 RPM會是比較適合的曲線。

最後筆者也放上這款塔散在多種燈效下的顯色表現,頂部的燈板與風扇的顯色本身都相當飽滿,所以視覺上筆者覺得相當不錯。




===== 總結 =====

以上就是TCOMAS SJ-R400 WHITE的開箱與測試拉~~
首先談一下SJ-R400 WHITE塔散本身的設計,這款塔散的主要特色包含了風扇採用滑軌式的設計,讓玩家在風扇的拆裝上能夠比過往的鐵鉤來的更加便利輕鬆;另外在風扇的設計上在扇葉的最外環處連接起來,能夠讓風流更集中,達到更好的散熱效率;而散熱導管本身也有偏移的設計,能夠避免風扇與記憶體有空間上的衝突,如果是有RGB燈效的記憶體也可以完全展示出酷炫的燈效;另外就是SJ-R400 WHITE的高度是155 mm,在有效的高度控制下,讓他能夠兼容更多緊湊或是M-ATX機殼;
在散熱性能上,本次筆者搭配Ultra 7 265K這顆處理器,在沒有額外特別設定PL1、PL2或是相關電壓頻率的情況下,在27度冷氣房內解熱能力在90度這個溫度下大概是180W的解熱能力;如果玩家是使用非K版Ultra 7或是Ultra 5抑或是AMD的F系列處理器,在日常使用與遊戲基本上也都沒問題;
最後講一下TCOMAS這個品牌,筆者這次在觀看他們的官網時有發現他們多款水冷的外觀設計很有他們自家的設計風格,並且在價格上也都是可以接受的定價;而他們今年下半年開始是由台灣的代理進來,因此我想台灣的玩家對這間應該相對不熟,筆者也稍微查看了一下國外一些媒體對於他們家的水冷的一些散熱測試與評價也都相當不錯;最後筆者也樂見這些新興品牌能夠在台灣上市,讓台灣的玩家有更多經濟實惠的產品可以選擇,如果玩家對TCOMAS的產品有興趣後續也可以持續關注TCOMAS的官方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