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msi 微星 mATX小板 Gaming 電競新兵 Z87M GAMING 初登場

  • 主題發起人 主題發起人 vostro
  • 開始日期 開始日期

vostro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2/10/11
訊息
154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年齡
106
主機板的電競/遊戲品牌幾乎各家板廠品牌都有子品牌推出

i151807_Z87MG.jpg


華碩:ROG 玩家共和國系列
技嘉:Sniper / Assassin 狙擊手刺客系列
華擎:Fatal1ty 代言系列

msi 也已經從大約兩年前開始加入這個系列
超頻極限系列以MOPOWER為主
而遊戲系列就是主打 Dragon 龍魂系列 Gaming
除了主機板也有顯示卡完整的品牌系列和包裝串起的方案

i151799_msigame.jpg

i151784_6.jpg


以Intel平台為基準從 LGA1155 世代開始起算的話
msi 的 Dragon 龍魂系列 Gaming
主機板已經有接近 6~7片的產品
不過期間一直沒有MicroATX規格或Mini-ITX規格尺寸的產品
使得喜歡組中小型系統的玩家或中階使用者,少了一些選擇


在10月份前後,微星陸續發布了兩張Gaming小尺寸的主機板
算是給喜好 MATX / Mini-ITX 的玩家或使用者多了一些選擇

01.Z87M GAMING (MicroATX)
02.Z87I GAMING AC (Mini-ITX)

i151806_Z87MGAMING.png

i151804_Z87IGAMING.jpg


本次入手的是 Z87M GAMING 順便檢視其特色和開箱:

i151805_Z87MGAMING.jpg


開箱和硬體規格簡介:

外包裝部分一眼就可以看出屬於龍魂系列
強調Gaming系列

i151808_Z87MG1.JPG

i151809_Z87MG2.JPG


主打採用Killer E2200等級的電競網卡晶片
已經有越來越多家都用這個晶片:技嘉/微星/華擎。。。除了華碩沒有

i151810_Z87MG3.JPG


在保固方面,在台灣售後由展碁代理,三年保固
個人希望後續微星也該考慮部分品牌跟進為4年保
畢竟華碩和技嘉都已經這麼做了

i151811_Z87MG4.JPG


出廠日期為 10月份,大陸製造

i151812_Z87MG5.JPG


板子包裝翻過來後是 Z87M GAMING 的特色等等

i151813_Z87MG6.JPG

i151814_Z87MG7.JPG

i151815_Z87MG8.JPG

i151816_Z87MG9.JPG

i151817_Z87MG10.JPG



配件部分:
除了標準的SATA排線/擋版。主機板快速連接模組,還有驅動光碟
也附贈定位遊戲主機板,門擋掛牌和微星的龍魂辨識牌

i151818_Z87MG11.JPG


快速安裝手冊以及說明書

i151820_Z87MG13.JPG


配件下方主機板本體則用靜電袋包著

i151819_Z87MG12.JPG


Z87M GAMING 全貌 PCB 採用消光黑,顏色以紅黑搭配
PCH 散熱片採用龍魂樣式圖案

i151843_ZDH.jpg

i151821_Z87MG14.JPG


主機板翻過來可以看到主打的用料特色
Killer Ethernet:電競網卡
Military Class Essentials 4:軍規用料第四代
OC Genie 4:一秒超頻按鈕

i151822_Z87MG15.JPG

i151823_Z87MG16.JPG


LGA1150供電規則改變,採用8相的供電全固態黑色電容+SFC超導磁電感

i151798_MilitaryClassEssentials.jpg

i151824_Z87MG17.JPG


DrMOS 的散熱片模組

i151825_Z87MG18.JPG


輔助供電8PIN

i151826_Z87MG19.JPG


細項用料部分:

音效主打 Audio Boost(ALC 1150音效晶片)+(OPA1652 擴大機晶片)

i151780_2.jpg

i151827_Z87MG20.JPG


以及 USB獨立供電設計(USB AUDIO POWER)

i151779_1.jpg


音效軟體則有創新未來的 Sound Blaster Cinema 技術輔助

i151781_3.jpg


在PCI-E 擴充方面:有PCI-e x16 兩根 + PCI-e x1 兩根
搭配微星的VGA提供獨家VGA Boost技術

i151796_11.jpg

i151782_4.jpg

i151836_Z87MG21.JPG


SATA擴充提供:8組(內接6組SATA3)eSATA 外接2組ASM 1061 晶片

i151837_Z87MG22.JPG


以及19Pin原生USB3.0

i151838_Z87MG23.JPG


記憶體為雙通道4DIMM 最高支援DDR3-3000*(*OC)

i151839_Z87MG24.JPG


板載開關和重置按鈕除錯七段顯示器燈
以及微星主打的OC Gene一鍵輕鬆懶人超頻

i151787_9.jpg

i151840_Z87MG25.JPG


IO 部分:
主打 Killer Ethernet E2200 + GAMING DEVICE PORT
For Gaming

i151797_KillerE.jpg

i151788_10.jpg

i151842_Z87MgamingIO.jpg


以及雙 2 x HDMI 和 DisplayPort 支援三螢幕顯示,最高解析度達 4096x2160@24Hz
原生USB3.0 四組 + 額外兩組 USB3.0 (RENESAS UPD720202)

i151841_Z87MG27.JPG



硬體細節介紹結束:

───────────────────────────
測試平台基準:
Core i5 4670K
Crucial DDR3-1600
Samaung SSD EV0 120GB
SilverStone ST55F-G 550W
───────────────────────────

i151845_4670K.jpg

i151849_CPUZ1.67.1.jpg


開機BIOS:
以龍魂系列為基底色的UEFI BIOS Click BIOS 4

i151786_8.jpg

i151867_MSISnapShot.jpg

i151868_MSISnapShot00.jpg

i151869_MSISnapShot01.jpg

i151870_MSISnapShot02.jpg


微星官方所附贈的軟體:

Fast Boot

i151850_FastBoot.jpg


Control Center

i151785_7.jpg


msi 和 Intel 一起合作的 Extreme Tuning Utility

i151853_MSITMIntelRExtremeTuningUtility.jpgALL.jpg

i151852_MSITMIntelRExtremeTuningUtility.jpg


Super RAID

i151783_5.jpg

i151875_SuperRAID.jpg


Sound Blaster Cinema 音效軟體

i151874_SoundBlasterCinema.jpg


Killer Network Manager 網卡管理介面

i151851_KillerNetworkManager.jpg


Benchmark 效能基準參考:

CPUMark 99

i151848_CPUMark99.jpg


Black Hole V4.2 Final

i151846_BlackHoleV4.2Final.jpg


PCMark 7 綜合評比

i151871_PCMark7.jpg


SiSoftware Sandra (Lite) 2013.SP6 綜合評比

i151873_SiSoftwareSandraLite2013.SP62.jpg

i151872_SiSoftwareSandraLite2013.SP61.jpg


按下懶人輕鬆超頻按鍵OC Genie 4: 全自動1秒超頻
重開機後則自己最佳優化到預設最低的超頻底線

i151787_9.jpg

i151844_4G.jpg

i151847_CPUMark994G.jpg


測試結束:

───────────────────────────

在電競/遊戲風話題吵的火熱的當下世代
各家主機板以這個為出發點的產品似乎有越來越多增加的趨勢
還有以電腦組裝以MATX+MiniITX小型化發展的趨向
另外顯示卡方面也是同步跟進電競/遊戲風話題
個人比較希望除了Intel平台以外
也有廠商願意投入AMD電競小板的行列
只是這個難度似乎還頗高的...因為AMD平台似乎都會被燙到

除了一定會有的Z晶片組期待有更平價的Intel晶片組的Gaming用料小板 H81/B85...etc

以上是個人的微星 Z87M GAMING 小板開箱使用心得;op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