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嘉一個多月前推出的 HD6770 Silent Cell 今天送到家了 ;face0;
之前在這篇就有介紹過: http://forum.coolaler.com/showthread.php?t=265146
來看看吧...
看盒子, 比我的主機板的盒子大兩倍 XD
大盒子上面就可以寫很多東西... 我我忘了調解析度 ;oq;
本體拿出來了, 散熱器真的好大... 等一夏真的放得進去嗎? ;rr;
來看看附件: molex to 6-pin connector, vga to dvi connector, crossfire bridge (會不會有點短?) 還有我可能永遠都用不到的說明書跟CD
來裝機了...
拿我的桌機來開刀
為了這張卡我特別買了一小扇放在前面, 以防萬一 ;face12;
輪替之前來個合照, 大小有差 XD (原本的卡是9600GT + Accelero Twin Turbo + 原本的風扇壞了, 被拆下來 ;smash;)
這邊拉一下, 那邊擠一下, 又嘗試了各種不同的角度, 稍微夾帶了一點暴力, 終於北我插進去了 ;x;
以後我要大一點的機殼啦;ng;
WEI 從6.8升到7.4 ;cheer2;
來看看有幾度:
待機 35度, 跑3DMARK11 最高47度 ;0a155537;
之前的卡, 待機有 5x 度...
好冷, 不過這裡室溫只有19度
結論: 這散熱器絕對應付的了6770的溫度
furmark 我就不敢跑了, 一跑就會聽到尖銳的吱吱聲 ;painkille
我也不超頻, 只會玩一些單機RPG遊戲, 效果也不會都開到最大,
所以對我來說跑 furmark 來測是穩定性是沒有必要的
效能方面, 這個卡其時就是5770, 只是我這裡靜音板的中接卡現在才有貨
5770 的效能其他行家早就都測得很仔細了, 我也不用獻醜了
以下是一些題外話...
GPU-Z 還沒有對6770支援:
我再換顯卡的時候, 最痛苦的其實不是把那個大玩意兒塞進去, 而是我這個主機板的 PCIE 卡榫是舊式的, 要用彎的, 拿卡出來的時候非常不方便, 結果今天就被我弄斷了 ;smash;
還好是卡榫的地方一起斷下來, 不然我就真的沒折了
到底誰發明的這種鬼東西? ;bike;
之前在這篇就有介紹過: http://forum.coolaler.com/showthread.php?t=265146
來看看吧...
看盒子, 比我的主機板的盒子大兩倍 XD

大盒子上面就可以寫很多東西... 我我忘了調解析度 ;oq;

本體拿出來了, 散熱器真的好大... 等一夏真的放得進去嗎? ;rr;

來看看附件: molex to 6-pin connector, vga to dvi connector, crossfire bridge (會不會有點短?) 還有我可能永遠都用不到的說明書跟CD

來裝機了...
拿我的桌機來開刀

為了這張卡我特別買了一小扇放在前面, 以防萬一 ;face12;

輪替之前來個合照, 大小有差 XD (原本的卡是9600GT + Accelero Twin Turbo + 原本的風扇壞了, 被拆下來 ;smash;)

這邊拉一下, 那邊擠一下, 又嘗試了各種不同的角度, 稍微夾帶了一點暴力, 終於北我插進去了 ;x;

以後我要大一點的機殼啦;ng;
WEI 從6.8升到7.4 ;cheer2;

來看看有幾度:

待機 35度, 跑3DMARK11 最高47度 ;0a155537;
之前的卡, 待機有 5x 度...
好冷, 不過這裡室溫只有19度
結論: 這散熱器絕對應付的了6770的溫度
furmark 我就不敢跑了, 一跑就會聽到尖銳的吱吱聲 ;painkille
我也不超頻, 只會玩一些單機RPG遊戲, 效果也不會都開到最大,
所以對我來說跑 furmark 來測是穩定性是沒有必要的
效能方面, 這個卡其時就是5770, 只是我這裡靜音板的中接卡現在才有貨
5770 的效能其他行家早就都測得很仔細了, 我也不用獻醜了
以下是一些題外話...
GPU-Z 還沒有對6770支援:

我再換顯卡的時候, 最痛苦的其實不是把那個大玩意兒塞進去, 而是我這個主機板的 PCIE 卡榫是舊式的, 要用彎的, 拿卡出來的時候非常不方便, 結果今天就被我弄斷了 ;smash;


還好是卡榫的地方一起斷下來, 不然我就真的沒折了
到底誰發明的這種鬼東西? ;b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