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加入
- 5/10/12
- 訊息
- 2,978
- 互動分數
- 8
- 點數
- 38
AMD今天正式發佈了面向低功耗領域的Kabini/Temash APU,基於28nm工藝和美洲虎CPU、GCN GPU架構,競爭對手直指Intel Core i3/Atom和一眾ARM,尤其是後者將成為AMD真正進入平板機的敲門磚。
不過,Temash系統還得等一段時間,首先面世的是Kabini,所以今天先讓它來對比表演一下,具體型號是A4-5000,四核心1.5GHz,2MB二級緩存,Radeon HD 8330圖形核心(128SP/500MHz),熱設計功耗15W。
提醒:這是一次非對位處理器的測試,僅僅是為了看看各種處理器的等級高低,不能作為好壞評判依據。Kabini官方指定對手是Core i3/Pentium/Celeron,Temash則是面向Core i3/Atom之間的空檔。
【CPU性能】
第一批測試專案包括PCMark 7(除了沒有固態硬碟的Atom)、CineBench(浮點)、7-Zip(整數)。
除了Kabini,其它參測的還有:AMD上代低功耗APU E-350 1.6GHz、Intel平板機處理器Atom Z2760 1.8GHz、Intel 17W超低壓版Core i5-3317 U 1.7GHz,都是雙核心,Intel的支持超執行緒。
相比于主頻還高100MHz的前輩,Kabini A4-5000表現堪稱驚豔:PCMark 7得分提高了22%;CineBench R11.5單執行緒也進步了22%,多執行緒更是增加了1.46倍(核心多了一倍嘛);7-Zip單執行緒只提高了區區3%,但多執行緒有79%。
Atom Z2760還遠不是E-350的對手,自然給Kabini提鞋都不配了,當然人家是平板機用的,其實沒有可比性。
Core i5-3317U是來自Ivy Bridge家族的,按說也不能這麼比,這裡只是拿來作為參考。A4-5000的單執行緒性能還不到它的一半,不過四個物理核心比四個邏輯核心稍好那麼一點。
下面我們加入三星Exynos 5250,雙核A15 1.7GHz,使用Chrome流覽器測試Kraken JS性能。
如果不考慮頻率,A4-5000這次成績比E-350好了接近20%,正好反映了美洲虎架構的進步,同時比Exynos 5250快了66%,而且後者頻率還高200MHz。
照這個樣子看,Temash儘管規格低很多,幹掉ARM仍然會很輕鬆。
【GPU性能】
3DMark物理測試:多執行緒在這裡意外地重要,A4-5000憑藉四個核心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相比Core i5-3317U只慢了不到40%,比前輩更是快了多達75%。如果是在物理負載較多的遊戲裡,Kabini應該會很給力。ARM和GMA好慘……
3DMark圖形測試:Kabini再次進步多達60%,128個GCN架構流處理器很猛,與HD 4000的差距縮小到30%。Adreno 320得分還不到Kabini的三分之一。
3DMark Ice Storm:基本同上。
GL/DXBenchmark(現在已改名為GFXBenchmark):這次加入了一些桌機老卡,但是記住這個測試對頻寬並不敏感(高頻寬的就浪費了),同時對統一渲染架構優化很好,所以8500 GT才能排名這麼高。
A4-5000 HD 8330成績依然不俗。Temash GPU流處理器數量也是128個,但是頻率會降低一些,比如這裡是500MHz,A4-1200就只有225MHz。如果性能和頻率呈線性關係,那麼Temash基本上會和iPad 4差不多。另外別忘了,Temash A4-1200的熱設計功耗僅僅3.9W,放在平板裡就很猛了。
【OpenCL性能】
如此低端的東西談通用加速計算似乎有點勉強,但畢竟也是異構架構的麼,來跑跑LuxMark 2.0、CLBenchmark 1.1.3。
資料來源~
不過,Temash系統還得等一段時間,首先面世的是Kabini,所以今天先讓它來對比表演一下,具體型號是A4-5000,四核心1.5GHz,2MB二級緩存,Radeon HD 8330圖形核心(128SP/500MHz),熱設計功耗15W。
提醒:這是一次非對位處理器的測試,僅僅是為了看看各種處理器的等級高低,不能作為好壞評判依據。Kabini官方指定對手是Core i3/Pentium/Celeron,Temash則是面向Core i3/Atom之間的空檔。
【CPU性能】
第一批測試專案包括PCMark 7(除了沒有固態硬碟的Atom)、CineBench(浮點)、7-Zip(整數)。
除了Kabini,其它參測的還有:AMD上代低功耗APU E-350 1.6GHz、Intel平板機處理器Atom Z2760 1.8GHz、Intel 17W超低壓版Core i5-3317 U 1.7GHz,都是雙核心,Intel的支持超執行緒。

相比于主頻還高100MHz的前輩,Kabini A4-5000表現堪稱驚豔:PCMark 7得分提高了22%;CineBench R11.5單執行緒也進步了22%,多執行緒更是增加了1.46倍(核心多了一倍嘛);7-Zip單執行緒只提高了區區3%,但多執行緒有79%。
Atom Z2760還遠不是E-350的對手,自然給Kabini提鞋都不配了,當然人家是平板機用的,其實沒有可比性。
Core i5-3317U是來自Ivy Bridge家族的,按說也不能這麼比,這裡只是拿來作為參考。A4-5000的單執行緒性能還不到它的一半,不過四個物理核心比四個邏輯核心稍好那麼一點。
下面我們加入三星Exynos 5250,雙核A15 1.7GHz,使用Chrome流覽器測試Kraken JS性能。

如果不考慮頻率,A4-5000這次成績比E-350好了接近20%,正好反映了美洲虎架構的進步,同時比Exynos 5250快了66%,而且後者頻率還高200MHz。
照這個樣子看,Temash儘管規格低很多,幹掉ARM仍然會很輕鬆。
【GPU性能】

3DMark物理測試:多執行緒在這裡意外地重要,A4-5000憑藉四個核心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相比Core i5-3317U只慢了不到40%,比前輩更是快了多達75%。如果是在物理負載較多的遊戲裡,Kabini應該會很給力。ARM和GMA好慘……

3DMark圖形測試:Kabini再次進步多達60%,128個GCN架構流處理器很猛,與HD 4000的差距縮小到30%。Adreno 320得分還不到Kabini的三分之一。

3DMark Ice Storm:基本同上。

GL/DXBenchmark(現在已改名為GFXBenchmark):這次加入了一些桌機老卡,但是記住這個測試對頻寬並不敏感(高頻寬的就浪費了),同時對統一渲染架構優化很好,所以8500 GT才能排名這麼高。
A4-5000 HD 8330成績依然不俗。Temash GPU流處理器數量也是128個,但是頻率會降低一些,比如這裡是500MHz,A4-1200就只有225MHz。如果性能和頻率呈線性關係,那麼Temash基本上會和iPad 4差不多。另外別忘了,Temash A4-1200的熱設計功耗僅僅3.9W,放在平板裡就很猛了。
【OpenCL性能】
如此低端的東西談通用加速計算似乎有點勉強,但畢竟也是異構架構的麼,來跑跑LuxMark 2.0、CLBenchmark 1.1.3。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