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加入
- 5/19/05
- 訊息
- 1,601
- 互動分數
- 0
- 點數
- 0
- 年齡
- 39
最近發現 我的二號機因為使用EP45 UD4R 的主機板
因為有超頻 所以北橋跟MOSFET部份好熱阿!!
HR-01 PLUS 是很正點啦 但是缺點就是吹不到MOSFET跟北橋
可是下吹式的玩過很多種其實我發現都沒啥Feel的說
因為導管角度過彎 所以都會東卡西卡 如果機殼不夠深 還會卡側板
所以最後我只好都乖乖喚回 HR-01 了 因為真的沒啥下吹式散熱器符合我的需求
俗話說的好 身為一個電腦敗家狂 常常換散熱器是正常的事情
不過最近聽說 多啦B夢那邊又有好貨了 所以趁今天有空又殺去改@軍團啦! 衝了這個回家咧!
還是一個熟悉的老牌子 沒辦法 因為真的很好用
型號:AXP-140!
目前只有775 扣具組 不過現階段沒有其他腳位專用扣具
但是可以用目前其他腳位扣具兼容 會比較不好安裝而已
三根 精密的焊接 跟 多孔的風扇扣具安裝槽 方便依照風扇大小厚度做調整
此散熱器可以支援 12 14 CM風扇
左邊也三根
這邊有六根 !
CNC的工整底部
這次扣具是長這樣
這根金屬是平衡棒 可以讓使用者在安裝散熱器背版 可以 不用怕螺絲跑來跑去的
還有不需要 兩隻手 一隻抓這邊的螺絲 另外一隻抓螺母 在那邊 很難安裝
只需要 放上去 手壓著 就直接鎖螺母啦 很好安裝
精密焊接結合的六根熱導管跟鍍鎳銅底
從這邊延伸出來 可以看見整個焊接的很密合
另外一邊 可以看見 焊接的非常漂亮 沒有像 一般的散熱器 只是 夾
真的很多散熱器的熱導管是用夾的 Orz..
密密麻麻的鰭片 大量增加傳導熱面積
專利的支撐構造 避免 鰭片 受外力而彎曲
側面
下面
另外一邊側面 全部都有
這邊是使用另外一組鰭片焊接另外一面的六支導管
跟一般標準 775 散熱器比較 可以看見高度一樣
Size 可差很大多咧
加上風扇 也只有多那2.5公分
勾上扣具吧
依照使用風扇的大小高矮胖瘦 選擇最剛好的 風扇扣具勾孔
就這樣裝上去 簡單吧! 中間還有 防震膠條 可以避免風扇共振
加上風扇 也不到10公分 散熱器本體7公分高
好矮阿
這是我蒐藏的上一代 S128
8mm的熱導管
粗勇的四隻
疊疊樂! 密度差不多 但是 多了兩片鰭片
寬度也明顯增加了
不過 高度可是下降了不少 可以免去很多 卡到機殼的問題
放上風扇 就一樣高咧!
S128放上風扇 又多了2.5公分 假如 是 小型機殼 例如 SG03
這類的POWER長在CPU上面抽風的小型機殼S128的高度就直接掛了
三兄弟(?)
哇哈哈哈 就算放顆 ADDA暴力扇上去 還是夠矮阿!
上機啦!! 當然要PK的啦! S128 先上吧
這邊提一下~原廠就不測了~因為不值得一測~只要超頻不只壓不住還會很吵...........
就直接用 HR-01的扣具就可以直上了 可是真難鎖 螺絲在上面 超難轉的
上機照 整個就是好大顆的CPU風扇
測試平台:
E7200 OC 3.4G 400*8.5 1.12500 V
GA-EP45 UD3R
澇賽的DDR2 800 2GB*2 CL 5 5 5 15
ASUS EN8800 GT 512M
SE 250G .11 (系統)
SILEVRSTONE 600W
進系統的狀況是這樣
飆阿 OCCT
結果過熱暴了 Orz...
研究了半天 原來散熱器的鰭片密度高 加上白蝠PWM扇的風壓不夠 風帶不走熱
OCCT就一直溫度過高
所以 換上這顆吧! 風壓 69 CFM的 火蝠扇!
有超出顯示卡寬度
OCCT 可以看見溫度在 50~54 之間跳動
換上 AXP-140吧! 首先是背板 就這樣 撕下雙面膠
對準孔位黏下去 這樣等等安裝就不會亂跑了
把散熱器從後面對準孔位 插進 洞裡 不對 把螺絲給對準孔位穿過來 用螺母跟附贈的板手鎖緊就好
裝好的樣子
可以看見 跟本卡不到 前面跟後面的北橋 跟 MOSFET 應該拿掉那個技嘉蓋子才對 風就可以吹進去了
剛好閃過記憶體 其實是我記憶體頭髮太長了
可以看見熱導管的角度由於接近垂直高角度 所以可以輕易閃過MOSFET散熱片
安裝起來 看起來好順眼阿
可以看見 這設計很好玩 熱導管 另外延伸出來的六支 是從鰭片的中間穿越的 所以可以 高角度
不會因為 為了要配合鰭片密度而只好加高散熱器 高度來讓熱導管角度變高 來閃過周邊散熱片
但是 以前的散熱器這樣做是可以閃掉這些問題 但是 鰭片很重 加上 熱導管加長 力臂 就加大了
遇到劇烈的晃動很可能會傷到主機板
所以這設計 可以把熱快速均勻導到散熱片上面去 又可以 維持低高度 高角度來閃過周邊元件
並避免散熱器過高晃動問題
一樣換上火蝙蝠吧! 因為密度一樣高 白蝠吹不動
跟顯示卡一樣高
測試啦~ OCCT 可以看見 直接明顯的少了四度
這東西真的太符合我的Feel了阿!!
豬儒般的體型,確有著比上一代S128更矮的體型,更強的散熱能力,這個高度應該沒有更猛的了!
1.六根熱導管 均分在 鰭片上面 可以迅速帶走CPU產生的熱能 快速導到散熱鰭片上面
2.並且使用熱導管 對半使用的關係 可以迅速把溫度 更快速的從熱導管兩端導到鰭片上面去
以往的熱導管散熱器大部分皆是單邊一管通到底
可是 末端的鰭片就會浪費了 因為熱傳到那邊時間要比較久
3.並且 採用非對稱的熱導管設計 以往傳統的塔型散熱器 散熱片一定在底座中間 然後熱導管
從旁邊穿進去 所以 會變成 鰭片越多 導管角度就必須越傾斜因為太寬了
為了避免角度太低卡到週邊元件 只好加長導管高度來加高散熱器來維持高角度
所以會讓散熱器的力臂變大就會很怕晃動了,而採用非對稱導管設計
則可以縮短導管到鰭片的距離 加快散熱 並且可以維持低高度但是高角度來閃過周邊元件
例如北橋 MOSFET 這些元件散熱片
4.由於屬於下吹式散熱器 所以可以藉著散熱風扇的風流 來對周邊元件作散熱
5.由於高度很低 幾乎跟原廠散熱器一樣高 如果安裝於SG03此類POWER在CPU上面抽風的機殼
可以直接安裝的進去 讓POWER直接帶走廢熱 而且不怕會卡到的問題產生
6.全銅鍍鎳的熱導管 避免長時間接觸空氣氧化 但還是要盡量避免手汗觸摸 還是會腐蝕的
當然也有缺點啦
1.風扇要用大風壓的 不然鰭片密度過高風會吹不太進來 效果就不好了
2.應該是一貫的詬病了 安裝請戴手套 會流手汗不要碰鰭片 會氧化滴
3.價殼跟一 HR-01 PLUS 接近 但是 六根導管 正點的啦!
謝謝收看
因為有超頻 所以北橋跟MOSFET部份好熱阿!!
HR-01 PLUS 是很正點啦 但是缺點就是吹不到MOSFET跟北橋
可是下吹式的玩過很多種其實我發現都沒啥Feel的說
因為導管角度過彎 所以都會東卡西卡 如果機殼不夠深 還會卡側板
所以最後我只好都乖乖喚回 HR-01 了 因為真的沒啥下吹式散熱器符合我的需求
俗話說的好 身為一個電腦敗家狂 常常換散熱器是正常的事情
不過最近聽說 多啦B夢那邊又有好貨了 所以趁今天有空又殺去改@軍團啦! 衝了這個回家咧!
還是一個熟悉的老牌子 沒辦法 因為真的很好用

型號:AXP-140!

目前只有775 扣具組 不過現階段沒有其他腳位專用扣具
但是可以用目前其他腳位扣具兼容 會比較不好安裝而已

三根 精密的焊接 跟 多孔的風扇扣具安裝槽 方便依照風扇大小厚度做調整
此散熱器可以支援 12 14 CM風扇

左邊也三根

這邊有六根 !

CNC的工整底部

這次扣具是長這樣

這根金屬是平衡棒 可以讓使用者在安裝散熱器背版 可以 不用怕螺絲跑來跑去的
還有不需要 兩隻手 一隻抓這邊的螺絲 另外一隻抓螺母 在那邊 很難安裝
只需要 放上去 手壓著 就直接鎖螺母啦 很好安裝

精密焊接結合的六根熱導管跟鍍鎳銅底

從這邊延伸出來 可以看見整個焊接的很密合


另外一邊 可以看見 焊接的非常漂亮 沒有像 一般的散熱器 只是 夾
真的很多散熱器的熱導管是用夾的 Orz..

密密麻麻的鰭片 大量增加傳導熱面積

專利的支撐構造 避免 鰭片 受外力而彎曲

側面

下面

另外一邊側面 全部都有

這邊是使用另外一組鰭片焊接另外一面的六支導管

跟一般標準 775 散熱器比較 可以看見高度一樣


Size 可差很大多咧

加上風扇 也只有多那2.5公分



勾上扣具吧

依照使用風扇的大小高矮胖瘦 選擇最剛好的 風扇扣具勾孔

就這樣裝上去 簡單吧! 中間還有 防震膠條 可以避免風扇共振

加上風扇 也不到10公分 散熱器本體7公分高

好矮阿

這是我蒐藏的上一代 S128

8mm的熱導管

粗勇的四隻

疊疊樂! 密度差不多 但是 多了兩片鰭片

寬度也明顯增加了

不過 高度可是下降了不少 可以免去很多 卡到機殼的問題

放上風扇 就一樣高咧!

S128放上風扇 又多了2.5公分 假如 是 小型機殼 例如 SG03
這類的POWER長在CPU上面抽風的小型機殼S128的高度就直接掛了

三兄弟(?)

哇哈哈哈 就算放顆 ADDA暴力扇上去 還是夠矮阿!


上機啦!! 當然要PK的啦! S128 先上吧
這邊提一下~原廠就不測了~因為不值得一測~只要超頻不只壓不住還會很吵...........
就直接用 HR-01的扣具就可以直上了 可是真難鎖 螺絲在上面 超難轉的

上機照 整個就是好大顆的CPU風扇

測試平台:
E7200 OC 3.4G 400*8.5 1.12500 V
GA-EP45 UD3R
澇賽的DDR2 800 2GB*2 CL 5 5 5 15
ASUS EN8800 GT 512M
SE 250G .11 (系統)
SILEVRSTONE 600W
進系統的狀況是這樣
飆阿 OCCT
結果過熱暴了 Orz...
研究了半天 原來散熱器的鰭片密度高 加上白蝠PWM扇的風壓不夠 風帶不走熱
OCCT就一直溫度過高
所以 換上這顆吧! 風壓 69 CFM的 火蝠扇!

有超出顯示卡寬度


OCCT 可以看見溫度在 50~54 之間跳動

換上 AXP-140吧! 首先是背板 就這樣 撕下雙面膠

對準孔位黏下去 這樣等等安裝就不會亂跑了

把散熱器從後面對準孔位 插進 洞裡 不對 把螺絲給對準孔位穿過來 用螺母跟附贈的板手鎖緊就好

裝好的樣子

可以看見 跟本卡不到 前面跟後面的北橋 跟 MOSFET 應該拿掉那個技嘉蓋子才對 風就可以吹進去了

剛好閃過記憶體 其實是我記憶體頭髮太長了

可以看見熱導管的角度由於接近垂直高角度 所以可以輕易閃過MOSFET散熱片


安裝起來 看起來好順眼阿

可以看見 這設計很好玩 熱導管 另外延伸出來的六支 是從鰭片的中間穿越的 所以可以 高角度
不會因為 為了要配合鰭片密度而只好加高散熱器 高度來讓熱導管角度變高 來閃過周邊散熱片
但是 以前的散熱器這樣做是可以閃掉這些問題 但是 鰭片很重 加上 熱導管加長 力臂 就加大了
遇到劇烈的晃動很可能會傷到主機板
所以這設計 可以把熱快速均勻導到散熱片上面去 又可以 維持低高度 高角度來閃過周邊元件
並避免散熱器過高晃動問題


一樣換上火蝙蝠吧! 因為密度一樣高 白蝠吹不動

跟顯示卡一樣高

測試啦~ OCCT 可以看見 直接明顯的少了四度

這東西真的太符合我的Feel了阿!!
豬儒般的體型,確有著比上一代S128更矮的體型,更強的散熱能力,這個高度應該沒有更猛的了!
1.六根熱導管 均分在 鰭片上面 可以迅速帶走CPU產生的熱能 快速導到散熱鰭片上面
2.並且使用熱導管 對半使用的關係 可以迅速把溫度 更快速的從熱導管兩端導到鰭片上面去
以往的熱導管散熱器大部分皆是單邊一管通到底
可是 末端的鰭片就會浪費了 因為熱傳到那邊時間要比較久
3.並且 採用非對稱的熱導管設計 以往傳統的塔型散熱器 散熱片一定在底座中間 然後熱導管
從旁邊穿進去 所以 會變成 鰭片越多 導管角度就必須越傾斜因為太寬了
為了避免角度太低卡到週邊元件 只好加長導管高度來加高散熱器來維持高角度
所以會讓散熱器的力臂變大就會很怕晃動了,而採用非對稱導管設計
則可以縮短導管到鰭片的距離 加快散熱 並且可以維持低高度但是高角度來閃過周邊元件
例如北橋 MOSFET 這些元件散熱片
4.由於屬於下吹式散熱器 所以可以藉著散熱風扇的風流 來對周邊元件作散熱
5.由於高度很低 幾乎跟原廠散熱器一樣高 如果安裝於SG03此類POWER在CPU上面抽風的機殼
可以直接安裝的進去 讓POWER直接帶走廢熱 而且不怕會卡到的問題產生
6.全銅鍍鎳的熱導管 避免長時間接觸空氣氧化 但還是要盡量避免手汗觸摸 還是會腐蝕的
當然也有缺點啦
1.風扇要用大風壓的 不然鰭片密度過高風會吹不太進來 效果就不好了
2.應該是一貫的詬病了 安裝請戴手套 會流手汗不要碰鰭片 會氧化滴
3.價殼跟一 HR-01 PLUS 接近 但是 六根導管 正點的啦!
謝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