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旗艦單塔風冷!?酷碼科技 HYPER 612 APEX

ohmy

進階會員
已加入
6/1/04
訊息
428
互動分數
9
點數
18
雙塔或許是目前風冷散熱器的主流,但價格(通常)較低、相容性較佳的單塔可還沒認輸!本篇開箱單塔散熱器新旗艦生力軍,來自酷碼科技的 HYPER 612 APEX!

f76l6GV.jpg


酷碼科技是國內老牌周邊大廠,推出過不少經典、特異散熱器產品如V8、Jet 4等,之前聽聞有人說他過氣,身為老粉絲的我是不太認同啦,這幾年能明顯看出酷碼科技樹往多種領域延伸的努力,也相當積極推出各種新產品。

拉回主題,本次入手的HYPER 612 APEX採平面、沉穩、低調設計風格,與酷碼自家外型有稜有角的Hyper212、 612、824可說是大相逕庭,相比之下許HYPER 612 APEX的外型應該更符合目前塔散的主流審美。

外包裝為酷碼常用的紫黑配色且有漸層效果。

ArDVksJ.jpg

1V4lUOB.jpg


背面為多國語言主要特色介紹,包括強化視覺效果的黑色裝飾頂蓋、搭配兩顆Mobius 120P黑色版無光風扇、不干涉記憶體偏移設計及搭配6根採用獨家設計(?)的熱導管等。

akIgNCD.jpg


側邊是散熱器規格表,因為官網的規格表太長不太好擷取,這裡就簡單篩要說明:
散熱器尺寸為寬度127、深度114、高度159mm;支援最新1851及AM5等主流腳位。
搭黑色無光Mobius 120P PWM風扇,轉速最高2400rpm、風量75.2CFM、風壓3.63mmH2O、噪音30dBA。
保固5年

k7KlQxM.jpg


研究了半天結果HYPER 612 APEX包裝要躺著打開。

PcrRQPL.jpg


先從配件盒開始,牛皮紙色加上標明內容物...十足的貓頭鷹風格。

LzRjHn9.jpg


內部的陳列方式...不能說很像,只能說一模一樣。

ysGFKYX.jpg


可重複使用的夾鏈袋加標明適用CPU,個人給予好評。

fRvajrs.jpg


底座扣具加了深灰色塗層。

QTfrrdp.jpg


散熱器本體部分,HYPER 612 APEX採用黑加淺灰的撞色設計,本體、上蓋及風扇都是黑色,前後風扇裝飾蓋則為淺灰色。

TIJUsd3.jpg


外觀視覺上除了裝飾頂蓋及風扇上的酷碼六角形LOGO外沒有過多的花樣、圖案,與官方的形容詞「黑色隱形美學」的確是能稍微沾上邊啦。

jW3FBMt.jpg


採用完全不干涉記憶體的單塔+雙風扇+偏斜設計。

304Eodj.jpg


銅底採用同心圓打磨加塗層,搭配主流6熱導管設計,鰭片組合目測是穿fin。

qYZi1Hk.jpg


裝飾頂蓋為塑膠材質,只有酷碼六角形LOGO,無任何文字,相當低調。

w6VkD3Z.jpg


頂蓋以磁吸方式固定,安裝散熱器時需要移除風扇及頂蓋。

p1temu3.jpg


六角形LOGO貼紙看起來是另外貼的,也因此應該能完全拆除不露出廠牌或替換成其他貼紙。

k7ej6Br.jpg


風扇以螺絲或特規框體固定在搭建於散熱器本體上框體,外觀比使用鋼絲扣具更具一致性。

c8hhMBf.jpg


拆除風扇裝飾框後露出本體,裝飾框以卡榫固定但不太好拆且有很纖細易斷的部分,個人不建議隨意拆除。

viwv0Gp.jpg


前風扇以上方兩顆螺絲固定在散熱器框體滑軌上,後風扇則配置了整條長型滑軌,上方波浪狀擋片則讓後風扇可以3種不同高度安裝於散熱器上,以避免與後IO擋板干涉。

I4aasyE.jpg


本次HYPER 612 APEX搭配的Mobius 120P風扇以Mobius 120 ARGB為基礎,去除了LED且轉速、風量及風壓規格都與Mobius 120P ARGB看齊,原本無光版的Mobius 120除了噪音外轉速、風量及風壓規格都較差。

XzHsu5Y.jpg


鰭片具備黑色塗層,框體則因為需要用來固定風扇無法捨棄,個人也就沒有拆光。

10WkoQx.jpg


前風扇採用L型框體固定,遺憾的是因此很難替換他廠風扇,但替換自家Mobius系列風扇應該是沒問題。

v64Dw2g.jpg

I1L1AaM.jpg


介紹差不多就到這,把所有框體裝回準備上機測試。

KCV9wmm.jpg

4CKjFLC.jpg


既然都是單塔旗艦,這次會與貓頭鷹U-12A來簡單比較一 下。

2g5pSV1.jpg


先將貓頭鷹的A12x25風扇裝上HYPER 612 APEX試試,結果除了風扇裝飾框形狀不同扣不上外,HYPER 612 APEX前風扇滑軌框體底部還有個專為Mobius風扇設計的溝槽,會卡住貓頭鷹風扇...基本可視為無法替換成貓扇。

但如前所述替換自家Mobius系列風扇應該是可行,但有這必要嗎?

Ocz9YKB.jpg


上機前再補介紹一個新入手的散熱膏,來自之前開箱過機殼的幾何未來,型號為GF10。

XxxYSll.jpg


導熱係數標示為13.8W/M-K,與利民TF8相同,但導熱係數個人覺得當參考就好,之前側了一堆不同係數的散熱膏,結果溫度都差不多...

GF10優勢是與利民TF8相同的導熱係數,但4g裝價格249,跟AC MX-4代理價格相同,甚至只有TF8台灣售價2g裝$250的一半,GF10用TF8一半的價格達到了相同的(導熱係數標示)規格,CP值是整整2倍啊!

uJdwjUh.jpg


內容物則有兩片酒精濕巾跟針管裝導熱膏,沒有塗抹刮刀。

EBysCMP.jpg


本次測試使用微星X870E Edge Ti Wifi主機板搭配9800X3D處理器,這張板算是微星熱賣款X870E主機板Carbon Wifi的降價加白化版,定位應該介於Tomahawk跟Carbon之間。

FHhL6kE.jpg


AM5扣具目測是沒有做偏移設計,且AMD底座為長型設計,故限制在AMD平台上散熱器只能往前正裝或往後反裝,無法往上/下裝。

TbAJOS0.jpg


於ATX主機板裝上散熱器後,對記憶體及後IO無干涉問題。

kHNEtR0.jpg

QvZddSW.jpg


不過此前個人有裝在華碩Z790-E主機板上,因為後IO多了一個壓克力罩,故後風扇得稍微抬起才能裝上。

R2M24w4.jpg


風扇被抬起就稍微影響外觀,以及促使本人的強迫症發作(並沒有)。

DYLGfcH.jpg


測試環境室溫約為25度,裸測平台,散熱膏就使用幾何未來的GF10。

處理器 R7 9800X3D
主機板 MSI X870E Edge Ti Wifi @BIOS 7E59v1A23 (2025/3/5)
記憶體 Team DDR5 6000 16G*2
SSD Patriot P300 512G
電源 全漢 Hydro PTM X Pro 1000W ATX3.0

BIOS內只使用Config TDP將處理器功耗固定在170W,其餘設定沒動。固定成170W後,溫度牆上限依照先前經驗應該還是95度,但側了幾次都在90度上下...

首先是HYPER 612 APEX,使用AIDA64 EXTREME單烤FPU 10分鐘並記錄溫度。溫度最終紀錄是89度,但全程大致上壓著90度溫度牆,此時最高頻率約為4.4G

qrqWtkC.jpg

131qBDV.jpg


以R23測試多核分數為22978。

TetjHMa.jpg


換成NH-U12A,U12A在AM 5平台上有偏移扣具,據貓頭鷹說法會低1~2度,本次測試為使用偏移扣具的情況下測試。

單烤FPU最終紀錄是90度,因為放著忘記了所以不小心烤了快一小時。以曲線看稍微多數時間略高於90度一點點,二極體溫度記錄也是到91度,個人判斷與HYPER 612 APEX應該是差不多。

5KNRb1a.jpg


此時的頻率也差不多是4.4G,略高20hz就當頻率上下浮動的偏差。

CXF3Gfa.jpg


R23多核測試結果是22885,與 HYPER 612 APEX的22978差距0.4%可視為誤差,性能幾乎沒有差異,或許在AMD AM5 CPU面前幾乎是眾生平等吧。

10OQ5J0.jpg


結論

單塔散熱器受限於散熱規模,效能通常不如雙塔散熱器,但體積小、通常不卡記憶體的優勢仍吸引不少支持者,且隨著幾款旗艦單塔的出現,如最知名的NH-U12A,也拉近了與雙塔的效能表現差異。

HYPER 612 APEX作為酷碼最新單塔散熱器,配置裝飾頂蓋及自家Mobius風扇,酷碼應該十分看重,待遇可說是旗艦級的。個人實測效能表現與老前輩旗艦單塔U12A不相上下,加上優良的外觀、相對平實的價格、方便的風扇安裝方式及5年保固,拉高了自身與其他單塔散熱器的競爭優勢。

缺點大概就是很難換他廠風扇,畢竟個人現在都以能不能換貓頭鷹風扇為相容性是否優良的判斷基準(並沒有)。
 
最後編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