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單核卡王-Sapphire 5870 的初次邂逅

shadowsfall

高級會員
已加入
10/18/07
訊息
512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早在COMPUTEX的時候,AMD就自信滿滿的宣布要推出新一代支援DX11的顯示卡,自此之後大家便不斷的猜測這卡到底會是哪種樣子,效能又是如何?
到了九月底一切終於明朗化,新的HD5800系列一出來便給大家不少驚嘆,
各大實測網站紛紛測出其效能擊敗對手單繪圖核心中的最高階產品,更與最高階單卡雙核產品各有勝負,
同時新的Eyefinity技術更讓三輸出在這代的顯卡成為基本,最大更能夠做到單張卡6輸出,完全滿足了多螢幕輸出使用者的需求。
hd5800_08.jpg


大家都知道AMD在繪圖核心製程上的採用算是比較激進的XD,從上圖可以看到這次5800 的相關資料,
在以4770作為新製程的試金石以後,HD5800系列當然是繼續採用了較為先進40nm的製程,
也因為如此才能比前一代晶片多出了一倍的SP數量,但是核心面積並沒有太大變化,同時更達到了驚人的低待機耗電量。
這次感謝好友出借藍寶的公版5870讓我做測試,接著就來看一下單核卡王的廬山真面目吧。

盒裝外觀,採用了藍寶自家的設計人物。
DSC_5397.JPG


明確的標出了特點,另外附贈了兩套遊戲讓使用者玩,其中DiRT2將會是首波支援DX11的新遊戲,藍寶就甘心。
DSC_5398.JPG


配件也是非常的豐富。
DSC_5399.JPG


本體一覽,大家應該可以發現這次的公版卡長似乎變長了,後面將可以知道原因。
DSC_5401.JPG

顯卡尾部,可以看到特別安排了兩個進氣口,增加冷空氣流入。
DSC_5402.JPG


雙6PIN PCI-E電源,如果是透明側板還可以看到紅色的ATI RADEON LOGO,爽度破表!!
DSC_5403.JPG

輸出I/O,支援了HDMI、DVI、以及DISPLAYPORT。
DSC_5406.JPG


拆開!因為卡長較長,因此加上了防止變形的金屬背板,質感更加分。
DSC_5407.JPG

顯卡裸照一覽XD
DSC_5408.JPG



顯卡供電,採用了很強悍的4+2相供電,另外預留了空氣流通的通道,這正是為何卡長變長的主因。
DSC_5409.JPG

RV870核心,09年36周製造。

DSC_5425.JPG

採用三星的GDDR5記憶體,總容量達到1GB
DSC_5422.JPG


看完了簡單介紹,準備進行測試。

測試平台:
處理器:AMD X4 965@3.9G
主機板:MSI 785GM-E65
記憶體:G.SKILL DDR2000 2G*2@1333MHZ
VGA:藍寶 HD5870
散熱器:Tower120 Extreme
Power:七盟 ST-1000E-AD
HDD:HITACHI SATAII 160G
OS:Windows7 &Catalyst 9.11

GPU-Z基本資料以及待機溫度
idle.jpg


先來看3DMARK06全預設
3dm060aa.jpg

3DMARK06,八倍反鋸齒
3dm0608aa.jpg


3DMARK VANTAGE,P模式
3dmvp0aa.jpg



3DMARK VANTAGE P模式+八倍反鋸齒
3dmvp8aa.jpg


3DMARK VANTAGE X模式
3dmvx.jpg


3DMARK VANTAGE X模式+八倍反鋸齒
3dmvx8aa.jpg


接著是採用了UNIGINE引擎的Heaven Benchmark,最大特點就是支援了DX11,接著放一些截圖來參考看看其效果。
uni1.jpg

uni2.jpg

uni3.jpg


接著來看BENCHMARK的表現,設定如下,只改變API以及反鋸齒設定:

DX9+反鋸齒關閉

unidx90aa.jpg

DX9+八倍反鋸齒
unidx98aa.jpg

DX10+反鋸齒關閉
unidx100aa.jpg


DX10+八倍反鋸齒
unidx108aa.jpg


DX11+反鋸齒關閉
unidx110aa.jpg


DX11+八倍反鋸齒
unidx118aa.jpg


接著是耗電以及溫度測試,採用FurMark1.70以及極限燒機模式來進行測試,不對風扇轉速做任何手腳採用BIOS自動控制。

fur.jpg


另外在耗電部分,用瓦特計做紀錄,同時比較是否安裝顯卡時的耗電差異來求耗電量。

無插卡,只使用內顯待機
DSC_5446.JPG

無插卡,內顯執行3DMARK
DSC_5449.JPG


接著來看插卡之後的待機耗電

DSC_5394.JPG

運行3DMARK耗電
DSC_5348.JPG


整理成表格:
lst.JPG


從以上表各應該不難看出HD5870的效能的確是有水準之上,在DIRECTX9/10的測試幾乎是穩拿高分,
只有DX11加上高解析與高反鋸齒才能稍稍扳倒5870。
不過除此之外更讓我意外的是待機瓦數的差別,在同平台並無開啟CNQ影響總耗電狀況的設定之下,
還是保持相當的低瓦,而全速運轉的耗電也尚稱合理,應該是要歸功於40nm的製程進步,以及更好的PowerPlay技術,
新的公版散熱設計也更好了,同樣的溫度下,噪音表現確實是比HD4800系列公板卡更佳了。
 
樓大 你u 有oc 有開cnq嗎???
我跟你差不多的配備
mb ram都一樣(應該吧 DDR3-1600 DDR3-2000 TD的 我都有 XD)
CPU 955 C3 OC 3.5G(開CNQ)
顯卡不計待機都可以降到100W以下哩...
 
樓大 你u 有oc 有開cnq嗎???
我跟你差不多的配備
mb ram都一樣(應該吧 DDR3-1600 DDR3-2000 TD的 我都有 XD)
CPU 955 C3 OC 3.5G(開CNQ)
顯卡不計待機都可以降到100W以下哩...


我OC狀態下不會開CNQ也不建議開CNQ

加壓超頻瞬間切換狀態的時候對整個供電模組是不小的考驗,也比較容易造成當機

而且我電壓較高(CPU-Z顯示VID1.464,但在BIOS內及電表量測實際上已經來到1.48 ),以及求穩定的因素,連HT以及CHIPSET都有加壓,所以高一點是正常的;)
 
我OC狀態下不會開CNQ也不建議開CNQ

加壓超頻瞬間切換狀態的時候對整個供電模組是不小的考驗,也比較容易造成當機

而且我電壓較高(CPU-Z顯示VID1.464,但在BIOS內及電表量測實際上已經來到1.48 ),以及求穩定的因素,連HT以及CHIPSET都有加壓,所以高一點是正常的;)

1.48.....很高壓......確實不適合開CNQ 與 C1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