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片都是A75晶片組 都有USB3.0跟SATA3 且都是M-ATX板子 不過技嘉的板子尺寸比起華碩跟微星小了點(這點在官網都有資料)
看SATA插槽:華碩唯一是全部都把SATA差槽給做不是水平 微星是二個水平二個不是 技嘉是都做水平 並把它做在主機板的邊緣
看記憶體插槽有幾個 華碩跟微星都是2個 技嘉是唯一只做二個的
看CPU是幾相供電 這你數一下電容或是電感的個數-電容數除以二或電感個數通常就是相數 大概可看出 不過這只是通常 不是絕對喔
一般而言越多是越好點 這你可以自己數就知道了 微星是4相
再來cpu散熱片 唯一微星有做出單薄的散熱片 華碩跟技嘉則是沒有做出
cpu供電插槽都是4pin 沒有不同
看電容 華碩用台系的鈺邦固態電容 微星是用日系日本化工固態電容 技嘉也是用日本化工固態電容
看後面輸出的I/O端子 以下是官網來的資料
1.華碩:
1 x PS/2 鍵盤/滑鼠連接埠
1 x DVI
1 x D-Sub
1 x HDMI
1 x LAN (RJ45) 連接埠
2 x USB 3.0
4 x USB 2.0
1 x 光纖 S/PDIF 輸出
6 x 音訊插孔
3.微星:
1 x PS/2 鍵盤或 PS/2 滑鼠
- 1 x VGA 連接頭
- 1 x HDMI 連接頭
- 1 x DVI-D 連接頭
- 4 x USB 2.0 連接頭
- 2 x USB 3.0 連接頭
- 1 x RJ45 網路連接頭
- 1 x 6合1 音效輸出/輸入連接埠
這些就能多少看出後面I/O輸出端子差別性
在看主機板的擴充槽:
1.華碩:
2 x PCIe 2.0 x16
1 x PCIe 2.0 x1
1 x PCI
1 x USB 3.0 接頭支援額外的 2 USB 3.0 連接埠
3 x USB 2.0 接頭支援額外的 6 USB 2.0 連接埠
1 x TPM 接頭
1 x COM 接頭連接埠
6 x SATA 6Gb/s 接頭
1 x 機殼風扇接頭
1 x S/PDIF 輸出接頭
1 x 24-pin EATX 電源接頭
1 x 4-pin ATX 12V 電源接頭
1 x 前面板音訊接頭 (AAFP)
1 x 系統面板
1 x MemOK! 按鈕
3.微星:
x ATX 24-Pin 電源連結頭
- 1 x 4-pin ATX 12V 電源連結頭
- CPU 風扇 x1 / 系統風扇 x2 連結頭
- 6 x SATA 6G/s 連結埠
- 2 x USB 2.0 連結頭
- 1 x USB 3.0 連結頭
- 1 x 控制面板連接器
- 1 x 前置音效連結頭
- 1 x 序列埠連結頭
- 1 x 並列埠連結頭
- 1 x Clear CMOS jumper
- 機殼開啟警示切換連結頭
這裡慢慢看就知道差別在哪裡 看你需要到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