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GABYTE P37X 外觀與規格開箱分享,出色的顯卡溫度表現(P37K與P37W亦可參考)

ChangChingYao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8/31/15
訊息
92
互動分數
16
點數
8
年齡
42
這次拿到的機器為P37X,雖然這台已經上市一段時間
不過以規格來講,在17.3吋薄型筆電裡,卻是少見
在規格上與技嘉自家的P35X幾乎相同,就差別在螢幕尺寸與解析度
但除了這些差異外,還有哪些不同呢?
底下會稍微說明不同的地方,讓大家能更認識這台P37X

首先來看看外觀,正面外觀與P35系列差異不大
i176542_DSC0771.JPG


鍵盤俯瞰,與P35相比,在左邊多了巨集鍵
i176543_DSC0772.JPG


i176544_DSC0776.JPG


電源開關在中間
i176545_DSC0773.JPG


旁邊這些孔並不是喇叭的發音孔,而是正面的進氣孔
i176546_DSC0775.JPG


觸控板採一體式
i176547_DSC0777.JPG


在觸控板下方的燈號
i176548_DSC0778.JPG


A蓋的部分,也與P34 P35一樣的設計
i176549_DSC0779.JPG


排氣孔做在後方,也是雙風扇設計
i176550_DSC0781.JPG


左邊的I/O輸出,網路孔、USB2.0*2、讀卡機與音源孔
i176551_DSC0782.JPG


右邊的I/O輸出,電源孔、D-SUB、HDMI、USB3.0*2及Mini DisplayPort
i176552_DSC0783.JPG


光碟機則在正前方
i176553_DSC0784.JPG


背蓋的樣子,也是採一體式設計
i176554_DSC0785.JPG


不過中間預留一個可快速加裝記憶體的小蓋子
i176555_DSC0787.JPG


在風扇的進氣孔做得比較大,這樣也會增加進氣量
i176556_DSC0788.JPG


光碟機採用熱插拔技術,所以下方有做開關,不用工具就可拆下光碟機
i176557_DSC0786.JPG


原廠也非常貼心,在配件盒就有附上光碟機轉硬碟盒的轉接架
i176558_DSC0789.JPG


這個轉接架也是無螺絲設計,以利於一般消費者自行加裝硬碟
i176559_DSC0791.JPG


打開小蓋子,2條創見8G/1600 D3L的記憶體
i176560_DSC0792.JPG


接著將背板螺絲全部卸下,除了小蓋子的螺絲較短外,其餘的長度皆一樣
i176561_DSC0793.JPG


打開背蓋後,所有零組件皆可看到
i176562_DSC0794.JPG


SSD採用LITEON L9M 128G*2 RAID0
i176563_DSC0795.JPG


無線網卡使用INTEL AC-7260
i176564_DSC0796.JPG


2.5吋的傳統硬碟則是採用1T/7200轉
i176565_DSC0797.JPG


P37X與P35X最大的不同在於導管的使用上
P37X其中一根導管採用較大尺寸,從圖片上可明顯看出
i176566_DSC0798.JPG


而風扇大小也不同,在CPU端的風扇較大顆
i176567_DSC0799.JPG


i176568_DSC0800.JPG


開機載入WIN8.1系統,在預設的桌布非常簡單
i176569_DSC0801.JPG


P37X在視訊鏡頭旁一樣有環境光感應的功能
i176570_DSC0802.JPG


底下稍微講解一下,這個光感應的功能需要配合Smart manager軟體
裡面有個Brightness選項,只要設定成Auto就會啟用
如果不想要有這功能的朋友,再把它切換成Manual模式就可取消
i176571_.JPG


鍵盤的部分採兩段式白光設計
i176577_DSC0803.JPG


巨集鍵有5種模式可切換,從上方的燈號顏色可判斷
i176578_DSC0804.JPG


i176579_DSC0805.JPG


i176580_DSC0806.JPG


===============================================

看完外觀的大致介紹,接著來看看規格的部分
我拿到的這台是搭配I7 4720HQ版本的CPU
在整體售價也較便宜一些
I7 4720HQ基本時脈2.6G,最高可到3.6G
i176581_CPUZ.JPG


顯示卡的部分則採用GTX980M 8G的獨立顯卡
i176582_GPUZ.JPG


面板的部分,技嘉P37系列都採用同一片面板
使用的是LG LP173WF4-SPF1霧面IPS面板
i176583_LCD.JPG


貼上這塊面板的規格給大家參考
一樣是72% NTSC的色域,可視角度上下左右都可到80度
i176584_LP173WF4SPF1.JPG


在Smart manager軟體,P37X多了可調色溫的選項
讓使用者自行去調整想要的色溫表現
這個選項裡面也有包含藍光護眼的調整
i176585_.JPG


而Smart manager軟體裡有個很重要的選項
就是Fan Tweak,通常原廠預設都會在Normal模式
建議要玩遊戲一定要去切換成Gaming或者Customize
將轉速調整到最高,這樣在散熱上才能保持最佳狀態
i176586_.JPG


而P37X的巨集功能也與AORUS有點不同
除了一樣有5種模式可切換與常用功能鍵外
i176587_1.JPG


i176588_2.JPG


在執行應用程式裡P37X有預設風扇模式與軟體監控讓使用者選擇
i176589_3.JPG


最後小測試了一下這台的SSD效能,這顆LITEON L9M大家應該都不陌生
與PLEXTOR師出同門,所以在效能的表現也是非常理想
i176590_SSD.JPG


而3DMARK11,採用風扇全速運轉模式,P模式下的分數達到11123
CPU溫度最高92度
GPU溫度最高僅75度
GPU的溫度表現直逼GT72搭980M的溫度
i176591_3DMARK11.JPG


底下也貼上GT72搭配GTX980M測試3DMARK11時的溫度
一樣採用風扇全速的模式下測得的
GPU溫度最高來到74度
i176592_GT72GTX980M3DMARK11Fan.JPG


以上為P37X的基本介紹與測試
雖然這台在外觀上與P35X差異不大
在第一眼上給人少了新鮮感
但其實不一樣的地方則在散熱的變更
導管的加厚與風扇加大
讓P37X在顯示卡的溫度上降低不少
幾乎與GT72不相上下
雖然CPU溫度無法與厚實的GT72相比
但在薄型機裡能夠把980M顯卡溫度壓制到80度以內
是還蠻難能可貴的
相信在使用功耗更低的P37K(GTX965M)與P37W(GTX970M)上表現會更好
接下來還會有一些P37X的介紹與測試
有興趣的朋友可再繼續關注喔!
感謝大家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