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GABYTE P37X GTA5遊戲測試,遊戲特效調整將影響FPS與溫度

ChangChingYao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8/31/15
訊息
92
互動分數
16
點數
8
年齡
42
這篇將為大家介紹P37X在GTA5遊戲下的張數與溫度表現
不過在介紹前,先來說明這次介紹的主軸
GTA5這一套遊戲,在特效方面的調整真的非常細項
一個小調整可能就會造成遊戲張數與溫度不一樣的變化
這次將會針對開啟與關閉MSAA這項特效來說明畫面與張數差異
另外也會針對垂直同步的調整,來比較遊戲下的溫度表現
讓大家在使用筆電玩GTA5時
能知道怎麼調整才能達到最佳的遊戲張數與溫度狀態
底下會跟大家說明

不過要可做這麼多元的調整,也要顯示卡夠力才可
拜P37X搭配的是GTA980M 8G的顯卡,才能做這麼多元的測試

首先先來看看在不開啟MSAA特效時的遊戲設定
下圖為我在遊戲時的設定
除了MSAA與垂直同步關閉外,其他皆調整到最高的特效模式
i176917_GTA5MSAA1.jpg


i176918_GTA5MSAA2.jpg


i176919_GTA5MSAA3.jpg


先來看看這個模式下的遊戲溫度表現
在這個模式下,因為垂直同步關閉
所以張數會衝到最高的狀態,最高可到97FPS
最後會使用表格呈現
先來看看溫度的部分,採風扇全速
因CPU使用率都飆到近100%
所以CPU溫度最高來到96度
GPU溫度最高來到85度
這樣的溫度與上一篇燒機時差不多
i176920_.JPG


接著我將垂直同步設定成一半的模式
在這個模式下,遊戲的FPS會被固定在30FPS
所以只要你的顯示卡夠力,設定在這模式下
畫面的流暢度與撕裂感都會來到不錯的狀態
先來看看垂直同步一半風扇全速的遊戲溫度
在CPU的溫度最高來到82度
GPU的溫度最高來到71度
可看到將垂直同步改成一半後,CPU使用率最高大約落在50%
i176921_.JPG


我再把風扇模式改成Gaming,在這個模式下風扇會隨著溫度自行調整轉速
並不會持續高速運轉
在這個風扇模式下
CPU溫度最高來到91度
GPU溫度最高來到79度
i176922_Gaming.JPG


由上面的介紹可發現,區區一個垂直同步就可讓CPU的使用率與溫度降低不少
這部分對於使用筆電來玩GTA5的朋友,相信是不錯的調整方式
畢竟要使用筆電在CPU與GPU滿載的狀態下持續遊戲是有點勉強的

==============================================================

再來底下為大家說明FXAA與MSAA這個兩個特效的差異
(轉貼巴哈姆特)

FXAA中文譯為"快速近似抗鋸齒",翻譯成白話文就是「自己騙自己沒鋸齒」
其功能只是將圖像模糊,來達到好像沒有鋸齒的效果。
之所以遊戲中景物會出現鋸齒就是因為它的每個點都太過清楚
導致它看起來不像是自然的連成一條線。

MSAA中文譯為"多重採樣抗鋸齒"
它是為了解決超級採樣抗鋸齒(SSAA)占用太多資源的問題而誕生的中庸之士。
用最簡單的說明就是;不同於有選擇障礙的SSAA,MSAA是有選擇能力的抗鋸齒。
一條直線不會讓人覺得有問題,所以它只針對斜線、多邊形
以及那些在沒有抗鋸齒的情況下,會明顯出現鋸齒的物件輪廓進行修改。
當然,這不是一個自欺欺人的方法,所以佔用了比FXAA更多的資源。

OK,看完以上說明,就可明白為何開啟MSAA這項特效後
會讓VRAM占用那麼多的原因了
所以當你的顯卡VRAM未達4G的情況下
基本上是無法順利打開MSAA這項特效的

以GTX980M 8G來說,開至X4與X8的VRAM占比
X4時VRAM大約占用3369MB
i176923_GTA5201510MSAAX4.jpg


X8時VRAM大約占用3702MB
i176924_GTA5201510MSAAX8.jpg


那開啟MSAA後X4跟X8有什麼差
底下遊戲畫面截圖可說明
以車子的表現來說,在車頂上的光影
開啟X4後,還是可看到鋸齒的狀態
i176925_GTA5MSAAX4.JPG


將MSAA開至X8狀態,鋸齒狀明顯變光滑了
i176926_GTA5MSAAX8.JPG


在車側的直線上更明顯,在X4的模式下,還是可發現直線並不是直線
i176927_GTA5MSAAX4.JPG


開至X8的模式下,直線很明顯變直了
i176928_GTA5MSAAX8.JPG


另外我在調整MSAA特效時,也發現將特效開至最高
遊戲的溫度似乎有降低一些
除了將MSAA開至X8外
也將反射效果MSAA開至X8
動態模糊強度開至全滿
垂直同步關閉
i176929_GTA51.jpg


i176930_GTA52.jpg


這樣的模式下
CPU溫度最高來到92度
GPU溫度最高來到82度
i176931_.JPG


============================================================

接著我也建立一個遊戲的電源模式,將CPU的Turbo功能暫時關閉
所以CPU時脈最高會來到2.6G
i176932_.JPG


在這個模式下我把特效設定成不開MSAA與不開垂直同步
使用Gaming模式的風扇下
CPU溫度最高來到92度
GPU溫度最高來到85度
CPU功耗最高來到30.39W
CPU功耗比起有Turbo時降低不少
也可做到省電的效果
i176933_Gaming.JPG



===========================================================

再來我把上述的測試做成圖表,方便觀看比較
上表為遊戲張數的差異
可看到在不開啟MSAA時,遊戲張數平均可在75.611FPS
但開啟之後,設定在X4下,張數瞬間掉了一半
所以這項特效在顯示卡不夠力的情況下,可能很難滿足

而溫度的表現則是將垂直同步設定一半時表現最理想
所以我會建議使用筆電玩GTA5的朋友
不管今天你是用哪個品牌哪個型號玩,建議都將垂直同步設定成一半的模式
除了溫度表現較理想外,遊戲張數表現穩定,也可降低畫面撕裂感
i176934_.JPG


===========================================================

最後則是呈現遊戲時的機器表面溫度
在左手置手處,溫度最高大約來到33.4度
i176935_DSC0839.JPG


WASD鍵上方,溫度最高大約來到35.2度
i176936_DSC0840.JPG


GPU上方的鍵盤位置,溫度最高大約來到38.7度
i176937_DSC0841.JPG


電源開關鍵附近,溫度最高大約來到44.9度
i176938_DSC0842.JPG


GPU導管上方溫度最高大約來到50.3度
i176939_DSC0843.JPG


在P37X的表面溫度處理上,在左手置手處的熱區也是處理得不錯
長時間遊戲下左手並不會感覺到不舒服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為什麼技嘉都要把高階的規格放入薄型筆電裡
其實一開始我也不太能理解,甚至還使用薄型機做SLI的機器
但後來我發現,畢竟筆電就是要有行動的需求
所以筆電的晶片為何命名會多一個M字,就是Mobile的宗旨
既然要有行動力,重量就是最大的殺手
這也是技嘉在這部分跟MSI的最大差異吧!
MSI在最高階的規格上,仍然採用較厚實的機器設計
這樣的設計有個好處,就是散熱部分可做到較好的處理
但喪失的則是較輕便的移動力
技嘉則是在有限的重量裡去做到最極限的狀態
相對這樣的結果可能就會造成機器本身溫度會來得較明顯

所以為了在這樣的模式下要能夠保持相對的品質
就得在主機板上多下功夫
以主機板的用料來說,技嘉在新的這一代算用的不差
而導管的部分,以P37X來說
CPU+GPU的TDP大約來到147W
也就是當兩者都到滿載階段時,機器的散熱必須要解掉147W的熱
以薄型機來說,要這樣處理在導管上確實是非常困難
就我的桌上型散熱器來說,我使用保銳T40
這款散熱器在外盒上標示可解到200W的TDP
i176940_DSC0850.JPG


i176941_DSC0851.JPG


我使用2600K超頻到4.4G,在使用LinX0.6.5版時
CPU最大功耗來到138.50W
溫度最高也來到93度
這測試我只進行了一分半鐘就停下
相信持續跑下去溫度應該會更高
i176942_.JPG


以這樣的狀況看起來,塔型12公分風扇大小的散熱器
要壓制147W TDP的發熱晶片可能都算勉強了
何況在一個不到3公分的筆記型電腦裡
尤其技嘉在CPU的功耗上都較高,也會讓整體溫度高上不少
當然如果技嘉能夠在散熱上做的再更好,相信機器會更有競爭力
因為他幾乎是做到好攜帶又有高效能
這部分就有待技嘉RD的開發能力了

以上是我測試完一系列技嘉薄型機的感想
會想要寫出來主要是希望大家在看待每一台筆電時
能夠採用不一樣的角度來做評比
畢竟各家在設計筆電上都有自己的思維在
如果都採用同一個標準去看待,難免會有些不公平的情況發生
歡迎大家有什麼想法都可以提出來互相討論
但勿嘴砲,感謝,感謝。
 
這邊要修正一下,我不應該使用超頻後的狀態去測試
因為TDP不等於功耗
且超頻後的TDP也會無法計算,這個值會有誤差
所以我將桌上型電腦的CPU恢復預設值後
以2600K預設的TDP為95W,在做測試時,CPU功耗顯示約90.84W
但TDP通常都會小於功耗,且2600K實際的TDP也不一定會是落在95W
因上面還有2700K,所以這樣的數值對照應該是差不多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12公分塔型散熱器可將溫度壓在63度左右
i176970_.JPG


會想以桌上型電腦的散熱器來做比較,主是要讓大家可以更了解高階筆電熱導管在解熱時
需要解掉多少的熱。以空間的大小來比較,會更了解筆電熱導管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