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gabyte GTX470 在X58、P55不同平台下的差異

soothepain

full loading
已加入
9/17/03
訊息
21,958
互動分數
1,971
點數
113
網站
www.coolaler.com
這幾個禮拜討論區內有不少關於 NVIDIA Fermi (GTX480、GTX470)新卡的測試,大家對於Fermi的實力應該都有所了解,這次來點不一樣的好了,試試看在同樣CPU時脈超頻至4GHz下,NVIDIA GTX470在Intel X58、P55兩者平台上的差異。

先來看看今天的主角「Gigabyte GTX470」。GTX470與GTX480一樣採用40nm製程GF100的核心晶片,在規格上當然會比較低一些,CUDA處理器核心減少為448個,GPU時脈為608MHz,Shader為1215MHz,記憶體的部份採用 1280MB GDDR5的規格,時脈為1674MHz,介面頻寬384bit。
01.jpg


GTX 470採用1280MB GDDR5,比起GTX 480的1536MB要少了一些。
02.jpg


03.jpg


04.jpg


Gigabyte GTX470的配件有,說明書、驅動軟體光碟、D-SUB轉DVI轉接頭、兩個4PIN轉6PIN電源轉接頭、HDMI線。
05.jpg


GTX470的量並不多,目前都還是公版,長得都是一個樣,就外觀貼紙不同。GTX470公版的散熱器採用封閉型的吹風機扇,並沒有像GTX480一樣有著大片的金屬散熱片外露。
06.jpg


GTX470的PCB板與GTX480一樣,在渦流扇的背部都有開孔,以利散熱。
07.jpg


需要外接兩個6PIN的電源接頭。
08.jpg


兩個SLI金手指,可以支援3 Way SLI。
09.jpg


輸出埠的部份,Mini HDMI、雙DVI。
10.jpg


接著來跟GTX480比較一下大小。以PCB長度來看只小了3公分,GTX470大約是24公分。
11.jpg


少了外露的熱導管,便少了些許霸氣。
12.jpg


輸出埠的部份是相同的。
13.jpg


拆開上蓋之後,可以看出原來散熱片的部分也是有熱導管的!
21.jpg


與手指頭相同一樣有五根!
22.jpg


用料的部份當然不能馬虎。
23.jpg


散熱鰭片的部分。
24.jpg


與晶片接觸的部份採用熱導管直接接觸的設計。
25.jpg


GF100晶片,2010年第6週A3版本。
26.jpg


pf.jpg


3Dmark06
xls_06.jpg

基本上3Dmark06差異還是在CPU的分數上,其他SM2.0、SM3.0的項目差不多,總分是CPU分數影響的關鍵。

3Dmark Vantage
xls_3dv.jpg

3Dmark Vantage的CPU分數差兩千多分,但是對於總分的加成影響並不大。

接著是遊戲的部份。
惡靈古堡5
xls_bh5.jpg


H.A.W.X
xls_hawx.jpg


Crysis WarHead
xls_crysis.jpg

在這三個遊戲測試下,兩者平台可以說是差不多,有影響也僅是1~2張左右。


再來是大家比較在意的耗電量,使用Furmark燒機測試。
xls_pus.jpg

兩者平台功耗差異約80W...


最後是顯卡的溫度,這部份應該在平台上就沒有太大的差異了。(室溫24度 空調)
待機大約是在53度,Furmark燒機約10分鐘,溫度維持在91度,風扇轉速此時達78%,算是有點吵了。
temp.jpg


基本上,處理器的效能在一定程度之上,對於顯卡的效能就沒有太大的影響。就遊戲玩家而言,較為低價的LGA 1156會比較符合CP值。

另外來說說GTX470的效能,從以上測試看來GTX470的效能絕對可以滿足絕大部分的遊戲玩家(當然XD...一張萬把塊的卡,還不能滿足?都可以買台PS3了),而且值得贊許的是,在開啟反鋸齒時的表現也比之前的GTX200系列要好得多,但功耗及溫度的表現仍然是差強人意,畢竟這是任何高階卡都會遇到的問題。GTX470的售價在HD5850及HD5870之間,目前集中市場的價格大約是12800~13500台幣,比較接近HD5870(14000~15000)。


 

附件

  • gigabyte_gtx470.jpg
    gigabyte_gtx470.jpg
    29.3 KB · 人氣: 459
最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