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加入
- 2/12/11
- 訊息
- 103
- 互動分數
- 0
- 點數
- 0
- 年齡
- 42
現在大多數人已經不太使用的磁帶,經由最新科技的改良,竟然可能取代大容量硬碟,成為下一個時代新的儲存方式,日本有業者,將磁帶上,磁化覆料的直徑縮小,讓小小一個磁帶,就能儲存500片DVD的資料量,加上磁帶便宜又好保存的特點,已經被部份電子資訊公司採用。
別小看這捲老式磁帶,多達500片DVD光碟的資料量,它一捲就能搞定,這項創新技術的關鍵,就在這種看起來像是褐色粉末的「鋇鐵氧體」,以往都是用在卡片磁條上,現在有日本業者,將它附著在磁帶上頭,讓記錄用的磁性顆粒,縮小為以往的1/2,儲存容量,便大大增加。
開發這項技術的契機,就是3年前的311大地震,當時災區行政單位,幾乎都遭到毀滅性的破壞,居民資料遺失,讓災後重建步步艱辛,現在只要利用這種大容量磁帶,14萬居民的資料,也能收錄成少少的3捲帶子,一只皮箱就能帶著走,平時寄放在別的縣市,災害來襲也不怕遺失。
儲存容量龐大,加上造價低廉的特點,讓這種磁帶,不只在地方行政嶄露頭角,也漸漸受到日本IT業界的重視,在資訊爆炸的現代,相應的儲存裝置,也悄悄出現了新的革命。(民視新聞謝郁瑩綜合報導)
別小看這捲老式磁帶,多達500片DVD光碟的資料量,它一捲就能搞定,這項創新技術的關鍵,就在這種看起來像是褐色粉末的「鋇鐵氧體」,以往都是用在卡片磁條上,現在有日本業者,將它附著在磁帶上頭,讓記錄用的磁性顆粒,縮小為以往的1/2,儲存容量,便大大增加。
開發這項技術的契機,就是3年前的311大地震,當時災區行政單位,幾乎都遭到毀滅性的破壞,居民資料遺失,讓災後重建步步艱辛,現在只要利用這種大容量磁帶,14萬居民的資料,也能收錄成少少的3捲帶子,一只皮箱就能帶著走,平時寄放在別的縣市,災害來襲也不怕遺失。
儲存容量龐大,加上造價低廉的特點,讓這種磁帶,不只在地方行政嶄露頭角,也漸漸受到日本IT業界的重視,在資訊爆炸的現代,相應的儲存裝置,也悄悄出現了新的革命。(民視新聞謝郁瑩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