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最大觀察倍率達500x-UPMOST UPG624 USB數位顯微鏡

  • 主題發起人 主題發起人 roch1234
  • 開始日期 開始日期

roch1234

初級會員
已加入
9/14/11
訊息
46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生活中有許多肉眼不易觀察的細節,古時候會有人拿出放大鏡或
顯微鏡來輔助觀看,在現今的數位化時代,『數位顯微鏡』的誕生,
讓物體細節更清楚的顯示在電腦螢幕上,因為是在電腦上做呈現,
所以利用其軟體功能,還能進行圖片及動態影片的擷取,讓人更
容易的進行相關紀錄。

『數位顯微鏡』也因為已有廠商把它『消費型產品化』,所以無論在
價錢或購買通路上也更加平易近人,像是常在藥妝店看到美容師利用
這類數位顯微鏡在幫客人檢測頭皮或皮膚狀況,或是用於珠寶、郵票
等珍物的鑑定的顯微鏡器材,一般消費者目前也能輕鬆在常見通路上
購買到這類數位顯微鏡產品。


開箱及外觀
UPMOST之前有推出不同倍率的數位顯微鏡,此次最新的這款UPG624
,光學倍率支援至50x到500x(20吋電腦螢幕)。
i113275_MG0380001.jpg


開箱後上方即是UPG624本體。
i113276_MG0382001.jpg


盒裝底層放置金屬腳座、安裝光碟和相關說明保卡。
i113277_MG0385001.jpg


這金屬底座可進行各角度的調整,拿起來相當沉,沒有一般塑膠腳座的粗糙感。
i113278_MG0388001.jpg


UPG624本體外觀,其實和之前UPMOST某幾款型號數位顯微鏡樣子相同。
i113280_MG0395001.jpg


線控可控制LED燈光亮度。
i113279_MG0392001.jpg



開始使用
將UPG624架上腳座,USB連接至電腦。
i113281_MG0399001.jpg


放入安裝光碟,進行驅動及軟體的安裝。
i113282_MG0403001.jpg


UPG624在執行應用程式後,LED燈光才會亮起。
i113283_MG0408001.jpg


UPG624軟體介面,與光學倍率320x的UPG623使用的應用程式相同。
i113288_MG0422001.jpg


接下來是實際的擷取影像,UPG624在調整對焦環時可清楚對焦到的有2個倍率,
以下皆以20吋螢幕所顯示的畫面倍率計算,擷取後以1600x1200解析度原圖進行
縮圖。

印刷文字觀察。
i113284_MG0409001.jpg


50x
i113297_Photo20120403080339593001.jpg


500x
i113298_Photo20120403080444609001.jpg


金屬表面觀察。
i113285_MG0410001.jpg


50x
i113295_Photo20120403075715562001.jpg


500x
i113296_Photo20120403080010390001.jpg


纖維觀察。
i113286_MG0411001.jpg


50x
i113290_Photo20120403073031328001.jpg


500x
i113291_Photo20120403073235796001.jpg


影片擷取(640x480)。
[YT]XT6QUMKo2i0[/YT]

頭皮觀察。
i113289_MG04171001.jpg


50x
i113292_Photo20120403074339265001.jpg


500x
i113294_Photo20120403075217796001.jpg


最後是500x的UPG624與230x的UPG621做比較,其最大倍率的差別。
i113287_MG0420001.jpg


UPG621以最大230x觀測,稍微能看到髮根狀態。
i113299_UPG621001.jpg


UPG624以最大500x觀測,已能清楚觀察到髮根及頭皮油脂分泌狀況。
i113293_Photo20120403074721390001.jpg


結語:
『數位顯微鏡』應用在生活上,不論是孩子的自然觀察學習、大人的古董珍品的鑑別
、皮膚或頭皮的自我檢查;應用在工作上有電路板品質管制檢查、印刷或紡織品檢查
等用途,數位化易於使用及紀錄的特性,讓數位顯微鏡更加方便應用,UPG624則滿足
了需要更高倍率的使用者需求。
 
i113292_Photo20120403074339265001.jpg


i113294_Photo20120403075217796001.jpg


i113299_UPG621001.jpg


i113293_Photo20120403074721390001.jpg


這幾張看起來有點恐怖 ....... ;painki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