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張音效卡的比較

  • 主題發起人 主題發起人 浩雲
  • 開始日期 開始日期

浩雲

榮譽會員
已加入
5/2/05
訊息
1,186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Creative Blaster Audigy Value 和火網1723

這二張聽音樂及影片和遊戲音效上的表現

哪張比較好?
 
聽音樂我覺得1723挺不錯的,個人是覺得比Audigy Value 好,遊戲我就不清楚了。
 
這幾天入手羅技Z5500喇叭

想再提升一下爽度

不知道是要換音效卡還是線材

會比較好

所以先從音效卡發問

除了上面提到的2張卡

高階的也可以

希望對這方面有研究的網兄

給個建議

線材的部份就不需要花太多錢投資
CP 值不高
原本用的音效卡是?
其實我覺得內建的就OK了
 
線材的部份就不需要花太多錢投資
CP 值不高
原本用的音效卡是?
其實我覺得內建的就OK了



敗入羅技Z5500的喇叭,和原本的羅技X230

聽起來真的是天差地別,MP3普遍是經過壓縮的音質

用Z5500聽,連比較木耳的我

也能聽出CD音質和MP3音質的差別

原本的X230卻聽不太出來

9XXX的價格,真的是一分錢一分貨

原本用內建,後來用ATI 4870接HDMI,使用4870的音效

有比內建好一點點,證明音效卡的差異也是有的

想說能不能再提升一下爽度

用途是影片和音樂居多

遊戲音效也能兼顧的話

那就很棒了

所以想從音效卡或線材方面著手
 
Z5500 ;nq;

看過一些文章

1723的數位輸出似乎不錯

可以考慮看看

不然就去當順X或鬼屋當澳客

先買1723來玩玩

如果覺得不好,就去換貨加錢買Audigy Value;tongue;



我只有用過ATP3 + 1723
類比輸出果然不怎樣,繼續先用內建(ALC883)的稱著;em42;
下次考慮跳到SE90;tongue;
 
電腦的聲音不用太在乎表現了~
不是技術不夠
是有了技術卻無法表現~
mp3就不講了....是壓縮的格式
比較好一點的來說cd好了
他的儲存方式本來就是數位的
你再轉不管是數位輸出或是類比輸出
他的來源還是數位....
這也是大部分電腦用音箱不會有太優秀的規格的原因
因為他的來源"檔案"就是被固定住了
包括了你的不管是藍光或是DVD讀寫頭
都是許多的1010數字表是他應該發出什麼樣的聲音
類比...比較適合用在像黑膠片那樣的比喻
膠片有連續的深淺
讀取頭跟膠片的摩擦被前後級放大
接受穩定電流的音箱再發出聲音
這樣的類比才有意義
數位來源頂多是模擬類比表現
至於該怎麼模擬就看各家的功力了

用電腦要有好的表現的話我建議從"環境"
有個輸出清楚的音效卡
喇叭位置安排好
因為電腦大都是放在類似房間的密閉空間中
只要喇叭也是清清楚楚的...放在對的地方
效果會很驚人!!
 
小弟我目前使用RAZER AC-1音效卡
搭配光纖接Z-5500已經覺得震撼力十足
喇叭的實質效益比較明顯
音效卡就要見仁見智了
你也可以選擇同軸輸出
線材的差異並不會特別的明顯
我買這一條光纖的線材花了9XX
比較原本的所副5.1線材不會有太大的差別
以上是個人心得供你參考
 
為F@H貢獻偶爾也要享受一下 ;tongue; :MMM:
我個人是偏較硬的表現 ... 我都會推Creative系列 ...
其他晶片不是音效虛無力就是糊糊 ...
要新點的就 ... :p
SBXFi_Titanium_FatPro_card.jpg


不然我這有一張被拋棄的X-Fi Fat4l1ty Xtreme Gamer 可以借你體驗體驗 ... ;)
就如以下圖, 少了I/O Drive & Remote的版本 ...
16559.png


...
 
最後編輯:
很久很久以前搞的Z5500 ;face0; 很多東西都可以換來提升音質 ...
喇叭線, 類比訊號線(若有用到), Coaxial 都必換 ... 準備個5k吧 :PPP:
18.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