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機住新屋裝新拋 Cooler Master N200 & GXII 400W

  • 主題發起人 主題發起人 j081257
  • 開始日期 開始日期

j081257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3/2/07
訊息
165
互動分數
6
點數
18
年齡
37
每次看到自己的 APU 平台組好擺在地板上,一直都是裸機使用,而且還缺一顆適當瓦數的 PSU 就於心不忍。最近剛好看到有網友分享 Cooler Master N200 ,專門給 MATX 規格使用的機箱,簡樸的外觀深得我心,另外再買一顆剛上市的 Cooler Master GXII 400W ,本身就有一顆 GX 650W ,所以 GX 系列給的印象就不賴。最後就將兩樣東西給帶回家,將二號機給組出來。
5jqKwg7.jpg



首先將介紹 Cooler Master N200
屬於低價位的產品大部分都使用牛皮紙箱包裝
0iAuuFu.jpg



N200 的 spec. ,需要注意的是只支援到 MATX 而已
本身很佛心就已經附上前後風扇, CP 值算挺高的
ljQkutl.jpg



N200 真面目,相當簡約的面板設計
全網孔的面板,使用髮絲紋飾條去點綴
hPc8R4s.jpg



兩邊側板都設計向外突出,不但可以裝較高一點的塔扇,另一面整線也可以走背板
另外左邊側板可以另外加裝 120mm 進風扇
xPMZFZg.jpg



面板的邊框採用鏡面設計,每個人觀感不同,有些消費者覺得鏡面很漂亮,但也很容易刮傷
3GUQjnu.jpg



頂部的也有設計風扇鎖點,需要的玩家也可以加裝 120mm 的出風扇
om0rZiE.jpg



前置面板提供2組 USB 2.0 以及1組 USB 3.0 ,音源輸入輸出以及開關按鈕
tubXQQP.jpg



後側一覽,預留2個水冷孔,下置電源設計以及4組擴充卡 slot
IRMCwUZ.jpg



附上的配件,有黑色束帶、安裝 SSD 的橡膠圓墊、 speker 、防盜鎖具以及螺絲們
ErTAKFA.jpg



內部架構一覽,採用全黑化處裡
硬碟架設計的位置,讓較長的顯示卡都可以安裝到 N200 裡面
最多可以安裝3個3.5"硬碟以及4個2.5"的硬碟或 SSD
NEZOCzx.jpg



後方隨機附上的 120mm 出風扇
mDEspoq.jpg



前方也有隨機附上的 120mm 進風扇
bH8hbqE.jpg



擴充卡擋板是可以重複使用,非一次性設計
在這個價位上看到算是蠻難能可貴的
wRIWM8n.jpg



下置 PSU 設計,並使用橡膠軟墊避免 PSU 風扇跟機殼產生共振
xW6ygLc.jpg



PSU 的進風口有使用濾網,拆卸不需要拆開機殼
輕輕鬆鬆從外面推開就可以拿去清洗
dUwjWD0.jpg



腳座使用塑膠材質,而且還墊蠻高的
Oa5Obsx.jpg



背部一覽, CPU 區域開孔夠大,方便安裝散熱器扣具
7lp25th.jpg



邊邊的圓孔是設計給玩家安裝 SSD ,必須將配件的橡膠圓墊拿出使用
側邊最多可以安裝兩個 SSD
oRplQGj.jpg



這樣一來就可以將 SSD 固定在起來,不過位置還蠻詭異的
不過安置在側邊,可以降低干擾進風的風流
py4qTL0.jpg



也有簡單的安裝位置,將 SSD 放置在上方3.5"硬碟架下方
WkzFQcA.jpg



另外也有下方的3.5"硬碟架上方也可以安裝 SSD
8PaRvgc.jpg



如果有玩家要再加裝一個進風扇,肯定會覺得下方硬碟架就直接擋住風流
所以下方的硬碟架是可以拆卸下來
hZynDBA.jpg



N200 全黑化得非常徹底,連前面板的線材都是黑色的
不過在接頭部分有標示正負極
Uk66BO5.jpg



USB 3.0 以及 2.0 內接插頭,音源插頭分別有 HD Audio 和 AC 97
1nG70Ll.jpg



接著介紹另外一個主角 Cooler Master GXII 400W
包裝封面與 GX 類似,多了大大的 II ,標示為 GX 2代
kMwgCjW.jpg



通過 80 plus 銅牌,不斷電的 USB ,單路12V,以及5年保固
並且採用 HDB 風扇,讓風扇產生的噪音可以再更小
c6q6oKU.jpg



GXII 400W 的 spec. 一覽,主要提供4組 SATA 電源以及1組 PCIe 6pin
plnp9tT.jpg



外盒背後的繁體中文特色介紹
8br6JgD.jpg



Cooler Master GXII 400W 主體一覽,都和 GX 系列類似,就是多了 II 的標示
qmuBjkT.jpg



GXII 進風口的設計比 GX 系列好看,並在中間金字金框設計 GX 字樣
dwjNmr8.jpg



GXII 400W 上的電流電壓功率標示,單路12V能夠承受30A的電流,可以提供顯示卡360W的功率輸出
2Uet7iu.jpg



GXII 系列為非模組化設計
線材都有用織網包覆,有沒有差不知道,至少感覺比較不會線材不會散散的
edt3wOu.jpg



GXII 最特別的就是提供 USB 充電線材,上面貼著 Cooler Master 的貼紙
AAevWxA.jpg



把貼紙撕掉後,不難發現是 USB 2.0 內接插頭,一面是公的另外一面是母的
bAwNukb.jpg



如何使用非常簡單,將機殼的 USB 2.0 內接插頭插在充電線材上
再來將充電線材皆在板子的 USB 2.0 內接插頭上就完成了
6qXU5ZB.jpg



全部安置完成的上機圖片, N200 對走背板整線還算友善,因為側板有突出設計
雖然 N200 並沒有在背板上方開孔讓 EPS 8pin 穿過,剛好 GXII 400W 線材夠長
因為 GXII 為非模組化設計,其他沒有使用的線材剛好可以放在下方硬碟架
sCtGdAS.jpg



系統過電時,電源鍵上就會有白光電源號誌燈
hOAFNNM.jpg



簡單的上機測試,觀察 BIOS 以及 OCCT 的電壓讀值
測試平台一覽
CPU: AMD A8-5600K
MB: ASRock FM2A75 Pro4-M
RAM: Kingston HyperX H2O 2GB*2
SSD: Mach Xtreme MX-DS Fusion 60GB
PSU: Cooler Master GXII 400W
CASE: Cooler Master N200

BIOS 內的電壓讀值,都還在合理範圍內,3.3V差值約1%而已
MYy7Fxo.jpg



接著使用 OCCT 4.4.0
+3.3V
3xBrNmI.jpg



+5V Standby
YHUB4OF.jpg



+5V
3pz406O.jpg



+12V
V5SNXNF.jpg



Cooler Master N200 是少見的 MATX 機殼是使用下置電源設計,並且可以讓線材走背板也能使用水冷系統,以及可以容納較長的顯卡,另外擴充卡擋板也非一次性設計,可以給喜愛 MATX 以及改裝擴充的玩家使用,雖然一般版的 N200 只提供前面板1個 USB 3.0 是較為可惜的部分。 Cooler Master GXII 400W 剛好位於中階主流市場使用的電源供應器上,大部分玩家都會選擇有 80 plus 認證的 PSU ,至少也要有銅牌等級的轉換效率,獨特的 USB 充電線材讓玩家即使在關機也可以利用前置面板的 USB 接頭充電,五年保固也讓 GXII 400W 可以和其他 PSU 大廠競爭。 N200 以及 GXII 400W 在通路價格上分別約為1390元以及1490元,不到3000元的組合可以入手,整體來說算是令人滿意的。
 
感謝分享,平價好選擇的機殼
 
酷媽的N系列算是近期機箱中的小清新,但是空間與相容性很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