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教育方式,雖然現階段不斷提倡多元發展,但是真的多元了嗎?有沒有人仔細想過,從小到大學了多少廢物課程?我小時候學過畫畫、珠心算,結果因為本身對這沒興趣,生活上也沒實際用到,導致現在都忘光光了。
其實我覺得台灣國小教育是很不錯的!因為教導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必須要知道的基本常識,也讓每個小孩學習各式各樣東西。讓小孩子大概知道生活中有哪些興趣。
但是到國中就不一樣了!我認為國中就應該,讓小孩開始往自己興趣發展。但是國中好比國小的進階版,國文從教導白話文變成文言文,數學從基礎加減變成各種公式。
我認為,小孩子如果對英文有興趣,就應該把主力放在英文。而我提到的文言文並不是要丟棄,總有小孩子會對國文有興趣,這些有興趣的在往這方面攻讀。這時候,應該就要讓小孩子,往自己興趣努力發展。
這錯誤的教育方式,一直延續到高中職。好比美容科還要唸數學、國文這種不牽扯的東西。很多科目,跟自己想讀的東西,根本是八竿子打不著。
而且現在少子化,學校眾多的結果,導致高學歷普及化,但是素質跟學歷不符。財團畢竟還是以「營業」為目的,只要有錢在台灣要讀到大學都不是問題。不過這些繳錢想進學校混學歷的學生,還會干擾到想學東西的學生。
其實目前以南部夜校來說,一學期只要三分之ㄧ上課就可以繼續在讀。而有些更爛的學校是二分之ㄧ。導致讀書風氣不盛行,校規紀律不彰,再再都在影響教育品質。
而這些秉持混學歷到大學的學生也好不到哪,因為這樣一混,混掉了七年。拿到高學歷,也等於拿到變相的失業證明。因為品質與學歷不符,造成「高不成低不就」。
我想,這些問題教育官員都知道。但是在這民粹盛行的年代,領導者也不敢大刀闊斧的改革。我相信在過幾年,如果政策不改變,日校教育品質也會開始下降。
而且某些教科書也不教育年輕學子,較實際的東西。好比明年才要把「理財課程」,放進教科書不覺得太晚了嗎?而且台灣雖然教育普及,還是有很多人對性教育非常貧乏。之前國中提到性教育,也是對性「輕輕帶過」。
而還有人當了十幾年的中華民國公民,在生活上遇上危險,也不該如何尋求保護。更別說,教科書連「憲法」都沒仔細讓學生看過了。
其實我覺得台灣國小教育是很不錯的!因為教導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必須要知道的基本常識,也讓每個小孩學習各式各樣東西。讓小孩子大概知道生活中有哪些興趣。
但是到國中就不一樣了!我認為國中就應該,讓小孩開始往自己興趣發展。但是國中好比國小的進階版,國文從教導白話文變成文言文,數學從基礎加減變成各種公式。
我認為,小孩子如果對英文有興趣,就應該把主力放在英文。而我提到的文言文並不是要丟棄,總有小孩子會對國文有興趣,這些有興趣的在往這方面攻讀。這時候,應該就要讓小孩子,往自己興趣努力發展。
這錯誤的教育方式,一直延續到高中職。好比美容科還要唸數學、國文這種不牽扯的東西。很多科目,跟自己想讀的東西,根本是八竿子打不著。
而且現在少子化,學校眾多的結果,導致高學歷普及化,但是素質跟學歷不符。財團畢竟還是以「營業」為目的,只要有錢在台灣要讀到大學都不是問題。不過這些繳錢想進學校混學歷的學生,還會干擾到想學東西的學生。
其實目前以南部夜校來說,一學期只要三分之ㄧ上課就可以繼續在讀。而有些更爛的學校是二分之ㄧ。導致讀書風氣不盛行,校規紀律不彰,再再都在影響教育品質。
而這些秉持混學歷到大學的學生也好不到哪,因為這樣一混,混掉了七年。拿到高學歷,也等於拿到變相的失業證明。因為品質與學歷不符,造成「高不成低不就」。
我想,這些問題教育官員都知道。但是在這民粹盛行的年代,領導者也不敢大刀闊斧的改革。我相信在過幾年,如果政策不改變,日校教育品質也會開始下降。
而且某些教科書也不教育年輕學子,較實際的東西。好比明年才要把「理財課程」,放進教科書不覺得太晚了嗎?而且台灣雖然教育普及,還是有很多人對性教育非常貧乏。之前國中提到性教育,也是對性「輕輕帶過」。
而還有人當了十幾年的中華民國公民,在生活上遇上危險,也不該如何尋求保護。更別說,教科書連「憲法」都沒仔細讓學生看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