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視訊鏡頭幾乎已經是現在所有筆電的標準配備了,但大多僅僅是堪用的等級,若常拿來開視訊交談的話,其畫質實在是有點傷眼。所以各家廠商除了過去大顆的視訊鏡頭外,也開始朝輕薄短小易收納的方向,推出適合與筆電一同攜帶的產品。
▽ 依循微軟的「優良」傳統,產品小小、包裝大大(而且包裝極度複雜超級難拆)
▽ 小巧可愛的產品本體
▽ 拆拆拆,把外殼通通拔光,除了產品外、最裡面還有個神秘的盒子
▽ 盒子打開,最上層是手冊及驅動程式光碟
▽ 光碟一片、快速指南一大張及手冊一本
▽ 神秘小盒子中有許多特殊的「配件」,包含棒子、夾子、套子…呃,這不是 SM 組合包啦
▽ 打開快速指南,有清楚的圖片說明這些配件的使用法
▽ 擁有這麼多配件,主要是這隻 LifeCam Show 提供了三種不同的架設方式
▽ 兩根竿子組合、插上底座…
▽ …便能組合出腳架
▽ 把視訊本體後面的凹槽吸附上腳架頂端的吸鐵固定
▽ 完成瞭望台合體
▽ 夾子的使用就很簡單,可以夾在筆電上或其它不要太厚的地方(為什麼我第一想法居然是偷偷夾在筆筒中偷拍 囧)
▽ 夾子上有橡膠軟墊,所以不大需要擔心傷到自己所寶貝的筆電
▽ 再來是吸附點,產品內附了兩個小點,可以黏貼在螢幕、牆面、玻璃或是筆電外殼上之類的,然後需要使用視訊時就把視訊吸附上即可(正反面皆能吸),讓視訊可以架設的位子有非常大的解放,只要能黏上這個小點的地方都能擺設視訊,不會受限於視訊本身的腳架
▽ 小盒子則是提供了收納的功能,以免傷及到視訊鏡頭的玻璃鏡面;裝入後傳輸線仍會外露,可以綑在盒子外
▽ 以下是正常室內光源、低光源下及近拍的效果比較,對照組為 MSI Wind U100 小筆電的內建視訊鏡頭
Microsoft LifeCam Show 除了輕薄易攜帶的特色外,還提供了三種不同架設方式(腳架、夾子、吸附點),輕易的滿足了各種表面、物體或環境的安裝需求,可說是最主要的特色。比較可惜的是在使用腳架架高時,因腳架的竿子較細、傳輸線是外露的,並不像羅技那顆像外星人的瞭望台將傳輸線隱藏在竿子中,算是小小的缺憾。不過能透過吸鐵方便拆裝、以三種不同形式架設,也算是一項頗有創意的變革。
▽ 依循微軟的「優良」傳統,產品小小、包裝大大(而且包裝極度複雜超級難拆)

▽ 小巧可愛的產品本體

▽ 拆拆拆,把外殼通通拔光,除了產品外、最裡面還有個神秘的盒子

▽ 盒子打開,最上層是手冊及驅動程式光碟

▽ 光碟一片、快速指南一大張及手冊一本

▽ 神秘小盒子中有許多特殊的「配件」,包含棒子、夾子、套子…呃,這不是 SM 組合包啦

▽ 打開快速指南,有清楚的圖片說明這些配件的使用法

▽ 擁有這麼多配件,主要是這隻 LifeCam Show 提供了三種不同的架設方式


▽ 兩根竿子組合、插上底座…

▽ …便能組合出腳架

▽ 把視訊本體後面的凹槽吸附上腳架頂端的吸鐵固定

▽ 完成瞭望台合體

▽ 夾子的使用就很簡單,可以夾在筆電上或其它不要太厚的地方(為什麼我第一想法居然是偷偷夾在筆筒中偷拍 囧)


▽ 夾子上有橡膠軟墊,所以不大需要擔心傷到自己所寶貝的筆電

▽ 再來是吸附點,產品內附了兩個小點,可以黏貼在螢幕、牆面、玻璃或是筆電外殼上之類的,然後需要使用視訊時就把視訊吸附上即可(正反面皆能吸),讓視訊可以架設的位子有非常大的解放,只要能黏上這個小點的地方都能擺設視訊,不會受限於視訊本身的腳架

▽ 小盒子則是提供了收納的功能,以免傷及到視訊鏡頭的玻璃鏡面;裝入後傳輸線仍會外露,可以綑在盒子外


▽ 以下是正常室內光源、低光源下及近拍的效果比較,對照組為 MSI Wind U100 小筆電的內建視訊鏡頭

Microsoft LifeCam Show 除了輕薄易攜帶的特色外,還提供了三種不同架設方式(腳架、夾子、吸附點),輕易的滿足了各種表面、物體或環境的安裝需求,可說是最主要的特色。比較可惜的是在使用腳架架高時,因腳架的竿子較細、傳輸線是外露的,並不像羅技那顆像外星人的瞭望台將傳輸線隱藏在竿子中,算是小小的缺憾。不過能透過吸鐵方便拆裝、以三種不同形式架設,也算是一項頗有創意的變革。